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無兵可用

目前古田縣最大的一支官方武裝力量無疑就是陳小冬巡檢司的屯田軍了。明朝中央設立了錦衣衛,地方上則設立了巡檢司,主要負責維持地方治安、緝捕盜賊、盤查往來奸細和販賣私鹽的人。巡檢品級不高,只是從九品,但是權力卻很大,而且可以世襲,經營得好的話,也是稱霸一方的土皇帝。

郭致遠至今爲止還沒有見過陳小冬這位巡檢,他上任那天陳小冬就沒有來,說是帶着手下的屯田軍出去拉練了,後來王德民帶着縣衙的官吏、衙役集體撂了擔子,陳小冬和王德民一向走得近,自然也不會主動來拜見郭致遠了。

但是郭致遠卻拿陳小冬沒有辦法,因爲他這位縣令雖然明面上是巡檢的上官,但巡檢司卻不歸他直管,因爲巡檢是武官,直接歸兵部管理。當然縣令是文官,明朝向來重文輕武,縣令品級也高於巡檢,所以論地位還是郭致遠要高些,但也僅此而已,如果陳小冬不聽郭致遠招呼,郭致遠也拿他沒轍!

但是郭致遠要剿匪,就不得不想到陳小冬這位巡檢了,作爲古田縣最大的一支官方武裝力量,郭致遠目前能借重的也只有巡檢司的屯田軍了,而且維持地方治安、緝捕盜賊本也是巡檢司的職責,現在陳小冬不來見他,他就只好主動去見陳小冬了。

第二天郭致遠就帶着徐光啓、張承、法正、楚婉兒等人一起去巡檢司找陳小冬,之所以帶這麼多人也是考慮到陳小冬一直沒來見他,肯定對他這位縣令不怎麼待見,多帶點人也好壯壯聲勢,氣勢上不能弱了。

巡檢司並不在古田縣城內,而是在縣城二十里外的杉洋鎮,郭致遠一行來到杉洋鎮的巡檢司兵營,已經日上三竿了,巡檢司兵營卻依然是轅門緊閉,郭致遠只好讓張承去叫門,叫了好一會兒,纔有一個兵士罵罵咧咧地探出頭來,沒好氣地罵道:“何人叫門?不知道這裡是軍事重地嗎?還不速速離去,等着吃軍棍嗎?……”

張承對付這種小兵自然是不在話下,立刻高聲回罵道:“瞎了你的狗眼!縣令大人前來視察,還不快快去報告你家巡檢大人!……”

那兵士自然不是什麼有見識的人物,縣令在他眼裡那就是高不可攀的大人物了,嚇了一大跳,趕緊去向陳小冬報告去了,陳小冬這會還沒起牀呢,聽那兵士報告說縣令大老爺來了也是大吃一驚,他雖然跟王德民走得近,但是膽子卻比王德民小得多,當初王德民找他商議說要找暴民圍堵縣衙襲擊剛上任的郭致遠的時候他還提出過反對意見,他雖然對郭致遠這位新任縣令不怎麼感冒,卻不敢明目張膽地對着幹,所以聽說郭致遠親自來了,也不敢怠慢,連起牀洗漱都顧不上了,匆匆忙忙穿上軍服,就讓那兵士帶路去迎接郭致遠一行了。

令手下軍士打開轅門,陳小冬快步朝郭致遠迎了上去,慌張地拱手行禮道:“不知縣令大人駕到,下官有失遠迎,請大人恕罪……”

郭致遠看着陳小冬衣冠不整的樣子,眼睛邊上還有眼屎,他身後的幾個軍士也是形容萎靡,毫無朝氣,眉頭就皺起來了,這樣的巡檢,這樣的軍士,指望他們去剿匪,不丟盔棄甲纔怪呢!

不過郭致遠也不好發作,畢竟陳小冬不歸他直管,既然來了,也不好調頭就走,只得強壓怒火,朝陳小冬點點頭道:“陳巡檢這是纔起來?想必軍務操勞,很是辛苦吧!……”

陳小冬自然聽出郭致遠這是諷刺他,老臉一紅,支支吾吾地道:“下官昨晚巡視軍營,起得晚了些……”

郭致遠也沒有再讓陳小冬難堪,跟着陳小冬進入軍營,開門見山道:“陳巡檢,本官此次來是爲了和你商量剿匪一事……”

“啊?!”陳小冬大吃了一驚,連連擺手道:“萬萬不可!這土匪猖獗,來去如風,且人多勢衆,若是惹怒了他們,可就麻煩了!……”

