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任務

崇禎七年的最後一天,鑲藍旗一部在濟爾哈朗率領下,利用三岔河封凍的機會趁夜突襲了西平堡,佔據西平堡原本準備趁火打劫的關寧軍大敗,損失三百多騎,步軍都被拋棄在堡內留給了韃子,其餘物資器械無數,這一戰把蠢蠢欲動的關寧軍徹底打回原型,殘部在團練總兵吳襄的帶領下狂奔回錦州……

爲了掩蓋失利,祖大壽派出祖克勇,吳三桂等爲代表,在解百商社姚家的牽線下來到旅順,希望能從羊官堡運回一批韃子首級向總督大人交差,同時還想和旅順擴大商貿,上個月祖大壽聽從姚家的建議,往蒙古的土默特,喀喇沁部落販賣了一批白酒和,這些瑣事都是底下心腹掌櫃處理,祖大壽原本也沒放在心上,沒想到很快這支商隊就滿載而歸,興奮的掌櫃向祖大壽彙報稱,蒙古人根本無法抗拒白酒的誘惑,儘管商隊乘機提了三次價格,部落中的貴人習慣了白酒的辛辣後開始瘋狂起來,大量白銀收了回來,到最後蒙古人甚至用戰馬,鋒刀,肥美的牛羊來抵債,商隊不但帶回了成羣的牛羊,盔甲,戰刀和馬匹,甚至還帶回了許多蒙古奴隸,這消息讓祖大壽眼前一亮,他倒不是爲了銀子,祖家囤積的銀子只怕幾輩子都用不完,他是看到了另一個可能性,利用商貿來收買和分化蒙古各部落的可能性。

祖大壽與蒙古交往甚密,關寧軍中也有許多蒙古各部落士兵。由於後金在旅順面前連連失利,有部分鐵心與後金結盟的蒙古部落已經開始懷疑與猶豫,徐山狙擊戰中後金以優勢兵力包圍了明軍千餘人。沒想到個牛錄輪番上陣最後還是沒拿下來,反而被救援明軍包了餃子,光土默特部落就損失了近三百多精銳,這還不是最關鍵的問題,蒙古部落之所以願意遵守後金政權的指揮,是因爲每次戰場或劫掠的物資都能彌補他們出兵的損失,一旦沒有這個利益交換基礎。蒙古部落便開始離心離德,這也是皇太極需要不斷搶劫大明的原因,但隨着旅順崛起。蒙古各旗征戰了整整一年,旗裡的人幾乎都快活不下去了,士氣極爲低落,對於皇太極與旅順的決戰。他們都在觀望中。等待最後的結果。

祖大壽正是看到了這一點,西平堡的慘敗讓他頭腦清醒過來,八旗還是那個八旗,儘管正白旗幾乎被驃騎軍打殘,但八旗的戰鬥力依然強悍,慘敗或大捷僅僅是對手改變而已,所以這一次他派出了許多中層將領,希望能實地去了解一下楊波的驃騎軍到底有什麼神奇的地方。除此之外,他還必須未雨綢繆。爲決戰過後的遼東提前佈局。

抱着坐山觀虎鬥的祖大壽開始沉不住氣了,根據各方面彙集過來的消息,遼東衆將都認爲後金方面不會再無限制的拖延下去,後勤的壓力也不允許皇太極熬到另一個大淩河,羊官堡的僵局會在這兩個月內打破,但對於戰果的預測則是衆說紛紜,老成持重的人大多傾向後金完勝,旅順經此一役後元氣大傷,抱着這種觀點人有吳襄,祖克勇等,當然祖大壽知道他們被後金打怕了,光聽到八旗便頭皮發麻,他們這樣想也是實情,但也有許多人認爲,驃騎軍是行誘敵之計,否則以驃騎軍以往的作風,後金方面絕不可能如此輕鬆的圍城,比如吳襄之子吳三桂等中層將領,他們還舉了金州圍城時驃騎軍應變的例子。

