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屠夫洪承疇二

“那個洪承疇到京了嗎?”朱影龍忽然想起來,讓洪承疇進京的旨意已經下去快半個月了,人差不多該到了吧?

“啓稟皇上,他正在殿外侯着,皇上是不是傳召他覲見?”吏部尚書黃尊素稟告道。

“見還是要見的,不過這大殿之上就免了,還是待會兒朕單獨見吧。”朱影龍想了想,道。

“皇上,今年山西,山西,山東等地又是大面積的旱災,臣請朝廷籌措糧食和棉衣和被褥保證災民能平安的度過這個嚴冬!”左都御史陳楊美奏稟道。

“宋應星!”朱影龍喝道。

“微臣在!”宋應星忙出列道。

“朕讓你搞的試驗玉米和番薯你搞的怎麼樣了?”朱影龍突然想起這兩種耐乾旱的糧食作物起來,早在兩年前他就讓宋應星去找種子試種了,到了今日應該已經有些成效了吧。

“回稟皇上,正如皇上所料,這玉米和番薯俱能在比較乾旱的土壤中生長,而且一畝產量也不比小麥和水稻來的差,如果大面積推廣耕種的話,微臣認爲明年就算是在乾旱一年,百姓們至少能勉強餬口度過冬天。”宋應星迴答道。

“太好了,宋愛卿,你可是立了一大功了!”對於宋應星所說,朱影龍並不懷疑,喜悅道,“朕即刻下旨在乾旱地區推廣,首先就山東和遼西地區吧,列位臣工,你們看如何!”

“皇上聖明!”

接下來朱影龍將宋應星升了工部郎中,專門負責這件事,下旨山東和遼西官員配合,哪一個不配合,甚至阻撓的,府縣一下的官員可以就地免職。

接下來事情有大有小,嘮嘮叨叨的近一個時辰,能當場決定的事情,朱影龍毫不拖泥帶水的,難以決斷的都先轉給內閣,整理出一個統一的意見在轉給他批覆,辰時一過,朱影龍這肚子就餓了,宣佈退朝,天天上朝實在是太累了,得改革,朱影龍心裡這麼想的,但是現在不行,如果不天天上朝,恐怕早就亂套了。

朱影龍回到辦公地點養心殿,嫣紅早就將他的早膳準備好了,一碗大米粥,兩個精緻的熱氣騰騰的包子,還有一碟醬菜,朱影龍餓極了,伸手抓起一隻包子就啃起來,邊啃邊對徐應元道,“去,把那個洪承疇給朕叫過來,也給他整這三樣,朕估摸這他一定沒有吃早膳。”

徐應元對朱影龍吃飯狼吞虎嚥的模樣已經見怪不怪了,飛快的跑了出去。

轉眼間一個包子就進了朱影龍的肚子,伸手又將另外一隻抓到手中,啃了起來。

“皇上,您慢點吃,別噎着!”跟前伺候的嫣紅笑吟吟的看着吃的滋滋有味的皇帝,一臉的滿足,因爲這些東西都是她親手做的。

第二個包子的速度雖然比第一個慢了些,但很快就消失在朱影龍的嘴邊,他意猶未盡的問嫣紅道:“嫣紅,你今天做的包子怎麼這麼好吃,去,再給朕搞兩個過來!”

“奴婢遵命!”嫣紅面帶笑容的下去了,朱影龍則端起那碗大米粥就着又鹹又脆的醬菜吃了起來。

“臣揚州知府洪承疇恭請聖安!”洪承疇在徐應元的帶領下走進養心殿跪下道。

“起來吧,起來吧!”朱影龍連忙吞下最後一口粥,放下碗筷道。

“微臣謝皇上!”洪承疇謝恩後站起來,低首垂視道。

朱影龍看他拘謹的樣子,哪像個殺人魔王的樣子?不由的笑了起來道:“洪愛卿,你怎麼好像害怕看着朕似的?”

“皇上是真龍天子,微臣不過一小小知府,天威在前,焉能不惶恐萬分。”洪承疇依然低首回話道。

“洪承疇,你好大的膽子,是不是因爲朕降了你的職,你心中不滿?”朱影龍看人還是有幾分眼力的,洪承疇心中有氣,他豈能看不出來。

“皇上息怒,微臣知罪!”洪承疇是有點在心裡小瞧了朱影龍,不然他也不會不知道收斂自己的情緒,如此輕易的流露出來。

“朕看你根本就不知罪!”朱影龍站起來,走到他跟前道,“朕讓你和李應期在陝西剿撫流賊,撫爲主,剿爲輔,你呢,不問情由,犯到你手裡的全部剿殺,你是在替朕殺賊呢,還是殺朕的百姓呢?”