郭致遠一聽就再也壓制不住心頭的怒火,指着陳小冬怒斥道:“保境安民、緝捕盜賊乃巡檢司不可推卸之職責,如今古田縣匪患猖獗,民不聊生,你身爲巡檢,卻未戰先怯,若是如此,要你這巡檢何用!……”

陳小冬也知道郭致遠說的是正理,所以也不敢反駁,只是哭喪着臉道:“非是下官無能,實在是土匪勢大,僅憑我巡檢司些許兵力,頂多勉強自保,若想剿滅匪患,除非大人向知府衙門求援,請知府衙門派援軍前來清剿,否則萬萬不可敵……”

郭致遠也不好逼迫過甚,他也知道僅憑陳小冬巡檢司的兵力要剿滅匪患是不可能的,而向知府衙門求援估計也行不通,不說以黃似華對他的態度絕不可能給他派援軍,就是派了估計也很難剿滅匪患,畢竟古田縣匪患猖獗不是一兩天,這麼好剿滅的話早剿滅了,所以只能靠自己,而自己能依靠的力量着實有限,巡檢司作爲古田縣最大的一支官方武裝力量還是要利用的,就放緩語氣道:“向知府衙門求援之事本官自會設法,但我等既受朝廷委派治理地方,保境安民便是我等義不容辭的責任,不可能事事寄望於上級,本官初來乍到,情況不明,不知巡檢司目前有多少可用之兵?……”

陳小冬猶豫了一下,支支吾吾道:“我巡檢司有兵額五百,但此五百兵額皆乃屯田軍戶,朝廷只撥給少量糧餉,且經常拖欠,軍士們既要屯田勞作,又要履行巡檢司日常職責,平日訓練難免有些懈怠,若讓他們盤查奸細,緝拿私鹽販賣,勉強還可勝任,但若要他們去剿匪,實…實無一兵可用!……”

郭致遠眼中寒光一閃,巡檢司有五百兵額,但陳小冬卻告訴他無一兵可用,雖然陳小冬找的藉口也並非毫無道理,明朝屯田軍的戰鬥力差是後世皆知的,連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都能打得他們丟盔棄甲,指望他們作戰多勇猛是肯定指望不上的,但郭致遠也不可能讓陳小冬這樣搪塞過去,面無表情地道:“訓練鬆弛那就加強訓練,請陳巡檢取點兵簿來,本官要檢閱你的部隊!……”

(PS:昨天有讀者說我把陳懷禮寫得太誇張了,說每天喝粥哪來的大肚子?大家可以試試,每天喝粥但是坐着不動,看看肚子會不會大,有錢人的吝嗇如果用普通人的角度可能難以理解,我真遇到過這種人,身家過億,請客卻只請喝粥的,還有用木頭雕成鹹魚看着下粥那也是歷史上有記載的。)