祖大壽也傾向吳三桂等人的判斷,這些年輕人不比他們的父輩那樣暮氣沉沉,作爲主帥,他還知道更多後金方面的情報,連續兩年糧食減產讓後金各旗生活極爲困苦,很多旗丁家中都沒有隔夜糧,聽說八旗內最活躍的交易就是借印子糧,皇太極在遼南什麼都沒搶到,甚至連公中的糧食都提前分了下去,圍困羊官堡兩個月內,皇太極給他寫了十多封書信,有哀求,有許諾,有威脅,還有誘惑。皇太極還發動了親情攻勢,讓祖大樂、祖大成、子侄祖澤遠、祖澤沛、祖澤盛、祖澤法、祖澤潤、祖可法等寫信遊說,目的只有一個,買糧。

皇太極自扣押了朝鮮國內幾個大商社人員和財產後,後金半年多沒能從朝鮮要到一粒糧食,聽說目前朝鮮國內也亂成了一鍋粥,兩派爭吵不休,根本沒人理會皇太極的要求。

錦州也有人私下與後金方面交易,不過數額不大,祖大壽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懶得去挑明,兩面下注纔是他的存身之道,但目前遼東三國分分合合的局面已經演繹到最後關頭,接下來如何走?這纔是他最擔心的。

最壞的局面就是後金潰敗,在驃騎軍的步步緊逼下一蹶不振,最大可能是流竄蒙古各部,或者乾脆退回老家與明軍打游擊,到那個時候關寧集團將會直面旅順新興軍事集團的威脅,論戰鬥力關寧軍儘管不願意,也必須承認對手的強大,論實力或許關寧軍更勝一籌,但對手憑藉擊潰八旗主力的號召力,實力將會象滾雪球一般迅速膨脹到無法抗衡的地步,好比東江各部已經自覺,或不自覺的被綁在了一起,到那個時候關寧集團將如何自處?

根據最近京師傳回來的情報,楊波集團正處於最艱難的階段,衆將對此大多興災熱禍,但祖大壽卻意識到,楊波集團是在蓄勢,遼南將會誕生一個強大的軍閥集團,甚至比他關寧集團還要徹底,完全不受朝廷控制的軍閥集團,祖大壽有種有力使不上的感覺,隔着後金政權他火中取栗的計劃都無法實現,沒有了後金,他祖大壽怎麼搖擺?他必須在朝廷和遼南之間作痛苦的選擇,一旦楊波割據。朝廷能夠動用的力量只有他祖大壽,朝廷控制着關寧軍的糧餉,這就是他們的軟肋!

但祖大壽很快改變了打算。既然無法壓制,何不賣些人情呢?關寧軍能夠在後金和大明之間搖擺,爲什麼不能在朝廷和楊波之間搖擺?他心目中最理想的狀況就是以遼河爲界,兩家合力圍剿後金殘餘,這樣不但能增進雙方友誼,還能拖延時間,這是一個共贏的結果。楊波集團需要時間來消化遼河以南的勝利果實,他也需要時間佈局,除了派出使者與旅順接觸外。拉攏蒙古各部也是今後與楊波談判添加的籌碼之一。至於兩家最後如何發展他心裡沒底,因爲這不但取決於羊官堡大戰的結果,還取決於兩個集團將來利益的衝突,顯然這是無法避免的。但祖大壽還是希望越晚越好……

107坑道行動隊的主官馮英接到了他上任以來的第一個任務。不是什麼抓舌頭暴露藏身之地這種莫名其妙的任務,行動隊在原主官帶領下已經進行過多次,測繪任務。

行動隊將會在晚間從隱蔽坑道爬上地面,在後金伏路軍的威脅下豎立一些豎杆,以便那些在城頭的觀測的,屯務司的技術人員測量距離,並計算出坑道與兩座堅固磚窯之間的方位和距離,通過最後的計算結果來修正挖掘的正確性。

馮英上過私塾。他知道這是通過一些三角函數的公式演算得到計算結果,可惜他只是接受過簡單的理論培訓。並不算熟悉掌握,所幸他們的任務已經被那些技術人員用墨汁在地圖上標示了出來,除了雙杆測距外,他們還要標註等高線,這是挖掘坑道中非常重要的數據。

“我知道你出生礦工之家,你應該知道這些任務對咱們的重要性。”交代完任務後,牛大人語重心長的再次提醒馮英。

“我不是礦工,也沒當過老鼠!”馮英心裡反覆提醒自己,一面大聲道:“是,長官,保證完成任務!”

