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53 開放口岸和統管整個大明水師】

李成楝雖然是東李娘娘的親弟弟,但是官場實際的很,現實的很,東李娘娘已經死了,還有誰管你這個東李娘娘的弟弟。

更何況,當初東李娘娘活着的時候,也沒有什麼權勢,雖然皇帝一直很感恩東李娘娘的撫養恩德,對東李娘娘也很好,但東李娘娘是不問世事的性格,在朝局中毫無影響力。

“哦,好,賢弟,你不用管我,招呼大人們吧。”李成楝侷促不安道。

“大人們要招呼,大哥也要招呼!”韋寶微微一笑,“沒有大哥,哪裡有我韋寶的今天,來,咱哥倆先喝一杯。”

李成楝連連擺手,“賢弟真的不用管我,有首輔大人在呢,還有錦衣衛指揮使田大人,我算什麼東西呀。”

“大哥,再這麼說,我要生氣了,來,乾一杯吧,好幾個月不見了,當弟弟的想念的很,等抽空,我還要請查看幾個侄子的功課學業。”韋寶道。

李成楝推脫不過,只得幹了一杯。

一桌高官通過韋寶與李成楝的對話,對韋寶的感官又擡高了一大截!

大家都很清楚韋寶與李家的關係,本來以爲李成楝這樣的無名之輩,也就是當初韋寶進入皇家的一塊敲門磚而已,用過了就應該扔一邊去了,卻沒有想到韋寶將李家是真的當成親人相處的呢。

一幫高官在給韋寶聰明人的後面,又不知不覺的加了一個重義氣的評語!

不管是在官場還是在江湖,重義氣,都是首要標準!

一個人不重義氣,哪裡來的朋友,別人哪裡敢與之深交。

“韋爵爺,剛纔我聽聞你與丁大人談今年的軍餉,倘若你有本事把邊軍與京營兩處的軍餉都解決了的話,公爵和海防總督衙門的正二品總督官銜,都不是問題!”魏良卿道。

韋寶和衆人都不意外魏良卿會忽然將話題又扯到軍餉的問題上來。

大明現在雖然不敢說是魏忠賢當家,但魏忠賢至少能替皇帝當半個家,而魏良卿作爲魏忠賢的親侄子,又是從子,簡直等同於子嗣繼承人,是負責傳承魏忠賢香火的人。

所以魏良卿現在在朝中的話語權也是極重的。

顧秉謙點頭道:“魏大人說的不錯,韋爵爺,你若能爲朝廷籌集九百萬兩紋銀,大明的日子要好過好幾年,至少在三年之內,都不會有太大的財政壓力了。到時候,我一定第一個保舉韋爵爺升爲公爵,海防總督衙門也自然應該由韋爵爺這個正印總督統管纔是。”

衆人一起紛紛附和,都是恭喜韋寶的。

“爵爺,那我老田可就要沾了爵爺的光了。”田爾耕笑道。

韋寶呵呵一笑,什麼公爵的名號,什麼正二品海防總督扶正。

這些雖然都想要,但是並不是韋寶最看重的,韋寶還是看重個人勢力的擴張。

看重土地,人馬,經濟,這些硬實力!

“如何緩解朝廷的壓力,搞一筆銀子用於拖欠已久的軍餉,這個問題我還真的想過。今天都是相熟的大人,又是酒桌上,我隨便說兩句,大家就當聽個樂子,若是不可,請直言無妨。”韋寶道。

