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李自成、千年帝都(上)

以這時路況而言,從汝州到洛陽約有兩百多裡,雖有南陽到洛陽的驛路官道”然年久失修”這路也不好走。日積月累”官道上到處是高差一兩尺的車轍印,馬車行在上面,左右晃動如跳舞似的,反而是獨輪車走得很順暢。

就算如此”從汝州到臨汝道路還算好的,畢竟都是平坦河川之地。過了大興堡,到嵩縣境內,就有幾十裡的丘陵山地,再順着伊水往北到龍門關,這兩地的山路更不好走。

舜鄉軍有大量的馬車騾馬,不需人力,又是空車而行,雖然拖拉十門沉重的紅夷大炮,行軍的速度還可以保持。

主要是陳永福的插重隊拖累了速度,大敵就在近處,陳永福也不敢分什麼後軍,所有的輻重,都與中軍隨行。

他們的擡重隊用獨輪車,大板車運送輻重帳篷等物,行走皆靠人力,體力與訓練與舜鄉軍相比也大大不如,所以這速度怎麼也快不起來,這還是沒有運送糧草的情況下。

好在有舜鄉軍在,他們的盔甲插重等物,都可讓插重隊運送,士兵們手上只抓一井兵器,大大減輕他們負擔。只有舜鄉軍戰士仍是全副武裝,甲冑齊全行軍,這些營養良好,訓練有素的職業戰士披着幾十斤的盔甲,行軍走路,皆是精神抖撤。”“

大軍初七日辰時出發,李光衡的庚部騎兵千總,與溫達興的夜不收千總一起作爲前軍,探明敵情,規劃紮營之地。他們這天走了一百里,午後到達大興堡,爲主力大軍準備良好的休息場地,豐富的伙食,待主力一到,就可以安心休息,恢復體力。

傍晚時分,王鬥與陳永福領大軍到達,走了一百里路,舜鄉軍還好”陳永福的營兵與那些民夫皆是累得上氣不接下氣,好在休息營地完善,飯菜豐盛,讓他們體力快速恢復過來。

李光衡在營地迎接王鬥等人到達,溫達興麾下的夜不收們,卻是繼續前行悄探,散佈到大興堡與龍門關之間的地帶去。他們匯合原先幾日在洛陽,永寧,宜陽等地哨探的夜不收們,源源不斷爲大軍傳回最新的情報。

依軍例作戰,舜鄉軍己是深入到骨髓中去,持別哨探方面,舜鄉軍上下更是無比重視。依王斗的估計,大興堡到嵩縣境內的丘陵山地,還有龍門關一帶的山地,都是良好的設伏之地,需仔細查探,謹防中伏。

果然”那些闖軍死性不改,在這二地皆沒有誘兵,伏兵。那些誘兵,輕鬆被李光衡的騎兵擊潰,有夜不收的哨探情報,李光衡也是一步一個腳印,根本不會冒進中伏,只是在埋伏圈外等待主力。

有劉芳亮等人前車之鑑在前,闖軍也知道這些官兵的戰鬥力。一萬人對上一千人都沒有勝算,他們近萬主力隨之而來,想要圍攻,怕需要好幾萬人,這麼多的兵力及複雜的謀劃,倉促之間,那些闖軍將領,哪裡忙活得過來?

鬧了幾次後,那些闖兵皆無趣退去。他們擅長的伏擊能力,在舜鄉軍面前卻是一展莫籌。

大軍一路有驚無險,讓陳永福慶幸不己,換成自己孤身上路,怕己經被伏擊好多次了。在王鬥看來,一隻大軍只需有良好的哨探能力,中伏的可能性就可降低八、九成。官兵屢次中伏,舜鄉軍很難中伏,原因就在這裡。

從大興堡到龍門關,舜鄉軍與前鋒營走了兩天,初九日下午,大軍到達伊水左岸的位灣驛。

李光衡的前鋒大軍”早在這裡等待。雖然天色還早,不過王鬥還是下令紮營,帶着自己的護衛總,還有舜鄉軍各將,與陳永福一起”興致勃勃遊覽了聞名於世的龍門石窟。

香山與龍門山兩山對峙,伊水從中穿流而過,這龍門山色便是洛陽八景之冠。此時伊水己是結上厚厚的冰厚,站在冰面往兩邊看去,猶如一座天然的門闕。

那山水相依的峭壁間,便鑿滿了無數的佛龕石窟,或威嚴或雄健,或活潑或清秀,一股濃厚的文明氣息撲面而來。

王鬥看得歎爲觀止,王鬥如此興致,他身旁的陳永福與秦軼臉上都露出自豪的神情。他們雖不是洛陽人氏,但這龍門石窟,同樣是他們的驕傲。

只有高史銀嘀咕一句:“一些石頭嘎子,有什麼好看的?”,王鬥微笑道:“高兄弟,不要小瞧這些石窟,這可是我華夏文明的精萃……”

