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收服遼東

圓圓滾滾的罈罈罐罐確實可愛,桌案上一字排開頗具喜感。

楊一清的臉色卻漸漸發綠,直着眼怔怔盯着壇罐,久久不語。

秦堪自知這種做法委實有點缺德,又急忙補充道:“這事兒不是我乾的,是我一個不爭氣的手下,我已狠狠責罰過他。”

楊一清呆了半晌,苦笑搖頭道:“秦大人,你打算用它們做什麼?”

果真是謙謙君子,挖人祖墳這麼嚴重的事,楊一清半句重話都沒說。

“自然用來對付李杲。”

“王師堂堂正正舉而擊之不好嗎?”

“楊大人,你我初見,或許你對我不大瞭解,我從來就不是堂堂正正的人,再說,請都請出來了,總得請祖宗們辦點事再回去吧……”

…………

…………

戰鼓轟然擂響,這一次秦堪佔據了優勢兵力,不僅在人數上超過了李杲,其中更有名震天下的朵顏騎兵。

反觀李杲大軍,自從楊一清的兩萬宣府邊軍出現後,李杲大軍的士氣便一落千丈,原本一萬朵顏騎兵的初次衝鋒就帶給他們沉重的壓力,若非秦堪適時收兵,恐怕大軍前部已被朵顏騎兵突破了,此時又來兩萬宣府邊軍,對秦堪來說是如虎添翼,對李杲大軍來說卻是雪上加霜。

軍隊沒了士氣,是一件很要命的事,士氣這種看不見摸不着,卻是支撐軍士廝殺拼命的精神力量,歷朝歷代不乏幾十個人追着上千人漫山遍野跑的荒誕事蹟,一旦沒了士氣,人再多也不濟事,恐懼戰勝了鬥志,根本不會在乎自己有多大的戰力和勝算。

這種事情秦堪曾經親自經歷過,今日的李杲也嚐到了同樣的經歷。

戰鼓擂響,秦堪大軍緩緩壓上來。步兵執盾走在第一排,第二排爲長槍長矛兵,以盾爲掩護不緊不慢地走在後面,長槍兵的中間行距里布滿了一個個的弓箭兵,搭弦張弓邊走邊看着隊伍外打着令旗的傳令官,只等一聲令下便待萬箭齊發。

朵顏衛的一萬騎兵在兩翼間策馬來回奔走,整個隊伍呈半弧陣型一步一步朝李杲大軍走來,整齊的腳步聲轟隆如雷聲。重重地敲打在遼東諸將士的心坎上。

大軍壓上來的那一刻,遼東軍全亂了,那種如泰山壓頂般的沉重壓力令所有人呼吸粗重,有種喘不過氣來的窒息感,不少軍士扔了兵器扭頭便跑,被趕上的監軍壓陣旗官一刀劈翻,殺了一個兩個,卻仍無法制止己方將士的士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一泄千里。

李杲臉色鐵青騎馬立於中軍,看着遠處慢慢壓過來的大軍,再看看自己這邊毫無鬥志的將士。心頭漸漸籠罩了一種深深的絕望。

原本尚可一搏的戰事,隨着宣府兩萬大軍的加入而完全傾斜。對方也是邊軍,還有京中精銳勇士營,還有名震天下的朵顏騎兵,這一仗怎麼打?

歷經百戰的李杲陷入了巨大的矛盾之中。

換了平日,事不可爲便撤,保存實力爲重,可是現在。往哪裡撤?天下雖大,卻已無他李杲的立錐之地了。

戰鼓隆隆如山崩地裂,聽在秦堪大軍耳中是催人進擊的軍令。聽在遼東軍耳中卻是地獄收魂的喪曲,隊伍越來越亂。

“總帥,降了朝廷吧!莫再執迷不悟了……”張玉在李杲馬下苦苦哀求,神情一片絕望。

瀋陽衛指揮使崔鑑惡聲道:“降了朝廷就能活命嗎?張玉你昏頭了?這些年來咱們在遼東干過的事情,哪一樁哪一件不是殺頭的大罪,朝廷縱然再大方,也斷然不會寬恕我等的罪孽,總帥,拼死一搏纔是道理,殺出一條血路往北去,韃靼小王子伯顏猛可不會拒絕我等投誠……”

張玉怒道:“崔鑑,你這是害人害己!北投韃靼是你的想法,你問問咱們萬千將士願不願意!且不說有負朝廷,有負皇恩,你拍着胸口問問自己,對得起你世世代代列祖列宗嗎?將來你死之後,你崔家祖墳容不容得了你這叛我大明的罪人跟他們埋在一起?你崔家遠在河南的宗祠族譜裡,你的名字還有沒有資格列在上面,崔鑑,投了韃靼。你從此便是無根的孤魂野鬼,祖宗不認你,宗族不認你,鄉親族人背後戳你的脊樑骨,這樣活着,比死好到哪裡去?”