“皇上,並非臣不遵照您的旨意行事,只是這些流賊本性難改,而且太狡猾了,他們表面上服從朝廷的旨意,可等他們拿到口糧和農具之後轉眼之間他們又做了流賊,對於這種不勞而獲的賊寇,臣實在沒有辦法,只能將其趕盡殺絕!”洪承疇道。

朱影龍沉默了一會兒,道:“就算有這樣的事情,你也不能濫殺無辜呀,朕就不相信他們當中所有人都是這樣的,你有沒有認真調查一下是不是全部都是本性難移,還有沒有別的原因呢?”

洪承疇乾瘦的臉上表情一呆,顯然他是認定了這一條才大開殺戒的,道,“微臣沒有想到。”

“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朕問你,你知道朕是個什麼樣的人嗎?”朱影龍問道,“如實回答,不準有半個字的虛言!”

“臣,臣第一次見皇上,臣不知道皇上是個什麼樣的人。”洪承疇的語氣明顯比剛纔謙遜多了。

“朕也是第一次見你,對你也就是讀了一遍吏部你的履歷,其他的也是一無所知,可朕從剛纔與你的對話和眼神卻看出你有膽有識,而且懂得知錯就改,這就是朕對你的看法。”

“皇上,微臣死罪!”洪承疇跪下俯身道。

“起來!”朱影龍喝道,“朕要的不僅僅是會磕頭的奴才!”

“臣……”洪承疇從地上站了起來,“死罪”兩個字被他吞進肚子裡去了。

“朕看了李應期的奏摺,雖然他所說的也見得全部都是事實,但也說明了一點,他比你更瞭解這些流賊,他說流賊之禍不在賊本身,而在賊首,說的簡單一點,現在朕是流賊之首,而你是朕的手下,現在你接受了朝廷的招撫,投靠了朝廷,回家種地納糧去了,那朕豈不是成了光桿一個人了,朕本來手下還有千百人前呼後擁的,生活比種地快活多了,朕又怎麼捨得放下這樣的生活呢,所以朕必須要保住朕現在不勞而獲的生活和權勢,對於朝廷呢,他自然要抵抗,那麼本來朝廷已經將朕身邊的人都招撫的差不多了,如果現在朝廷突然不信任你了,要殺了你,那麼你自然不甘心被殺,重新回到朕身邊當流賊,然後朕再這麼一宣傳,朝廷根本就不是招撫流賊,而是把他們騙過去斬草除根的,這樣一來,朕的身邊豈不是聚集越來越多的流賊,這就是爲什麼,你殺了那麼多流賊之後,流賊反而越來越多,事態也越來越嚴重,朝廷本來只需要化三年的時間安撫流賊,現在卻要五年,甚至不止,銀子也是越化越多。”

洪承疇頓時聽的是額頭上冷汗直冒,這下算起來,這麼大的罪,殺他十次都夠了,貶爲知府已經是不知道多大的恩典了。

“皇上天高地厚之恩,臣萬死難報呀!”洪承疇激動道。

“知道朕爲什麼讓你去揚州當知府嗎?”朱影龍看洪承疇差不多對他死心塌地了,微笑的問道。

“微臣愚昧,請皇上點撥一下微臣。”

“揚州自古以來就是南北漕運的中轉站,南北許多富商都集中在揚州,比起京城也不逞多讓,雖說現在江南部分省份被南京的僞明朝廷控制,但魏忠賢是不能完全中斷南北生意來往的,畢竟商人是走天下的,魏忠賢斷了他們的財路,他們自然不肯,即便他想這麼做,他也要考慮一下後果,所以除了糧食等生活必須品之外,朕想,在其他方面魏忠賢可能不會太卡,商人追逐利益,江北的糧價這麼高,他們必然有人會鋌而走險,所以朕給你第一個任務就是,用這些人的渠道購糧,能購多少是多少,第二個任務就是讓揚州的鹽商富戶們捐錢,朕要給運河清淤,這件事做成了,對他們的好處也是可以見到的,你跟他們說,如果不捐錢也可以,那朕就讓漕運衙門在運河上設關卡,收過路費,什麼時候收足了清淤的費用,朕就什麼時候撤去關卡,第三呢,這是朕給你最重要的一個任務,在通州給朕建一座出海港口,朕要發展海運。”

“皇上,您一下子給臣三副重擔,可臣對經商這些門道並不熟悉呀!”

