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驚世奇人

俞仁露出一個苦笑,見一旁的樑如繼已經露出幾分不耐的神色了,便忙道,“那這樣好了。眼下我確實跟樑先生有事要談,你便派個人跟着我。等我與樑先生談完了,一定馬上去你家吃飯。這總可以吧!”

候景如想了想。“好。那我等您。”說完,候景如便叫手下的一個跟班跟着俞仁,務必要將先生請回家裡吃飯。交待完跟班,候景如便興高采烈的回家去準備了。

俞仁向樑如繼露出一個苦笑,“樑先生請。”

原本,俞仁是想請樑如繼到汪文言的家裡談的,可是因爲半道上候景如的打岔,兩人便就近找了家位置稍偏的茶樓,開了一間清雅的包間。兩人便在包間裡談起來。

俞仁有預感,他此次與這個叫樑如繼的人的談話,將會對他今後的人生,產生重大的影響。他此時的心情,感覺就像是現代男女一夜**前的那種心情,有點期待又緊張刺激。

趙蕊也知道,俞仁與這個樑如繼談的必是些叛道離經的話,她不想讓別人聽去,以免惹上不必要的麻煩,於是便站在包間的門外,算是爲他們把風。而那個候景如派來的下人,也遠遠的站在樓下等着。

“方纔樑先生之話,令我豁然開朗。我大明如今的形勢,確如先生所言,一絲不差。只不知樑先生可有什麼好的救世之策?”

那樑如繼坐在窗前道,“要說濟世之策。以我觀之,最根本的是要更改我們現行已經近兩千年的帝王制。”

俞仁突然聽到樑如繼講出這樣一句話來,真真的是驚出了一身的冷汗。他腦中閃出的第一個念頭便是:這傢伙莫非也是位穿越者。不然,他怎麼會說出這句明顯帶着現代色彩的話。

“願聞其詳。”

那樑如繼端起茶,輕輕喝了一口,這才道,“不知俞兄弟可曾聽說過四十多年前,大明有一位名氣極盛的人物。”

“你說的是張居正嗎?”雖然俞仁從前的歷史學的不好,但是他來此之後對大明的歷史卻進行了一場惡補,自然知道四十多年前正是張居正聲名鼎盛之時。

樑如繼搖了搖頭。“張居正雖然有名,卻是因爲他在官場的作爲。我說的這人卻是位無品無職的布衣之士,他的成就也不在官場,而是民間。”

俞仁想了半天,終還是答不上來。

“何心隱!俞兄弟可曾聽過這個名字?”

俞仁搖了搖頭。他說的是實話。雖然明代以前的史書他也曾讀過不少。但是何心隱這個名字,卻還真是第一次聽說。

“這個何心隱原名叫樑汝元,也是江西吉安人,他是王學的再傳弟子,屬泰州學派。他曾經講過,他這一生,做過最有意義又最叛道離經的事情,便是他於三十歲時創建的聚和堂。

那之前,他剛剛以鄉試第一的成績高中舉人,就在他準備進京會試時,偶然認識了一位奇人——王艮。王艮先生是明陽先生的傳人,也是泰州學派的開創者。據說他從前只是個鹽場的竈丁,後來跟着明陽先生學道,終於盡得真傳。

這個何心隱認識王艮後,聽了他的幾次講學,爲王艮先生的‘百姓日常即是道’的思想深深打動,最後決定放棄會試,回到家鄉創辦了聚和堂,以實踐來印證和探索着王艮先生所傳授他的所謂‘百姓日常即是道’的觀點。

他所創辦的這個聚和堂,將全族數百戶合至一處,對他們進行統一的調派、教化。他在聚和堂裡,設立了專門的學堂,凡堂內六歲以上童子,不論貧富,都必須要到學堂上學。

而對這些學堂裡的孩子,他不僅免學費,還給孩子們提供免費的食宿,讓大人們完全不用擔心。

此外,他還將自家的千畝良田拿出來均分給衆人,由他們自行耕種。至於上交給朝廷的稅賦,全村也都是由他統一代收、代交。

實際上,聚和堂便如一個大家庭,而何心隱就如同這個大家庭裡的家長。在這個大家庭裡,一切的事情都由何心隱來安排處置。在這個大家庭裡,人與人之間,只有男女、老幼、分工的不同,卻沒有尊卑貴賤之別。”

說到這裡,樑如繼露出一副嚮往的神色。

而俞仁更是震撼,他還真沒想到,在四百多年前的中國,就已經在身體力行的實踐着共產主義了。以前在學校裡,老師不都是教我們,共產主義是從歐洲傳入中國,也是最早在歐洲產生的嗎?爲什麼在遠比歐洲產生共產主義早兩百多年的時候,中國就有人開始在實踐着這一套理論了呢?