一席話說得崔鑑啞口無言,臉色憋得通紅卻無力地垂下頭,不再說一句話。

李杲渾身一震,張玉這番話顯然說到了他的心裡,投了韃靼。李家的列祖列宗還會認他麼?死後連祖墳都入不了,自己的名字從族譜上永遠劃去,並引以爲李家最大的恥辱,突圍而去又怎樣?做一個背叛祖宗,族人唾棄的叛徒,從此憋屈活在異族人的頤指氣使之下,仰其鼻息苟且存活……

誠如張玉所說,這樣活着,比死好到哪裡去?

如今的大明,宗族仍是深入人心的堅實後盾,是鄉人的精神寄託,背叛大明便意味着背叛了宗族,這樣的決定不是能夠輕易便下得了的,縱是十惡不赦之人,他可以屠千殺萬,可以殺人放火,卻唯獨不敢叛國背宗。

“總帥,降了朝廷吧!縱然被朝廷一刀殺了,死後咱們的宗族至少能夠納屍收魂,尚有資格進祖墳爲安,死也死得安心,投了韃靼,咱們可就真的生不如死了!”張玉跪在李杲馬前痛哭流涕哀求。

李杲深吸了口氣,緩緩環視一圈,見部下衆將領一臉灰暗頹喪,顯然張玉的這番話也說進了他們的心裡。

將領都沒了鬥志,何況下面的軍士?

李杲慘笑數聲,張嘴正要說話,對面的戰鼓聲卻忽然變得急促起來,軍陣行走的速度也漸漸變快,兩側的朵顏騎兵更像兩朵急速席捲而來的烏雲,黑壓壓的已頂到遼東軍的前陣弓箭射程邊沿。

張玉臉色一變,急道:“總帥速下決斷,秦堪已下令進攻了!”

李杲臉頰劇烈抽搐不已,眼珠充血已瞪得通紅,手中的馬鞭不停地舉起又放下,內心掙扎萬分。

雙方弓箭射程的邊沿,急促的戰鼓聲戛然而止,秦堪大軍的腳步也忽然停下。

這個舉動令遼東大軍驚恐之餘卻滿頭霧水。

一騎快馬從秦堪中軍飛馳而出,馬上騎士手裡拎着幾個壇罐,策馬奔到兩軍之間的草地上,吐氣開聲大喝道:“遼東都司總兵官李杲可在?奉欽差大人將令,請李杲出來答話!”

一連說了三次,遼東軍前陣一陣熙攘,中央部分忽然分出一條道來,李杲渾身披掛,策馬面無表情地靜靜佇立在陣前。

騎士打量了他一陣,道:“秦大人有令,查遼東都司總兵官李杲橫行跋扈,殺民冒功,任內多有不法事,今日竟敢舉遼東之兵對抗朝廷,此舉已是謀反犯上,罪在不赦,秦大人有令,李杲速速下馬就擒,勿使損我大明邊軍將士,欽差承諾,可賜九族不誅!”

李杲聞言不住冷笑,心中如何惶恐不安卻不足爲外人道。

遼東軍又是一陣騷亂,來人的話大家都聽到了,這分明是欽差大人給李總帥下的最後通牒呀,人家是代表朝廷代表皇帝的欽差,跟欽差打仗,豈不意味着背叛朝廷,殺官造反?

軍士們都是世襲的軍戶,殺韃子他們敢,可是造反,他們真不敢。大明的皇威君權已深入人心,尋常軍戶人家,只要沒被逼得活不下去,誰敢跟真龍天子叫板?

聽着身後的大軍越來越亂,越來越多的人扔下兵器抱頭蹲在地上,李杲的表情也越來越絕望。

馬上騎士見狀厲聲喝道:“李杲,秦大人的話已說到了,此時不降,更待何時?難道你真鐵了心背叛朝廷,犯上作亂麼?”

李杲滿頭大汗,艱難地張開嘴:“我……我……”

馬上騎士忽然舉起手,朝他晃了晃手中幾個罈罈罐罐,暴烈厲聲大喝道:“李杲,大勢已去,頑抗無益,你降是不降?”

身後數萬大軍彷彿得了指令,山崩海嘯般齊聲喝道:“降不降!降不降!”

遼東大軍頓時大亂,陣不成陣,軍不似軍。

李杲騎在馬上臉色蒼白,搖搖欲墜,卻覺對方手上拎着幾個罈罈罐罐頗爲奇怪,強打精神凝目瞧去,發現這幾個壇罐依稀有幾分眼熟。

定定瞧了許久,李杲渾身一震,面若金紙而汗出如漿,身子一滾竟從馬上直接摔落地上,不僅如此,還撲通朝對方重重一跪,以頭搶地嚎啕大哭。

“降了!我李杲降了!這他娘是誰出的主意?你們不得好死!祖宗啊——”

…………

…………

攻心之策奏效,秦堪兵不血刃拿下了李杲,拿下了遼東三萬大軍。

失去鬥志心神恍惚的遼東將士們紛紛拋下手中兵器,以百戶爲單位抱頭走到對面,由朵顏騎兵和宣府邊軍監管,秦堪的八千儀仗和麾下錦衣校尉則分隊而出,緝拿遼東都司一干官吏將領,收降事宜進行得井井有條。

