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應對

初春,北地還寒冷,稀稀疏疏的樹木冒死嫩芽新發。許多達官貴人還裹着厚厚的冬衣,而敏銳的農人早已覺察溫度回升,大雁歸來。封凍的土地已解凍,於是農人們忙得不亦樂乎。

照例在農人開始繁忙之時,長孫皇后攜了後宮女眷、朝廷命婦入田間地頭,開始一年一度的農事祭祀親蠶,寓意來年是個豐收年。

御書房內,李世民正來回踱步。

“糧食籌集如何?”李世民停下腳步問長孫無忌。

“陛下放心,從去年開始籌集,太倉已滿倉。”長孫無忌回答。

“楊刺史有何看法?”李世民又詢問過年趕回來述職就被留在長安的楊恭仁。

去年,楊恭仁被任命揚州刺史之前,曾於深夜秘密進入御書房拜見李世民。當時,李世民板了臉,問:“不知楊刺史還有何大事,要如此秘密?”

“陛下,楊氏家族裡有一女娃,降生時,曾有鸞鳥繞樑三匝,銜來五彩石。後來癡傻九年,前幾日,忽然不癡傻了。”楊恭仁說。

李世民一驚,“哦”一聲,問:“可有找高僧瞧瞧?”

“淑妃剛好省親,帶了李淳風道長,李道長親自瞧了,不是鬼魅作祟。”楊恭仁回答。

李世民從鼻子裡“嗯”了一聲,道:“怪力亂神,切不可多言。你我君臣,在此說說即可。”

“臣下謹遵陛下教誨。”楊恭仁拜了拜。

李世民撥弄了一下案几上的奏摺,示意楊恭仁講述。

楊恭仁便說:“此女自言因鸞鳥搗亂讓她魂魄不穩,鸞鳥主人一個叫潘的得到仙人就帶她殘魂破魄去修煉。前幾日被歹人所害,纔不得不返回。”

“哦?”李世民這一瞬間,心裡升起一種莫名的衝動,那眸光裡閃過一絲期待。

楊恭仁在權力場上角逐日久,自然揣度得了李世民也是對尋仙這種事動心了。那麼,自己這侄女兒就不至於有性命之虞。

“是的。此女乃臣下六弟小女。如今醒來,雖未曾有神奇之處。但她與我說起,她師父曾交待了幾件事,讓我務必轉告陛下。”楊恭仁頓了頓。

李世民蹙了眉,狐疑地掃了他一眼,問:“何事?”

楊恭仁也不管李世民的懷疑,徑直說:“臣下侄女所言,她師父委婉說過,明年開春,旱魃橫行,蝗災肆虐。”

“癡女說話,何以當真?”李世民反問。

楊恭仁拜了拜,道:“當日我亦這般懷疑,但臣下侄女所言,三月日食。”

李世民一驚,只蹙眉,又問:“除此之外,可還有別的事?”

“據說大旱蝗災後,關中大水。”楊恭仁又說。

李世民站起身,在燭火搖曳裡走來走去,走了許久後,才停下來,反問楊恭仁:“此事甚爲風險,你爲何要說?”

“臣下並非爲了自己的前途,亦不是爲楊氏利益。畢竟,我亦年邁,浮沉大半生,所希望的亦不過是天下太平。而陛下與大唐能給予天下百姓這份兒太平。臣下冒死亦也要稟告。但因爲鬼神仙道之說,我亦將信將疑,故而只能以此方式來與陛下說起。還望陛下不動聲色予以應對。”楊恭仁說着,跪地行了匍匐大禮。