第十四章 抓住本質第一百九十七章 內宮路線第七十六章 城府第四十八章 有一間客棧第三百七十一章 開學演講第二十八章 神算子第四百七十一章 魏忠賢(一)第二百一十六章 談判第四百八十九章 得罪不起第一百九十二章 黃似華的恐懼第五十二章 驚弓之鳥第一百三十三章 風靡全國第三百章 佈局東蕃第四百八十六章 英國公第九十二章 無兵可用第四十九章 再見趙士禎第二百九十五章 朝議(四)第四百三十一章 難以改變的歷史進程第一百六十五章 公審大會(二)第三百二十章 動之以情第四百四十五章 迷茫第四百八十七章 難以推行的改革第七十九章 膽大包天第十二章 破案第四百四十一章 我又來了第四百一十一章 背叛(四)第九十五章 勇士大闖關第一百六十五章 公審大會(二)第三百二十二章 爭先恐後第九十一章 第一把火第四百二十八章 活着就有希望第二百五十九章 再會沈有容(三)第三百零八章 不一樣的婚禮(五)第三百二十八章 不拘一格用人才第三百五十二章 一百萬兩銀票第二百二十八章 李旦歸心第三百零三章 移民計劃(三)第一百四十一章 打了敗仗第三百零八章 不一樣的婚禮(五)第四百六十六章 移宮案(一)第二百五十四章 註定的敗亡第四百二十六章 得寸進尺第二百三十七章 遇險第九章 楚婉兒第十三章 真相背後的真相第二百零二章 凶多吉少第一百四十三章 糾結第一百三十七章 捲菸廠第二百五十二章 大膽計劃(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皦生光第三百二十章 動之以情第四百六十七章 移宮案(二)第四百七十九章 立威第三百一十八章 東蕃書院第三百七十章 洪承疇第二百九十九章 賜婚第二百四十一章 大變故第四百八十章 要權第三百一十八章 東蕃書院第二十五章 何惜此命第一百一十四章 可怕的白度第二百三十六章 絕望第二百四十五章 奪城(三)第一百四十五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一百六十章 囂張第二百五十章 離間(二)第二百八十章 伴君如伴虎第二十九章 賭命第三百零八章 不一樣的婚禮(五)第三百八十五章 東蕃銀行第二百二十八章 李旦歸心第一百六十章 囂張第三百八十五章 東蕃銀行第七十一章 別開生面的歡迎儀式第八十六章 孫家與陳家第二百二十六章 回家第一百二十六章 大局已定第四百六十章 不平等條約第四章 有子若此第一百九十四章 徐學聚的拉攏第九十四章 無人響應第四百八十四章 爛透了第四百六十八章 移宮案(三)第一百五十八章 震撼軍心第三百零六章 不一樣的婚禮(三)第三十三章 組建班底第二百三十九章 亂兵第二百二十七章 紀念碑第四百二十二章 搖擺不定第四百一十五章 反間計第三百一十六章 發展規劃(二)第三百五十八章 開火第二百二十章 強硬第七十章 十室九空第三百九十七章 皇帝召見第四百五十章 沈有容出戰第三百九十九章 高築牆緩稱王第一百九十七章 內宮路線第二十三章 對症下藥第二百四十六章 朝廷的反應
第十四章 抓住本質第一百九十七章 內宮路線第七十六章 城府第四十八章 有一間客棧第三百七十一章 開學演講第二十八章 神算子第四百七十一章 魏忠賢(一)第二百一十六章 談判第四百八十九章 得罪不起第一百九十二章 黃似華的恐懼第五十二章 驚弓之鳥第一百三十三章 風靡全國第三百章 佈局東蕃第四百八十六章 英國公第九十二章 無兵可用第四十九章 再見趙士禎第二百九十五章 朝議(四)第四百三十一章 難以改變的歷史進程第一百六十五章 公審大會(二)第三百二十章 動之以情第四百四十五章 迷茫第四百八十七章 難以推行的改革第七十九章 膽大包天第十二章 破案第四百四十一章 我又來了第四百一十一章 背叛(四)第九十五章 勇士大闖關第一百六十五章 公審大會(二)第三百二十二章 爭先恐後第九十一章 第一把火第四百二十八章 活着就有希望第二百五十九章 再會沈有容(三)第三百零八章 不一樣的婚禮(五)第三百二十八章 不拘一格用人才第三百五十二章 一百萬兩銀票第二百二十八章 李旦歸心第三百零三章 移民計劃(三)第一百四十一章 打了敗仗第三百零八章 不一樣的婚禮(五)第四百六十六章 移宮案(一)第二百五十四章 註定的敗亡第四百二十六章 得寸進尺第二百三十七章 遇險第九章 楚婉兒第十三章 真相背後的真相第二百零二章 凶多吉少第一百四十三章 糾結第一百三十七章 捲菸廠第二百五十二章 大膽計劃(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皦生光第三百二十章 動之以情第四百六十七章 移宮案(二)第四百七十九章 立威第三百一十八章 東蕃書院第三百七十章 洪承疇第二百九十九章 賜婚第二百四十一章 大變故第四百八十章 要權第三百一十八章 東蕃書院第二十五章 何惜此命第一百一十四章 可怕的白度第二百三十六章 絕望第二百四十五章 奪城(三)第一百四十五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一百六十章 囂張第二百五十章 離間(二)第二百八十章 伴君如伴虎第二十九章 賭命第三百零八章 不一樣的婚禮(五)第三百八十五章 東蕃銀行第二百二十八章 李旦歸心第一百六十章 囂張第三百八十五章 東蕃銀行第七十一章 別開生面的歡迎儀式第八十六章 孫家與陳家第二百二十六章 回家第一百二十六章 大局已定第四百六十章 不平等條約第四章 有子若此第一百九十四章 徐學聚的拉攏第九十四章 無人響應第四百八十四章 爛透了第四百六十八章 移宮案(三)第一百五十八章 震撼軍心第三百零六章 不一樣的婚禮(三)第三十三章 組建班底第二百三十九章 亂兵第二百二十七章 紀念碑第四百二十二章 搖擺不定第四百一十五章 反間計第三百一十六章 發展規劃(二)第三百五十八章 開火第二百二十章 強硬第七十章 十室九空第三百九十七章 皇帝召見第四百五十章 沈有容出戰第三百九十九章 高築牆緩稱王第一百九十七章 內宮路線第二十三章 對症下藥第二百四十六章 朝廷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