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 欽差大臣

正是雪後初晴,但陽光沒有帶來暖意,反覺寒意有如透骨刀鋒。

就在這平整的官道上,一列聲勢浩大的旗牌儀仗已經離宣府鎮城不遠,閉目養神的李邦華緩緩睜開雙目,看外間隨員跺腳的跺腳,縮脖的縮脖,迎着冷風,個個抱怨不停,不由輕聲嘆了口氣。

當日朝堂情形還歷歷在目,聖上不聽忠言,反將身爲左都御史的自己發配到宣府鎮來,當時豈又沒有怨言?

不過隨後竦然而驚,身爲臣子,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又豈可心懷怨念,怨尤君上?此爲人臣所爲!

所以李邦華服從聖意,毅然到這邊陲軍鎮來。

他也不知道等待自己是什麼,然他早將生死置之度外,大不了一死罷了,自己又何懼之有?

一路行來,李邦華的內心反平靜下來,他也常常以于謙詩句自勉:“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不論如何,他不會墜了大臣本色。

一路行來,他當然不會忘了仔細觀察宣府鎮本地之事,留給他的感觀複雜難言。

有好感,更少不了惡感。

按規矩,官員過境,總免不了接待費與儀金什麼,依他的身份,一般在千兩左右。

李邦華也認爲此爲陋習,從京師出來後,一路上昌平,居庸關各官將雖然都有送來儀金,他也總是婉言拒絕,要求各官招待宴席也以簡便爲主,一般接待費只用十幾兩銀子。

當然。對各官將的“尊重”,他還是內心滿意的,也從另一個側面襯托自己的“出淤泥而不染”,只是進入宣府鎮內後……

作爲欽差大臣,未來安北都護府副都護,李邦華自然擁有傲人身份,本身還是都察院左都御史,德高望重。桃李滿園,平常所遇官將,無不敬仰三分。

此行跟隨的,也不是隨從,就是家人,還有一些錦衣衛校尉隨行。但到了那塊龍飛鳳舞寫着“皇明宣府鎮懷隆道東路”的巨大石碑下,一個關卡擋在路口,管關的一員小校。居然要檢查他們證件!

要知道,這行浩大的旗牌儀仗中,可是舉着“賜尚方寶劍”、“都察院左都御史”、“東閣大學士”等密密麻麻的旗牌。

先頭隊伍,也先行一步告知前方官府,他們這行人的到來。

王鬥等不在鎮界處迎接就罷了,還要檢查……證件?

雖然宣府鎮的路哨制度也視情況分爲二種,一種是在收容所待幾天,檢驗是否有疫病,隨便排查細作,這是針對平民的。特別是流民。

另一種就是檢查登記證件,觀察後放行。這是針對官員軍將的。

畢竟宣府鎮也算處於要通要道,每日從京師到大同鎮等處,或是山西鎮、大同鎮等處過往京師的官員絡繹不絕,若將他們也關進收容所,想必會引起軒然大波。

而且有些官將有要事在身,豈可在關卡處待幾日再走?

所以便登記證件後。每人頒給通行證放行,限時限日,可在鎮內待多少天。

此物還非常重要,沒有這個東西,在鎮內居住旅館都不成,沒有一個客棧老闆敢收留這樣的人,罰得傾家蕩產只是等閒,嚴重的,還會抓到礦山去服苦役。

大明其實對身份的控制非常嚴格,平民有戶貼,出行有路引,軍人有軍籍堪合,官員有告身,可最大程度辯明各人身份。

當然,這只是早期,現在流民滿天下,誰還去查路引戶帖?針對官員的排查更不用說了,歷史上甚至有冒牌官員的出現。

王鬥嚴格實行此策,當然引起很大的反應,與宣府鎮交好的,私下埋怨幾句,贊宣府鎮如此保甲嚴密,在大明當屬第一,難怪各方細作皆無法在宣府鎮潛身。

與王鬥不友好的,羨慕嫉妒恨的,不免大罵此舉真是辱沒斯文,特別有損官威體統,特別有人暗罵此舉有若謀反!但罵歸罵,他們也沒辦法,除非繞道宣府鎮而行,否則只得乖乖的登記,長久下來,倒也習慣了。

但對李邦華等人來說,此舉可謂極大的污辱!他們可是欽差,奉聖上之令前去宣旨,然到了地方邊鎮,竟要被一一登記?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大明幾百年,甚至放眼上下幾千年,沒聽過欽差大臣要被登記的。

李邦華更想:“此乃國中之國也,王鬥目中無人,膽大妄爲到極致!這可還是大明之土?王鬥有沒有將聖上放在眼裡?”

隨同家人隨員氣憤難言,他們上前喝罵:“放肆,這可是都察院左都御史李大人,更是宣旨欽差……”

但關卡各人只是沉默看着他們,爲首軍官淡淡道:“大將軍進出宣府鎮,都有親自登記,爾等比大將軍更高貴?”

