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接管義州(下)

事實證明除了劉平貴以外,絕大多數人是正常的。

劉平貴如果腦子沒摔壞的話,大抵會學到兩個很寶貴的人生經驗,第一,狗急了可以跳牆,但人急了不能跳窗。特別是二樓的窗。

第二,無論何時何地背對別人前,首先要想一想自己背後的人人品如何,會不會下黑手把自己從二樓窗口推下去。

第二條比第一條更深刻,而且飽含血淚。

…………

外面攻城的聲音越來越小,直至完全聽不到,一衆官吏驚慌失措地跑出酒樓大門時,外面已是一片寂靜,跟平常義州城的夜晚沒有任何不同。

正當官吏們睜着疑惑驚惶的眼睛面面相覷,懷疑自己剛纔聽到的攻城聲是不是錯覺時,一騎快馬從城門方向疾馳而來。

“報——義州衛指揮使錢憲煽動衛所官兵造反,欲攻破義州城殺盡城內官吏百姓,叛軍已被剛剛趕至的京師勇士營參將孫英說降,逆賊錢憲授首!”

嘶——

衆官吏腦袋如同被寺廟銅鐘狠狠撞了一下,耳朵嗡嗡作響,半晌不出聲,睜着眼睛怔怔地消化着這個令他們無比吃驚的消息。

一名官吏臉色蒼白訥訥道:“剛纔攻城的……不是韃子,而是義州衛官兵?”

“是!”

義州府同知王鬆齡覺得不對勁,站出來大聲喝問道:“你胡說!錢憲乃將門之子,他的祖父,父親皆是義州指揮使出身,世代食我大明俸祿,怎會造反攻城?這事有蹊蹺!”

報訊的騎士白了他一眼,面朝酒樓正門單膝跪在地上,冷冷道:“信不信是你的事,我乃欽差大人麾下軍士,只向欽差大人報信。”

王鬆齡氣得鬍子一翹,卻也無可奈何。

京師出來的人。無論官員還是兵丁,到了地方上統統見官升三級,他們對地方官從來沒什麼客氣臉色,一個個性子傲得很。

官吏們驚疑不定地低聲討論猜測,秦堪整了整衣裳,從酒樓門內走了出來。

王鬆齡上前揖道:“秦大人。軍士說錢憲造反。下官以爲此事不可信,請大人明察。”

秦堪點點頭:“錢指揮使將門出身,世代忠誠,若說他造反,本官也是不信的,各位大人稍安勿躁,且待真相大白……”

說着秦堪朝報信軍士一板臉,沉聲道:“事情到底如何,你且再探。回來如實稟報本官。”

“是!”

聽得秦堪這麼一說,王鬆齡臉色纔好了一點,其實他對錢憲也很反感,這些年錢憲的做法令義州的文官武將之間矛盾很深,幾乎勢不兩立,然而反感歸反感。在欽差眼裡,義州的文官武將是一體的,若錢憲果真造反,他們這些文官大約也逃不了責任。

王鬆齡沒有忘記,秦堪除了“欽差”這個頭銜外,其本身還是錦衣衛指揮使,錦衣衛是做什麼的?專治對大明王朝各種不服。若錢憲造反。秦堪會放過義州城的文官?

…………

…………

文官們聚集在鴻賓樓門口,誰也不敢離開,神情很難看,大家都不是蠢貨。和王鬆齡想到一塊去了,如若錢憲造反屬實,恐怕義州的文官們日子不好過。

想到這裡,官吏們的神情又開始變得古怪起來。

知府劉平貴剛剛從二樓摔下,當場便暈過去,被送回府了,一府首官昏迷不醒,一衛首將莫名其妙舉兵造反,再加上剛剛欽差大人從樓上有意無意推那一下……

好濃郁的陰謀味道!

各懷異樣心思中,不知不覺半個時辰過去,數騎快馬飛馳而來,跟他們同來的,還有一名義州衛的副千戶和兩三名百戶,馬上騎士手裡還拎着一個血淋淋的包袱,裡面裹着指揮使錢憲的頭顱。

副千戶和百戶們衆口一辭的說法,終於令義州府的大小官吏們絕望了。

錢憲聽聞朝廷欲裁撤義州衛,再加上與義州知府劉平貴素來不合,心懷怨懣,頓生反心,於是煽動衛所將士攻城,欲破義州城池殺盡官吏,再向朝廷報稱韃子犯邊,如此一來朝廷諸公認爲義州不靖,義州衛不可輕易裁撤,衛所指揮使及一衆武將的前程多半能保住……

義州衛的官兵們本不欲做這誅滅九族的事情,奈何錢憲以指揮使之威強行下令,官兵們不敢不從,幸好被駐紮不遠處的欽差儀仗勇士營參將孫英發現端倪,遂領兵平滅了這場叛亂,錢憲於亂軍之中被欽差侍衛葉近泉斬首,義州衛官兵本無鬥志,錢憲死後紛紛放棄了抵抗……

當着衆官吏的面,副千戶和百戶們的證詞一致,卻聽得大家齊吸一口涼氣。

好個錢憲,簡直無法無天!

