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章 新官上任

巡按御史這份工作,有明一代,很少直接派給新進士,大多數時候,巡按御史都是政績拔尖進士的第二任官,成績斐然舉人的第三任官,也就是說至少出仕之後三年六年才能當上。這還得是朝中有人賞識提拔的情況下。原因很簡單,巡按御史位卑權重,相比在兩京都察院的那些監察御史,地位超然,否則又怎麼會有戲文中手拿尚方寶劍,貪官污吏望而生畏的八府巡按這一說?

而對於眼下的汪孚林來說,他掐着手指頭算了算,自己如今竟不止八府,而是十府巡按——因爲廣東布政司下轄潮州府、南雄府、惠州府、廣州府、韶州府、肇慶府、高州府、雷州府、瓊州府、廉州府。

在偌大的廣東布政司,只有正七品的他頭上沒有直屬上司,布政使按察使都管不着他,即便是兩廣總督,也只是名義上統屬,能以都察院上憲的名義要求他配合工作,但卻不能以上司的身份過分頤指氣使。連布按兩司都還要受到他的監察,下頭廣大知府知州和縣令就更不用說了。因爲所謂巡按,是代天子巡狩,大事奏裁,小事立斷,從刑名、錢糧、教化、倉庫、學校……什麼都管得着,簡而言之就是縮小版欽差大臣。

不過,巡按御史權力固然很大,一任的時間卻大多數很短。哪怕如今地方官推行久任法,巡按御史大多數時候卻依舊一年輪換回朝,以免在地方作威作福,成爲長長久久凌駕在地方官頭上的老太爺。但總的來說,這樣一份沒有上司的好工作,是除卻翰林院庶吉士之外,大多數進士夢寐以求的,而現在,這份工作便從天而降,砸在了早就表明心意不想進都察院的汪孚林腦袋上。

他倒是很想繼續請辭,可住在府城的姐姐姐夫給他帶來了一個很不好的消息。那就是南直隸巡按御史已經到了府城的察院,人家已經知道藉口回鄉養病的他一到徽州府之後,根本沒有在家養病,而是東奔西走那點事了。換言之。要是他敢請辭,這謊言分分鐘就要被戳破。更何況,上任是有期限的,徽州府距離廣州可謂是萬水千山,他再不啓程誤了日期。那就等着回頭被某些摩拳擦掌的人們交相攻擊治罪吧!

形勢比人強,汪孚林權衡再三後,只能無奈接受了這個任命。他只是不想去都察院,廣東卻是早就想跑一趟的,畢竟,他對葡萄牙,也就是如今叫佛郎機的那幫紅毛鬼子佔的澳門感興趣很久了。他緊急清點了一下人手,除了李二龍這些鏢局中人之外,還帶上了王思明。就連戚家軍老卒替他訓練的徽州府米業行會總倉那批倉勇裡,他也還調了四個人。

除此之外。他對歙縣衙門三班六房那幾個頭頭腦腦言語了一聲,讓他們從自家子侄當中挑識字,卻還沒空缺補吏員的,就這樣又僱了四個親隨。此行廣東山高路遠,再說人生地不熟,文武兩方面多帶點人總是沒錯的。

至於小北,儘管汪道蘊和吳氏都希望他帶着一塊去,夫妻倆趕緊努力一下,好生個一兒半女,但巡按御史不比別的官員。原則上不允許帶家眷。然而,夫妻倆到底沒怎麼分開過,而且汪孚林此行廣東,還希望暗地裡做點私活。所以,他還是吩咐小北等過一陣子風頭小了,先把家中二老以及金寶秋楓給安頓好,再悄悄前往廣東。

至於跟着小北的人,他囑咐妻子叫上葉青龍,好好選個代理人隨行。也好屆時方便和佛郎機人接觸,同時在那邊鋪開某些業務。爲此,他讓葉青龍抽調賬面上的流動資金,自己先期兌了二百兩黃金帶在身上,又吩咐小北也多備銀錢隨身。做好這一切準備之後,他就立時動身了。