雖然從名字上看,他們一點關係也沒有。但是從他們實際的追求目標和操作手法上,卻又都是如此的相似。這倒底是歐洲人向我們學去了共產主義,還是我們向歐洲人學來了共產主義?俞仁困惑了。

不過,現在這已經不是他要關心的重點了。

“後來呢?”俞仁問,他對這個何心隱創立的這個聚和堂實在是太有興趣了。

“這個聚和堂存在了十二年。後來有一次朝廷要加收皇木銀兩,何先生反對,還寫了封信譏刺當時的永豐知縣。於是,那位知縣便派人將何先生給抓了起來。起先,他們給他定的罪是絞刑,後來在何先生朋友們的極力斡旋下,纔將絞刑改成了流刑,將何先生髮配到貴州充軍。

何先生被髮配到貴州後不久,便在朋友的幫助下又逃了出來。從此,他便棄用了他原來的名字:樑汝元,而改名何心隱。從此開始了他周遊天下,講學天下的日子。直到他終於在祁門又被湖廣巡撫王之垣給抓了起來,然後很快便於獄中被悄悄打死了。”

樑如繼說到這兒,神色黯然。

俞仁沒有說話,他也很爲這位何心隱的結局而惋惜。但是,他更關心那個聚和堂的命運。

“後來呢?後來那個聚和堂怎麼樣了?”

樑如繼嘆了口氣,“自然是散掉了,何先生被官府抓走以後,聚和堂便失去了主心骨,再也無人主事,又哪能繼續下去。”

俞仁輕嘆一聲,雖然他早就料到了會是這個結果,但是當他親耳聽到,倒底還是忍不住發出一聲感嘆。

“實不相瞞,我正是永豐樑元村人。我爹就是親身經歷了那一場大變革的人。何先生創立聚和堂時,我爹正滿七歲。那時候,我們家裡只有一畝薄田,雖然每年都租別家的田種,但是也僅僅能夠勉強度日。

如果不是何先生創立了聚和堂,我爹根本就沒機會讀書。那時候,家裡能吃的飽就不錯了,哪裡還妄想讀書,遇到年成不好,都是要靠何先生家裡救濟,一家人才能過活。

可是,何先生創立聚和堂以後,我們家又分到了何先生免費提供的十畝義田而且還讓我爹和我的幾位叔叔免費入村裡的學堂讀書,還提供吃住。

我爹在堂裡的學堂讀了十一年的書,就在他出來後的第一年,何先生便被抓起來了。當時,我爹跟一班堂裡的兄弟四處奔走,終於保住了何先生的一條性命。後來,何先生去了,聚和堂也就跟着散了夥。我爹和幾位同窗雖然百般努力,想要恢復,卻終於因爲名望有限,而無能爲力。

加之朝廷施壓,聚和堂便再也沒有重聚起來。我爹於是心灰意懶之下,便帶着我娘離開了永豐。

我爹終其一生,最大的心願便是重建聚和堂,雖然他離開了永豐,卻一直在做着這方面的努力。可惜,終其一生,他的這個心願也都沒能實現,而且還爲此吃了好幾次的官司,如果不是朋友營救,他只怕也早就死於獄中了。

雖然如此,在我九歲那年,我爹到底還是沒能逃過那一劫,終於再次被抓進了縣牢。這一次,他再也沒能出來。”

樑如繼說到後,聲音開始有些哽咽起來。

“樑兄有沒有想過,何心隱的這個聚和堂顯然是很得民心的,可是爲什麼最終他卻失敗了呢?”

