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被剋扣的香油錢

三娘見屋裡只剩下了趙嬤嬤與白英,便向白英問道:“可有什麼不妥?”

白英看了趙嬤嬤一眼,被趙嬤嬤拿眼一瞪。

白英猶豫一片刻,說道:“我跟在劉嬤嬤身後,見她給了知客僧九十五兩銀子,五十兩是老夫人給寺裡的香油。”

“什麼?”趙嬤嬤跳了起來。

趙嬤嬤見三娘不明其意,急的直跳腳。

“小小姐您不明白,府中這類紅白喜事給的銀子都有定例。今天來寺裡給夫人做道場,按照舊例是給100兩銀子的。老夫人就算再不待見夫人,也不能人都不在了還往泥裡踩……”

三娘打斷趙嬤嬤道:“嬤嬤,這事祖母應該並不知情。她老人家最重臉面,怎麼會爲了區區幾十輛銀子讓人詬病?”

趙嬤嬤立即收口,看了旁邊束手低頭似是沒聽見的白英一眼,小聲道:“姑娘的意思,這是那劉嬤嬤把銀子瞞下了。”

三娘搖搖頭:“她一個三等婆子應該沒有那麼大膽子,敢私扣55兩銀子。”

趙嬤嬤道:“她沒膽子,又不可能是老夫人。那是大夫人還是李嬤嬤或者林嬤嬤?”

三娘沉吟片刻,擡頭道:“現在追究是誰都於事無補。嬤嬤,你給白英拿六十兩銀子給寺裡送去,別讓人發現了。”

這些世家大戶平日裡交際應酬都有一定的規矩,給寺廟的供奉各個階層也都會約定俗成。當然,各家有時也許會適當添一些,但是隻給按規矩該給的一半還不到,這顯然是不合規矩的。

人們總是認定“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所以人際交往當中有一個詞叫做“圈子”,其實就是通過各種特徵的匹配把人區分隔離開來,以顯示自己的特殊與優勢。所謂的名門貴族最喜歡這種劃分,就比如王府所在的那條“長樂大街”。

現在她和王璟已經被劃到了這個圈子,而他們沒有要成爲這個圈子的異數所需要的權利和能力。

寺院雖說是佛門清淨之地,但是除了那些潛心鑽研佛道的人,這裡其實更像是一羣塵世俗人日常交際之地。作爲青城縣女人們公認的能被社會所承認的最大的交際場所,以後她要打交道的地方還多着。

趙嬤嬤心中氣恨,一邊找出銀子遞給白英,一邊罵道:“那些挨千刀的,神靈的供奉也敢下手。也不怕死後遭了報應,閻王爺讓她下油鍋。”

白英接了銀子又出了門。

趙嬤嬤往外看了看,走到三娘身邊,小聲道:“小小姐,小姐當初藏着瞞着只留下了三千兩銀子,這是將來給您壓箱底的。這一年來,零零碎碎的也花了一,二百兩。您這以後日子還長着,可不能這樣冤裡冤枉地花沒了。”

三娘笑着安慰了趙嬤嬤幾句。王三孃的母親趙氏出身富貴人家,當年嫁到王家來據說是十里紅妝,嫁妝十分豐厚。只是病了那麼些年,每日都要珍貴的藥材養着。大夫人金氏當家,藥材總是採辦不齊全,問她她就推脫家裡開銷大週轉不來。趙氏是個有氣性的,這樣過了兩次就不再找家裡的藥房拿藥,吃藥都是花的自己的嫁妝銀子。捱了這麼些年,那些嫁妝也都花得七七八八,一些好出手的金器玉玩甚至都拿出去變賣了。

趙嬤嬤的話到是提醒了她,在府裡她每月只有二兩銀子的月例。雖說吃住不花錢,但是平日打賞都要花銀子的。她和王璟需要用錢的地方還多着,坐吃山空的話以後的日子將會很難過。可是這個時代作爲一個世家千金,禮教所帶來的約束太多了。退一萬步講,即便這個世道允許她拋頭露面去賺錢,她也沒有這個能力。

“小小姐,您這麼信任白英就不怕她……她家裡畢竟是老太太那邊的人。”趙嬤嬤打斷了三孃的思緒。

“嬤嬤不用擔心,我有分寸的。”三娘笑着安慰趙嬤嬤。

“嬤嬤你記得,老夫人是我的親祖母,作爲晚輩我不會做有損於她老人家的事情。既然如此,白芷的家人忠於老夫人與她幫我辦事情有何矛盾?”

趙嬤嬤有些明白,更多的還是擔心,她問道:“可若是有一天老夫人逼迫她來對付你,那可怎麼辦?”