義州官吏殺盡,誰還會知義州城的真相?還不是任由錢憲在奏疏裡胡說八道,與文官們不合的大仇報了,守住了義州城不落韃子之手立了大功,義州衛也不必再裁撤,好個一石三鳥之計!

衆官吏忍住噁心恐懼,紛紛指着錢憲血淋淋的人頭大聲喝罵不止。

一片喧囂中,欽差大人秦堪一臉冷峻之色站了出來。

“沒想到小小義州竟糜爛至此,本官奉皇命巡視遼東,如此大惡怎可不糾?如此逆行怎可不查?禍起蕭牆,邊鎮不靖,大明奚安?”

衆官吏心一沉,驚疑地看着秦堪。

秦堪面朝京師方向拱拱手,肅然道:“本官臨行前受陛下和朝廷託付,命本官好生巡視遼東,今晚義州衛指揮使錢憲造反作亂,知府劉平貴昏迷不醒,義州羣龍無首,本官不才,手握節調遼東諸文武官將之權,此刻開始正式接管義州,諸位大人暫各施其職,不必驚慌,本官麾下錦衣衛查清一切後,諸位是清是濁,是黑是白,本官自有定論。”

同知王鬆齡神情一滯,還來不及說什麼,卻聽秦堪揚聲大喝道:“楊志勇!”

“在!”楊志勇凜然抱拳。

“傳本官令,派兵進駐義州知府衙門,義州衛官兵駐城外,勇士營接管義州城防。”

“是!”

一日一夜的策劃,終於到了收穫的時候。

幾句話裡,秦堪順理成章接管了義州的軍政事務,一衆大小官吏臉色難看,奈何秦堪的理由無比正義,錢憲領兵作亂也是事實,小小義州出了這種事情,教朝廷如何還信得過義州的文官武將?

楊志勇領着少年兵們領命而去,同知王鬆齡卻始終覺得今晚之亂很不正常,彷彿一切都商量好了似的,心中隱隱有些疑問,張了張嘴,卻見秦堪一臉笑意地盯着他,眼中殺機一閃而逝。

王鬆齡生生打了個冷戰,忽然明白了些什麼,於是緊緊閉上嘴,再不敢說一個字。

義州已被秦堪完全接管,城內不知何時多了一些陌生人,這些人穿着粗布麻衫,神情鬼祟地四處遊蕩,到了晚間便有一個又一個的布衣漢子走進欽差行轅,沒過多久又走出來。

下級的小吏們不清楚,可義州的幾位知縣以及同知,推官,照磨等官員談起此事卻勃然變色。

那些布衣漢子大約便是傳說中的錦衣衛密探了,義州城經過這一番清理,大小官吏不知多少人倒黴,多少人罷官,這年頭不分內地邊鎮,哪個當官的底子真正能做到一清二白?誰沒有幾件見不得人的事?欽差大人動用了錦衣衛一查,誰黑誰更黑,樁樁件件一目瞭然,如何處置義州官員,僅在秦堪的一念之間。

幾位掛着監察御史頭銜的官員正義憤填膺寫着狀告欽差秦堪義州倒行逆施,專橫擅權的奏疏,待聽得無數錦衣密探入義州城的消息後,官員們呆楞許久,擱下手中的筆黯然長嘆,不甘不願的悄悄將沒寫完的奏疏點燃燒掉。

義州變天了,主動權已不在官員們手中,朝夕之間已盡握秦堪之手,這是不得不承認的事實。

…………

…………

知府衙門內院,劉平貴頭綁布帶,左臉高高腫起,有氣無力地躺在牀榻上呻吟。

秦堪坐在牀頭一臉同情地瞧着他。

“劉知府受苦了,那晚情勢太過危急,大家都慌了,不過知府大人的氣節委實令本官敬佩,義州還沒被賊兵攻破,大人便滿懷忠義跳樓殉國,實在令本官敬佩得五體投地,雖然跳的只是二樓,稍嫌矮了一點,但心意到了就行……”

劉平貴面頰狠狠抽搐幾下,艱難地扭頭瞧着他:“敢問欽差大人,你送往京師朝廷的奏疏上是這麼寫的嗎?”

“那當然,本官特意濃墨重筆保舉大人氣節可嘉,寧死不爲俘虜,堪稱我大明文官典範,相信朝廷吏部很快會提拔知府大人的。”

劉平貴臉色頓時青紅不定,似怒似喜變幻莫測。

好,有了這份功勞報送朝廷,什麼仇恨都可以不計較了。

長嘆口氣,劉平貴瞧着秦堪,幽幽道:“……是你推我下去的。”

“咳咳咳……”秦堪只好大聲咳嗽,一邊咳一邊心虛地轉過臉。

“劉大人摔傷了腦子一定沒康復,你是跳樓殉國……”

劉平貴語氣幽怨且執拗:“不,是你下黑手把我推下去的……”