對於身處歙縣的汪孚林來說,南下廣東雖說路途遙遠,但真正算起來,也就是相隔一個江西布政司。他這一行人西行經休寧、祁門進入江西饒州府,再從景德鎮南下,經撫州府、建昌府、贛州府三府,最終從南安府進入了廣東境內。由於帶的隨從多,又知道張居正早就開始整頓驛站,他反正不缺那點錢,因此根本不住驛站,只挑環境整潔的客棧旅舍投宿,就算是瞭解風土人情了。

幾乎是從剛一入境抵達廣東南雄府保昌縣開始,每一個人就立刻體會到了那截然不同方言的洗禮。汪孚林由此想到當初自己在汪道昆家中負責接待客人時,曾經見過的前南海縣令黃景其,那時候他還暗地腹誹對方到廣東上任三年不學廣府話,現在輪到他自己到廣東來,簡直是風水輪流轉,今年到自己。唯一的優勢在於,他在後世聽粵語歌聽多了,在廣東又住過一年,學過粵語,日常會話絕對不成問題,可眼下卻還得在隨從面前裝聽不懂。

否則他怎麼解釋自己從來沒上過廣東,卻能說粵語?

好在之前汪道蘊在接到吏部的任命之後,火速向各家打聽,給汪孚林找了個熟悉廣東,能說一口流利廣府話的嚮導陳阿田。一進廣東,之前顯得很沒有存在感的陳阿田便充分發揮了本事,無論投宿、打尖還是問路,全都靠的是此人,其他人都成了啞巴。在汪孚林的鼓勵下,自他以下,每一個人都在向陳阿田學習粵語,也就是廣府話,省得日後寸步難行。

這一日到了韶州府治曲江縣城,客棧旅舍大多客滿,還是陳阿田一問才得知明日恰逢嶺北道科考,這也是最後一次科考,接下來便是廣州城中的遺才試。曲江縣城頗爲繁華,客棧旅舍之類的也很多,可是各府縣應考秀才加上家人隨從匯聚,住的地方就不夠了。

此時此刻,在好容易找到的一座客棧內安頓好的汪孚林等人坐在空空蕩蕩的大堂裡,和客棧空房一間不剩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卻是桌子隨便坐。明明是吃晚飯的時候,這裡卻不大見客人,分明都是應考秀才在房中準備最後衝刺。汪孚林正若有所思喝茶,一旁的李二龍就忍不住問道:“陳阿田,這曲江縣瞧着也不小,而且之前入城的時候不是還說,曲江是廣東通往江西和湖廣兩條官道的交匯處。怎麼你之前說韶州府在整個廣東十個府中,排名卻很靠後?”

陳阿田從前跟着一位歙縣徽商到廣東跑過生意,現如今經人舉薦跟了汪孚林這樣一位巡按,他自然非常珍惜機會。哪怕問的人是李二龍不是汪孚林,他還是一五一十地說道,“廣東十府,最富庶的自然是廣州府,接下來的便是潮州府、高州府、肇慶府。惠州府,而瓊州府和韶州府,那就得劃歸三流了。最窮的是廉州府、雷州府、南雄府。您覺得這曲江城繁華,等到了廣州府,再對比一下咱們經過的南雄府,韶州府,那就知道高下了。”

“在咱們東南那些最大的府城,比如南京、杭州、紹興、蘇州,府城都是兩縣分治,這廣州府也是。以歸德門爲界,西面是南海縣,東面是番禺縣。城外半里就是珠江,來來往往的船隻絕不會比杭州少,據說多的時候能夠有一兩千條。當然,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如今的廣州比蘇州杭州還是要差點兒,但也就是一點兒,可這兒常常會出現的佛郎機人,卻是東南很少能看到的……”

汪孚林當然知道。廣州在後世之所以能成爲南海明珠,那也是靠着身爲通商口岸的特殊優勢。在如今這會兒,整個天下也就是福建漳州府月港開了一個小小的口子,廣州這邊卻因爲鄰近澳門。百商雲集,因此只是稍稍略遜於蘇杭,這就已經很難得了,要知道這會兒的上海還只是個小縣城,深圳更還是漁村呢!所以,此時此刻李二龍趙三麻子等人饒有興致向陳阿田問東問西。他就笑吟吟坐在那一邊聽一邊喝茶,直到有幾個差役進了客棧。