“老夫人爲什麼要逼迫她來對付我?”三娘眨眨眼睛。

趙嬤嬤語塞。

三娘笑着摟摟趙嬤嬤的肩膀,說道:“不會有那麼一天的,我保證。”

當初她醒過來沒幾天,荷風院就大換血。不久她就明白在在大宅院裡生活,周圍沒有自己人那就幾乎是寸步難行。因爲她的新身份規定了她做任何事都必須要假手他人,不能親自動手,即便是穿衣吃飯這樣的小事。

其實要讓屬下聽從命令說難也容易。上一世爸爸曾告訴他,當單位來了新下屬,可以一開始不斷地向他提出一些簡單的小要求,這樣過不了多久就會逐步讓他形成無條件服從的習慣,而相處模式一旦建立要想從新打破很難。

好在新來的兩個大丫鬟性子溫順,再加上她們因爲是家生奴婢的原因,服從幾乎已經成爲了一種本能,而不管他們家裡是那一方勢力的人,她們本身是剛進府當差,派系意識還沒有形成。

再後來她刻意慢慢培養白英自己人的意識。人一旦把自己劃分了邊派,說話做事難免會帶着偏向。打個比方,本來很和睦或者陌生的一羣人,人爲的把他們分成兩隊,再讓兩隊進行對抗,如果雙方在對抗當中產生了摩擦那麼兩個團隊的成員也會彼此敵視。當然,王府這個環境更爲複雜,各個利益集團之間的關係也是盤根錯節,但是培養白英的邊派意識會影響她下意識的一些想法和決定。

在一羣丫鬟當中,她挑出了白英和白芷,在白芷和白英之間她選擇了白英。白英冷靜聰慧的性格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她的家人是老夫人的人。在王府後院這個人際關係複雜的地方,衆多主子當中除了王璟,與她最沒有利益衝突的是老夫人。孫氏不喜歡她的母親,連帶着也不待見她,這只是個人喜好。在派系鬥爭當中,個人喜好或許會給決策者帶來一些影響,但是這影響在面對利益的時候將微不足道。

門外白芷來回話說香案已經備好。

三娘與趙嬤嬤便行了出去,院子當中果然已經準備好了香案,案前還鋪了一張錦墊。三娘上前依足了規矩跪拜了一番,雖然沒有見過面,但趙氏是自己這具身子的母親這是不爭的事實。

這邊祭拜完畢,外面來了一個小和尚,說是道場已經佈置完畢,請三小姐去殿內聆聽一二。

三娘便帶着趙嬤嬤和白芷去了前面的大殿。

清明寺是座古寺,因此寺內樹木參天,綠茵成壁,環境很是清幽。大殿中央的空地上圍坐了十幾位和尚,當中一位眉須修長,慈眉善目的還是寺中主持。三娘上前以佛禮見過之後便跪到了王璟的身邊。

佛家的道場沒有道家的道場那麼繁瑣。這十幾位和尚圍坐一圈之後便開始敲木魚誦經文。三娘前世不信佛教,對這些經文一竅不通,但她雖不信教卻尊重別人的信仰。此時跪坐一旁安靜聽着,居然也感染了那種莊嚴與肅穆。宗教信仰自是有一種能滌盪人心的力量。

聽完道場,已經快到正午。回到了開始歇息的小院,寺中已有僧人送來了素齋。

三娘與王璟一同用過午飯,飯後三娘見王璟眼圈有些紅,知道他必定是想起了母親心中難過。想起寺中古樸蒼鬱的景緻,有心讓王璟去寺裡走走散散心。劉嬤嬤卻進來催着回府,說是太晚回去不好向老夫人交代。

三娘看看外面的日頭皺皺眉頭,卻是看向王璟。王璟也表示自己此時無心遊玩,於是衆人便收拾物品打道回府。

馬車離了清明寺,走了一段路,趙嬤嬤突然道:“不對,這好像不是來時的那條路。”

閉目小憩的三娘聞言睜開眼睛,把帷幄揭開一道縫往外打量。難怪剛覺得這馬車比起上午來晃得厲害了些,原來這是一條比上午那條道更窄一些的石子路。

“小小姐,這,這該不會是有人想要害了咱們吧?”趙嬤嬤挪了過來,有些驚恐。

三娘眉頭一皺,搖了搖頭示意趙嬤嬤別擔心,對外頭喊了一聲:“停車。”

不多會兒,馬車便停了下來。

後面的馬車見三孃的馬車停了也都停下了,走在前面的是王璟的馬車,行駛過一段距離之後才發現後面沒有跟上。

三娘對外面的車伕吩咐道:“叫李大來見我。”李大是這次跟來的那羣隨扈的頭兒。

騎馬走在前面的李大被叫了過來,隔着車圍子李大恭聲問道:“小人李大,三小姐有事請吩咐。”

三娘冷聲道:“這條路是到哪兒的。”

外面的人似乎是愣了一愣,繼而回道:“這,小人並不清楚。是小姐身邊的劉嬤嬤臨行前過來吩咐說改走這條路的,說是這條小路是近道,且一路上有樹蔭遮擋日頭,也涼爽,還讓他的侄兒在前頭帶路。小人以爲是小姐的吩咐。”

