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不歡而散

。????劉大夏,天順八年進士,如今年近七十歲,當過地方官,剿過叛亂,治過黃河,捱過廷杖,明朝大臣該經歷的事他一件不落全都齊了。世人將他與王恕,馬文升三人合稱“弘治三君子”。

在這個人人標榜自己是君子的年代,能被世人大明大亮稱爲君子,足可見其人多麼的……又臭又硬?

老實說,雖然秦堪也常常以君子自稱,但他很不喜歡跟真正的君子來往,時下的所謂君子已漸漸變了味道。這種人頑固,保守,脾氣剛烈,一言不合大打出手,跟前世的基地組織成員一樣,都是捨得一身剮的狠角色。

劉大夏捋着鬍鬚,眼中一片冷漠,面無表情道:“山陰侯的意思是,量產佛朗機炮?”

秦堪笑道:“正是。”

劉大夏冷冷一哼:“山陰侯是錦衣衛指揮使,拱衛禁宮,緝賊懲兇是你們的職責,量產火炮之事,似乎是兵部的職司吧?”

“所以下官特來向老大人求懇,或許老大人尚不清楚佛朗機火炮的優點,若裝備我大明邊軍都司,未來不論遇到任何強敵,火炮在戰場上的作用都將超乎想象……”

劉大夏呵呵一笑:“可是經歷過大戰了,山陰侯一說起戰事底氣頗足,連老夫這個兵部尚書也要洗耳恭聽你的大論?”

嘲諷的話語,再配上譏誚的表情,令秦堪藏在袖中的雙手蠢蠢欲動,很想一巴掌扇上去。

深吸一口氣,秦堪決定忍了。

“老大人,正是因爲下官親身參與過戰事,所以對佛朗機炮頗爲了解,這種火炮威力大。射程遠,比諸我大明的火炮強了許多,下官不得不問,爲何老大人反對量產?”

秦堪的忍讓態度終於令劉大夏消去了嘲諷的表情,畢竟是世人公認的君子,不論心裡對秦堪怎樣的敵視,別人以禮相待而他卻口出不遜,終非君子之道。

於是劉大夏的語氣變得平和:“山陰侯可知我大明國境線長几許?”

“大明幅員遼闊,國境線以萬里計。”

“可知我大明國庫歲入幾何?各地鐵礦年產幾何?”

秦堪明白劉大夏的意思了。低聲道:“老大人,事縱難爲,不可不爲,此舉功在千秋。”

劉大夏搖頭道:“老夫只看到天下的民脂民膏化作鐵水,鑄成了這一門門毫無用處的冰冷鐵炮。弘治十七年時,老夫便知道這佛朗機炮的優點,確實比我大明的火炮強上少許,不過,也只是少許而已,就因爲這少許的優點,便要將其全面替代我大明火炮。國庫能答應麼?國庫縱能答應,老夫的良心能答應麼?天下稅賦當爲天下人所用,而非鑄此冰冷之物,徒耗民脂。”

“下官不敢苟同老大人之論。欲強國,必先強兵,這是先後順序,國強而兵弱。終爲外敵覬覦,羣狼噬虎。虎將何爲?關外韃子年年犯境,燒殺搶掠,皆因我大明衛所孱弱,而且戰術戰法有缺陷,如若換一種戰術,揚長避短,或許能改變如今勝少敗多的局面。”

劉大夏忍不住又露出了嘲諷的表情,隨即恢復了平和,看得出,他也在苦苦忍耐,忍耐眼前這個在他看來不知天高地厚的佞臣。

“換一種戰術?不知山陰侯有何高論?”