一看汪孚林這一行人的裝扮,爲首的就過來盤問,陳阿田這個“唯一”通粵語的自然趕緊上前應付。表面若無其事,實際上則是豎起耳朵聽的汪孚林聽着聽着,大體聽懂了他們的交談內容,他就若有所思地挑了挑眉。

“你們不是來應考的秀才?提學大宗師說了,這一次來參加科考的秀才,整個嶺北道有六七百人,客棧一定得先保障給秀才住,你們住就住了,若有童生沒有宿處,你們得擠一擠騰地方給他們。”

“是是,我們也幾住一晚上,明日就走。可明日就是科考的時間了,怎麼會有秀才這麼晚還沒來?”

“嶺北道那麼大地方,那些住在村裡的秀才只靠兩條腿,說不定會晚到。總之,提學大宗師的吩咐,你們聽着就是。”

大約是上峰緊急交待的事情,那差役急着又去對客棧掌櫃吩咐了一遍,隨即就匆匆走了。他這一走,汪孚林對那位尚未謀面的廣東提學不禁有些好奇,至少,在道試之前還想着秀才住處問題,倒也難得。只不過,因爲之前吏部公文送來的時候他還在寧波,耽擱的時間很不少,所以也沒工夫在曲江多停留,訪查訪查這位提學大宗師的爲人品行又或者學問。晚飯過後,他就早早睡下了。

直到次日清早起牀,他方纔得知昨夜無巧不巧真有個少年秀才投宿,李二龍等人睡眼惺忪讓了一張牀給他,但人天不亮就匆匆趕去韶州府學宮考試了。

既然是趕時間,而且過了韶州府,往南再走四百里就是廣州,汪孚林也來不及過問這次科考的結果,帶着人立刻啓程,終於堪堪趕在限定日期前的倒數第二天,抵達了廣州城,從北面大北門入了城直奔察院。因爲巡按御史不像布按兩司又或者知府縣令有屬官,而是和總督以及巡撫一樣,全都是光桿司令一個,因此也就沒有屬官參見的那一套。汪孚林向前任巡按御史出示了吏部任命公文,兩人交接了一應文書和大印,這座察院便算是換了新主人。

隨着察院兩個門子悄悄往各處送信,新任廣東巡按御史汪孚林上任的消息,自是光速向各大衙門散佈了開來。

因爲巡按御史的職責本來就是代天巡狩,所以廣東境內十大府城治所全都設有察院,廣州城內的這座察院只是規制上稍微氣派一點而已,相比布政司、按察司、嶺南道、廣州府衙、南海以及番禹兩縣衙,那就顯得很不起眼了,但這無損這座衙門主人對整個廣東官場的影響力。從前廣東設巡撫的時候,巡撫衙門也曾經設在廣東,但自從隆慶年間裁減掉了這個職位之後,因爲兩廣總督府在肇慶,巡按御史在廣州就更無人可制了。

先頭京師消息送來,上上下下沒少打聽這位新任巡按,得知汪孚林竟然初任官就是巡按御史,而伯父是兵部侍郎汪道昆,曾經有好些官員在瘋狂腹誹,暗罵朝中大佬任人唯親。等到有消息靈通的人挖出了汪孚林造成都察院大清洗的光輝戰績,那些議論聲方纔戛然而止。然而,眼見汪孚林上任期限進入倒計時,人卻遲遲沒來,聯想到汪孚林之前力辭不去都察院,甚至爲此告病歸鄉,還是有不少人認爲汪孚林這次也會力辭不來。