衆人忙說爵爺不用客氣。

這可不是普通的酒桌。

這一桌都是大明權力頂峰上的人物,相當於後世的常,委了。

隨便一個都不是省一級大員能比的了,基本上不是國,就是副國這種級別。

所以,怎麼可能當樂子聽。

“要想搞到銀子,必須增大開海範圍,加強對外經濟貿易,才能收上來稅銀。”韋寶道。

衆人聞言,立刻紛紛皺眉。

韋寶不死心,雖然知道他們對這一點很不感冒,還是決定試探到底,“我打算奏請陛下,開放鬆江府、杭州府、寧波、溫州、廈門、福州,廣州,臺灣府,潮州,瓊州,漢口,九江,鎮江爲海關,作爲通商口岸。全數由海防總督衙門管轄,這樣一定能多多徵收賦稅。此外,大明一共有五處主要水師,登萊水師,南直隸水師,浙江水師,福建水師,廣東水師,這五處水師,都應該由海防總督衙門統領,這樣可以一體防禦,並且裁撤掉大部分兵士,既可以提升戰鬥力,又可以節約軍費。大家以爲如何?”

開放鬆江府、杭州府、寧波、溫州、廈門、福州,廣州,臺灣府,潮州,瓊州,漢口,九江,鎮江爲海關,作爲通商口岸,全數由海防總督衙門管轄。大明五處主要水師,登萊水師,南直隸水師,浙江水師,福建水師,廣東水師,這五處水師都由海防總督衙門統領?

衆人聞言吃驚不已,都覺得韋寶野心未免太大,你這哪裡是幫朝廷解決難題,你這不是明目張膽的成績攬權嗎?

而且你一個人控制了全部水師,你手裡還有山東的陸軍,還控制了山海關的主力邊軍,你一個人手裡就有了多少兵馬?

大明以後是姓朱,還是跟你姓韋?

你是怎麼想的?

“目前朝廷每年收取的海關銀子在兩萬兩到兩萬五千兩之間浮動,這麼點銀子,有什麼用?如果同意了我的建議,每年能省出來上百萬兩的軍費,並且,我一年可以向朝廷上繳至少五十萬兩賦稅!是目前賦稅的至少二十倍!並且,我可以一次性繳納十年。有了五百萬兩紋銀,朝廷這三年都應該好過了吧?”韋寶趕忙補充道。

韋寶自己也知道這種事情提出來太犯忌諱,屬於主動攬兵權,攬財政大權,所以趕緊說出一個時限。

事實上,韋寶有信心,只要讓自己控制這些通商口岸超過十年,這些地方的駐軍都是自己的人,到時候,應該是崇禎朝,崇禎即便想踢開自己,也很麻煩。

果然,韋寶說出一個時限,讓在場衆人的表情稍微鬆弛了一點點。

顧秉謙搖頭道:“開海影響太大,只開月港一地,尚且對內地造成極大的衝擊,若是按照爵爺設想的,連開十三處口岸,外人豈不是能在大明任何地方都進出自如了?到時候,糧食從外面買?布匹賣出去?哪裡還有人種地?大家都跑去經商做買賣,豈不動了大明以農爲本的國本了嗎?”

聽了顧秉謙的話,衆人紛紛點頭,其中也包括丁紹軾。

不管是東林黨,還是閹黨,還是中立派大臣,首先,這一桌人,有一個算一個,都是超級大地主,代表的都是大地主階層在想問題,首先就會用地主階級的思維去思考開海對大家造成的衝擊和影響。

不用想都知道,肯定對他們是不利的。

韋寶早就想過這個問題,笑道:“土地獲利少了,可以轉而經商嘛。商業繁榮了,也不見得就動了以農爲本的國本。”

“韋爵爺,此話不可信口開河,農業是我大明的根本,太祖開始就重視農業,農業要遠重於商業,倘若沒有農人勞作,光靠奸商買賣,能創造什麼東西出來?大家都等着餓肚子嗎?”黃立極一本正經的對韋寶道。

韋寶呵呵一笑,“重農抑商,這是官面上的話。自古以來,真要是不允許從商的話絲綢之路怎麼來的,士族把控商場,也就是說家族裡有人做官,當然做官的地位比較高,有人經商。舉幾個例子吧,唐代開始的絲綢之路肯定是鼓勵貿易的,宋代海上絲綢之路一直很出名,我朝鄭和七下西洋,胡椒的價格降低了快一百倍