隨員聽了更是氣憤填膺,他們尖聲怒吼:“真真是放肆,李大人可是欽差,爾等可有將朝廷放在眼裡?可有將欽差大臣放在眼裡?”

那軍官冷笑:“你等可有聞細柳營之事?天子致,無令盡不得入。”

隨行一個太監,氣勢洶洶的領了幾個錦衣衛與小太監上前,依他們想,雖然現在廠衛沒以前威風了,但虎威尤在,仍然可止小兒夜啼,這些關卡的小校,肯定不敢爲難他們。

沒想到管理關卡的那個軍官神情一冷,他喝道:“爾等閹人,是否要鬧事?依宣府律令,敢衝擊關卡者,盡誅!”

他一揮手,甚至一隊靖邊軍上來,黑洞洞的銃口只是對着他們,當場嚇得那太監與幾個錦衣衛魂不附體,個個慌忙退了下來。而且事情過去好多天,那太監想起當時的情形,仍然嚇得全身哆嗦,不斷的冒出冷汗。

最後,李邦華還是決定隱忍爲上,以免宣府鎮都進不去,他在關卡上登了記,拿到一張通行證。

“李邦華,字孟暗,萬曆二年五月生辰,江西吉水縣盤谷里人氏,身高六尺五寸,方臉闊額,面色微紅,有長鬚三絡……注:右臉頰處有一塊斑。現職:大明都察院左都御史,來意:公幹。隨員人數……”

“持此證可在宣府鎮內通行、住宿,有效期一個月。注:此證需得隨身攜帶,不得遺失。若有遺失,需在三日內補辦,並收工本費一銅圓,或糧票五合……”

看着這證件,李邦華內心不知是何滋味,還有身旁各人,一樣哭喪着臉。

那隨行太監看看手中證件,又看看李邦華的,還有隨下錦衣衛的,個個面面相覷,看來看去,每份證件都是相同,高官如此,普通卒役如此,他們不約而同想到:“此舉尊卑何在?體統何存?”

最後他們通過關卡,不過個個已經有氣無力,鑼鼓敲得亂七八糟,旗牌舉得歪歪斜斜,雖然開路旗牌上書“肅靜”、“迴避”等字樣,但走在官道上的行人,又有哪個理他們了?

шωш ✿Tтkan ✿CO

他們仍然自己走自己的,不時停下觀望,或議論指點,想他們跪下迎接,或畏懼匍匐,只是夢想。

還有爹孃牽着的小朋友,歡叫着,笑鬧着,在旗牌隊伍中跑來跑去,讓舉着旗牌的士卒們,感覺自己就象耍猴的。

還有人下意識看看,自己舉的是旗牌啊,不是龍頭,也不是元宵節在舞龍燈,這些無知孩童,在鬧啥呢?

還有,通過關卡後,這官道的質量非常好,來往車馬也絡繹不絕,非常的繁盛,與京師來前,處處蕭條,官道坑坑窪窪,形成鮮明的對比。

只是這車馬怎麼回事,左來右去的,各走一邊,他們儀仗走在官道中間,反而妨礙到車馬通行,造成混亂了?

欽差來臨,想象的黃土鋪路,淨水潑街,萬民跪伏,甚至三步一崗,五步一哨待遇沒有,一路過去,只留下一片毫不客氣的叫罵。

“哪來的土包子,連交通法則都不知道遵守……”

聽到這句話,李邦華的臉青得發白。

……

讓一行人憤怒的不單如此,宣府鎮的驛站倒非常完備,只是沿途歇息,任何費用,均需自己掏腰包,驛站不再提供免費吃喝。

各驛官也是振振有詞,大將軍下令了,現在宣府鎮驛站,只供飛報塘馬,傳遞公文之用,遞送使客功用沒了,任何人等,要在驛站吃睡,都需要自己掏腰包,欽差大臣也不例外。

面對衆人責問,他們理直氣壯:“連永寧侯爺都如此辦理,一樣自己掏錢,你等身份比他老人家還高貴?”

甚至有人冷言冷語:“國朝初時驛站通暢,便是使客稀少,奈何上樑不正下樑歪,什麼阿貓阿狗都跑進來吃喝,最後各驛站難以爲繼,更出了個闖賊……好在有了侯爺,我等又有了飯碗,我宣府鎮諸驛站走到這步容易嗎,侯爺都以身作則,你等有何不可?還想白吃白喝,讓我等再關門歇業,然後再出幾個李自成?”