“沒關係,朕給你配備了一個副手,有他配合你,相信沒有問題。”朱影龍對洪承疇信心十足道。

“敢問皇上是何人?”洪承疇好奇的問道,正好嫣紅端了朱影龍吩咐了給洪承疇安排的早膳,還有捎帶着給自己又拿了兩個包子,朱影龍道:“洪愛卿,朕知道你大清早進宮,一定沒有用早膳,來,這是朕特地給你準備的,你就在這兒吃吧。”

“來人了,給洪大人擡張案几和凳子來!”

“皇上,這怎麼可以,微臣進宮時候用過了。”洪承疇頓時受寵若驚。連忙推辭道。

“怎麼,朕請你吃頓早膳,你都不領情?”

“不,不,不,微臣吃就是!”洪承疇頓生士爲知己者死的感覺,從來沒有人對他這麼好過,洪承疇自幼失楛,家境貧寒,童年入溪益館讀書。因家境貧寒,十一歲歲輟學,在家幫母做豆乾,每日清晨還要到英圩埔走街串巷叫賣豆乾。當時西軒長房的才子洪啓胤在水溝館辦村學,洪承疇叫賣豆乾之餘,常在學館外聽課,偶爾也幫學生做對子。洪啓胤發現洪承疇極有天份且抱負不凡,免費收洪承疇爲徒,重返校門,可以說除了母親和恩師洪啓胤之外,對他最好的就是眼前這個還不到二十歲的當今天子了,豈能不讓他頓生死命效忠之心,現在估計再來一場松山之敗,洪承疇也絕對不會投降後金的。

洪承疇確實是飢腸轆轆,嫣紅做的東西豈有不好吃的道理,不一會兒,一碗大米粥,兩個包子還有一碟醬菜就進了洪承疇的肚子。

朱影龍看他還沒有吃飽的樣子,於是讓嫣紅將自己沒能吃下的一個包子遞了過去,差點沒把洪承疇感動的哭起來,堅決不受,還是嫣紅一句“洪大人,皇上希望你吃飽了,纔能有力氣給朝廷辦事。”

洪承疇頓時感動的將包子接了過去,轉過去背對着面吃了下去,然後告退離開了。

對什麼樣的人,得使什麼樣的手段,當然朱影龍也是真心的,洪承疇的確是有才能之人,不然他也不會這麼做了,恩威並施,纔是王道。

朱影龍給洪承疇選的副手不是別人,正是沈溪,官職是揚州巡鹽使,品級上還高洪承疇一級,但沈溪必須聽從洪承疇的領導,到不是不相信沈溪,原因是沈溪行動不太方便,而且他是商人出生,商場上的人情世故還在,故白臉要他來唱,唱黑臉是洪承疇,當然黑臉作主了。

