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洪承疇和孫傳庭

崇禎十年六月五日 潼關

太子太保掛兵部尚書兼右都御史銜,陝西、三邊總督兼攝河南等五省軍事的洪承疇是今天黃昏前來到潼關的。他來的時候,既不用儀仗執事和鑼鼓開道,也不坐八擡大轎,而是穿着文官便服,騎着馬,雜在一大羣騎馬的幕僚中間,在數百親信的將校和衛士的前護後擁中突然而至。

洪承疇是萬曆年間的進士出身,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二十三歲的洪承疇赴省參加鄉試,爲乙卯科中式第十九名舉人。次年,赴京會試,連捷登科,爲丙辰科殿試二甲第十四名,賜進士出身。

少年得志的他從此青雲直上,仕途也是一帆風順,幾年前就做了陝西、三邊總督,掛兵部尚書銜,實際上也只有五十出頭年紀。多年的戎馬生活使他的豐滿而白皙的臉孔染上了風塵顏色。但洪承疇卻有一項非常過人之處,那就是他能夠一方面統率軍隊鎮壓農民起義,縱兵殺良冒功,一方面卻保持高級文官生涯所養成的服飾整潔和僞裝的儒雅風度。愈是飽經世故,他愈是磨去棱角,將心中的狠毒與奸詐深藏不露,能夠遇事不驕不躁,深謀遠慮。正因爲他有這些長處,所以手下的將領都願意爲他效力,嫉妒心很重的楊嗣昌對他也毫不嫉妒,多忌多疑的崇禎對他更是十分倚重。

在此之前,他接到了兩次皇帝手詔和三次兵部檄文,要他督率巡撫孫傳庭與在陝的諸將火速將李自成一鼓殲滅,然後星夜勤王。雖然在給皇上的奏本中他總是誇大李自成的人數,叫嚷官軍方面缺乏糧餉和馬匹等困難,好像對勝利並無把握,但實際上他明白李自成所剩的人馬不多。而且長期來疲於奔命。孤立無援,反之,官軍處處都居於優勢。他的奏本不過是爲自己留個餘地罷了。他滿心希望這次在潼關一戰成功,從此解除朝廷的西顧之憂,實現他數年來未竟之志。臨離開西安前夕。他同幾位親信幕僚卜了課,扶了鸞,都很使他滿意。他如今不僅是希望獲得大勝,而且是希望把李自成、劉宗敏和高桂英等在陣前俘獲,獻俘闕下,讓皇上大大地高興一下。

現在眼看着自己的願望就要實現了,洪承疇心中的興奮之情是難以言表的。

來到了道臺衙門口,山西巡撫孫傳庭已經率領衆將在府前等候,洪承疇於孫傳庭有一段師生之誼。對孫傳庭的才幹洪承疇也頗爲欣賞,因此對孫傳庭的一些小毛病也能容忍,倆人的合作還算愉快。

看到孫傳庭已經率領衆將在門口相迎。洪承疇笑吟吟的迎了上去。“有勞巡撫大人在此相迎,洪某愧不敢當啊!”

孫傳庭恭敬的說道:“總督大人親臨潼關。下官豈敢不來,總督大人一路鞍馬勞頓,請先入內歇息。”

二人攜手入了簽押房坐定,不一會有侍衛上前奉茶,洪承疇端起銀白色的茶杯輕輕抿了一口,閉上眼睛彷彿回味着口中的醇香,良久才感慨道熬:“沒想到恩師這竟然還有上好的大紅袍,就衝着這茶老夫此行不虛啊。”

倆人的私交不錯,加之有師生之誼,加之此時沒有外人,孫傳庭便以恩師相稱。

孫傳庭笑了笑:“雖然這大紅袍是學生好不容易弄來的,但只要恩師喜歡就好,也算是不負學生的一番苦心。”

“哈哈哈........”洪承疇哈哈大笑了起來,對孫傳庭道:“伯雅啊伯雅,你還是如同昔日般狂放不羈,真是讓人擔心啊,還記得昔日老夫對你說過的話嗎?你的脾氣要是能改改,老夫這個位子恐怕早就是您的了”

孫傳庭苦笑道:“學生若是把這些都改了,那還是學生嗎?”

