第四百零四章 降職

確實如衆人所料,郭致遠把這件事鬧得這麼大,陳子貞就算有心想幫他遮掩也遮掩不住,只得如實向朝廷彙報,其實即使陳子貞不向朝廷彙報,朱恭枵也不會善罷甘休,當代周王朱肅溱在聽了寶貝兒子一通哭訴後勃然大怒,親自跑去京城向萬曆皇帝告御狀!

此時東林黨人已經漸漸從“乙巳京察”和浙黨的黨爭中恢復了元氣,在朝中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就連接替李廷機任首輔的葉向高也偏向東林黨人,這個時候的東林黨人已經完全變成了一個嚴重排他的政黨,任何非東林黨人只要被他們抓住辮子都會遭到他們的瘋狂攻擊,現在郭致遠做出這麼膽大妄爲的事,東林黨人自然不可能放過這麼好的機會,彈劾他的奏摺如雪片般飛到萬曆皇帝的案頭!

萬曆皇帝一聽此事也是雷霆震怒,氣得當場拍了桌子,把案頭上的奏摺掃落一地,怒不可遏道:“這個郭致遠太無法無天了,他眼裡還有朕嗎?還有朝廷嗎?簡直是罪該萬死!……”

那些對郭致遠印象還不錯的大臣也不好幫郭致遠說話了,郭致遠連綁架周王世子這種大逆不道的事都做出來了,這個時候還幫他說話不是給自己找不自在嗎?所以朝堂上對此事的態度幾乎是一面倒的,就是一定要嚴厲處置郭致遠!

不過在如何處置郭致遠這件事上羣臣卻起了分歧,東林黨人的意見是直接將郭致遠按叛黨論處,派大軍去東蕃,將郭致遠緝拿回京城下獄治罪!

而溫和派的大臣則認爲郭致遠此舉雖然有些膽大妄爲,但直接按叛黨論處似乎有些過了,畢竟郭致遠並沒有公然造反,而且更關鍵的是如今朝廷國庫空虛,根本沒有能力發動一起大規模的平叛戰役,派去大軍去東蕃風險太高,若是打贏了還好說,若是打輸了呢,那不就更打臉了嗎?

當然後面的話沒人敢當着萬曆皇帝的面說出來,主持兵部的幾位大臣只是說調動大軍不易,朝廷還欠着大批軍餉沒發呢,能夠不動兵戈還是儘量不動的好。

這下輪到萬曆皇帝頭疼了,現在的他已經不復當初發動“三大徵”時的雄心勃勃了,他只想當個太平皇帝,能不搞事情儘量不搞事情,看着殿下爭論不休的羣臣,他有些疲憊地敲了敲額頭,這個該死的郭致遠怎麼就不能安分一點呢,朕已經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你幹嘛非要逼朕呢?

此時內閣無人,萬曆皇帝能夠倚重的就只有首輔葉向高了,所以只能把目光投向他,拖長音調問道:“葉愛卿,你意下如何啊?該如何處置此事啊?……”

葉向高雖然偏向東林黨人,但是他此時一人主持內閣,等於一個人要幹好幾個人的事,也被繁雜的朝政事務搞得精疲力竭,所以不像東林黨人那樣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知道此時的明朝已經是一堵到處漏風的牆,能夠維持這堵牆不倒已經是極限了,根本沒有能力派出大軍去東蕃。

葉向高本身是福建人,雖然已經離開家鄉多年,但是通過家鄉親友的書信往來對郭致遠這個人還是有些瞭解的,方纔朝堂上一面倒地譴責郭致遠大逆不道,他也不好幫郭致遠說話,現在萬曆皇帝點了他名,他也不好不發表意見了,站出來道:“啓奏聖上,老臣以爲郭致遠確實膽大妄爲,公然綁架皇室宗親,不懲戒不足以正朝綱,但若說他有反叛之心,卻也未必,這些年東蕃一直按時向朝廷繳納稅銀,而且其父郭正域向來忠君體國,如今也在東蕃,絕不可能坐視其子行反叛之事,如今國庫空虛,確實不宜輕動兵戈,不若下旨將其降職,令其進京反省,再遣一能臣前往東蕃接替其任東蕃知府,觀其反應,若是郭致遠不肯接旨,則說明其確有反叛之心,到時再論出兵平叛之事不遲……”

萬曆皇帝一聽眼睛就亮了,他還惦記着東蕃每年上貢的二十萬兩稅銀呢,要是郭致遠真的反了,朝廷不就少了一條財路?將郭致遠降職,削了他的權,只要郭致遠肯來京城,就不怕他能翻天了,再派個能幹的大臣去接替他的位子,慢慢將東蕃掌控回朝廷手中,豈不是更好?

