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溫體仁的困局

秀才回來的當晚,楊波在海景房與他秉燭夜談……

秀才帶回來的消息讓楊波大爲頭疼,因爲現在他一心想巴結抱粗腿的溫體仁日子正不好過,而之前他以爲溫體仁把持朝政,一言而決的時代還沒有到來。

溫體仁正在和周延儒鬥得你死我活,而溫體仁此刻的名聲之臭,簡直是聞者傷心,見者流淚,楊波突然覺得,自己的一廂情願簡直就是個笑話。

“大人,幾日前刑科給事中黃紹傑上疏曰,自溫體仁入閣以來,天災**日日不斷,溫體仁乃大不祥之人,求罷之。陛下雖未輕信,但京師街頭巷尾,處處傳唱,民謠曰:崇禎皇帝遭瘟(溫)了……!”

楊波哼了一聲,潑髒水,扣帽子也算不得什麼新鮮事,平日他自詡爲重視宣傳工作,善於發動羣衆鬥爭第一人,現在看到溫體仁的遭遇他才知道,這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古人也不是傻子!

多年辦公室勾心鬥角的經驗讓他覺得這件事的背景並不簡單,遂問道:“既然是那給事中上疏,爲何早在京師百姓之中就已傳遍了?”

秀才公卻不答,又說道:“遠不止如此,京師更有許多民謠如:內閣翻成妓館,烏歸王巴篾片,總是遭瘟(溫),以名氏籍貫爲影射,直指溫體仁及其黨羽,內容污濁不堪(溫體仁是浙江烏程今湖州籍),聽說溫體仁雖表面泰然自若,但回府後唉聲嘆氣,應對無方……”

楊波揹着手,無意識的轉着圈子,他那少得可伶的歷史知識告訴他,溫體仁雖然榮幸的入了明史奸臣傳,可死後追贈爲太傅,諡號文忠,安宗帝朱由崧即位南京後,先削其諡號,後又恢復,史書記載與現實很矛盾……

不管怎麼說,溫體仁足足幹了八年才下臺,能夠在生性多疑,爲人涼薄,換人如換衣的崇禎內閣中幹八年,還有誰有這個本事?照理說他應該是崇禎帝相當寵幸的大臣了,爲什麼秀才公嘴裡說出來的卻大不同?彷彿溫體仁現在的地位岌岌可危一般?

“溫體仁當上首輔了沒有?”楊波問了一句。

“正與周延儒鬥得你死我活呢。”秀才嘆了口氣,他這次去京師沒有什麼收穫,唯一的收穫就是聽了無數的小道消息回來。

“原來如此”

楊波恍然大悟,政治鬥爭裡面用各種手段來抹黑對手,這沒什麼出奇的,但是奇怪的是,周延儒又是個什麼人物?居然能夠操縱京師百姓?用輿論戰打得溫體仁擡不起頭來?

“秀才,給我說說周延儒這個人”楊波終於確定,這是一場有組織,有預謀的政治鬥爭。

“我能在這當朝的首輔之爭中謀得什麼好處?”安東衛石臼所一個小小的副千戶非常狂妄的想……

秀才點了點頭,他知道楊波肯定會問起周延儒的事情,一早就做好了功課,當下喝了口茶說道:“周延儒,崇禎二年十二月特拜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參預機務,次年(崇禎三年)九月拜爲首輔,四年二月加太子太保,改文淵閣,六月,溫體仁亦入閣。周溫二人原本聯手鬥倒了錢謙益,當朝首輔只有一個,溫體仁野心勃勃,自是不肯居於人後,是以……”

“溫體仁用什麼藉口攻訐周延儒?”楊波最關心這個

“溫體仁上疏曰周延儒主試受賄、培植黨羽、通同作弊、賣官鬻爵,最關鍵的是--山東巡撫孫元化”秀才很簡潔的說道

楊波點頭,登州糜爛,溫體仁有孫元化這把刀子不用才叫傻子。

“秀才,你覺得溫體仁能不能鬥倒周延儒?”楊波覺得頭有些大,有種想參與又不知道從何着手的感覺。

秀才搖搖頭:“那周延儒簡在帝心,又豈是易於之輩?其人黨羽遍及天下,門生故吏衆多,溫體仁爲人奸妄,對周延儒表面奉承,暗地眼熱首輔之位,蚍蜉撼樹,可笑可笑!卻不知道大人爲何看好他?我看此人……”

“哦?”

楊波大感驚奇,雖然周延儒在京師大散謠言,但這種把戲對於朝堂之爭能起什麼用,對打倒溫體仁有什麼用?秀才也不會無緣無故的更看好周延儒,這裡面有文章!

“大人,此事說來話就長了……”秀才從包裹裡翻出了幾疊寫的密密麻麻的紙張出來。

“玉蘭,拿點宵夜過來!”楊波很是感興趣,這應該算是他第一次真實的參與到歷史進程中去吧?