高史銀道:“將軍說的是,確是精萃。

他緊了緊自己的披風大氅,這裡兩山對峙,便如一道風口,站在該處,寒風陣陣,極爲難耐。在高史銀看來,瞧這些石像,還不如回營整些酒肉吃喝爲妙。

秦軼道:“香山居士曾有言:洛都四郊,山水之勝,龍門首焉。這石窟從北魏至北宋四百餘年開鑿,有窟金數千餘,造像十萬餘,更有歷代書法大家碑林精華。唐季褚僕射曾書伊闕佛龕之碑,堪稱唐楷典範。學生有幸,曾在洛陽遊歷兩年,更在這伊闕留連多次,將軍若是有興,學生願代爲嚮導。”

王斗大喜:“有秦先生嚮導,今日定能載興而歸。”

當日王鬥確是盡興而歸,遺憾的是,現在兵荒馬亂,這洛陽八景之冠附近沒有一個遊人,未免美中不足。當地的蕭條破敗也讓王鬥嘆息,或許,未來太平了,自己可以做點什麼。

初十日一早,王鬥與陳永福又領軍出發,龍門到洛陽城不到三十里,巴時末,他們大軍到達洛水的南岸。

宏偉的洛陽城如一副畫卷,威嚴聳立在冰封的北面,千里鏡中,可以看到董風門外著名的洛陽南關碼頭,碼頭上門樓那“洛吶嚴關”四個大字是那麼清楚。

看着這座壯麗巍峨的城池,王鬥雙息不己”神都洛京,十三朝古都,曾是世界文明的中心,然現在……

“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

古人誠不我欺啊。

崇禎十三年豐二月初十日這天,永寧城。

這永寧當然不是宣府鎮東路那座永寧城,而是河南府離洛陽不遠的永寧城,後世稱爲洛寧縣便是。永寧城本爲萬安王的親封之地,月初被李自成攻陷,戰事並不激烈,在饑民的裡應外合下,可用一鼓而破來形容,闖軍傷亡不到百人。

在李自成看來,攻打永寧城,己經算是傷亡大的了,他攻破宜陽,偃師,新安諸城時,數萬大軍一圍,戰鼓一敲,當地守軍立時或逃或降,他的軍隊經常不損失一兵一卒。

到目前爲止,河南府除了洛陽城列,餘者十幾個城池己經盡歸闖軍所有。軍事攻略的出奇順利,特別李巖兄弟,牛金星,宋獻策等文人的投歸,宋獻策更獻上“十八子,主神器”的讖語,讓李自成的思想開始轉變,或許,自己也可以打江山,奪天下吧?

所以他一改往日攻城略地只爲玉帛女子,開始嚴肅軍紀:“殺一人者如殺我父,淫一人者如淫我母。”

李巖又爲他編設“迎聞王,不納糧”等歌謠,並提出“均田免糧”等口號,如此他的大軍更是迅速發展。每到一城,總有饑民願意內應,使他的攻城略地,可用不費吹灰之力來形容。

當然”李自成還改不了剷平城牆的“廢城”行徑,每攻下一城,便將當地城牆夷平。爲了養他的大軍,當地官府士伸大戶也被他一掃而空。

豫西是饑荒重地,貧苦百姓沒吃沒喝不用說,現在各處大戶財帛錢糧也盡歸闖軍所有,爲了活命,每日“自覺”投軍的人如潮水般涌來。基本上耳南府所陷城池的普通百姓,都成爲他的“軍士”,如此算來,闖軍猛漲到十幾萬,幾十萬的“戰士”,也就不足爲奇了。

對李自成來說,兵馬多當然是好事,不過爲了養這些“軍士”,他只得不斷的攻城略地”更創下七日內連攻下三城的記錄,每到一處,便將當地財帛卷掃一空,又增添多少萬的“戰士”,壓力更重,然後再繼續進行下一站……

有壓力,纔有動力,雖然養活麾下兵馬很難,不過李自成並不怎麼擔憂,大明多的是城池,多的是人口財帛。光河南就有八府,河南府掃光了,可以到開封府,開封府掃光了,可以到南陽府。

便是整個河南掃光了,可以到湖廣。湖廣掃光了,可以去陝西嘛。天下之大,哪裡不可以去?只要有兵馬在手,這大明天下,就是英雄豪傑大展宏目的良好舞臺。

永寧這個地方鍾靈毓秀,河川很美,文化燦爛。不過境內可耕種的土地少了一些,有七山二塬一分川之說,田地大部分以早地,早坡地爲主。大明現在這個氣候,水澆地禾苗都活不了,更不要說旱坡地了。

境內大部分土地,也被萬安王與當地官伸豪傑所佔有,連年來的大旱,也使當地百姓貧困到極點。

雖說永寧知縣武大烈也算公正廉明,平日多有救濟災民的善舉,不過並不妨礙窮瘋了的饑民裡應外合,配合闖軍將永寧縣城陷落力最後因逼問縣印下落,武大烈被李自成拷打而死。

一個知縣,死就死了,當地百姓可顧不上這麼多,因爲李自成敢殺萬安王,威名更震,投軍的人更是絡繹不絕。還有各處慕名而來的大小馬賊,山匪,刀客,杆子等等,他們一一被李自成收編,成爲闖軍的步卒或是馬隊。