想到這裡,萬曆皇帝興奮地一拍巴掌,高興道:“葉愛卿不愧是朕的肱骨之臣,此議甚妙!那就按葉愛卿所奏,將郭致遠降職爲六品,即刻進京反省,另着吏部甄選能臣前往東蕃接替其東蕃知府之職……”

東林黨人雖有些不甘心,不過葉向高提到郭正域,他們也不好再死咬着郭致遠不放了,郭正域可是根紅苗正的東林黨人,雖然去了東蕃以後聯繫少了,但要說郭正域也和郭致遠一樣起了反叛之心,那豈不是打東林黨自己的臉嗎?所以也只能退而求其次,同意葉向高的提議,派人去東蕃接替郭致遠任東蕃知府。

本來像這種外放的肥差,朝中各派勢力歷來是要爭得頭破血流的,不過這次要派人去東蕃接替郭致遠任東蕃知府願意去的人卻很少,開玩笑呢,郭致遠連周王世子都敢綁架,這要是再犯起渾來,只怕知府位置還沒坐穩,腦袋就搬家了,傻子才願意去冒這個險呢?

這個時候東林黨人當仁不讓地站出來了,你們不敢去,我們派人去!不得不說東林黨人中還是很有些不怕死的,像著名的“東林六君子”楊漣、左光斗等人都是出了名的硬骨頭,尤其這個時候的東林黨人更是個個以敢於向皇帝死諫自傲,拋開歷史功過不論,僅就這一點論東林黨人還是有其可敬之處的。

東林黨人攬下了這個燙手的山芋,不過他們也知道要對付郭致遠絕不容易,郭致遠如果沒兩把刷子也不可能在東蕃開創如此局面,讓朝廷都投鼠忌器了,所以這個派去接替郭致遠的人除了要不怕死外,還要對郭致遠足夠熟悉,不會輕易中了郭致遠的圈套,最後東林黨人商量來商量去,決定派郭致遠的一個老熟人去接替他。

(注:葉向高(1559年9月1日-1627年10月7日),字進卿,號台山,晚號福廬山人,福州府福清(今福建福清市)人。萬曆、天啓年間兩度出任內閣首輔。關於葉向高是否屬於東林黨人,史上頗有爭論,在魏忠賢閹黨黨羽王紹徽等撰寫的所謂《東林點將錄》中,曾將葉向高列爲東林黨黨魁,不過筆者翻閱諸多史料,覺得葉向高雖然在政治傾向上偏向於東林黨人,但在其主持朝政期間,其作爲和東林黨還是有區別的,並不是真正的東林黨人。)