馮英甚至一度考慮把自己的隊伍稱爲“老鼠特別行動隊”,他認爲這個稱呼很貼切,但是當他見到105那些正在挖掘坑道的百姓後,他才明白洞里老鼠的真正含義,那是怎樣一羣疲乏困苦的人啊?除了兩隻眼睛外,他們完全就是一羣被包裹着的,會移動的泥土。

“長官,那個技術員長得可真美”身後的周起元打破了沉默的行軍,對馮英道。

馮英貓着腰跟着前面帶路的樸春海,小心控制着腳步聲,一面輕聲道:“是啊,也不知道那姑娘許了人家沒有。”

接下來又是一段沉默,行動隊分爲三個小組,分赴三個不同的地方完成任務,馮英選擇了和周起元,還有素來沉默寡言的朝鮮人樸春海這一組,樸春海之前在皮島當兵,楊波殺了沈世奎後他又進了遊擊營,不過他說大明官話結結巴巴的,所以很少發言。

就在這時,正在領路的樸春海突然舉手示意,小隊成員趕緊停住腳步不懂,一面仔細聆聽頭頂上方的動靜,從105坑道向左拐,經過許多蜿蜒曲折的小道,最後爬過通風井,從某個隱蔽的地道出口達到地面,這些地道都標註了安全位置,平時也有許多哨位在監控出口的異常情況。

樸春海小心的把燭臺放在地上,慢慢伸手從懷裡掏出一個古怪的工具,一面貼到頭頂木樑上,一面湊過去聽上方傳來的動靜。馮英知道這是坑道內必備的標準配件之一,一頭用鐵皮捲成嗩吶狀,這種工具據稱是大人發明的,在地底可以很清晰的聽見地面的動靜,有耳目靈敏的好事之徒甚至宣稱用這種聽診器能聽見韃子起夜撒尿聲。

馮英和周起元滿頭大汗,緊張的望着樸春海,樸春海皺着眉頭聽了半天,用怪異的語調輕聲道:“沒事了,過去兩個人,可能我們要小心行事。”

馮英掏出威武堡生產的懷錶確認了一下,眼下還不到子時,離他們約定的樹標杆時間還有好幾個時辰,並不需要着急。

“小心爲上”馮英叮囑了一聲,在樸春海羨慕的眼神中把懷錶貼身收好,這是主官或臨時出任務隊長們的標配,事後還需要歸還的,許多低級主官都希望自己能私人擁有一個,但因爲價格原因,懷錶在旅順依然是無數人仰望的奢侈品之一。

丑時,馮英他們終於到達了位於通風井上方的出口,三人搬開出口處的石料,又扒開遮蓋的泥土,在兩人的警戒下,馮英小心的從地下探出了腦袋。

“空氣真新鮮啊!”馮英滿足的吸了一口寒風,發出長長的嘆息聲。出口處大多設在不被引人注目的山丘或坡地,與正在推進的主坑道最遠甚至相距一兩裡地,因此他們需要加快速度了。

“那個姑娘我知道,叫韓芳梅,是個好姑娘,可惜,唉……”樸春海一面幫助周起元把他身上的特製標杆運上地面,一面對警戒的馮英道。

“哦?從小破了身子?”

馮英有些愕然,他左右打量片刻,輕聲道:“等打敗了韃子,我一定去上門提親……”(未完待續。。)

