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5章 王錫爵的示好

六部尚書各一位,左右侍郎各一位,都察院左都御史一位,左副都御史又或者左僉都御史若干,這些部院堂上官都是有數的,大多數在京城的人都會死死記住這些官員的名字,免得聽人說某部某侍郎或某尚書的時候,滿頭霧水,完全不知道誰是誰,這也算是在京當官者必備的另類護官符。

但吳應節畢竟進京未久,又只是到國子監讀書,所以他聽到禮部王侍郎來了,而周齋長立時露出了滿臉鄭重,歉然賠禮之後就匆匆而去,他就忍不住問陳炳昌道:“禮部王侍郎是哪位?”

陳炳昌跟着汪孚林在京城一年多了,之前又是專管文書的書記,還在許國門下求教過,此時連忙拉着吳應節去號房,又低聲說道:“禮部王侍郎便是和申閣老同榜的王錫爵,年初剛剛擢升到禮部右侍郎,他還想告病請辭的,結果卻沒走成。之前首輔大人奪情,他還去堵過門的。”

吳應節這樣的小小秀才,哪怕心裡對張居正奪情不以爲然,可嘴上那是絕對不會說出來,因此對於王錫爵反對張居正卻還得到提拔,不由得嘖嘖稱奇。太倉王錫爵在南直隸那也是名聲赫赫的人物,即便在徽州歙縣,王錫爵也是很多豪富的徽商拿來教育子弟常用的例子。畢竟,王氏經商起家,乃是太倉豪富,其祖父王涌積攢下家資無數後,就開始培養子弟讀書下科場,到了王錫爵時才瓜熟蒂落,說起來和松明山汪氏很有些相似。

只不過,王錫爵的名次可比汪道昆當年強多了,赫然榜眼,而且從翰林院編修起步,一路都是標準的儲相路線。當過翰林院侍讀學士,翰林院掌院學士,也當過國子監祭酒,現如今擔任的這禮部侍郎之職,大多數時候也都是閣老們的自留地,可以說是日後的閣老熱門。只不過,比起當年的狀元申時行,王錫爵的腳步還是慢點兒。畢竟,申時行和張居正關係不錯,王錫爵卻顯然不打算坐張居正這條船。

陳炳昌說着說着,突然輕輕咦了一聲:“我聽程大哥說過,王侍郎好像是萬曆二年當的北監祭酒,萬曆五年教習庶吉士,當國子監祭酒的時候還上書讓勳貴子弟全都入監讀書,轟動過一陣子,那會兒勳貴子弟叫苦不迭,周齋長難不成是那時候認得王侍郎的?”

“唔,照你這麼說,很可能確實是如此。”

吳應節對王錫爵感興趣,見陳炳昌也對那周齋長感興趣,竟是好奇地探問了起來,他也很有談興。

“周齋長名周固,說是率性堂齋長,其實早就能夠離開國子監去謀官,但他實在瞧不上那些用來安置監生的官缺,再加上國子監的祭酒和司業都是來自翰林院,往日壓根沒時間也管不好已經爛到根子上的國子監,大多數時候就只把希望放在了率性堂,最後乾脆選出一個學問好人品好能力強的齋長實際管理率性堂,領着人蔘加每三年一次的順天府鄉試。周齋長至今已經當了六年齋長,之前兩屆鄉試北監皿字號考出的舉人裡,考中的進士都名聲不錯

說到這裡,就連吳應節也有些驚歎:“他自己的時運實在不夠好,兩次考舉人都落榜了。但因爲他帶着去考舉人的那些率性堂監生裡頭,其中好幾個都是他去據理力爭,從某些本打算走後門爭取鄉試機會的監生那裡硬生生搶來的名額,卻偏偏這些人裡頭一共出了三個進士。所以,他在率性堂威望非常高,人人都尊他一聲前輩。我要不是前次月考成績還算不錯,他覺得我有真才實學,否則根本瞧不上我這樣的富家子弟。”

“吳大哥你可是貢監,若沒有真才實學,府學怎麼會貢上來?”