一騎快馬載着秦堪的奏疏,飛快向京師奔去。

遼東之亂已平。

ps:還有一更。。。

第179章 狐假虎威第227章 罷官歸藩第123章 天子之怒第414章 子禾入衙第661章 國運之爭第680章 黑鍋天子第67章 險求富貴第666章 義無反顧第594章 九江剿匪第410章 風雲再起第599章 親征在即第436章 平定天津(下二)第577章 晉爵之喜第290章 劉瑾進讒第39章 秋後算賬第227章 罷官歸藩第476章 劉氏兄弟第676章 黎明之前第249章 轉守爲攻(下)第537章 開拔霸州第732章 三請三辭第463張 氣數已盡第252章 劉瑾求權第652章 東陽致仕第594章 九江剿匪第188章 太子救駕第720章 禍福難測第648章 海運奏對(上)第482章 風暴前夜第251章 陰差陽錯第745章 天津除奸第725章 酒酬故人第479章 無聲挑撥第268章 復開西廠第402章 徐徐佈置第202章 虛假的戲第376章 殺雞儆猴第581章 天家生謠第679章 圖窮匕見(下)第545章 心存善念第225章 坑人夜宴(下)第32章 身不由己第302章 接管義州(下)第533章 軍心民心(下)第14章 流年不利第510章 決戰金殿(下二)第688章 親王相求第391章 太廟請罪(中)第710章 興亡一嘆(下)第370章 迫在眉睫第4章 無妄之災第464章 故友相逢第11章 風靡江南第409章 隱匿深山第7章 白手起家(上)第696章 面授機宜(下)第236章 山雨欲來第467章 欲求翻案第456章 侯爺招商第539章 少年壯志第103章 養家餬口第123章 天子之怒第217章 丁順捱打第581章 天家生謠第691章 香火有繼第385章 下詔罪己(下)第326章 四朝名臣第475章 各自出招第744章 箭在弦上第450章 政治交易第532章 軍心民心(上)第353章 侯爺回府第516章 會審劉瑾(下)第2章 吊頸秀才第267章 師叔自薦第203章 局勢動盪第579章 故人重逢第560章 不孕有因第283章 欲覲天顏第75章 才盡其用第645章 規矩禮儀第609章 絕處無生第59章 小賭怡情第217章 丁順捱打第187章 急轉直下第312章 朵顏首領第220章 午門相遇第129章 是非難辨(上)第585章 伯虎傷情第153章 殺機頓現第411章 靜待佳時第645章 規矩禮儀第560章 不孕有因第624章 鵬舉衝陣第601章 駕至南京第669章 因勢而合(上)第129章 是非難辨(上)第299章 義州奪兵(中)第623章 安慶決戰(下)
第179章 狐假虎威第227章 罷官歸藩第123章 天子之怒第414章 子禾入衙第661章 國運之爭第680章 黑鍋天子第67章 險求富貴第666章 義無反顧第594章 九江剿匪第410章 風雲再起第599章 親征在即第436章 平定天津(下二)第577章 晉爵之喜第290章 劉瑾進讒第39章 秋後算賬第227章 罷官歸藩第476章 劉氏兄弟第676章 黎明之前第249章 轉守爲攻(下)第537章 開拔霸州第732章 三請三辭第463張 氣數已盡第252章 劉瑾求權第652章 東陽致仕第594章 九江剿匪第188章 太子救駕第720章 禍福難測第648章 海運奏對(上)第482章 風暴前夜第251章 陰差陽錯第745章 天津除奸第725章 酒酬故人第479章 無聲挑撥第268章 復開西廠第402章 徐徐佈置第202章 虛假的戲第376章 殺雞儆猴第581章 天家生謠第679章 圖窮匕見(下)第545章 心存善念第225章 坑人夜宴(下)第32章 身不由己第302章 接管義州(下)第533章 軍心民心(下)第14章 流年不利第510章 決戰金殿(下二)第688章 親王相求第391章 太廟請罪(中)第710章 興亡一嘆(下)第370章 迫在眉睫第4章 無妄之災第464章 故友相逢第11章 風靡江南第409章 隱匿深山第7章 白手起家(上)第696章 面授機宜(下)第236章 山雨欲來第467章 欲求翻案第456章 侯爺招商第539章 少年壯志第103章 養家餬口第123章 天子之怒第217章 丁順捱打第581章 天家生謠第691章 香火有繼第385章 下詔罪己(下)第326章 四朝名臣第475章 各自出招第744章 箭在弦上第450章 政治交易第532章 軍心民心(上)第353章 侯爺回府第516章 會審劉瑾(下)第2章 吊頸秀才第267章 師叔自薦第203章 局勢動盪第579章 故人重逢第560章 不孕有因第283章 欲覲天顏第75章 才盡其用第645章 規矩禮儀第609章 絕處無生第59章 小賭怡情第217章 丁順捱打第187章 急轉直下第312章 朵顏首領第220章 午門相遇第129章 是非難辨(上)第585章 伯虎傷情第153章 殺機頓現第411章 靜待佳時第645章 規矩禮儀第560章 不孕有因第624章 鵬舉衝陣第601章 駕至南京第669章 因勢而合(上)第129章 是非難辨(上)第299章 義州奪兵(中)第623章 安慶決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