第665章 發佈第439章 逼向松山第285章 不敢相信第28章 列隊第217章 再次分兵、拉攏第321章 東路各將第392章 名動天下第510章 大崩潰、擒獲(上)第469章 傷亡第192章 不負你第390章 伏擊第92章 定點排尿第196章 不患貧而患不安第547章 血本無歸(下)第521章 落幕第106章 斬獲第302章 此行前途、兵臨城下第794章 大側擊第824章 完了第435章 寧遠爭議(上)第501章 來自大明的征服者第571章 譁然第193章 紀巡撫要見王鬥第192章 不負你第437章 長嶺山佈置第785章 開關第30章 震驚第666章 騷動第476章 魔盒打開(中)第354章 初戰流寇(下)第159章 好狠的娘們第351章 進開封第753章 出關第144章 平亂第5章 劈掛拳、梨花槍第73章 文冊、工匠第541章 除奸隊(下)第157章 奇怪的女人第157章 奇怪的女人第184章 崇禎皇帝第350章 陳永福第200章 清兵入寇上第30章 震驚第769章 戰略第247章 血海下第433章 關外第96章 烽火連天第635章 死戰便是第111章 佈陣第371章 強攻、硬守(中)第761章 眼熟第555章 擋路者死!第442章 黃土嶺之戰(下)第175章 馬上風第783章 說服第410章 歸鄉、挑夫第559章 善後第254章 肉搏第188章 馬水口守備、發財機會第750章 聯軍第442章 黃土嶺之戰(上)第181章 借錢第77章 雙喜臨門第184章 崇禎皇帝第432章 帝皇大閱兵(上)第212章 追擊第601章 烏倫珠日格第822章 末日第220章 猛虎撲兔第760章 馳檄第293章 一戰而潰、舜鄉軍虎威第247章 血海上第141章 文恬武嬉第615章 淒涼第105章 射殺第448章 土車、醫士第542章 暗殺第186章 命運第578章 可憐吾國吾民第26章 外柔內剛第140章 贈女、知州有請第343章 衆星薈萃第524章 心中的文明第150章 聯姻第493章 逼向女兒河(上)第261章 是我的失誤第311章 雄主第651章 楊少凡獻計第323章 靜觀其變第220章 猛虎撲兔第613章 銃劍,刺第234章 敵方的重視第795章 力量第510章 大崩潰、擒獲(下)第448章 土車、醫士第17章 防守官許忠俊第57章 原則第651章 楊少凡獻計第520章 長嶺山絞肉機(中)第665章 發佈
第665章 發佈第439章 逼向松山第285章 不敢相信第28章 列隊第217章 再次分兵、拉攏第321章 東路各將第392章 名動天下第510章 大崩潰、擒獲(上)第469章 傷亡第192章 不負你第390章 伏擊第92章 定點排尿第196章 不患貧而患不安第547章 血本無歸(下)第521章 落幕第106章 斬獲第302章 此行前途、兵臨城下第794章 大側擊第824章 完了第435章 寧遠爭議(上)第501章 來自大明的征服者第571章 譁然第193章 紀巡撫要見王鬥第192章 不負你第437章 長嶺山佈置第785章 開關第30章 震驚第666章 騷動第476章 魔盒打開(中)第354章 初戰流寇(下)第159章 好狠的娘們第351章 進開封第753章 出關第144章 平亂第5章 劈掛拳、梨花槍第73章 文冊、工匠第541章 除奸隊(下)第157章 奇怪的女人第157章 奇怪的女人第184章 崇禎皇帝第350章 陳永福第200章 清兵入寇上第30章 震驚第769章 戰略第247章 血海下第433章 關外第96章 烽火連天第635章 死戰便是第111章 佈陣第371章 強攻、硬守(中)第761章 眼熟第555章 擋路者死!第442章 黃土嶺之戰(下)第175章 馬上風第783章 說服第410章 歸鄉、挑夫第559章 善後第254章 肉搏第188章 馬水口守備、發財機會第750章 聯軍第442章 黃土嶺之戰(上)第181章 借錢第77章 雙喜臨門第184章 崇禎皇帝第432章 帝皇大閱兵(上)第212章 追擊第601章 烏倫珠日格第822章 末日第220章 猛虎撲兔第760章 馳檄第293章 一戰而潰、舜鄉軍虎威第247章 血海上第141章 文恬武嬉第615章 淒涼第105章 射殺第448章 土車、醫士第542章 暗殺第186章 命運第578章 可憐吾國吾民第26章 外柔內剛第140章 贈女、知州有請第343章 衆星薈萃第524章 心中的文明第150章 聯姻第493章 逼向女兒河(上)第261章 是我的失誤第311章 雄主第651章 楊少凡獻計第323章 靜觀其變第220章 猛虎撲兔第613章 銃劍,刺第234章 敵方的重視第795章 力量第510章 大崩潰、擒獲(下)第448章 土車、醫士第17章 防守官許忠俊第57章 原則第651章 楊少凡獻計第520章 長嶺山絞肉機(中)第665章 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