。這些不都是對經濟有益的嗎?也沒有影響農業勞作啊。”

“問題是我們不需要從外部買什麼東西進來,我們大明都有,商業發展會影響朝廷治理。”黃立極道。

韋寶聽了黃立極的話,覺得自己的想法恐怕有點天真,跟這些人真的沒有談下去的必要了。

大商人地位高、宋朝工商業的財政收入超過農業。

首先,大商人地位高與抑商不衝突,一是因爲地主的影響力更大,二是因爲國家在商業上看的是宏觀問題,不是個人問題,商人整體力量大不大、大商人是否會形成某種領域的壟斷,若是有壟斷是否可以輕易根除。說歷朝大商人都是勾結權貴呼風喚雨,這句話本身是錯的,可能只適用於明清。

而另外,既然是勾結權貴那就說明自己不是權貴,各地的權貴都是地主,正是重農的體現。

其次,宋朝工商稅超過農業稅是錯的,因爲工商稅裡包含了鹽鐵茶酒這樣官辦企業的收入,還包括了均輸的收入。

真正的商業稅相當於關稅,這是低於田賦的,況且北宋中期以後,大量土地被隱藏或者地主勾結寺院官員,因爲寺院官員土地免稅,他們可以合法避稅。

因此神宗時期的田賦不高也有很大的因素是收稅不利。

重農抑商也要分朝代,秦朝是重農抑商,從戰國到秦朝滅亡,出了多少個個大商人?

文景之治一度零關稅,這是典型的要重振工商業,口號上也沒有提出抑商。

漢武帝時期,說要打擊商人,那就是真的打擊商人,收高額的財產稅,鼓勵百姓舉報漏稅,一經舉報,十有八、九就是抄家。

宋朝是中國工商業最發達的朝代,根本沒有這樣的口號,反而強調不與民爭利,這是保護私有財產的中國式說法。

明清的確是重農抑商的,要從宏觀看,第一關稅收入不高,第二是城鎮化低得只有幾個點,而漢唐宋在10%~20%之間。

原因是發展工商業最好的方式就是,政府多修路其他都不要管。

但是這麼大的帝國,有很強的離心力,如果都不管,很容易分裂。

像中國歷史上不太管的典型,周、漢文景、唐,三個朝代均出現了分裂勢頭,其中文景之後的七國之亂是被成功鎮壓了。

但是春秋與唐中期後的蕃鎮割據則不可逆。

很巧的是,這三個中央政府不太管的時期均出現了工商業的盛世。

因此,寧願政府管得緊一點,你就不要發展工商業了,於是形成了漢朝後期的大莊園經濟,大家圈地修堡壘,民至老死不相往來,還有明清時期的小農經濟。

他們要把帝國的命脈抓在自己手上。

重農抑商的產生是由當時的經濟基礎決定的,華夏古代一直是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

農業是古代最具決定性的生產部門,農業生產的狀況直接關係到國家興衰和人民生計。

國家通過徵收穩定的土地稅保證財政收入,增強經濟實力。

而工商業會導致勞動力從土地上脫離,這樣也不便於統治管轄,不利於統治者認定的維護穩定。

因而也有一定的原因,經濟的發展水平最終還是要看實體經濟。

商業是必要的,但是要抑制投機過熱,而交易性的是滿足生產生活所需,如果沒有商業那就只能回到原始社會,或者男耕女織,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時代。

韋爵爺想開放十多個通商口岸,增加大明的海關稅收,進一步把持大明商業。

並且想統管整個大明各地的水師,這樣既能省下來很多軍費,又能便於他介入大明的軍事。

想法十分圓滿,然而現實卻非常的骨感。

韋寶自己也知道這種難度非常大,別說自己是一個外臣,即便是和皇帝穿一條褲子的魏忠賢想這麼做,估計皇帝也不太可能答應,更不要說大臣們了。

“海防總督衙門可以由朝廷直接管理,可以由戶部和兵部直屬管理,甚至可以由內閣直接管理。”韋寶意識到今天的言論有可能給自己惹禍之後,大有一副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態勢。

