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5章 引火燒身

儘管是站在整個帝國頂點的兩宮皇太后,但李太后和陳太后本質上仍然是婦人。所以,汪孚林爆出這麼一個天大的八卦,李太后不由得愣了一愣,深居慈慶宮,不大過問外務,也沒什麼地方瞭解這種大臣家務事的陳太后就立時追問道:“到底怎麼一回事?”

知道今天宮裡發生過一樁什麼樣的事件,汪孚林並不打算把氣氛一個勁繃着,因此掃了一眼張居正之後,他見這位內閣首輔微微頷首,顯然是授意他不妨直說,他就整理了一下思路,直接從妻子小北的身世說起。當他提到自己聽說汪道昆的信使在張家門前那檔子事,一怒之下放話要找張四維理論,張四教這才帶着張泰徵匆匆來負荊請罪,他就假作憤憤然的樣子,也不管是否御前失儀,直接提高了聲音。

“堂堂次輔,手伸得這麼長,就因爲捕風捉影聽到內子一點家世,就在背後倒騰這種名堂?就算真是張泰徵做的,張家這家教也是爛透了,若不是張閣老縱容,會到這個地步?聽說張閣老連兒子都不準備認了,親生兒子尚且如此,更何況是我曾經重重得罪過他,如今這所謂的和解還能當真嗎?如果他真的兩袖清風全無破綻,那我倒真心服了他,可他自己做着清似水的官,家中兄弟姻親卻是財勢雄霸山西,我實在是看不慣他那裝腔作勢的模樣!”

國事李太后基本不懂,之前纔會悉數交託給張居正和馮保,可對於家長裡短那點事,她卻還能夠分辨得清楚是非。既然是張四教急吼吼帶着侄兒張泰徵去汪孚林那負荊請罪,顯然是非已經清清楚楚,而對於汪孚林坦坦蕩蕩地陳述妻子身世,出身小門小戶的她頓時有些感同身受。

畢竟,她如今的境遇卻也要感謝當年家裡人把她如同賣進了裕王府,可自己飛黃騰達成爲貴妃、皇貴妃以及太后的時候,對於昔年舊事就真的沒有怨恨?當然不是,只不過孝道重如天,她縱使真的恨過父母賣女兒,那又怎麼樣,如今還不是要給他們榮華富貴?也正因爲如此,小北恨透了兄長薄情寡義,不肯歸宗,她也就不打算說什麼了。

正當李太后打算評點兩句張家父子時,外間又傳來了李用小心翼翼的聲音:“二位老孃娘,元輔張先生,外間錦衣衛派人來稟告,說是次輔張閣老家走水了。好像……”

“好像什麼?”這一次開口的卻是張居正。剛剛汪孚林說的這些,他大多知情,因此沒有插話,省得弄巧成拙,但對於這個新消息,他卻沒法保持沉默,“如今次輔張閣老正在伏闕,他家裡發生這麼大的事情,也要給他通個消息,你先把話說清楚!”

“說是張閣老的長子張泰徵……似乎死了……”

聽到這個消息,汪孚林不禁暗自舒了一口大氣,心裡知道,劉英那邊已經把事情辦成了。

這個消息剛剛好好在汪孚林說了和張家那段過節之後送了過來,又說是錦衣衛的人前來稟告,李太后不由得看了一眼簾子外頭的張居正,陡然想起剛剛外間才稟告說,張明招供的同謀之中,除卻司禮監秉筆張維,眼下在這裡的汪孚林,還有張四維,劉守有,相比汪孚林只不過是個微不足道的御史,劉守有卻掌管着錦衣衛,她不禁立時問道:“是錦衣衛的誰跑來稟告的消息?可是劉守有?”