吳應節聽陳炳昌說得天真,不禁哈哈大笑,竟是猶如對弟弟似的摸了摸他的腦袋:“你要知道,現如今的貢監可不是貢學業優異的,真要是那麼出色,早就通過科考,又或者錄遺,大收,去參加鄉試了,哪還會竭盡全力到國子監來讀書?現如今的貢監,都是貢年資最久遠的生員,而這些生員卻不是個個都想去,大多數時候就賣名額給需要的人來賺錢。你情我願,恰是一筆好買賣。我的文章學問還算馬馬虎虎,所以打算到北監磨礪磨礪。”

兩人有說有笑回了號房,又說起朔望日放假回家時該怎麼安排。就在這時候,號房外大門突然被人敲響了,陳炳昌趕緊上去開門,可一打開他就愣了。

因爲門外站着的,竟然是之前見過的周齋長周固!

周固見陳炳昌滿臉錯愕,他就笑了笑說:“少宗伯想要見見二位。”

少宗伯是禮部侍郎的別稱,這種本來只是風行於文人墨客當中的復古風雅稱呼,如今卻是街頭巷尾常這麼叫。可吳應節到底不習慣,思量了一下才明白這指代的是誰。他之前在家鄉時居多,上京之後,拜訪的也頂多就是同鄉前輩和同學,做夢都沒想到剛剛還和陳炳昌議論的主角如今竟要見自己,頓時有些手忙腳亂。

要知道,那可是嘉靖四十一年的榜眼,掌管過翰林院和國子監,教習過庶吉士,如今赫然禮部侍郎,很有可能入閣的人物!

陳炳昌反而表現得要比吳應節冷靜一些。畢竟,他見過許國,也曾經奉汪孚林之命去各府送過信件,雖說大多數時候也是那些幕僚相公接見他,可偶爾還是能夠見到某些大人物的,一回生兩回熟,反而習慣了。此時,站在吳應節背後的他不動聲色在對方背上捅了捅,這纔不卑不亢地說道:“我和吳大哥只不過是新晉監生而已,少宗伯怎會突然召見?肯定是周前輩您提挈我們,這怎麼好意思!”

周固面上笑着,心裡原本還有些犯嘀咕,可起初還挺靦腆的陳炳昌一張口就給自己戴了頂高帽子,他不禁暗自責備自己的小心眼,咳嗽了一聲就搖搖頭道:“只是少宗伯問我國子監近來有些什麼新人,我提到了二位,少宗伯這才讓我請你們過去而已,哪裡談得上什麼提挈

。”

經過這麼一小會的調節,吳應節已經恢復了過來,當下卻表現了一番誠惶誠恐。等到他和陳炳昌隨着周固過去的路上,他就只聽得周固開口說道:“吳賢弟你不用擔心,少宗伯爲人素來不拘小節,沒有那麼多規矩。你得和你家大舅哥學學,聽說他當初剛進京趕考那會兒,就見過首輔大人。人家正兒八經的進士在首輔大人面前都大氣不敢出,他卻侃侃而談,如今更是出入大紗帽衚衕張府如入自己家,也不知道羨煞了多少人。”

我能和汪孚林比嗎?你知不知道,他當初在徽州那些豐功偉績,就足夠寫幾本書了!

吳應節心中瘋狂腹誹,但同時卻也不禁對汪孚林油然而生敬畏。不管怎麼說,汪孚林在家鄉說一不二,那還能說是鄉宦的力量,可在京師也站得穩穩當當,而且如今汪道昆還已經致仕回鄉,那種意義就截然不同了。於是,他在心裡反反覆覆告訴自己,他是汪孚林的妹夫,且不可丟了人的臉,當然更重要的是,有些東西絕對不能隨隨便便答應下來!