秀才口才很好,加上用心收集各路消息,倒也說的是頭頭是道,聽得楊波不住的點頭

歷史,終於在他面前撥開了神秘的面紗,不是史書的記載,而是聽一個較爲中立的參與者講述……

說道當今的朝爭,有一個政黨是繞不過去的,可以說,明末的各種歷史走向,與這個東林黨有莫大的關係。

入主出奴,愛憎由心,雌黃信口,東林黨罵人那是相當的厲害,不但從道德,**,精神上做文章,甚至連姓氏,籍貫都免不了遭殃,但無論這些人手段如何下作,也免不了昨日黃花的命運。

崇禎五年的東林黨,就像一坨大糞,雖然惡臭無比,但是卻滋養了無數的花花草草,在這坨大糞中,有一支花兒長得分外的妖豔動人,這就是復社。

與東林黨醉心與朝政不同,復社專注與科考,他們提出的口號是:以文會友,兼議朝政。

以文會友是前提,兼議朝政是目的……

兼議朝政是歷朝歷代每一個士子的終極夢想!

是以,復社憑藉這個口號,不斷地發展壯大,很快就由江南擴及江北,進而發展到河北等處,故有江南應社、江北應社、河北應社等名目,崇禎初年,還在北京成立了燕臺社,應社也由江南一個小小的文社變成了一個巨無霸。

崇禎二年,在吳江召開了復社的成立大會—伊山大會,此次大會在應社的基礎上,將松江幾社,蘇州羽朋社、匡社,浙西聞社、莊社,浙東超社,江北南社,江西則社,歷亭席社,昆陽雲簪社,武林讀書社,山左大社,中州端社,萊陽邑社,黃州質社等合併成爲復社,以應社成員爲骨幹。

由此,復社一躍成爲當朝最大的在野黨,取代了聲名狼藉的東林黨,但它和東林黨的性質是一樣的,結黨不是目的,是手段,目的是要參政,要參政就要通過科舉進入仕途

復社被人稱之爲:“黨羽半天下”,其社員遍及各省,僅有姓名可考的就有三千零二十五人,記錄上的人不過是復社的骨幹成員而已,時有復社黨人自詡曰:“從來社集未有若是之衆,社藝亦未有如是之盛者,嗣後名魁鼎甲多出其中”

復社有自己的章程和入社誓詞,在組織架構上,每一個縣都有負責人,會員實名制,各分社文集都彙編成一本叫做《國編》的書,每一個社友的名字都列入其中。

天下讀書人,復社三有其二,甚至更多……

“我草”

聽到這裡,楊波嚇了一跳,誰說古人沒有創造力和想象力?這復社活脫脫就是個後世政黨的雛形好不好?有組織,有黨章,有目標,還有---黨主席和副主席。

“周延儒老大人籍貫宜興,那是復社的勢力範圍,崇禎四年,復社黨人吳偉業高中一甲榜眼,陳於泰會試高中狀元…………”秀才又緩緩說了一句

聽到這裡,楊波開始明白了,這就是復社所謂科舉參政,這就是復社最重要的手段了。

“呵呵”

楊波揮了揮手:“我猜,那年應該是周延儒周大人主持會試吧?”

秀才點點頭,滿臉的仰慕。

“難道溫體仁就沒有動作?”楊波問道

“溫體仁怎會放棄這種機會?會試之後上疏曰,吳偉業攜妓參加會考,品德不修,那周延儒姻親陳於泰詩詞文章平淡無奇,狀元名不符實,但此事最後還是不了了之”

楊波再次冷哼了一聲,崇禎生性多疑,雖然最後這件事不了了之,但心裡有疙瘩肯定是免不了的,這倒是個好消息。

那個吳偉業在歷史上倒是個大大有名氣的,其別號梅村先生,與錢謙益、龔鼎孳並稱江左三大家,順治十年,奉召入秘書院侍講,尋升國子監祭酒,文人之無恥,倡優亦難望其背,某伶於科白時,大聲對梅村曰:‘姓朱的有甚虧負於你?’梅村爲之面赤。

當然,史書上是這樣記錄的,什麼:“…有司再三敦逼,吳偉業控辭再四,二親流涕相求,不得已乃應詔入都”巴拉巴拉,活脫脫又是一個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人表率……

當然,這一切與楊波無關,這個吳偉業還能臉紅一下繼續當官,也算是難得可貴了。

他現在最關心的是,復社,這個龐然大物終於在他面前露出了真容,連當朝首輔周延儒都要受到它的擺佈,那麼其他官員呢?顯然,崇禎帝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周延儒在努力編織復社這張天羅地網的時候,溫體仁則站在朝堂的最高處孤獨地戰鬥着。