“不是,是錦衣衛掌刑千戶劉百川和理刑百戶郭寶到外東廠稟告的,說是劉大帥……劉大帥帶着人在張閣老家幫忙滅火。”

汪孚林簡直想大笑三聲。劉英之所以能幫着張泰徵從張家跑出來,那是因爲有外頭馮保廠衛的人出手相助;之所以會說張泰徵死了,是因爲劉英以張四教的身份坐實了這一點,又叫張家人去請劉守有幫忙滅火。有這個聲音混淆視聽,張家人在焦頭爛額之後也不會深思,一定會就此照做;而劉百川和郭寶之所以會到外東廠去稟告這件事,順帶黑劉守有一下,也是因爲他讓劉勃去通知陳樑,讓陳樑去告訴的劉百川和郭寶。

想來劉守有也是因爲站在了小皇帝這邊,張四維又在宮中伏闕,已經沒有退路的他不得不去張家。

立場決定行爲,這真是顛仆不破的真理!劉守有聽了張家人報信之後趕去張家,除了幫忙滅火,只怕也有動念去查一查是否背後有人弄鬼,然後握住張四維把柄這一層心思!

“簡直胡鬧,張家就沒人了?順天府衙和大興縣衙就沒人了,需要他堂堂緹帥去幫忙滅火?”李太后卻不管這些,眉頭倒豎,當即厲聲說道,“張先生,劉守有不該在緹帥的位子上再待下去,這實在是太不像話了。”

“中旨黜落緹帥,傳揚出去未免不大好聽……”張居正一面說,一面看了汪孚林一眼,隨即用很自然的口氣吩咐道,“世卿最好再送一道奏本。”

汪孚林躬了躬身,二話不說地應道:“緹帥須不是閣老家奴,臣自當奏本彈劾。”

李太后頓時面色稍霽,當下就對張居正說:“張先生再推薦幾個可靠的人來掌管錦衣衛。剛剛說的那兩個到外東廠稟告此事的也很好,不妨提拔一下他們。錦衣衛乃是天子親軍,怎可像劉守有這樣任性胡爲?”

聽到李太后這話,汪孚林覷着張居正沒有接話茬,他就再次用誠懇的與其開口問道:“恕臣冒昧,說到天子親軍,二位老孃娘在上,元輔張先生也在這裡,卻不知道皇上緣何不在乾清宮?臣自蒙皇上恩寵,從廣東巡按御史任上回京,升任廣東掌道御史,文書房掌房田公公曾經多次奉御命賜甜食點心,臣一直感恩得很,只恨不能彈劾天下奸邪,推薦天下賢能,以報皇上賞識之恩。”

此話一出,張居正頓時面色鐵青,當即喝道:“汪孚林,不該你問的就不要問,二位太后既是召見完了,你也該告退了!”

張居正既是給出了這樣的明示,汪孚林來這兒該說的話全都說完了,當下便訕訕提出告退。可他還沒來得及邁出步子,就只聽李太后沉聲說道:“原來是大郎曾經幾次三番讓田義賞賜你。田義都和你說了些什麼?”

怪不得張明硬要攀污汪孚林和張四維和他是同謀,敢情是她那個好兒子早早就想着拉攏人嗎?

這一次,就連之前一直都沒怎麼開口的陳太后都忍不住坐得更直了一些。她想得倒是和李太后不一樣,只希望汪孚林不要再往朱翊鈞身上潑髒水。哪怕小皇帝之前來求她出面,到最後卻表現完全失常,讓她失望透頂,可她畢竟一向很重視這個並不是她所生,在名分上卻也是她兒子的小皇帝。

“田公公沒說什麼啊?”汪孚林有些訝異地瞪大了眼睛,隨即一五一十地說道,“大概是因爲臣曾經幾次踏足文華殿和東閣,有和皇上正面接觸的機會,所以皇上這才知道臣這麼一個人。屢次頒賜,田公公代皇上頗多勉勵,而且還提過臣不妨沉下心來在都察院多浸淫一段時間,不要好高騖遠。臣覺得很有道理,兼且之前已經蒙元輔舉薦,比尋常進士起步高了許多,所以早就知足了,否則若是好高騖遠,怎麼對得起元輔栽培,皇上恩寵?”