第七十四章 目無上官第一百九十七章 內宮路線第二百八十一章 見沈鯉(一)第三百一十三章 搭建新班底第四百五十九章 搶功第四百八十五章 打人不打臉第二十六章 闖宮面聖第二百九十三章 朝議(二)第四百八十六章 英國公第二百二十三章 分化第二百一十二章 阿庫尼亞第二百八十九章 忽悠成功第一百七十七章 瘟疫第三百五十五章 青出於藍第四百六十三章 萬曆病倒了第四百五十六章 我的便宜不是那麼好佔的第四百零七章 離開第二十三章 對症下藥第三百七十五章 相忘於江湖第二百六十一章 沈有容的顧慮第七十九章 膽大包天第十四章 抓住本質第二百五十七章 再會沈有容第一百五十二章 我愛紅薯第四百六十四章 交待遺言第四十三章 女保鏢第五十三章 一臉懵逼的殺手第四百七十八章 不依不撓第五十章 危機四伏第一百九十四章 徐學聚的拉攏第三百六十六章 心病第四百六十四章 交待遺言第一百九十三章 颶風第四十二章 逃婚第三百七十七章 造船廠第三百八十七章 有大事要發生了第四百一十三章 向我開火!第一百三十章 看風景的人第二十七章 鋌而走險第四百五十七章 大驚小怪第一百一十一章 善後事宜第三百一十八章 東蕃書院第三百八十八章 主動攔截第二十章 朝堂之上第三百八十七章 有大事要發生了第五十七章 尹遂祈第三章 獄中探父第三百三十二章 家禽養殖第四百零八章 背叛(一)第一百八十八章 稅監高寀(三)第二百八十七章 棒打鴛鴦第二百一十八章 尋找李旦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豬蹄子第四百七十六章 工部衙門第七十五章 逼宮第一百二十六章 大局已定第十一章 案中案第一百三十五章 紅薯第六十七章 還是小看了他第七十四章 目無上官第四百七十四章 論功行賞第三十九章 離京赴任第一百六十三章 貓膩第三百六十六章 心病第六十九章 匪患第一百四十九章 十萬個爲什麼第一百九十六章 自救第四十五章 武癡第一百九十四章 徐學聚的拉攏第十八章 天下棋局第三百一十二章 大事業第二百二十章 強硬第二百九十一章 獻俘儀式(二)第四十一章 扯起虎皮充大旗第三百零四章 不一樣的婚禮(一)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豬蹄子第三百六十三章 震驚福建第五十三章 一臉懵逼的殺手第四十四章 不簡單的寺廟第二百九十六章 東蕃特區第九十三章 糜爛至此第二百三十四章 偶像來了第二十七章 鋌而走險第四百六十四章 交待遺言第二百三十二章 建設澎湖島第五十六章 閉門羹第四百七十四章 論功行賞第一百四十二章 臥底第四百四十六章 守制第四百零三章 惹到我是你的不幸第四百一十章 背叛(三)第三百六十四章 問策第三百一十八章 東蕃書院第四百五十四章 郭致遠的底牌第四百四十二章 劉備借荊州第三百八十八章 主動攔截第三百一十三章 搭建新班底第二百五十八章 再會沈有容(二)第三百九十六章 殿試第五十四章 歸心
第七十四章 目無上官第一百九十七章 內宮路線第二百八十一章 見沈鯉(一)第三百一十三章 搭建新班底第四百五十九章 搶功第四百八十五章 打人不打臉第二十六章 闖宮面聖第二百九十三章 朝議(二)第四百八十六章 英國公第二百二十三章 分化第二百一十二章 阿庫尼亞第二百八十九章 忽悠成功第一百七十七章 瘟疫第三百五十五章 青出於藍第四百六十三章 萬曆病倒了第四百五十六章 我的便宜不是那麼好佔的第四百零七章 離開第二十三章 對症下藥第三百七十五章 相忘於江湖第二百六十一章 沈有容的顧慮第七十九章 膽大包天第十四章 抓住本質第二百五十七章 再會沈有容第一百五十二章 我愛紅薯第四百六十四章 交待遺言第四十三章 女保鏢第五十三章 一臉懵逼的殺手第四百七十八章 不依不撓第五十章 危機四伏第一百九十四章 徐學聚的拉攏第三百六十六章 心病第四百六十四章 交待遺言第一百九十三章 颶風第四十二章 逃婚第三百七十七章 造船廠第三百八十七章 有大事要發生了第四百一十三章 向我開火!第一百三十章 看風景的人第二十七章 鋌而走險第四百五十七章 大驚小怪第一百一十一章 善後事宜第三百一十八章 東蕃書院第三百八十八章 主動攔截第二十章 朝堂之上第三百八十七章 有大事要發生了第五十七章 尹遂祈第三章 獄中探父第三百三十二章 家禽養殖第四百零八章 背叛(一)第一百八十八章 稅監高寀(三)第二百八十七章 棒打鴛鴦第二百一十八章 尋找李旦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豬蹄子第四百七十六章 工部衙門第七十五章 逼宮第一百二十六章 大局已定第十一章 案中案第一百三十五章 紅薯第六十七章 還是小看了他第七十四章 目無上官第四百七十四章 論功行賞第三十九章 離京赴任第一百六十三章 貓膩第三百六十六章 心病第六十九章 匪患第一百四十九章 十萬個爲什麼第一百九十六章 自救第四十五章 武癡第一百九十四章 徐學聚的拉攏第十八章 天下棋局第三百一十二章 大事業第二百二十章 強硬第二百九十一章 獻俘儀式(二)第四十一章 扯起虎皮充大旗第三百零四章 不一樣的婚禮(一)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豬蹄子第三百六十三章 震驚福建第五十三章 一臉懵逼的殺手第四十四章 不簡單的寺廟第二百九十六章 東蕃特區第九十三章 糜爛至此第二百三十四章 偶像來了第二十七章 鋌而走險第四百六十四章 交待遺言第二百三十二章 建設澎湖島第五十六章 閉門羹第四百七十四章 論功行賞第一百四十二章 臥底第四百四十六章 守制第四百零三章 惹到我是你的不幸第四百一十章 背叛(三)第三百六十四章 問策第三百一十八章 東蕃書院第四百五十四章 郭致遠的底牌第四百四十二章 劉備借荊州第三百八十八章 主動攔截第三百一十三章 搭建新班底第二百五十八章 再會沈有容(二)第三百九十六章 殿試第五十四章 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