韋寶覺得自己這麼說了,就顯得不是自己個人想牟利,自己真的是站在大明的角度想問題。

這的確起到了一點點作用,衆人聞言,神色又緩和了不少。

“不是誰管的事兒,是大範圍的開海,一定會影響內地農業。”顧秉謙對韋寶道:“把大明所有的水師都集中起來,也很有可能出現失去制衡,一家獨大,出現將領獨大的局面,這是朝廷不允許的。”

【0999 折箇中吧】【0452 用功中】【0085 重要信息】【0092 提個條件】【0026 捕魚專家】【0003 賺錢是王道】【0482 震撼洋人傳教士的軍用望遠鏡】【0793 韋總裁的鐵血決定】【0357 策反陳光福成功】【0739 韋大人開始風生水起】【0136 立規矩】【0881 韋爵爺】【0026 捕魚專家】【0409 金州整編】【0658 二十萬兩和二百萬兩】【0586 李倧打趙貴人】【0638 連手機都不讓帶】【0277 購買糧食】【0622 幾乎無解的難題】【0241 兩榜進士】【1004 韋寶見聰古倫】【0566 出爾反爾是建奴的常態】【0298 高能!院試開榜】【0455 別生氣了啊】【0817 總裁要看試驗】【0109 腳行】【0151 先開業後辦典禮】【0744 韋大人親自帶隊】【0016 小寶被嫌棄了】【0705 批發賣官】【0633 狼毫筆和鼠毛筆】【0502 心狠手辣韋總裁】【0464 撫寧城一片石城不老亭薊遼新商圈】【0808 高第和三個監軍大太監】【1008 關寧錦防線的前世今生】【0565 節外生枝的毛文龍】【0087 準備就緒】【0736 韋寶與朱由校一起做木匠活】【1007 晉商】【0828 把吳襄嚇到了】【0749 韋大人要幫魏忠賢扳倒恩師】【0404 韋寶正式拜師孫承宗】【0604 瘋狂的仁穆大王大妃和李倧】【0170 沒了命也不能沒了土地】【0563 韋寶正式見皇太極】【0032 七兩紋銀】【0641 助人爲樂】【0084 三人共寢】【0046 要賬後續】【0342 御賜韋家莊港牌匾】【0695 教人嫉不叫人恨】【0171 三女暗定名分】【0474 韋寶到京城】【0178 楊家吳家都到場】【0443 大方動人的吳雪霞】【0560 除夕之戰】【0459 同窗之間的比試】【0237 開獎前夕】【0270 山海樓請同窗】【0539 對建奴的作戰準備完成】【0244 一幫潛力資本家】【0258 吳三桂出場】【0871 好久沒去的山海樓】【0911 烏蘭圖雅琪琪格】【0463 有錢有勢在哪個時代都可以爲所欲爲】【0163 回到金山裡】【0099 衛隊】【0354 同窗聚會的目的】【0512 趙金鳳被擄走】【0654 文擂臺】【1033 排隊槍斃戰術】【0516 韋總裁抵達北汛口】【0826 孫承宗耍脾氣】【1056 輔國公回京接駕】【0901 韋總裁上課】【0418 互相舉報】【0883 心急火燎的孫承宗】【0760 山東巡撫李精白】【1030 努爾哈赤議和】【0481 湯若望】【0660 小韋探花】【0702 氣上頭的上萬官員】【0816 終於還是決定要打一場】【0900 總裁親赴前屯堡】【0535 李適和韓明璉】【0712 對刑部動手】【0090 天上掉錢】【0359 趙克虎是兇手?】【0792 資源分配】【0630 市價的一倍半】【1005 政治婚姻】【0570 悍將譚瘋子】【0332 千斤撥四兩】【0847 很血腥】【0598 好卑鄙的韋寶】【0435 恩師很懷疑韋寶的動機】【0564 當額附可以,被統治不行】【0636 求見魏公公】【1060 理工宅與文青宅】【0100 一棟大木屋】