然而,當他見到王錫爵的時候,就發現自己那繃緊神經完全多餘。如今已經官居正三品,足以和汪道昆當初官兒當最大時平起平坐的王錫爵,竟然是一個說話風趣,沒有什麼大架子的人。因爲都出自南直隸的緣故,這位才上任沒幾個月的禮部侍郎談天說地,言談中表現得非常向往重回東南之地。不但如此,對於陳炳昌的家鄉湖廣以及呆過好幾年的廣州,王錫爵也顯得很有興趣,甚至還學了幾句廣府話。

以至於當這一次見面最終結束時,吳應節回到自己的屋子,他只覺得腦袋如同漿糊。因爲周固已經送王錫爵走了,他甚至忍不住開口問道:“陳小弟,你覺得今日少宗伯見我們到底是爲了什麼?”

“我也不知道。”陳炳昌老老實實搖了搖頭,可隔了一會兒,他卻有些不確定地說道,“但我猜,也許是等着我們回家,把這事情告訴汪大哥?”

十五這一天,當汪孚林等到了國子監休假回家的吳應節和陳炳昌,聽妹夫搶先說起曾經見過王錫爵的事情之後,他的眉頭立刻皺成了一個大疙瘩。

王錫爵這個人他沒打過交道,但卻聽許國提過,說得好聽是很有堅持,說得不好聽那就是我行我素。去年王錫爵去堵張家大門,而後從張家側門直接闖進去,要不是他劍走偏鋒挑唆王繼光和人去打了一架,王錫爵差點就直接衝到張居正書房找人理論了,他還不清楚王錫爵是否知道這一茬。而這次張居正回鄉葬父,百官聯名請皇帝早日召其歸來,王錫爵愣是扛着沒有聯署!

就算這樣,張居正竟然沒讓王錫爵左遷,還把人放在了禮部侍郎這個位子上!

而王錫爵的弟弟,隆慶年間考中二甲進士的王鼎爵,之前在禮部主客司任職,因爲迴避原則,本來是應該放外官的,但現在人卻放到南京去了,這是相當的殊遇

要知道,前一個享受這種你反對我,我還要提拔你待遇的,正是在翰林院資歷比王錫爵還老,如今入閣數月的馬自強!

“王錫爵都和你們說了什麼,你們倆仔細回憶一下。”

儘管吳應節在之前聽陳炳昌那麼猜測的時候就大吃一驚,當時仔仔細細回想過,但因爲談論的內容太過瑣碎,因此他眼下壓根就沒辦法完完整整複述出來。讓他大吃一驚的是,陳炳昌竟然能夠拼湊得八九不離十。當陳炳昌說,王錫爵提過家中父親已老,自己是南人,不大習慣北邊氣候,所以身體一直不大好的時候,吳應節忍不住一拍大腿道:“對對,王侍郎那時候一再說到他們兄弟全都出仕,所以家中老父沒人贍養之類的話!”

“好了,不用說了,我都知道了。”

汪孚林想到王錫爵當初還去給汪道昆送過行,這次直接找上了自己的妹夫和陳炳昌,他哪裡還猜不出王錫爵的用意。

這位是鐵了心要和張居正劃清界限,也是鐵了心要回鄉養望啊!不同於汪道昆五十出頭掛冠而去,將來就算有幸起復,能繼續當個侍郎就不錯。王錫爵的資歷已經完全夠了,只要名聲養足,哪怕這次回鄉,只要日後有人推,一起復就是能入內閣的!

陳炳昌對汪孚林這樣的態度倒沒什麼大反應,吳應節到底和大舅哥相處得少,此時忍不住擔心地問道:“是不是我們惹麻煩了?”

“沒事,沒有你們,王錫爵說不定也會用別的法子傳話。”汪孚林嘴裡這麼說,心裡想得卻是,王錫爵這是哪來的自信他會幫忙?