“韃子所倚仗者,唯騎兵矣,騎兵來去如風,此所謂兵貴神速,兩軍對壘,騎兵集結成陣發起衝鋒無堅不摧,此所謂重劍無鋒。這便是當年成吉思汗橫掃天下的最大原因,而我大明邊軍自永樂以後,罕有主動進攻草原大漠,軍事上一直採取固守之勢,土木之變後尤甚,韃子犯邊時往往以步兵相抗,拒馬盾牌爲先,長槍於後,一貫的戰法是先以盾牌抵擋騎射箭矢和第一輪騎兵衝鋒,隨後再想方設法與韃子的騎兵戰陣接近,雙方混戰一團使敵人無法發揮騎兵衝陣的長處,可是這樣一來,我大明將士傷亡太大,縱勝亦是慘勝,幾乎兩敗俱傷。”

還有些話秦堪沒忍心說,如今大明衛所軍制糜爛,將領貪污,軍士惜命,遭遇韃子往往潰逃的多,且不說戰術戰法,肯與之一戰已是萬幸了。

畢竟是兵部尚書,劉大夏對秦堪的分析還是頗爲贊同的。

“依山陰侯之見,當如何應對?”

“其一,發展馬政,這一點三邊總制楊一清大人已做得很好,只待時日,我大明得良駒萬匹再建騎兵,用一兩年時間操練,來日與韃子一戰,勝算大增。其二,研製火器。我大明之所長者,唯火器也,將火器與騎兵結合起來使用,以己之長攻敵之短,方爲取勝之道。比如這佛朗機火炮,若與韃子平原交戰時,列裝數十門甚至上百門,二里之地便開始壓倒性的炮火覆蓋,分三段式甚至四段式輪流填藥發炮,如此一來,雙方還未交手而韃子騎兵必然傷亡慘重,彼方士氣已喪,膽氣已寒,我邊軍何愁不勝?若再改進我大明的鳥銃,使之發彈速度快一倍甚至兩倍,造作局再製造一批簡單的地雷,手雷……”

劉大夏忽然打斷了秦堪的話,哈哈大笑幾聲:“說來說去,還是爲這佛朗機火炮,難爲山陰侯耗費許多口舌。”

侃侃而談的秦堪一聽劉大夏的語氣,他的臉色頓時有些冷了。

“尚書大人覺得很可笑?”

“報國之心可嘉,但事不可爲。”劉大夏緩緩搖頭:“若爲這莫名其妙的異國火炮而耗盡大明國庫,劉某豈不成了大明的罪人?火器其物,不過奇淫巧技而已,歷來的征戰裡,皆以刀槍爲主,火器爲輔,從無火器主導戰事的先例,山陰侯此言未免驚世駭俗,斷不可爲。”

秦堪深吸口氣,臉色漸漸鐵青。

明白了,剛纔一番話是對牛彈琴,劉大夏這種人永遠不會明白。冷兵器向熱兵器時代發展是歷史的必然趨勢,不僅是他,或許如今整個天下都沒人看明白這一點。

沉默片刻,秦堪忽然也哈哈一笑,朝劉大夏拱了拱手:“下官孟浪了,失言勿怪,劉大人,告辭。”

走出兵部大門,秦堪的臉上佈滿了寒霜。目光陰沉得嚇人。

劉大夏是好人,是君子,是四朝老臣,是德高望重的元宿,是什麼都好。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現在擋着秦堪的道了。

秦堪對是非善惡向來沒有太清晰的分辨,不論善惡忠奸,誰擋了道就把誰踢開,尚書也不例外。

年已七十,也該告老還鄉了。佔着兵部尚書的位置誤國誤民,再瞧瞧激流勇退的劉健謝遷,羞不羞?

離開兵部衙門的那有刻,秦堪心中便已暗暗決定。把劉大夏弄下臺。

無關私怨,事實上秦堪對劉大夏這一批弘治老臣還是頗爲尊敬的。只是當這些人成爲實現他理想的攔路者,成爲阻擋大明王朝發展的絆腳石,說不得也只好請他們致仕還鄉了。這些人不離開朝堂。秦堪的聲音很難被天下人駐足傾聽。