“你且起身,此事我亦知,便自由定奪。你此去揚州上任,還請竭心盡力,爲揚州百姓謀求福利。”李世民說。

楊恭仁不再說什麼,弓身退出御書房。御書房外,正等着的長孫無忌掃了他一眼。

李世民自然不會將此事與長孫無忌說起,莫說此事存諸多疑點,就是弘農楊氏在這幾年所做的謀劃,他卻也知曉一二。

不過,思前想後,李世民也看不出楊恭仁所說之事於他於楊氏有什麼好處,搞不好還得配上楊氏一族以及那個女孩的性命。因此,他還是召來長孫無忌,着手收購糧食的計劃。

“陛下,大唐初定。去年吉利趁我們不備來襲,席捲不少財物,國庫如今空虛。”長孫無忌不解,也以此試探一下李世民,想要知曉楊恭仁方纔所說爲何。

“一國之本,你切勿多言,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李世民掃了長孫無忌一眼。

長孫無忌不敢多言,只連連稱是。李世民卻是繼續說:“民乃國之根本。朕只是想若有個天災人禍,太倉裡都無糧,這——”

“陛下放心,我親自督辦。”長孫無忌回答。

此後將近一年,長孫無忌督辦收糧。與此同時,蜀王亦在蜀中緝拿人牙子返回後,說在蜀中遇一仙者,說明年關中蝗災,北地大旱,還請早做準備。

當然,李世民派人暗中一查,便知曉李恪是與那楊氏女郎相識,想必也是聽那楊氏女郎所言。

爾後,那楊氏九姑娘以驚人之姿,找尋鹽礦,平羌人,提出驚人構想“神農計劃”。李世民再不敢小覷此女,心裡隱約知曉今天的天災怕是來定了。

真是屋漏偏逢連陰雨!李世民內心鬱悶。

去年吉利纔來洗劫一番,這一年到處有不甘心的逆臣賊子作亂。爾後,山東大旱,虧得先前有屯糧,便開倉放糧,又免租稅,纔算安撫民心。

當然,這一舉措,就是山東那些舊貴族也沒多言。舊貴族各家也是拿出糧食來賑災,算是響應了朝廷。

爾後,草原形勢不妙,突厥忽然雪災,牛羊凍死傷無數。李世民蠢蠢欲動,也有臣子上摺子,覺得應該“趁人病要人命”,如今正是突厥艱難之際,若此時出兵可一舉拿下。

李世民聽得心裡癢癢,但礙於先前有盟約在身,此時師出無名,又加上年初就是大旱蝗災,他也不能隨便動用太倉儲備,過多投入軍費。

說實話,這一年,到處有亂臣賊子作亂,軍隊開銷那簡直是壓在頭頂的大山。

於是,李世民忍痛駁回那摺子。李靖與侯君集卻是瞧出端倪,立馬御書房覲見,說:“陛下此舉甚爲英明,拿下突厥是遲早的事。此事,臣下一定會爲陛下謀劃。”

李世民點點頭,********還是在籌集糧食上。於是,又瞄上長安富戶,商議一番,也是高價買了糧食,囤糧太倉。

這算是好不容易磕磕絆絆過了貞觀元年,難道真的又要迎來天災肆虐的一年?

起先,李世民也希望那楊氏阿芝所言爲誑語。

但一過了年,原本該是春雨綿綿的時刻,天上晴空萬里,****都是陽光普照。即便有皇后攜帶朝廷命婦祭祀,也遲遲不見有雨。封凍的土地雖解凍,但也因太硬無雨水滋潤,農作物遲遲種不下去。

眼看日子一天天過,雨水沒來。農民等不及,男女老幼背水澆地,總算將種子播下。播種後,又是不見雨水,農民們是全家出動,到湖泊河流裡取水。而更可怕的是湖泊河流的水也在逐漸減少。

農民恐慌,各地官員亦驚嚇,趕忙將此情況上奏,說恐怕繼去年山東大旱後,今年又將迎來春旱。

“終於還是來了。”李世民蹙了眉,內心嘆息。

然後,他召集了長孫無忌以及過完年就一直未曾去揚州上任的楊恭仁以及一干大臣到御書房商議。

長孫無忌雖不知李世民去年爲何讓他收集糧食,但卻認認真真執行了。太倉已是米麪滿倉,各地的倉庫也裝得差不多。

李世民不詢問他,只問楊恭仁如何看待。

楊恭仁卻是一怔,立刻就回答:“揚州富足,臣下早已收集米麪,去年第一批運往山東救災。第二批去年底已運送到長安,放在長安富戶的倉庫中。先前,就與陛下說過,票據已交給戶部。”

李世民知曉楊恭仁有意避開,便徑直詢問工部尚書:“工程那邊處理得如何?”