第72章 爭執第78章 破局(上)第33章 變革第54章 謀劃反擊第78章 破局(上)第40章 暗流涌動第127章 緊鑼密鼓第125章 任務第83章 進擊的兩白旗第57章 分歧,在不經意間產生第96章 信心第54章 復州戰略第40章 暗流涌動第21章 以德服人第56章 楊老爺的怪癖第34章 夜黑風高第116章 波瀾再起第83章 登陸長生島第4章 雲娘第9章 一個都沒跑第50章 戰果第19章 穩定與檢討第46章 城頭攻防戰(上)第83章 血戰第108章 亂局第68章 清點第42章 慘勝破敵第30章 千戶大人到第12章 秀才的心事第71章 面聖第75章 意志的較量第124章 107坑道第89章 皇太極有些煩惱第14章 伐明之策第38章 烏龍事件第56章 重金懸賞第68章 籌謀第74章 角力第9章 落地還錢第64章 善後事宜第99章 誰是虎?誰是兔?第4章 扯大旗作虎皮第四十九章第20章 天人交戰第90章 戰局第9章 天下大勢第25章 畢方濟神父第31章 仇人相見第102章 互通有無第88章 攻或守?第26章 鳴鑼示警第26章 雙面間諜第四十九章第17章 畢老爺收買人心第103章 對峙第39章 城頭血戰第6章 解救第4章 求食第12章 秀才的心事第26章 鳴鑼示警第74章 徐山阻擊戰第30章 威武堡第四十九章第21章 以德服人第38章 忠烈第17章 畢老爺收買人心第72章 聞香教第95章 試探第23章 心裡的辮子第83章 血戰第14章 大明朝的博彩業(下)第28章 人才難得第95章 試探第69章 商業網絡第8章 安排第112章 世事如棋局第90章 爺爺大號鍾老鬼第80章 處處開花第53章 決不放棄第106章 奠基之戰第2章 八間海景房第60章 狠毒第127章 緊鑼密鼓第54章 謀劃反擊第五十二章第48章 規劃第95章 試探第3章 救火第82章 撤離第59章 身先士卒楊大人第126章 調動第34章 再起波瀾第11章 戰術反制第80章 石臼所的強軍第30章 千戶大人到第87章 一攬子計劃第39章 針鋒相對第36章 視察(下)第26章 困局第16章 奴才
第72章 爭執第78章 破局(上)第33章 變革第54章 謀劃反擊第78章 破局(上)第40章 暗流涌動第127章 緊鑼密鼓第125章 任務第83章 進擊的兩白旗第57章 分歧,在不經意間產生第96章 信心第54章 復州戰略第40章 暗流涌動第21章 以德服人第56章 楊老爺的怪癖第34章 夜黑風高第116章 波瀾再起第83章 登陸長生島第4章 雲娘第9章 一個都沒跑第50章 戰果第19章 穩定與檢討第46章 城頭攻防戰(上)第83章 血戰第108章 亂局第68章 清點第42章 慘勝破敵第30章 千戶大人到第12章 秀才的心事第71章 面聖第75章 意志的較量第124章 107坑道第89章 皇太極有些煩惱第14章 伐明之策第38章 烏龍事件第56章 重金懸賞第68章 籌謀第74章 角力第9章 落地還錢第64章 善後事宜第99章 誰是虎?誰是兔?第4章 扯大旗作虎皮第四十九章第20章 天人交戰第90章 戰局第9章 天下大勢第25章 畢方濟神父第31章 仇人相見第102章 互通有無第88章 攻或守?第26章 鳴鑼示警第26章 雙面間諜第四十九章第17章 畢老爺收買人心第103章 對峙第39章 城頭血戰第6章 解救第4章 求食第12章 秀才的心事第26章 鳴鑼示警第74章 徐山阻擊戰第30章 威武堡第四十九章第21章 以德服人第38章 忠烈第17章 畢老爺收買人心第72章 聞香教第95章 試探第23章 心裡的辮子第83章 血戰第14章 大明朝的博彩業(下)第28章 人才難得第95章 試探第69章 商業網絡第8章 安排第112章 世事如棋局第90章 爺爺大號鍾老鬼第80章 處處開花第53章 決不放棄第106章 奠基之戰第2章 八間海景房第60章 狠毒第127章 緊鑼密鼓第54章 謀劃反擊第五十二章第48章 規劃第95章 試探第3章 救火第82章 撤離第59章 身先士卒楊大人第126章 調動第34章 再起波瀾第11章 戰術反制第80章 石臼所的強軍第30章 千戶大人到第87章 一攬子計劃第39章 針鋒相對第36章 視察(下)第26章 困局第16章 奴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