張居正適時補充道:“吏部侍郎王紹芳之前曾經有意舉薦汪世卿爲吏部文選郎,他卻主動辭了。”

李太后沒有說話,心裡卻迅速評估起了田義這個人。宮裡那麼多太監,她當然不可能一個個全都記得,但田義畢竟是後起之秀中的佼佼者,也曾經到她面前露過頭的,她聽馮保和張宏都稱讚過此人忠心耿耿,宅心仁厚,又想到人在張居正病了之後也病了,據說直接求了情在宮外私宅暫時養着,生怕過了病氣給宮中,更不用提見皇帝,她就從心中把人從懷疑清除名單上剔除了出去。然而,張居正想要打發汪孚林走,她卻另有想法。

她召了張居正來,是想請這位內閣首輔哪怕帶病也至少要代朱翊鈞寫一份罪己詔。可如今先有張四維帶着一大批人伏闕,又有張明招供,再加上張四維家中起火,據說還燒死一個兒子,劉守有堂堂緹帥竟在幫忙滅火,而汪孚林又彈劾了張四維,她心裡不知怎的,竟是生出了一個從未有過的念頭。

民間父母可以到官府告兒子忤逆,她堂堂太后之前卻遭到了兒子那樣瘋狂的指責,不但如此,若非張宏馮保攔阻,朱翊鈞甚至幾乎動粗,難不成這還不算忤逆?

她深深吸了一口氣,竟是直截了當地說道:“汪孚林,你剛剛問皇帝在哪。他身爲天子,卻忤逆悖上,如今人還押在慈寧宮!”

死一般的寂靜……

汪孚林既然應召來到這裡,他就必須問一問,可沒想到李太后會在這時候揭開這麼一個真相,他非常想誠懇地說,我就是被您緊急召見,立刻就準備走的小人物,您真用不着對我說這些的。您告訴我這些,回頭外頭那些正人君子知道這種時候我居然在宮中,卻啥都沒做,那不得在我身上踩一萬隻腳?我問皇帝的下落,那是因爲看見太后佔了乾清宮,怎麼也得問一聲,出去的時候也好對外間的官員們有個交待。

這下完了,引火燒身!

再看張居正時,他就只見這位內閣首輔同樣臉色發苦,顯然剛剛就已經在面對這樣一個最棘手的問題。而下一刻,簾子後頭就傳來了陳太后的聲音。

“妹妹,大郎只不過是被人挑唆一時糊塗,日後改了便好,這忤逆兩個字扣在他頭上,他這將來該怎麼辦?咳咳……”也許是因爲說話太急,心情也太過於焦切,陳太后忍不住連連咳嗽,一隻手也死死拽住了李太后的袖子,苦苦懇求道,“更何況,他是你的親生兒子……”

“我不是隻有他一個逆子,我還有潞王!”李太后忿然反駁道,臉上露出了深深的失望,甚至可以說絕望,“整整六年,我舍了慈寧宮不住,****在乾清宮陪他讀書,生怕他被人帶歪了,可他呢?他是怎麼回報我的?聽着風便是雨,忤逆母后,甚至悍然動手,若非張宏馮保先後阻攔,其他人又來得及時,別說是你,就說是我,那時候會如何?大明曆朝歷代那麼多皇帝,可有他這樣的?”

縱使是一向被她用來和萬曆皇帝做對照的英宗、武宗甚至於世宗,也沒有過這樣不孝的行徑!

陳太后頓時啞然,隨即不禁用求救的目光去看外間一大一小兩位外臣。在她期待的目光下,張居正蠕動了一下嘴脣,而原本要告退的汪孚林卻深深一揖,最終開了口:“兩位老孃娘剛剛說皇上忤逆,此罪名尤大,臣萬萬不敢相信。而且,恕臣直言,當時除卻兩位老孃娘和宮中內侍之外,可還有其他大臣在場?若沒有,外間伏闕的張閣老等人只怕會更加理直氣壯,朝野更會一片譁然。國朝以孝治天下,如果太后指皇上公然違孝道,傳出去豈不是天下恥笑?”