工部不敢怠慢,立馬上前彙報情況。

去年,尚書省大小官員以及工部所有官員全被李世民召集,直接討論的課題就是水利工程問題。

“你們勘察各處,尤其是關中地區,看看倘若大旱,又如何,倘若洪澇又如何。”李世民徑直將此問題丟給尚書省大小官員。

官員們面面相覷,其中工部侍郎低聲回答:“啓稟陛下,工部已在着手進行調查。”

李世民蹙了眉,道:“今年工部重中之重,就是北地,尤其是關中地區水利工程。儘快拿出解決旱澇的方案,並且在年底全面完工。”

工部一干人不解,但也不敢反對,只連聲稱是。

爾後,李世民動不動就要將工部官員抓到御書房詢問情況,一言不對勃然大怒。

整個工部這一年都是如履薄冰,戰戰兢兢。爲此,工部侍郎還專門去拜訪了蜀王與魏王。因爲聽聞蜀王對水利頗有研究,魏王也很喜歡研究地理。這兩位皇子在水利地理方面都名聲在外。無奈蜀王在蜀中上任益州大都督,只給了拜訪官員一封信,讓他們拜訪太子,說此事事關重大,該由太子主持。同時,也給予他們一份兒據說是古蹟的水利資料。

一干人等看了又看,裡面有工程圖紙,還有治水之法。

衆人心知肚明,知曉這是蜀王所爲,卻有不想承認,於是連夜謄抄一份兒,將原件還回去。

爾後,魏王李泰也表明自己對水利只是紙上談兵。不過,他倒是想要與工部官員一併考察,想要描繪大唐的美好河山。也因此,年僅7歲的魏王奏請與工部等人一同實地考察。

李世民答應了魏王要求,於是年僅7歲的魏王風餐露宿,一點苦累都不曾叫,認真考察詢問記錄,讓工部一干人等大爲讚賞。

總得來說,工部算是戰戰兢兢地實體考察,結合蜀王給予的手札,設計出旱澇水渠,並於七月開始全面動工。

因爲水渠算作利國利民之大事,工部一出告示,農人就悉數前來出力,不收工錢,甚至有地方連伙食也自帶。

工程甚爲順利,且勞動力頗多。工部瞅着這形勢,年底之前就能完工,也是鬆了一口氣。

到了年底,果真是完工了。工部立馬提交了完工報告,李世民看了看,也沒多說,只命了蜀王前往查看。

蜀王一番查看回來,與工部官員商議一番,又擬定了幾處修改方案。

工部這過完大年初一,就又開始忙上了。因蜀王私下提點,這事千萬別拖出正月。

如今,開年轉暖,冰凍結束,卻不見雨水滋潤,河流湖泊裡的水也是****銳減。先前工程裡做的蓄水池正好派上用場,卻也不夠農民澆地,只能派發給農民食用。二月初,工部的人就覺得這隱隱有大旱的預兆。只是欽天監又沒有傳出什麼消息,工部也不敢貿然定論。於是,工部幾人合計一番,就將事情如實上報,也不作結論。

報上來一陣子後,也不見朝廷有什麼動靜。公佈一干人等一直等到三月初,才收到朝廷的召令,說是陛下要召見工部衆人。

工部侍郎不敢怠慢,立馬就稟告:“從去年入冬,水窖已開始蓄水。洪澇分流工程也已做好,但天災大小,非人可預見。具體事宜,還要看具體情況。”

李世民也不苛刻,只是擺擺手讓一干人等魚貫而出,唯獨留下蜀王李恪與楊恭仁。

“大旱一事,糧食已到位;如今,蝗災又該如何?”李世民詢問二人。

楊恭仁搖搖頭,只說民衆十分畏懼,覺得是神靈降罪,這蝗蟲就是神靈使者。怕到時候蝗災一來,不是不好整治,而是百姓不願意出手。

“這倒不是難事。”李恪接話,爾後便說,“此事無礙。先前,我就拜訪過張神醫,討論這蝗蟲一事。張神醫說過這蝗蟲有藥用價值,且在家培育。此事,是許多醫者都知曉的事。去年,太醫院組織的冬季醫學論議會上,張神醫也說過此研究。”

李世民眉頭一蹙,掃了他一眼,道:“這是那丫頭的主意?”