就在這時候,陳炳昌突然開口說道:“對了,汪大哥,王侍郎還問過當年你去薊鎮三屯營見戚大帥,是否見過戚大帥和少司馬那兩把劍相合的事。我和吳大哥都不大清楚,所以只推說不知道。”

這一次,汪孚林的臉色貨真價實有些黑了。最初他去薊鎮的時候,戚繼光拿他當親近的後輩,那當然是因爲汪道昆那一層關係,後來又有小北是胡宗憲之女的緣由,所以這位薊鎮總兵這幾年對他一貫是不錯的。逢年過節他送禮,戚繼光回禮,一直都當成世交在走,哪怕汪道昆去年一氣借病回鄉,也沒有損傷這一層親近的關係。王錫爵點破這一層算什麼意思?

因爲之前戚繼光派樓大有等人護送王繼光一行回京,於是就懷疑他和汪道昆唱雙簧?這種聯想怎麼可能!王錫爵又不是本來就是歙縣人,又和他有姻親關係的許國,就連殷正茂都沒猜到過那種方向,畢竟他和汪道昆去年早些時候就開始“反目”了!

雖說越猜越離譜,但汪孚林見吳應節顯然已經開始陷入迷茫和惶惑之中,就不再給這位妹夫加壓力了,立時輕描淡寫地結束了此事,隨即開始岔開話題,把朱宗吉等人借了李家清華園邀人詩社的事情說了,讓他去汪二孃那兒拿帖子

。等只剩下陳炳昌時,汪孚林方纔開始繼續詢問每一個細節,最終,陳炳昌那絕好的記性發揮了巨大作用。

“王侍郎好像在提起南直隸那些傑出人物的時候,說起過胡宗憲。”(。)