“排除異己”不一定是貶義詞,有些人不踢開他。事情便做不成,他們註定會被淘汰掉,淘汰他們的不是秦堪,而是時代的大浪。

當然,堂堂兵部尚書不是說扳倒便能扳倒的,秦堪雖是錦衣衛指揮使,也不能隨便下令將劉大夏拿入大獄,劉瑾或許敢這麼幹,但秦堪不敢。

…………

…………

窩了一肚子火氣回到家,卻見丁順,李二等一大幫侍衛在家門口等他,衆人圍成一圈在大門前的石獅子下大呼小叫,跟他們玩在一起的還有塔娜。

這蒙古姑娘自從在秦府住下後,一直跟杜嫣不對付,反倒跟丁順這些粗漢子們打成了一片,鑑於當初塔娜領兵救過他們的恩情,丁順也對塔娜十分照顧,平日裡侍衛們舞刀弄槍或者聚衆賭博,都不忘叫上她一起,京師的環境對塔娜太陌生,身份又不尷不尬,塔娜唯有跟他們在一起習武或耍錢時才能找回一點快樂。

秦堪遠遠瞧着塔娜那張因激動而面紅耳赤的俏臉,輕輕呼了一口氣。

以後還是對這姑娘好一點吧,嫁與不嫁且先不說,至少她的心地是純潔的,如今落到京師舉目無親,一個十七八歲的姑娘,心裡怎生悽苦恐怕只有她自己清楚。

悄然上前俯身一瞧,大家果然在賭博,而且賭得很大,賭得很投入,誰也沒發覺秦堪悄悄而至。

凝神瞧了半晌,心態剛剛平和的秦堪瞧明白衆人的賭法後,忽然勃然大怒,擡腳便將坐莊的丁順踹得往前打了幾個滾。

“一幫子混帳東西!誰讓你們賭這個的?”

興高采烈的衆人一見秦堪,紛紛面如土色,汗如雨下。

秦堪如猛虎入羊羣,輪着個兒的一個一個踹過去,一邊踹一邊罵。

“混帳東西,我婆娘肚裡的孩子是男是女都敢拿來開賭,活膩味了是嗎?這麼閒得慌,要不要本侯也學劉公公一樣,弄幾副一百五十斤的重枷給你們戴幾天?”

丁順捂着頭蹲在地上,也不敢還手,一邊哎哎慘叫一邊辯解道:“侯爺饒命,再也不敢了!侯爺,侯爺息怒,屬下也是一番善意……”

秦堪愈發怒不可遏:“善意?你敢說你是善意?”

指着地上賭盤裡男女倆字的中間,秦堪憤怒咆哮道:“賭男賭女也就罷了,中間那個‘蛋’字是誰寫上去的?……嗯?居然還有人在上面押了五兩銀子,是誰?”