第11章 又是刺客(四)第1章 皇太極稱帝(一)第2章 撐死膽大的(一)第10章 秦淮(一)關於文中一些歷史設定的解釋第2章 新科狀元(一)第7章 撲朔迷離(一)第2章 新科狀元(二)第6章 想不到的刺客(一)第1章 三方會談(二)第5章 人算不如天算(二)第6章 伏屍千里(四)第11章 努爾哈赤之死(一)第12章 強勢介入(四)第6章 再起波瀾(一)第11章 迷霧一般的局勢(三)第5章 血戰長江(四)第1章 武昌戰役(二)第4章 意外收穫(二)第1章 停戰和談(一)第2章 撐死膽大的(四)第10章 登陸琉球(一)第8章 兵從何來(一)第3章 談判交鋒(一)第3章 金屋藏嬌(四)第1章 武昌戰役(二)第9章 微服南巡(八)第1章 風雲變幻(二)第8章 清獄嚴打(三)第6章 喪家之犬(一)第3章 謎團(一)第4章 以打促和(二)第11章 風流明帝(四)第2章 遭受軟禁(二)第2章 撐死膽大的(一)第5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二)第2章 天下第一媒婆洪承疇(一)第2章 新科狀元(二)第11章 又是刺客(三)第1章 赴遼(二)第8章 日審(一)第11章 游擊戰爭?(二)第1章 三方會談(一)第11章 迷霧一般的局勢(二)第10章 夜幕下的陰謀(三)第7章 血戰寧遠上(一)第4章 被迫遷都(四)第11章 失落的青城(四)第3章 圓桌擴大會議(二)第1章 風雲變幻(四)第10章 扶桑行省(五)第8章 一網打盡(六)第9章 風生水起(一)第8章 湘西長城(一)第9章 美人婉若(二)第3章 揭開謎底(五)第4章 意外收穫(三)第5章 血戰長江(四)第9章 突病(二)第3章 湘西局勢(四)第2章 整合(一)第10章 角逐沅州(一)第8章 日審(四)第9章 滿漢通婚?(五)第8章 清獄嚴打(一)第2章 臨幸泰鬆(一)第10章 戰局(二)第11章 軍制改革(三)第1章 春闈出貢(二)第6章 半島危機(一)第6章 張榜求醫(二)第12章 南京城下(二)第2章 捷報傳來(一)第11章 風流明帝(三)第9章 微服南巡(二)第12章 喜事連連(二)第10章 戰局(一)第10章 梟雄遲暮(一)第2章 一國兩帝(一)第3章 圖賴之死(四)第10章 扶桑行省(十三)第8章 觀戰(一)第10章 梟雄遲暮(四)第7章 刺客第3章 巾幗英雄(二)第8章 傳國玉璽(四)第4章 被迫遷都(六)第3章 聖姑(二)第8章 整風運動(一)第4章 被迫遷都(四)第5章 風暴第8章 倭寇(一)第4章 原來是你(一)第2章 出關(二)第1章 貿易使司(一)第3章 湘西局勢(四)第1章 三方會談(一)第6章 救美(二)第8章 傳國玉璽(一)第12章 黃紅之爭(五)
第11章 又是刺客(四)第1章 皇太極稱帝(一)第2章 撐死膽大的(一)第10章 秦淮(一)關於文中一些歷史設定的解釋第2章 新科狀元(一)第7章 撲朔迷離(一)第2章 新科狀元(二)第6章 想不到的刺客(一)第1章 三方會談(二)第5章 人算不如天算(二)第6章 伏屍千里(四)第11章 努爾哈赤之死(一)第12章 強勢介入(四)第6章 再起波瀾(一)第11章 迷霧一般的局勢(三)第5章 血戰長江(四)第1章 武昌戰役(二)第4章 意外收穫(二)第1章 停戰和談(一)第2章 撐死膽大的(四)第10章 登陸琉球(一)第8章 兵從何來(一)第3章 談判交鋒(一)第3章 金屋藏嬌(四)第1章 武昌戰役(二)第9章 微服南巡(八)第1章 風雲變幻(二)第8章 清獄嚴打(三)第6章 喪家之犬(一)第3章 謎團(一)第4章 以打促和(二)第11章 風流明帝(四)第2章 遭受軟禁(二)第2章 撐死膽大的(一)第5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二)第2章 天下第一媒婆洪承疇(一)第2章 新科狀元(二)第11章 又是刺客(三)第1章 赴遼(二)第8章 日審(一)第11章 游擊戰爭?(二)第1章 三方會談(一)第11章 迷霧一般的局勢(二)第10章 夜幕下的陰謀(三)第7章 血戰寧遠上(一)第4章 被迫遷都(四)第11章 失落的青城(四)第3章 圓桌擴大會議(二)第1章 風雲變幻(四)第10章 扶桑行省(五)第8章 一網打盡(六)第9章 風生水起(一)第8章 湘西長城(一)第9章 美人婉若(二)第3章 揭開謎底(五)第4章 意外收穫(三)第5章 血戰長江(四)第9章 突病(二)第3章 湘西局勢(四)第2章 整合(一)第10章 角逐沅州(一)第8章 日審(四)第9章 滿漢通婚?(五)第8章 清獄嚴打(一)第2章 臨幸泰鬆(一)第10章 戰局(二)第11章 軍制改革(三)第1章 春闈出貢(二)第6章 半島危機(一)第6章 張榜求醫(二)第12章 南京城下(二)第2章 捷報傳來(一)第11章 風流明帝(三)第9章 微服南巡(二)第12章 喜事連連(二)第10章 戰局(一)第10章 梟雄遲暮(一)第2章 一國兩帝(一)第3章 圖賴之死(四)第10章 扶桑行省(十三)第8章 觀戰(一)第10章 梟雄遲暮(四)第7章 刺客第3章 巾幗英雄(二)第8章 傳國玉璽(四)第4章 被迫遷都(六)第3章 聖姑(二)第8章 整風運動(一)第4章 被迫遷都(四)第5章 風暴第8章 倭寇(一)第4章 原來是你(一)第2章 出關(二)第1章 貿易使司(一)第3章 湘西局勢(四)第1章 三方會談(一)第6章 救美(二)第8章 傳國玉璽(一)第12章 黃紅之爭(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