“父親,這是張神醫的主意。這蝗蟲的確有藥用價值。”李恪回答。

李世民也不追究,只讓李恪說下去。隨後,李恪就說:“從去年開始,格物院一幫人就開始着手蝗蟲的生長情況調查。對於土壤、溫度的要求作了記錄。根據這份兒記錄,我們至少可以發動民衆,在蝗蟲剛破土而出時,予以絞殺。”

“如此甚好。絞殺破土蝗蟲者,論斤兩前往地方糧倉領米麪。”楊恭仁也建議。

李世民點了點頭,道:“就依你們這方法行。”

“父親,還有一事。我們計算過,即便是這樣的方法。怕有些地區,還是有人不敢動蝗蟲,導致蝗災。怕到時候,你得要身體力行。”李恪說到此處,抿了抿脣,神情頗爲爲難。

李世民很是狐疑,問:“如何?”

“陛下,這蝗蟲亦是美味至極。北地甚少,可嶺南一帶,我聽聞農民油炸蝗蟲,據聞美味至極。”楊恭仁緩緩地說。

“你的意思,我明白。”李世民點點頭,隨後說,“爲天下萬民,這便是我該做的。”

李恪與楊恭仁聽聞齊齊下跪,道:“百姓得陛下,乃大福。”

李世民笑了笑,想要詢問那楊氏阿芝,卻又覺得不合時宜。此時,他微眯着眼,忽然想:倘若恪兒是太子,楊氏阿芝是太子妃,未來的大唐不知會是怎樣一般光景。(未完待續。)