可就在這期限將至的時候,人竟然偏偏來了!可廣州大大小小的衙門中,就沒有一個人瞭解這位新任巡按的脾氣,再加上汪孚林那年紀擺在那,實在是年輕得過了分,誰都吃不準應該用什麼樣的規格,什麼樣的態度去對待這位新任巡按。到最後,還是廣東布政司那邊悄悄傳話下來,道是不宴請,不拜見,不邀約,對這位新任巡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就當不知道。畢竟,對方初來乍到,語言不通,怎也不至於立刻找茬。

這樣的傳話也不知道引來了多大的震動。南海縣衙中,縣令趙海濤便沒好氣地罵道:“布政司那是站着說話不腰疼,兩位藩臺是布政使,就算是巡按,要參劾他們那也得多多掂量掂量,可我一個小小縣令哪有那麼大的膽子!歷來巡按御史下到各縣巡視的時候,哪一次不是把下頭攆得雞飛狗跳,哪一個縣令不是屁嗲屁顛把人當成菩薩一樣供着,就怕被人蔘劾一個不稱職?我吃了熊心豹子膽了,就因爲那是初出茅廬的毛頭小子就不把人當回事?”

罵了好一陣子,趙海濤就對一旁若有所思的師爺問道:“那按察司那邊呢,就沒一句話?”

“按察司那邊,東翁也是知道的,臬臺大人那脾氣不是一點點耿介……他說,等着新巡按去找他。”

趙海濤登時目瞪口呆。良久,他才以手擊額,唉聲嘆氣地說道:“府尊呢?”

“府尊去越秀山的濂溪書院了,之前不是說龍溪先生到濂溪書院來講課了嗎?”

趙海濤這纔想起還有王畿跑到廣州濂溪書院來講學這一茬,不由得呻吟了一聲。朝中首輔都已經整飭學政,要禁天下書院以及講學了,怎麼下頭這麼多官員還一點危機感都沒有?難不成只有他這個縣令方纔杞人憂天不成?