第453章 遼東消息第165章 似曾相識第475章 各自出招第228章 私訪夏後(上)第703章 選妃暗流(下)第123章 天子之怒第245章 深宮奪兵(上)第745章 天津除奸第520章 行刑伏誅(中)第269章 劉瑾亮刀第382章 國事家事第581章 天家生謠第84章 大婚之喜(上)第96章 廠衛衝突(中)第331章 經營遼東第739章 邊軍入京第287章 大喜不喜第92章 牟斌相召第639章 戰線瓦解第86章 大婚之喜(下)第219章 以牙還牙第643章 拉人下水第640章 迎駕入城第392章 太廟請罪(下)第573章 詭異聖旨(下)第227章 罷官歸藩第731章 興王抵京第28章 移禍江東第141章 秀才動粗第465章 不負知己第496章 廷議平叛(下)第242章 準備反擊(上)第38章 國公之怒第154章 反戈一擊(上)第115章 禍福與共第623章 安慶決戰(下)第244章 二女初見第336章 身陷絕境第576章 晉爵國公第645章 規矩禮儀第179章 狐假虎威第367章 侯爺求官第403章 白蓮紅陽第332章 火篩借兵第449章 詭異早朝(下)第471章 侯府定計(上)第219章 以牙還牙第379章 城下之盟第429章 虛實真假第295章 關外荒涼第689章 佈局日本第229章 私訪夏後(下)第149章 殺馬示威第716章 子禾入宮第527章 情敵相見第10章 才子招財第22章 知縣相聘第264章 焦芳投閹第609章 絕處無生第383章 謀劃遼東第41章 感情問題第725章 酒酬故人第141章 秀才動粗第575章 金殿心聲第216章 改元正德第726章 迎立新君第659章 盛世光景第747章 兵諫逼宮(中)第744章 箭在弦上第205章 王爺哭窮第208章 弘治大行(上)第626章 不取功勞第723章 曲線救夫第3章 秦氏族叔第381章 空負凌雲第567章 我必取之第46章 赴任南京第307章 戰勢逆轉第502章 喜堂喋血(下)第713章 苦肉化危第694章 駐兵之爭(下)第164章 開張風波第248章 轉守爲攻(上)第632章 再擒寧王(下)第700章 天家子嗣第180章 太子出馬第682章 意外戰果第617章 詭異刺殺第192章 水落石出(下)第316章 假手試探第342章 秦家女人(上)第734章 加恩進勳第447章 無聲威脅第129章 是非難辨(上)第413章 相生相剋第471章 侯府定計(上)第441章 一炮斷情第692章 分化制衡第624章 鵬舉衝陣第605章 攻守各難
第453章 遼東消息第165章 似曾相識第475章 各自出招第228章 私訪夏後(上)第703章 選妃暗流(下)第123章 天子之怒第245章 深宮奪兵(上)第745章 天津除奸第520章 行刑伏誅(中)第269章 劉瑾亮刀第382章 國事家事第581章 天家生謠第84章 大婚之喜(上)第96章 廠衛衝突(中)第331章 經營遼東第739章 邊軍入京第287章 大喜不喜第92章 牟斌相召第639章 戰線瓦解第86章 大婚之喜(下)第219章 以牙還牙第643章 拉人下水第640章 迎駕入城第392章 太廟請罪(下)第573章 詭異聖旨(下)第227章 罷官歸藩第731章 興王抵京第28章 移禍江東第141章 秀才動粗第465章 不負知己第496章 廷議平叛(下)第242章 準備反擊(上)第38章 國公之怒第154章 反戈一擊(上)第115章 禍福與共第623章 安慶決戰(下)第244章 二女初見第336章 身陷絕境第576章 晉爵國公第645章 規矩禮儀第179章 狐假虎威第367章 侯爺求官第403章 白蓮紅陽第332章 火篩借兵第449章 詭異早朝(下)第471章 侯府定計(上)第219章 以牙還牙第379章 城下之盟第429章 虛實真假第295章 關外荒涼第689章 佈局日本第229章 私訪夏後(下)第149章 殺馬示威第716章 子禾入宮第527章 情敵相見第10章 才子招財第22章 知縣相聘第264章 焦芳投閹第609章 絕處無生第383章 謀劃遼東第41章 感情問題第725章 酒酬故人第141章 秀才動粗第575章 金殿心聲第216章 改元正德第726章 迎立新君第659章 盛世光景第747章 兵諫逼宮(中)第744章 箭在弦上第205章 王爺哭窮第208章 弘治大行(上)第626章 不取功勞第723章 曲線救夫第3章 秦氏族叔第381章 空負凌雲第567章 我必取之第46章 赴任南京第307章 戰勢逆轉第502章 喜堂喋血(下)第713章 苦肉化危第694章 駐兵之爭(下)第164章 開張風波第248章 轉守爲攻(上)第632章 再擒寧王(下)第700章 天家子嗣第180章 太子出馬第682章 意外戰果第617章 詭異刺殺第192章 水落石出(下)第316章 假手試探第342章 秦家女人(上)第734章 加恩進勳第447章 無聲威脅第129章 是非難辨(上)第413章 相生相剋第471章 侯府定計(上)第441章 一炮斷情第692章 分化制衡第624章 鵬舉衝陣第605章 攻守各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