洪承疇搖頭不語,儘管孫傳庭這個人鋒芒太露,有時不時與他爭長論短,但是洪承疇總是能從大處着眼,對一些不愉快的事一笑置之,他拈鬚笑道:“伯雅,爲師此次前來可是要與你一起聯手將闖賊一句殲滅的,數年的辛苦就要在今朝了結了。”

“是啊,也該結束了!”孫傳庭點點頭:“有一夥流寇與上月底來到潼關外邊,原爲接應闖賊東出河南,因爲他們來得太早,被學生一剿即潰,逃至湖廣向人求撫。此事闖賊尚不知曉,故敢不顧一切直向潼關奔來。學生已派人假扮流寇奸細,攜帶密書去見闖賊,只待闖賊親統大軍來到靈寶以西,定於明日進攻潼關,只待闖賊速速趁機由潼關南原殺奔河南。以學生想來,闖賊見此密書,定然喜出望外,屆時我等必可將其一網成擒!”

看到孫傳庭自信滿滿的樣子,洪承疇總覺得事情沒那麼簡單,嘆息道:“此事確實可行,但老夫今日總是有些心神不寧,這些日子想必你也受到了朝廷的消息了吧?盧象升戰死了,這可是一個再糟糕不過的消息了。”

孫傳庭冷哼一聲,“高起潛誤國,該殺,那龐剛殺得好!若非他不調撥糧草,不發兵支援,盧象升又怎會戰死鉅鹿的,我看那龐剛就很好,竟敢帶人一路追上京城將高起潛一行人殺了個乾乾淨淨。”

看到孫傳庭還是這麼口不擇言說辭大逆不道之言,洪承疇只得選擇性的失聰,低下頭自顧自的喝茶。

這時,門外傳來了一聲報告,隨即有一位身着副將戎服、容貌漂亮、神態英俊的青年將領掀簾而入,來到孫傳庭跟前恭敬的說道:“巡撫大人,這是兵部剛發來的八百里加急。”

說完,這名青年將領將一封公函交給了孫傳庭,孫傳庭一邊拆信一邊笑着對洪承疇說道:“看來這又是皇上發來的催促咱們快點進攻的信函。”

孫傳庭笑着將信掏了出來,雙目往信件上看去,誰知一看之下他笑容頓時僵硬起來,嘴脣也微微發抖,喃喃道:“這.......這不可能,皇上怎麼會在這個時候調咱們回去,這絕不可能!”

看到孫傳庭臉色突變,洪承疇趕緊將孫傳庭手中的信函拿了過來,定眼一看,嘴角忍不住抽搐了一下,失聲道:“什麼,難道楊閣老瘋了麼,怎麼會下這種荒謬的命令,讓咱們放棄包圍圈裡的流寇去拱衛京畿?”

饒是倆人算是經歷了大風大浪的人,此刻也不禁爲這道荒謬的命令而感到吃驚不已,在這封以兵部名義發來的公函上,不禁署了兵部尚書楊嗣昌的名字,連首輔溫體仁的名字也在上面,更重愛要的是上邊還有崇禎的印章,而且上面的措辭嚴厲,責令他們接到公函的那一刻起,兩天內必須動身,否則便已通敵罪論處。

這麼嚴厲的措辭是非常罕見的,這也意味着倆人已經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必須立刻執行。

看着這份公函,洪承疇兩眼無神,呆滯的看着前方一陣無語,孫傳庭卻是氣得大吼道:“楊嗣昌誤國、溫體仁無能,他們難道不知道若是我們此刻立刻撤軍,那麼數年來的耗資無數,犧牲的數萬將士就白白浪費了嗎!”

洪承疇深吸了口氣,緩緩站了起來悲聲道:“伯雅,這事也不能全怪皇上和楊閣老,若非盧象升戰死,皇上又怎會將我等調往京城呢,而且你看看,皇上只給了咱們二十五天時間,可見時間緊迫,他們也是沒有辦法啊!”

“屁的沒辦法,朝廷每年花大把的銀子養着京營那十幾萬廢物是幹什麼用的,打野戰不行也就罷了,難道連京畿重地也不能守了麼?”

此刻的洪承疇已經冷靜下來,看到孫傳庭情緒十分激動,他肅然道:“伯雅,你冷靜一下,老夫相信若不是京畿情況危急,皇上也不會讓咱們在這個時候拋開一切趕往京城,況且軍令如山,你我不得不遵從!”