話音剛落,嗖的一聲,一身紅衣的塔娜拔腿便跑,身形化作一道紅煙,眨眼消失無蹤。

ps:一熬夜心跳又快了,於是昨晚碼了一小半趕緊睡覺……

還有一更

第439章 無需道理第77章 以德服人第80章 紹興提親(中)第734章 加恩進勳第369章 岳父進京第261章 一片冰心第186章 上達天聽第496章 廷議平叛(下)第392章 太廟請罪(下)第510章 決戰金殿(下二)第552章 隱而不發第121章 意外刺殺第703章 選妃暗流(下)第634章 啓程歸京第652章 東陽致仕第654章 我已入局第8章 白手起家(下)第698章 十年荏苒第139章 敗類聖人第551章 階下女囚第535章 叛亂根源第98章 上達天聽(上)第2章 吊頸秀才第422章 巾幗壯志第466章 霸州劉氏第535章 叛亂根源第616章 天不藏奸第318章 絕境反擊第658章 千夫所指第506章 霸州烽火第300章 義州奪兵(下)第684章 使團進京第678章 圖窮匕見(中)第692章 分化制衡第379章 城下之盟第347章 再募少年第262章 知者利仁第445章 內閣反應第138章 值衛東宮第27章 揪出蛀蟲第426章 暗藏殺機第657章 逆流而上第555章 天子情事第256章 暗植羽翼第503章 正德削權第261章 一片冰心第31章 荒謬理由第432章 終舉反旗第262章 知者利仁第555章 天子情事第126章 子夜示警第242章 準備反擊(上)第433章 平定天津(上)第68章 主母駕到第725章 酒酬故人第566章 非法聖旨第57章 崇明抗倭(下)第422章 巾幗壯志第245章 深宮奪兵(上)第413章 相生相剋第66章 廠衛混戰第519章 行刑伏誅(上)第513章 決戰金殿第26章 借貸記賬第259章 漸生仇隙(上)第385章 下詔罪己(下)第592章 釋仇結善第75章 才盡其用第554章 功成歸京第56章 崇明抗倭(中)第648章 海運奏對(上)第232章 三重身份第257章 另募新兵第151章 離間哄騙第484章 四面楚歌第526章 劉家有女第585章 伯虎傷情第83章 大事已定第378章 騎虎難下(下)第323章 邊鎮動盪第482章 風暴前夜第439章 無需道理第35章 戶部亂戰第124章 廠衛再鬥第311章 改變戰略第311章 改變戰略第622章 安慶決戰(中)第259章 漸生仇隙(上)第527章 情敵相見第205章 王爺哭窮第206章 拿人錢財第156章 不求長生第225章 坑人夜宴(下)第541章 相思無用(上)第516章 會審劉瑾(下)第294章 各有算計第362章 籠中金雀第81章 紹興提親(下)第19章 功成身退第626章 不取功勞
第439章 無需道理第77章 以德服人第80章 紹興提親(中)第734章 加恩進勳第369章 岳父進京第261章 一片冰心第186章 上達天聽第496章 廷議平叛(下)第392章 太廟請罪(下)第510章 決戰金殿(下二)第552章 隱而不發第121章 意外刺殺第703章 選妃暗流(下)第634章 啓程歸京第652章 東陽致仕第654章 我已入局第8章 白手起家(下)第698章 十年荏苒第139章 敗類聖人第551章 階下女囚第535章 叛亂根源第98章 上達天聽(上)第2章 吊頸秀才第422章 巾幗壯志第466章 霸州劉氏第535章 叛亂根源第616章 天不藏奸第318章 絕境反擊第658章 千夫所指第506章 霸州烽火第300章 義州奪兵(下)第684章 使團進京第678章 圖窮匕見(中)第692章 分化制衡第379章 城下之盟第347章 再募少年第262章 知者利仁第445章 內閣反應第138章 值衛東宮第27章 揪出蛀蟲第426章 暗藏殺機第657章 逆流而上第555章 天子情事第256章 暗植羽翼第503章 正德削權第261章 一片冰心第31章 荒謬理由第432章 終舉反旗第262章 知者利仁第555章 天子情事第126章 子夜示警第242章 準備反擊(上)第433章 平定天津(上)第68章 主母駕到第725章 酒酬故人第566章 非法聖旨第57章 崇明抗倭(下)第422章 巾幗壯志第245章 深宮奪兵(上)第413章 相生相剋第66章 廠衛混戰第519章 行刑伏誅(上)第513章 決戰金殿第26章 借貸記賬第259章 漸生仇隙(上)第385章 下詔罪己(下)第592章 釋仇結善第75章 才盡其用第554章 功成歸京第56章 崇明抗倭(中)第648章 海運奏對(上)第232章 三重身份第257章 另募新兵第151章 離間哄騙第484章 四面楚歌第526章 劉家有女第585章 伯虎傷情第83章 大事已定第378章 騎虎難下(下)第323章 邊鎮動盪第482章 風暴前夜第439章 無需道理第35章 戶部亂戰第124章 廠衛再鬥第311章 改變戰略第311章 改變戰略第622章 安慶決戰(中)第259章 漸生仇隙(上)第527章 情敵相見第205章 王爺哭窮第206章 拿人錢財第156章 不求長生第225章 坑人夜宴(下)第541章 相思無用(上)第516章 會審劉瑾(下)第294章 各有算計第362章 籠中金雀第81章 紹興提親(下)第19章 功成身退第626章 不取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