張居正之前拖延着死活不肯寫罪己詔,至於什麼廢立的詔書那就更不用說了,也正是因爲這個緣故,此時便離座而起,長跪說道:“慈聖老孃娘,汪世卿所言甚是,忤逆大罪縱使民間都會引起軒然大波,更何況宮中?還請老孃娘三思。”

眼見汪孚林勸諫了,張居正也勸諫了,陳太后不禁又驚又喜,連忙對着李太后說:“妹妹,事情太大,萬萬三思而後行。”

“三思?你難道沒聽到那孽畜子虛烏有的指斥!”李太后卻是不肯善罷甘休,可就在這時候,她只聽得面前傳來了汪孚林的聲音。

“二位老孃娘,茲事體大,動輒要殃及天下,皇上縱使有錯,然知錯能改,善莫大焉,能否容臣去見一見皇上,好歹勸一勸?”

此話一出,陳太后就猶如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慌忙開口說道:“去,你快去,好好勸了皇上來請罪。”

張居正何嘗不知道,罪己詔好寫,廢立的詔書也好寫,可接下來他絕對要被千夫所指,這可不是推行別的政令,他寧可千夫所指也無所謂,這種黑鍋他是絕對不願意背的。所以,裝病把張四維給逼了出來,可卻讓自己辛苦教導多年的小皇帝犯了如此大的紕漏,他何嘗不是心力交瘁,可不維護還不行,當下只能把心一橫順着陳太后的口氣說道:“慈聖老孃娘,便讓汪世卿去勸一勸皇上,哪怕不看母子情分,也需得看在天下面上。”

在一連三人的勸說下,早已心灰若死的李太后方纔眉頭一挑道:“好,那就讓汪孚林去!他若真懂事,便去奉先殿跪上三天三夜,誠心誠意自己寫一道罪己詔來!”(。)