第三百六十四章 暗潮洶涌第六百三十二章 畫風清奇第五百七十八章 關心則亂第六百二十章 考驗第二百章 妥協第三百七十六章 代價第六百一十七章 醉話第三百六十一章 亂了第四十一章 家人會面第六百零一章 誰第一百八十二章 那些年的時光第六百七十章 出乎意料第六百三十一章 活在當下第三十七章 鋌而走險第四百五十二章 內裡第六百一十六章 求婚第七百四十八章 刺探第五百七十四章 前夕第一百一十八章 擔子第七百六十七章 迴歸第一百五十六章 長孫濬的告誡第七百二十章 惺惺相惜第四百七十六章 所欲第七百七十一章 心理陰影第一百三十八章 時光第一百零二章 楊宸的過往第四百二十四章 拿捏(今日第二更)第五百八十章 來人第一百九十七章 過招第四百三十章 正確打開方式第十一章 淑妃省親第四百七十七章 挖坑第六百六十八章 局中局第三百四十六章 我是來砸場子的第五百一十六章 深夜來人第四百九十三章 木禾第三百六十二章 火力全開第四百七十二章 是神是鬼第七十二章 這一夜(求月票)第四百三十章 正確打開方式第五百五十四章 王謝的心思第一百一十一章 安頓第五百三十章 黎明前第一百三十一章 祝福第四百四十八章 這就是正事第八十三章 針鋒相對第六章 開掛了?第四百四十一章 二筆少年第五十六章 交集第七百二十五章 我想第七百零八章 歲月好第五百二十二章 試探第三百五十二章 等待第七百零六章 你的來意?第七百一十三章 吃醋第六十章 暮雲山莊第四百零七章 王爺畫風不對了第七百七十九章 面紅心跳第四百二十四章 拿捏(今日第二更)第二百零二章 毒辣的問題第六百六十二章 瑣事第六百四十九章 心動(二)第三百七十七章 你要點臉行不第三百三十八章 示好第四百九十三章 木禾第五百八十二章 單槍匹馬第三百六十二章 火力全開第六百五十五章 可怖之事第一百三十一章 祝福第七百六十六章 圓滿解決第七百三十五章 應親第一百五十六章 長孫濬的告誡第三百七十七章 你要點臉行不第一百七十二章 洛江山的秘密第五百一十二章 王謝第六百五十三章 手段第一百九十三章 老孃威武第六百六十一章 誰第五百六十章 投誠第七百零七章 轉變第四十七章 真假楊清讓第三百五十一章 真正的目的第一百一十七章 真正的六房第六百五十九章 做還是不做第五十八章 規劃第七百六十五章 辯第一百三十六章 對決第二十九章 我會護着你第四百三十六章 這樣的人第三百七十二章 南柯一夢?第五百七十三章 少年人的凝聚第七百四十一章 整裝第三百九十六章 挖坑埋第一百七十二章 洛江山的秘密第一百四十二章 潘道長第三百四十三章 觀望第八十四章 只要她好第二百零五章 急切的願望第七百零五章 一時好奇第九十二章 可能的身份
第三百六十四章 暗潮洶涌第六百三十二章 畫風清奇第五百七十八章 關心則亂第六百二十章 考驗第二百章 妥協第三百七十六章 代價第六百一十七章 醉話第三百六十一章 亂了第四十一章 家人會面第六百零一章 誰第一百八十二章 那些年的時光第六百七十章 出乎意料第六百三十一章 活在當下第三十七章 鋌而走險第四百五十二章 內裡第六百一十六章 求婚第七百四十八章 刺探第五百七十四章 前夕第一百一十八章 擔子第七百六十七章 迴歸第一百五十六章 長孫濬的告誡第七百二十章 惺惺相惜第四百七十六章 所欲第七百七十一章 心理陰影第一百三十八章 時光第一百零二章 楊宸的過往第四百二十四章 拿捏(今日第二更)第五百八十章 來人第一百九十七章 過招第四百三十章 正確打開方式第十一章 淑妃省親第四百七十七章 挖坑第六百六十八章 局中局第三百四十六章 我是來砸場子的第五百一十六章 深夜來人第四百九十三章 木禾第三百六十二章 火力全開第四百七十二章 是神是鬼第七十二章 這一夜(求月票)第四百三十章 正確打開方式第五百五十四章 王謝的心思第一百一十一章 安頓第五百三十章 黎明前第一百三十一章 祝福第四百四十八章 這就是正事第八十三章 針鋒相對第六章 開掛了?第四百四十一章 二筆少年第五十六章 交集第七百二十五章 我想第七百零八章 歲月好第五百二十二章 試探第三百五十二章 等待第七百零六章 你的來意?第七百一十三章 吃醋第六十章 暮雲山莊第四百零七章 王爺畫風不對了第七百七十九章 面紅心跳第四百二十四章 拿捏(今日第二更)第二百零二章 毒辣的問題第六百六十二章 瑣事第六百四十九章 心動(二)第三百七十七章 你要點臉行不第三百三十八章 示好第四百九十三章 木禾第五百八十二章 單槍匹馬第三百六十二章 火力全開第六百五十五章 可怖之事第一百三十一章 祝福第七百六十六章 圓滿解決第七百三十五章 應親第一百五十六章 長孫濬的告誡第三百七十七章 你要點臉行不第一百七十二章 洛江山的秘密第五百一十二章 王謝第六百五十三章 手段第一百九十三章 老孃威武第六百六十一章 誰第五百六十章 投誠第七百零七章 轉變第四十七章 真假楊清讓第三百五十一章 真正的目的第一百一十七章 真正的六房第六百五十九章 做還是不做第五十八章 規劃第七百六十五章 辯第一百三十六章 對決第二十九章 我會護着你第四百三十六章 這樣的人第三百七十二章 南柯一夢?第五百七十三章 少年人的凝聚第七百四十一章 整裝第三百九十六章 挖坑埋第一百七十二章 洛江山的秘密第一百四十二章 潘道長第三百四十三章 觀望第八十四章 只要她好第二百零五章 急切的願望第七百零五章 一時好奇第九十二章 可能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