【0999 折箇中吧】【0452 用功中】【0085 重要信息】【0092 提個條件】【0026 捕魚專家】【0003 賺錢是王道】【0482 震撼洋人傳教士的軍用望遠鏡】【0793 韋總裁的鐵血決定】【0357 策反陳光福成功】【0739 韋大人開始風生水起】【0136 立規矩】【0881 韋爵爺】【0026 捕魚專家】【0409 金州整編】【0658 二十萬兩和二百萬兩】【0586 李倧打趙貴人】【0638 連手機都不讓帶】【0277 購買糧食】【0622 幾乎無解的難題】【0241 兩榜進士】【1004 韋寶見聰古倫】【0566 出爾反爾是建奴的常態】【0298 高能!院試開榜】【0455 別生氣了啊】【0817 總裁要看試驗】【0109 腳行】【0151 先開業後辦典禮】【0744 韋大人親自帶隊】【0016 小寶被嫌棄了】【0705 批發賣官】【0633 狼毫筆和鼠毛筆】【0502 心狠手辣韋總裁】【0464 撫寧城一片石城不老亭薊遼新商圈】【0808 高第和三個監軍大太監】【1008 關寧錦防線的前世今生】【0565 節外生枝的毛文龍】【0087 準備就緒】【0736 韋寶與朱由校一起做木匠活】【1007 晉商】【0828 把吳襄嚇到了】【0749 韋大人要幫魏忠賢扳倒恩師】【0404 韋寶正式拜師孫承宗】【0604 瘋狂的仁穆大王大妃和李倧】【0170 沒了命也不能沒了土地】【0563 韋寶正式見皇太極】【0032 七兩紋銀】【0641 助人爲樂】【0084 三人共寢】【0046 要賬後續】【0342 御賜韋家莊港牌匾】【0695 教人嫉不叫人恨】【0171 三女暗定名分】【0474 韋寶到京城】【0178 楊家吳家都到場】【0443 大方動人的吳雪霞】【0560 除夕之戰】【0459 同窗之間的比試】【0237 開獎前夕】【0270 山海樓請同窗】【0539 對建奴的作戰準備完成】【0244 一幫潛力資本家】【0258 吳三桂出場】【0871 好久沒去的山海樓】【0911 烏蘭圖雅琪琪格】【0463 有錢有勢在哪個時代都可以爲所欲爲】【0163 回到金山裡】【0099 衛隊】【0354 同窗聚會的目的】【0512 趙金鳳被擄走】【0654 文擂臺】【1033 排隊槍斃戰術】【0516 韋總裁抵達北汛口】【0826 孫承宗耍脾氣】【1056 輔國公回京接駕】【0901 韋總裁上課】【0418 互相舉報】【0883 心急火燎的孫承宗】【0760 山東巡撫李精白】【1030 努爾哈赤議和】【0481 湯若望】【0660 小韋探花】【0702 氣上頭的上萬官員】【0816 終於還是決定要打一場】【0900 總裁親赴前屯堡】【0535 李適和韓明璉】【0712 對刑部動手】【0090 天上掉錢】【0359 趙克虎是兇手?】【0792 資源分配】【0630 市價的一倍半】【1005 政治婚姻】【0570 悍將譚瘋子】【0332 千斤撥四兩】【0847 很血腥】【0598 好卑鄙的韋寶】【0435 恩師很懷疑韋寶的動機】【0564 當額附可以,被統治不行】【0636 求見魏公公】【1060 理工宅與文青宅】【0100 一棟大木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