第420章 招攬和收徒第123章 暗戰第557章 夫人們的推薦第39章 葉縣尊罵娘第851章 再做一場第675章 在行動第891章 怒其不爭第319章 太搶手了!第261章 夤夜請君進府衙第935章 意外和後路第125章 坑了一個又一個!第740章 人生如戲,全憑演技第665章 妖女?瑤女?第762章 堂而皇之的夾帶私貨第760章 世態炎涼第592章 興師問罪第399章 庵堂惡客第420章 招攬和收徒第244章 我早就暗度陳倉了第184章 高高拿起,輕輕放下第115章 杜騙新書第611章 勇士當賞?第618章 爛俗戲碼的轉折第421章 婿不類翁第230章 裝神弄鬼第695章 凌總督甩的包袱第290章 反客爲主第276章 待遇和開門第一趟活第518章 詩劍風流,岳父進京第667章 心懷天下第144章 傳說中的錦衣衛?第359章 妥協和激化第301章 四面開花皆得勝第348章 汪道昆的支持第286章 押題的奧妙第95章 什麼叫慷慨大方第676章 誘敵之計第751章 功德圓滿的離任第865章 示敵以弱第615章 張居正的態度第428章 戲沒演好就拆臺了第230章 裝神弄鬼第578章 所謂英雄!第819章 不可逆轉的大潮第249章 園中話往昔第97章 心急吃不了熱餛飩第336章 正義感爆棚的千金們第535章 小沈求說情,參將如叔父第472章 災星的光環第327章 名門是一頓鞭子煉成的第236章 忌日前夕衆生相第570章 奪妻之恨第746章 論功行賞第8章 打響功名保衛戰第646章 息事寧人,修身養性第925章 嬸嬸和叔叔第474章 奪回主動第430章 弟妹你好第146章 戚大帥的小秘密第698章 招惹上煞星第387章 瞧這一家子第522章 拔刀相向第129章 徵輸庫開打!第667章 心懷天下第361章 一把拖走第766章 一環扣一環第353章 又忽悠了三個第309章 你給我賠罪就行了第825章 搶名額,爭資源第768章 交鋒,鄉黨第89章 戲還沒演就快穿幫了!第338章 欠敲打的葉大炮第508章 三甲傳臚第117章 歙縣領軍人物之爭第63章 吃貨英雄第702章 演技派和實力派第741章 繼續演戲第522章 拔刀相向第681章 強龍vs地頭蛇第221章 東南柱石第91章 又出岔子,汪小官人快瘋了!第313章 知己知彼第226章 闔家之樂,劍指龍川第569章 說貪官則貪官到第835章 科道誰爲尊第371章 誘殺(上)第649章 橫生枝節第219章 許老太爺的小提議第473章 被捅破的窗戶紙第542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713章 違式文字,爾虞我詐第682章 新體制第101章 假清高的窮酸最討厭了第697章 漁村殺機第888章 收人好處,雷厲風行第164章 缺心眼第1章 爹!第657章 兩姓之好第559章 李家的分寸第192章 小額米券
第420章 招攬和收徒第123章 暗戰第557章 夫人們的推薦第39章 葉縣尊罵娘第851章 再做一場第675章 在行動第891章 怒其不爭第319章 太搶手了!第261章 夤夜請君進府衙第935章 意外和後路第125章 坑了一個又一個!第740章 人生如戲,全憑演技第665章 妖女?瑤女?第762章 堂而皇之的夾帶私貨第760章 世態炎涼第592章 興師問罪第399章 庵堂惡客第420章 招攬和收徒第244章 我早就暗度陳倉了第184章 高高拿起,輕輕放下第115章 杜騙新書第611章 勇士當賞?第618章 爛俗戲碼的轉折第421章 婿不類翁第230章 裝神弄鬼第695章 凌總督甩的包袱第290章 反客爲主第276章 待遇和開門第一趟活第518章 詩劍風流,岳父進京第667章 心懷天下第144章 傳說中的錦衣衛?第359章 妥協和激化第301章 四面開花皆得勝第348章 汪道昆的支持第286章 押題的奧妙第95章 什麼叫慷慨大方第676章 誘敵之計第751章 功德圓滿的離任第865章 示敵以弱第615章 張居正的態度第428章 戲沒演好就拆臺了第230章 裝神弄鬼第578章 所謂英雄!第819章 不可逆轉的大潮第249章 園中話往昔第97章 心急吃不了熱餛飩第336章 正義感爆棚的千金們第535章 小沈求說情,參將如叔父第472章 災星的光環第327章 名門是一頓鞭子煉成的第236章 忌日前夕衆生相第570章 奪妻之恨第746章 論功行賞第8章 打響功名保衛戰第646章 息事寧人,修身養性第925章 嬸嬸和叔叔第474章 奪回主動第430章 弟妹你好第146章 戚大帥的小秘密第698章 招惹上煞星第387章 瞧這一家子第522章 拔刀相向第129章 徵輸庫開打!第667章 心懷天下第361章 一把拖走第766章 一環扣一環第353章 又忽悠了三個第309章 你給我賠罪就行了第825章 搶名額,爭資源第768章 交鋒,鄉黨第89章 戲還沒演就快穿幫了!第338章 欠敲打的葉大炮第508章 三甲傳臚第117章 歙縣領軍人物之爭第63章 吃貨英雄第702章 演技派和實力派第741章 繼續演戲第522章 拔刀相向第681章 強龍vs地頭蛇第221章 東南柱石第91章 又出岔子,汪小官人快瘋了!第313章 知己知彼第226章 闔家之樂,劍指龍川第569章 說貪官則貪官到第835章 科道誰爲尊第371章 誘殺(上)第649章 橫生枝節第219章 許老太爺的小提議第473章 被捅破的窗戶紙第542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713章 違式文字,爾虞我詐第682章 新體制第101章 假清高的窮酸最討厭了第697章 漁村殺機第888章 收人好處,雷厲風行第164章 缺心眼第1章 爹!第657章 兩姓之好第559章 李家的分寸第192章 小額米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