第42章 都是浮誇惹的禍第131章 徹底把水攪渾第880章 靜若處子,動如脫兔第795章 剽竊第460章 不吃不相識第528章 南北之爭第711章 無聊的監考,美味的誘惑第106章 美人救英雄?第396章 葉大炮高升第850章 段位高低,眼界不同第905章 我們的態度和聲音第525章 他鄉釣老鄉第901章 雪中送炭第200章 坑人的最後是被爹坑第625章 當李皇親看上汪財神第690章 野性難馴第131章 徹底把水攪渾第557章 夫人們的推薦第567章 豪門恩怨纏上身第506章 殿試和賜宴第443章 眼看他樓塌了第683章 先來者先得第232章 激怒和追兵第642章 殘局和善後第51章 講義氣的葉小胖第29章 準備二進城第441章 隱伏殺機爲哪般第576章 快刀斬亂麻的汪瘟神第1章 爹!第412章 就賴上你了!第358章 本官要破陳規陋矩!第222章 私祭者第102章 公堂之上就揍你!第532章 凌雲之志第232章 激怒和追兵第482章 鄉黨第208章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第481章 火燒眉毛第492章 首輔大人召見第901章 雪中送炭第915章 光天化日之下的勾搭第70章 債主家的房子第535章 小沈求說情,參將如叔父第799章 互掐鬧劇後的驚訊第941章 猛烈的火勢第97章 心急吃不了熱餛飩第184章 高高拿起,輕輕放下第87章 傍晚的綁人行動第162章 哥喜歡她嗎?第26章 家和萬事興第859章 好兄弟一輩子第392章 稟告縣尊,小北逼着我表白了第755章 遺折和私信第459章 考完了!第498章 閨秀八卦和皇家八卦第532章 凌雲之志第768章 交鋒,鄉黨第346章 親不親一家人第899章 張府這條船第890章 慈悲第508章 三甲傳臚第918章 閣老和太監的師生情緣第682章 新體制第882章 接包袱第375章 巡撫問話,巡按來了第630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70章 債主家的房子第457章 拜親長第491章 我纔不去當花魁!第581章 做不了英雄就忽悠吧第165章 我很欣賞她第917章 急功近利,驟變到來第773章 以儆效尤,單刀直入第100章 大炮和驚聲尖叫第266章 一盤散沙第752章 衣錦還鄉第695章 凌總督甩的包袱第620章 給人送刀子第542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228章 秀逗的同路者第314章 何處爲奧援第146章 戚大帥的小秘密第943章 再開炮第582章 絆住李如鬆第659章 新官上任第417章 唯恐天下不亂第254章 大家一起去杭州第323章 佛郎機人和張公子第121章 正是夜梟出沒時第108章 看熱鬧不嫌事大第86章 全都來蹭飯第590章 坑蒙拐騙碰鐵板第298章 哥被人欺負了!第655章 名士這圈子第862章 煊赫和落魄第663章 廣州第一學府第718章 捧殺和丟包袱第351章 求你別給小鞋穿第487章 雪夜殺機第842章 芒刺在背,不得不保
第42章 都是浮誇惹的禍第131章 徹底把水攪渾第880章 靜若處子,動如脫兔第795章 剽竊第460章 不吃不相識第528章 南北之爭第711章 無聊的監考,美味的誘惑第106章 美人救英雄?第396章 葉大炮高升第850章 段位高低,眼界不同第905章 我們的態度和聲音第525章 他鄉釣老鄉第901章 雪中送炭第200章 坑人的最後是被爹坑第625章 當李皇親看上汪財神第690章 野性難馴第131章 徹底把水攪渾第557章 夫人們的推薦第567章 豪門恩怨纏上身第506章 殿試和賜宴第443章 眼看他樓塌了第683章 先來者先得第232章 激怒和追兵第642章 殘局和善後第51章 講義氣的葉小胖第29章 準備二進城第441章 隱伏殺機爲哪般第576章 快刀斬亂麻的汪瘟神第1章 爹!第412章 就賴上你了!第358章 本官要破陳規陋矩!第222章 私祭者第102章 公堂之上就揍你!第532章 凌雲之志第232章 激怒和追兵第482章 鄉黨第208章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第481章 火燒眉毛第492章 首輔大人召見第901章 雪中送炭第915章 光天化日之下的勾搭第70章 債主家的房子第535章 小沈求說情,參將如叔父第799章 互掐鬧劇後的驚訊第941章 猛烈的火勢第97章 心急吃不了熱餛飩第184章 高高拿起,輕輕放下第87章 傍晚的綁人行動第162章 哥喜歡她嗎?第26章 家和萬事興第859章 好兄弟一輩子第392章 稟告縣尊,小北逼着我表白了第755章 遺折和私信第459章 考完了!第498章 閨秀八卦和皇家八卦第532章 凌雲之志第768章 交鋒,鄉黨第346章 親不親一家人第899章 張府這條船第890章 慈悲第508章 三甲傳臚第918章 閣老和太監的師生情緣第682章 新體制第882章 接包袱第375章 巡撫問話,巡按來了第630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70章 債主家的房子第457章 拜親長第491章 我纔不去當花魁!第581章 做不了英雄就忽悠吧第165章 我很欣賞她第917章 急功近利,驟變到來第773章 以儆效尤,單刀直入第100章 大炮和驚聲尖叫第266章 一盤散沙第752章 衣錦還鄉第695章 凌總督甩的包袱第620章 給人送刀子第542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228章 秀逗的同路者第314章 何處爲奧援第146章 戚大帥的小秘密第943章 再開炮第582章 絆住李如鬆第659章 新官上任第417章 唯恐天下不亂第254章 大家一起去杭州第323章 佛郎機人和張公子第121章 正是夜梟出沒時第108章 看熱鬧不嫌事大第86章 全都來蹭飯第590章 坑蒙拐騙碰鐵板第298章 哥被人欺負了!第655章 名士這圈子第862章 煊赫和落魄第663章 廣州第一學府第718章 捧殺和丟包袱第351章 求你別給小鞋穿第487章 雪夜殺機第842章 芒刺在背,不得不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