三娘沉吟了片刻,讓李大先退下,讓人請劉嬤嬤過來。

第129章 柳氏母女的狠絕第343章 關於一夜幾次郎的誤解第389章 太爺出馬,一個頂倆第625章 成家立業第12章 丟卒保車第3章 勸解第310章 各人有個人的姻緣第521章 紅葉第55章 逼婚第384章 過繼第465章 嫡與長第539章 不愉快第369章 當年第632章 貴客第456章 孫家第96章 老薑與嫩姜的較量第176章 風向要變第三百八十六章第171章 浮出水面第408章 方老夫人的悲劇第326章 險境第398章 大事件第215章 軟硬兼施第262章 三堂會審第154章 另眼相看第28章 親戚第85章 投懷送抱第513章 賬冊第260章 烏龜出殼第636章 遇害第628章 山門前第五百一十五章第640章 風雨欲來第250章 跟你爹一樣第511章 調第40章 獻計第100章 意料外的來客第394章 保媒拉線第32章 借力第473章 算賬第61章 喊冤第521章 紅葉第522章 騷亂第518章 宣雲的婚事第80章 再出狀況第210章 無恥與厚臉皮第52章 傷的是誰第388章 大殺器第361章 辛葵第267章 邀貼番外之宣韶篇二第1章 王家後院第560章 喜脈第408章 方老夫人的悲劇第338章 出嫁第461章 目的第622章 收穫第394章 保媒拉線第210章 無恥與厚臉皮第282章 我家有男初長成第380章 夜探書房第331章 七月喜事第454章 姜氏的心意第496章 匕現第159章 不翼而飛第五百一十章第310章 各人有個人的姻緣第455章 知她懂她第560章 喜脈第445章 偏心第288章 粉墨登場第454章 姜氏的心意第三百六十六章第328章 救第199章 路上的貓膩第30章 門房第68章 邀約第261章 崔姨娘事發第176章 風向要變第18章 李嬤嬤的弱點第三百八十六章第489章 退婚第450章 打人打臉,揭人揭短第445章 偏心第268章 溫家園第76章 大濮寺是非第261章 崔姨娘事發第477章 人各有志第621章 姐妹第568章 丫鬟第212章 爛女人背後也有眼瞎的騎士第457章 風雨欲來第483章 多事之夏第356章 外敵還是內訌第638章 暴露第四百三十八章第23章 方子第329章 生死第70章 厚此薄彼第五百四十九章
第129章 柳氏母女的狠絕第343章 關於一夜幾次郎的誤解第389章 太爺出馬,一個頂倆第625章 成家立業第12章 丟卒保車第3章 勸解第310章 各人有個人的姻緣第521章 紅葉第55章 逼婚第384章 過繼第465章 嫡與長第539章 不愉快第369章 當年第632章 貴客第456章 孫家第96章 老薑與嫩姜的較量第176章 風向要變第三百八十六章第171章 浮出水面第408章 方老夫人的悲劇第326章 險境第398章 大事件第215章 軟硬兼施第262章 三堂會審第154章 另眼相看第28章 親戚第85章 投懷送抱第513章 賬冊第260章 烏龜出殼第636章 遇害第628章 山門前第五百一十五章第640章 風雨欲來第250章 跟你爹一樣第511章 調第40章 獻計第100章 意料外的來客第394章 保媒拉線第32章 借力第473章 算賬第61章 喊冤第521章 紅葉第522章 騷亂第518章 宣雲的婚事第80章 再出狀況第210章 無恥與厚臉皮第52章 傷的是誰第388章 大殺器第361章 辛葵第267章 邀貼番外之宣韶篇二第1章 王家後院第560章 喜脈第408章 方老夫人的悲劇第338章 出嫁第461章 目的第622章 收穫第394章 保媒拉線第210章 無恥與厚臉皮第282章 我家有男初長成第380章 夜探書房第331章 七月喜事第454章 姜氏的心意第496章 匕現第159章 不翼而飛第五百一十章第310章 各人有個人的姻緣第455章 知她懂她第560章 喜脈第445章 偏心第288章 粉墨登場第454章 姜氏的心意第三百六十六章第328章 救第199章 路上的貓膩第30章 門房第68章 邀約第261章 崔姨娘事發第176章 風向要變第18章 李嬤嬤的弱點第三百八十六章第489章 退婚第450章 打人打臉,揭人揭短第445章 偏心第268章 溫家園第76章 大濮寺是非第261章 崔姨娘事發第477章 人各有志第621章 姐妹第568章 丫鬟第212章 爛女人背後也有眼瞎的騎士第457章 風雨欲來第483章 多事之夏第356章 外敵還是內訌第638章 暴露第四百三十八章第23章 方子第329章 生死第70章 厚此薄彼第五百四十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