ps:月末倒數第三天,求個月票。

第229章 夜深人靜密謀時第156章 歙縣名流大會第877章 一脈相承的汪氏風格第544章 遼東李大帥第256章 夜遊遇到找茬的第22章 躺着也中槍第353章 又忽悠了三個第137章 真正的權威和權勢!第853章 送浪蕩子回家第199章 倒黴的廩生第553章 囚籠中的梟雄第560章 小虎崽子和小破孩子第262章 爛透的官場第717章 賓主交心第140章 丟下一個爛攤子跑路第454章 婚事不是你一個人的事第943章 再開炮第170章 各自的底牌第689章 翻牆見故人,卻聞海盜蹤第325章 真正的大買賣第148章 雙重造勢第208章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第59章 吃貨的本性第220章 西園的秘密第422章 我不想再看見你!第189章 夫人駕到!第300章 不好惹的小傢伙第879章 直接捅上天第894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第651章 興師問罪第225章 急公好義第309章 你給我賠罪就行了第641章 輕徭薄賦的真相第351章 求你別給小鞋穿第856章 說客和贏家第523章 悔教夫婿覓封侯第831章 自投羅網?第467章 桂榜發榜嘍第734章 奇功歸何人?第192章 小額米券第163章 祈福還是郊遊?第870章 內舉不避親,宅中內鬼現第507章 乾綱獨斷第808章 堂官的大洗牌第25章 小秀才和菜鳥縣尊第858章 皇帝挖牆腳第6章 遊野泳的閒人第93章 抱大腿可千萬別抱錯第853章 送浪蕩子回家第187章 席捲全城的狂潮第895章 拍馬屁的高下第405章 責任我一人來背!第55章 壓力山大第179章 再一次的相親,秋高氣爽的午覺第853章 送浪蕩子回家第75章 小吏和派系第255章 防火防盜防親戚第352章 白衣女鬼來燒紙第8章 打響功名保衛戰第915章 光天化日之下的勾搭第489章 不平不能不理第246章 珍貴的賀禮第314章 何處爲奧援第372章 誘殺(下)第721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169章 圖窮匕見第293章 背景真深厚第425章 好兄弟一輩子第379章 釣魚(上)第600章 喜憂參半第185章 不陪你們玩了,各位自己去掐吧!第947章 再下一城第72章 屏風後那輕輕一推第688章 火力全開第852章 跪得爽快第612章 各自放大招之前第390章 你到底喜不喜歡我?第773章 以儆效尤,單刀直入第332章 惡霸壓不住地頭蛇第909章 危險的賭博第881章 一錘定音第855章 敵意和幫手第171章 騙死人不償命!第636章 煽風點火第818章 說情和潤筆第636章 煽風點火第148章 雙重造勢第684章 沽名釣譽的提學第152章 大危機?第244章 我早就暗度陳倉了第24章 贏得友誼就這麼簡單第796章 燙手的挑子甩不掉第80章 一個比一個會裝第739章 雙喜臨門第494章 給你讓路!第29章 準備二進城第25章 小秀才和菜鳥縣尊第782章 光桿司令和掌道老爺第637章 栽贓和強捐第544章 遼東李大帥
第229章 夜深人靜密謀時第156章 歙縣名流大會第877章 一脈相承的汪氏風格第544章 遼東李大帥第256章 夜遊遇到找茬的第22章 躺着也中槍第353章 又忽悠了三個第137章 真正的權威和權勢!第853章 送浪蕩子回家第199章 倒黴的廩生第553章 囚籠中的梟雄第560章 小虎崽子和小破孩子第262章 爛透的官場第717章 賓主交心第140章 丟下一個爛攤子跑路第454章 婚事不是你一個人的事第943章 再開炮第170章 各自的底牌第689章 翻牆見故人,卻聞海盜蹤第325章 真正的大買賣第148章 雙重造勢第208章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第59章 吃貨的本性第220章 西園的秘密第422章 我不想再看見你!第189章 夫人駕到!第300章 不好惹的小傢伙第879章 直接捅上天第894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第651章 興師問罪第225章 急公好義第309章 你給我賠罪就行了第641章 輕徭薄賦的真相第351章 求你別給小鞋穿第856章 說客和贏家第523章 悔教夫婿覓封侯第831章 自投羅網?第467章 桂榜發榜嘍第734章 奇功歸何人?第192章 小額米券第163章 祈福還是郊遊?第870章 內舉不避親,宅中內鬼現第507章 乾綱獨斷第808章 堂官的大洗牌第25章 小秀才和菜鳥縣尊第858章 皇帝挖牆腳第6章 遊野泳的閒人第93章 抱大腿可千萬別抱錯第853章 送浪蕩子回家第187章 席捲全城的狂潮第895章 拍馬屁的高下第405章 責任我一人來背!第55章 壓力山大第179章 再一次的相親,秋高氣爽的午覺第853章 送浪蕩子回家第75章 小吏和派系第255章 防火防盜防親戚第352章 白衣女鬼來燒紙第8章 打響功名保衛戰第915章 光天化日之下的勾搭第489章 不平不能不理第246章 珍貴的賀禮第314章 何處爲奧援第372章 誘殺(下)第721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169章 圖窮匕見第293章 背景真深厚第425章 好兄弟一輩子第379章 釣魚(上)第600章 喜憂參半第185章 不陪你們玩了,各位自己去掐吧!第947章 再下一城第72章 屏風後那輕輕一推第688章 火力全開第852章 跪得爽快第612章 各自放大招之前第390章 你到底喜不喜歡我?第773章 以儆效尤,單刀直入第332章 惡霸壓不住地頭蛇第909章 危險的賭博第881章 一錘定音第855章 敵意和幫手第171章 騙死人不償命!第636章 煽風點火第818章 說情和潤筆第636章 煽風點火第148章 雙重造勢第684章 沽名釣譽的提學第152章 大危機?第244章 我早就暗度陳倉了第24章 贏得友誼就這麼簡單第796章 燙手的挑子甩不掉第80章 一個比一個會裝第739章 雙喜臨門第494章 給你讓路!第29章 準備二進城第25章 小秀才和菜鳥縣尊第782章 光桿司令和掌道老爺第637章 栽贓和強捐第544章 遼東李大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