風言風語,讓李邦華聽到後,氣得鼻子都歪了。

一干隨員各人,也一樣哭喪着臉,原以爲隨欽差出來,是一趟美差,想不到油水沒撈到,在驛站吃睡,都要自己掏腰包,真是大出血,大虧本了。

第247章 血海下第708章 死得好慘第220章 猛虎撲兔第568章 完善第513章 射死第287章 銅牆臉皮第328章 盛京謀議(下)第132章 捷報傳聞、盧象升(上)第556章 末日第819章 覆蓋第820章 一箭第274章 其勢己成,天下何人可制第389章 潰逃第722章 打糧第234章 敵方的重視第485章 遇敵第617章 重圍第415章 譁然第662章 思想第458章 安排第604章 新附軍第525章 密議第668章 緩衝第30章 震驚第214章 衆將驚異第821章 大潰第606章 兩截第603章 大軍出塞(上)第543章 白熱化第553章 血河(下)第452章 還是我們這邊舒暢第711章 是時候了第611章 羽騎兵萬勝第524章 心中的文明第465章 側翼第520章 長嶺山絞肉機(中)第38章 私人莊田第92章 定點排尿第471章 報捷第45章 堡成第374章 洛陽城血腥攻防戰(中)第338章 一舉兩得第41章 春耕第677章 吾代宣鎮萬民謝過第380章 夜襲成功第626章 信念第389章 潰逃第243章 鉅鹿第483章 馬科第427章 匯合行軍(下)第745章 羅剎第147章 空缺第548章 驚訝、內賊第203章 搏戰第684章 潛伏任務(中)第611章 羽騎兵萬勝第704章 一道數學題引發的(上)第560章 清算第131章 衛城第211章 石橋之戰(中)第576章 自刎第132章 捷報傳聞、盧象升(上)第106章 斬獲第435章 寧遠爭議(下)第764章 進取第318章 尊皇攘夷、驅狼吞虎第423章 鐵馬冰河入夢來第201章 遊擊將軍第262章 決定離去第440章 羣兇雲集第161章 魯密銃,難第809章 大陣第779章 絕望第48章 納捐第815章 霰彈第466章 樣子貨第300章 擊其奔散第24章 建堡第249章 看誰狠!第437章 長嶺山佈置第119章 阿巴泰第379章 不想死也得死第207章 攘外與安內第72章 貧窮第78章 火銃改進第523章 京師沸騰第700章 儒學與督察員(下)第599章 調虎離山(下)第649章 朱仙鎮之爆發第127章 英靈、退兵第573章 鎮城上任第496章 河水與血水(下)第5章 劈掛拳、梨花槍第636章 淹沒第82章 開礦費用第800章 號稱第254章 肉搏第334章 大開殺戒第40章 上官視察
第247章 血海下第708章 死得好慘第220章 猛虎撲兔第568章 完善第513章 射死第287章 銅牆臉皮第328章 盛京謀議(下)第132章 捷報傳聞、盧象升(上)第556章 末日第819章 覆蓋第820章 一箭第274章 其勢己成,天下何人可制第389章 潰逃第722章 打糧第234章 敵方的重視第485章 遇敵第617章 重圍第415章 譁然第662章 思想第458章 安排第604章 新附軍第525章 密議第668章 緩衝第30章 震驚第214章 衆將驚異第821章 大潰第606章 兩截第603章 大軍出塞(上)第543章 白熱化第553章 血河(下)第452章 還是我們這邊舒暢第711章 是時候了第611章 羽騎兵萬勝第524章 心中的文明第465章 側翼第520章 長嶺山絞肉機(中)第38章 私人莊田第92章 定點排尿第471章 報捷第45章 堡成第374章 洛陽城血腥攻防戰(中)第338章 一舉兩得第41章 春耕第677章 吾代宣鎮萬民謝過第380章 夜襲成功第626章 信念第389章 潰逃第243章 鉅鹿第483章 馬科第427章 匯合行軍(下)第745章 羅剎第147章 空缺第548章 驚訝、內賊第203章 搏戰第684章 潛伏任務(中)第611章 羽騎兵萬勝第704章 一道數學題引發的(上)第560章 清算第131章 衛城第211章 石橋之戰(中)第576章 自刎第132章 捷報傳聞、盧象升(上)第106章 斬獲第435章 寧遠爭議(下)第764章 進取第318章 尊皇攘夷、驅狼吞虎第423章 鐵馬冰河入夢來第201章 遊擊將軍第262章 決定離去第440章 羣兇雲集第161章 魯密銃,難第809章 大陣第779章 絕望第48章 納捐第815章 霰彈第466章 樣子貨第300章 擊其奔散第24章 建堡第249章 看誰狠!第437章 長嶺山佈置第119章 阿巴泰第379章 不想死也得死第207章 攘外與安內第72章 貧窮第78章 火銃改進第523章 京師沸騰第700章 儒學與督察員(下)第599章 調虎離山(下)第649章 朱仙鎮之爆發第127章 英靈、退兵第573章 鎮城上任第496章 河水與血水(下)第5章 劈掛拳、梨花槍第636章 淹沒第82章 開礦費用第800章 號稱第254章 肉搏第334章 大開殺戒第40章 上官視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