楊波想到這裡,心中不寒而慄……

“復社以何人爲首?”楊波定了定神,問道

“崇禎初年,文社四起,其中執牛耳者,張溥也”秀才搖頭晃腦的回答

第70章 進京第22章 練兵之法第10章 戰事又起第70章 進京第78章 破局(上)第27章 擴軍第26章 鳴鑼示警第2章 目標--皮島第38章 請叫我坑神第65章 城破第83章 再戰日照縣(上)第22章 殺人立威第27章 擴軍第18章 京師來信第62章 處旅順之遠第79章 激將之法第86章 利益交換第55章 忠義無雙于學忠第31章 實彈射擊第五十三章第99章 各方角力第113章 攻城(上)第107章 物理殺人法第26章 困局第7章 殺人者人亦殺之第31章 歸隊,士兵!第64章 商議第15章 當家不容易第128章 反攻(一)第87章 一攬子計劃第59章 身先士卒楊大人第5章 奇兵突襲第27章 傳教士的黑歷史第78章 任你牙尖嘴利,我自巋然不動第15章 商貿第117章 流言第15章 糧食換酒計劃第62章 剿匪(上)第29章 冷處理第35章 緊急軍事會議第74章 徐山阻擊戰第121章 來勢洶洶第85章 平定第五十三章第30章 千戶大人到第104章 大軍圍昌平第84章 再戰日照縣(下)第62章 處旅順之遠第20章 謀劃旅順第57章 分歧,在不經意間產生第45章 百戶變千戶第16章 再遇乞兒第91章 捷報頻傳第1章 意外的到來第四十四章第92章 朝議第1章 新局面第93章 準備第120章 山東總兵第56章 重金懸賞第32章 勸進危機第62章 剿匪(上)第32章 分外眼紅第28章 人才難得第22章 練兵之法第24章 淮安府偶遇第13章 解圍第24章 都是油第37章 專背黑鍋周光壁第90章 戰局第105章 古斯塔夫方陣第42章 慘勝破敵第15章 收穫頗豐第21章 出人意料第56章 楊老爺的怪癖第36章 人販子傳奇第54章 烈士的尊嚴第63章 謀劃遼南第98章 朝議第93章 準備第122章 反擊第98章 朝議第68章 籌謀第33章 拜見知府大人第五十二章第48章 陳碧蓮的麻煩第113章 攻城(上)第61章 顆粒火藥和臼炮第120章 山東總兵第41章 自保之策第4章 扯大旗作虎皮第50章 戰果第57章 分歧,在不經意間產生第61章 居廟堂之高第65章 城破第28章 對話第121章 來勢洶洶第85章 平定第30章 千戶大人到第109章 朝鮮之爭奪
第70章 進京第22章 練兵之法第10章 戰事又起第70章 進京第78章 破局(上)第27章 擴軍第26章 鳴鑼示警第2章 目標--皮島第38章 請叫我坑神第65章 城破第83章 再戰日照縣(上)第22章 殺人立威第27章 擴軍第18章 京師來信第62章 處旅順之遠第79章 激將之法第86章 利益交換第55章 忠義無雙于學忠第31章 實彈射擊第五十三章第99章 各方角力第113章 攻城(上)第107章 物理殺人法第26章 困局第7章 殺人者人亦殺之第31章 歸隊,士兵!第64章 商議第15章 當家不容易第128章 反攻(一)第87章 一攬子計劃第59章 身先士卒楊大人第5章 奇兵突襲第27章 傳教士的黑歷史第78章 任你牙尖嘴利,我自巋然不動第15章 商貿第117章 流言第15章 糧食換酒計劃第62章 剿匪(上)第29章 冷處理第35章 緊急軍事會議第74章 徐山阻擊戰第121章 來勢洶洶第85章 平定第五十三章第30章 千戶大人到第104章 大軍圍昌平第84章 再戰日照縣(下)第62章 處旅順之遠第20章 謀劃旅順第57章 分歧,在不經意間產生第45章 百戶變千戶第16章 再遇乞兒第91章 捷報頻傳第1章 意外的到來第四十四章第92章 朝議第1章 新局面第93章 準備第120章 山東總兵第56章 重金懸賞第32章 勸進危機第62章 剿匪(上)第32章 分外眼紅第28章 人才難得第22章 練兵之法第24章 淮安府偶遇第13章 解圍第24章 都是油第37章 專背黑鍋周光壁第90章 戰局第105章 古斯塔夫方陣第42章 慘勝破敵第15章 收穫頗豐第21章 出人意料第56章 楊老爺的怪癖第36章 人販子傳奇第54章 烈士的尊嚴第63章 謀劃遼南第98章 朝議第93章 準備第122章 反擊第98章 朝議第68章 籌謀第33章 拜見知府大人第五十二章第48章 陳碧蓮的麻煩第113章 攻城(上)第61章 顆粒火藥和臼炮第120章 山東總兵第41章 自保之策第4章 扯大旗作虎皮第50章 戰果第57章 分歧,在不經意間產生第61章 居廟堂之高第65章 城破第28章 對話第121章 來勢洶洶第85章 平定第30章 千戶大人到第109章 朝鮮之爭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