第384章 男人決鬥第135章 貪心小鬼第392章 鹿島風波第4章 連江城破第96章 怯戰真相第22章 主僕同難第97章 傷情楊生第413章 出關禦敵第263章 圍殲之計第52章 大言不慚第327章 利益交換第153章 無路出海第130章 春蠶到死第251章 再現不和第17章 一座難求第384章 男人決鬥第40章 登月之夢第244章 他鄉故知第212章 街頭意外第345章 洞房意外第283章 揭竿之後第159章 海島夜襲第137章 南沙小島第273章 小鎮之行第199章 無爪之狼第53章 務實楊舉第297章 公心天下第386章 引敵入伏第288章 露出破綻第28章 海上風浪第286章 艱難突圍第381章 重要人質第117章 逃出禁室第13章 惹禍上身第331章 援兵十人第173章 財迷公公第248章 蒸汽動力第114章 私情公義第2章 連江渡口第90章 如意算盤第90章 如意算盤第77章 朱府之夜第311章 怯懦虎子第313章 生死大事第186章 偷情之夜第5章 家無賢妻第289章 虎穴故人第245章 殊途同歸第164章 徐氏子弟第416章 回到臺灣第128章 偶感風寒第107章 獄中生活第308章 強敵纏身第231章 平遼之爭第186章 偷情之夜第120章 楊漣託孤第39章 主動投降第200章 癡情九郎第230章 家翁試婿第405章 再回鎮江第56章 醉入圈套第122章 訂單到手第343章 做不好,重做第53章 務實楊舉第1章 荒林求生第238章 及時火至第318章 來龍去脈第23章 天生神力第50章 搞笑藉口第404章 表露身份第388章 落入敵手第19章 欲避不能第306章 乘火刺殺第102章 膽大小孩第210章 深入虎穴第57章 半路李逵第242章 就地賑災第124章 稅吏上門第147章 華商大佬第57章 半路李逵第273章 小鎮之行第170章 神秘信件第67章 李氏家族第52章 大言不慚第394章 鹿島盜首第392章 鹿島風波第163章 許氏胸懷第401章 冒充自己第294章 兩虎相爭第64章 突然出現第120章 楊漣託孤第160章 苦戰斷後第115章 螳螂捕蟬第78章 繡樓揭密第5章 家無賢妻第163章 許氏胸懷第319章 情仇交織第224章 新政猜想第20章 真假溫情第105章 刑具加身
第384章 男人決鬥第135章 貪心小鬼第392章 鹿島風波第4章 連江城破第96章 怯戰真相第22章 主僕同難第97章 傷情楊生第413章 出關禦敵第263章 圍殲之計第52章 大言不慚第327章 利益交換第153章 無路出海第130章 春蠶到死第251章 再現不和第17章 一座難求第384章 男人決鬥第40章 登月之夢第244章 他鄉故知第212章 街頭意外第345章 洞房意外第283章 揭竿之後第159章 海島夜襲第137章 南沙小島第273章 小鎮之行第199章 無爪之狼第53章 務實楊舉第297章 公心天下第386章 引敵入伏第288章 露出破綻第28章 海上風浪第286章 艱難突圍第381章 重要人質第117章 逃出禁室第13章 惹禍上身第331章 援兵十人第173章 財迷公公第248章 蒸汽動力第114章 私情公義第2章 連江渡口第90章 如意算盤第90章 如意算盤第77章 朱府之夜第311章 怯懦虎子第313章 生死大事第186章 偷情之夜第5章 家無賢妻第289章 虎穴故人第245章 殊途同歸第164章 徐氏子弟第416章 回到臺灣第128章 偶感風寒第107章 獄中生活第308章 強敵纏身第231章 平遼之爭第186章 偷情之夜第120章 楊漣託孤第39章 主動投降第200章 癡情九郎第230章 家翁試婿第405章 再回鎮江第56章 醉入圈套第122章 訂單到手第343章 做不好,重做第53章 務實楊舉第1章 荒林求生第238章 及時火至第318章 來龍去脈第23章 天生神力第50章 搞笑藉口第404章 表露身份第388章 落入敵手第19章 欲避不能第306章 乘火刺殺第102章 膽大小孩第210章 深入虎穴第57章 半路李逵第242章 就地賑災第124章 稅吏上門第147章 華商大佬第57章 半路李逵第273章 小鎮之行第170章 神秘信件第67章 李氏家族第52章 大言不慚第394章 鹿島盜首第392章 鹿島風波第163章 許氏胸懷第401章 冒充自己第294章 兩虎相爭第64章 突然出現第120章 楊漣託孤第160章 苦戰斷後第115章 螳螂捕蟬第78章 繡樓揭密第5章 家無賢妻第163章 許氏胸懷第319章 情仇交織第224章 新政猜想第20章 真假溫情第105章 刑具加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