“嘿!”孫傳庭只覺得滿腔的怒火無從發泄,胸口漲得如同要爆裂一般,豁的站了起來大步向外走了出去。

看着含恨出去的孫傳庭,洪承疇只是無奈的苦笑,對於這位性格暴烈的學生兼下屬,他實在是有種無可奈何的感覺。

就在洪承疇和孫傳庭他們接到了兵部的公函,要緊急調集五萬兵馬前往京城時,在陝西東部,在洛南縣以北的荒涼的羣山裡,在一座光禿禿的、只有一棵高大的松樹聳立在幾塊大石中間的山頭上,在羊腸小路的岔股地方,肅靜無聲,佇立着一隊服裝不整的騎兵,大約有一二百人。一個身材魁梧、濃眉大眼、生着連鬢鬍子的騎兵,好像龍門古代石刻藝術中的天王像或力士像那樣,神氣莊嚴,威風凜凜,一動不動地騎在馬上,一隻手牽着繮繩,一隻手緊緊地扶着一面紅色大旗。這幅大旗帶着用雪白的馬鬃做的旗纓和銀製的、閃着白光的旗槍尖兒,旗中心用黑緞子繡着一個斗大的“闖”字。

在這面旗幟下,一名年約三旬大大漢正站在旗子下,神情專注的望着遠方.........

第178章 動手第130章 擊潰第419章 湖北失陷第445章 迴歸第535章 步卒逼近第79章 聖旨下第194章 出兵朝鮮第223章 老爺回府第313章 目標,盛京第394章 再不來洛陽就完了第228章 定下來了第140章 胡兒敢再戰否第157章 送別第283章 普特斯曼來訪第365章 朝中局勢第481章 激烈攻防第185章 米尼槍第186章 試槍第418章 皇太極的來信第461章 趁機打鐵(上)第230章 賀壽第368章 普特斯曼的野心第276章 烏鴉嘴第195章 狂風驟雨第550章 自告奮勇第299章 堅守棗莊第497章 進京述職第237章 被藐視了第9章 賊兵來了第361章 爲什麼是我第374章 傻眼了第161章 發財大計第263章 馬公公很爲難第172章 要收編第558章 盛京突圍第290章 摸底第474章 開始攻城了麼第502章 洪承疇進京第337章 填壕溝第424章 阿姆斯特丹第530章 一觸即發第285章 籌備第221章 有人要提親第406章 流寇要逃走第358章 龐剛的條件第142章 反攻第458章 找到鎢礦第514章 狙擊第112章 阿穆爾之怒第176章 你們是什麼人第415章 崇禎的新想法第217章 你要賞賜嗎第290章 摸底第175章 連你們也要欺負我們嗎第55章 需要侍寢嗎第264章 不能給他們成長起來第22章 造冊登記第152章 登聞鼓第475章 來到第6章 新軍戶報道第22章 造冊登記第272章 獲勝第355章 往哪發展第397章 東門爭奪戰第43章 前往青州第44章 魏府有女初長成第153章 辯駁四百九十三章 後宮之爭第378章 呂維祺的心思第272章 獲勝第141章 接着再打第72章 來硬的第449章 我也要當兵第481章 激烈攻防第428章 攻陷德安府第395章 向東門挺進第531章 猛烈的炮擊第214章 突圍第266章 船隊抵達第190章 面子第516章 伏擊第205章 爭奪城門第10章 遇襲第63章 第一次約會第346章 死戰第348章 高起潛的反應第59章 訂親第35章 列陣迎敵第539章 孤注一擲第299章 堅守棗莊第306章 把他們接回來第29章 不拋棄不放棄第473章 難道還有援兵第424章 阿姆斯特丹第79章 聖旨下第328章 被包圍了第333章 人肉盾牌第174章 登州第227章 商議第333章 人肉盾牌
第178章 動手第130章 擊潰第419章 湖北失陷第445章 迴歸第535章 步卒逼近第79章 聖旨下第194章 出兵朝鮮第223章 老爺回府第313章 目標,盛京第394章 再不來洛陽就完了第228章 定下來了第140章 胡兒敢再戰否第157章 送別第283章 普特斯曼來訪第365章 朝中局勢第481章 激烈攻防第185章 米尼槍第186章 試槍第418章 皇太極的來信第461章 趁機打鐵(上)第230章 賀壽第368章 普特斯曼的野心第276章 烏鴉嘴第195章 狂風驟雨第550章 自告奮勇第299章 堅守棗莊第497章 進京述職第237章 被藐視了第9章 賊兵來了第361章 爲什麼是我第374章 傻眼了第161章 發財大計第263章 馬公公很爲難第172章 要收編第558章 盛京突圍第290章 摸底第474章 開始攻城了麼第502章 洪承疇進京第337章 填壕溝第424章 阿姆斯特丹第530章 一觸即發第285章 籌備第221章 有人要提親第406章 流寇要逃走第358章 龐剛的條件第142章 反攻第458章 找到鎢礦第514章 狙擊第112章 阿穆爾之怒第176章 你們是什麼人第415章 崇禎的新想法第217章 你要賞賜嗎第290章 摸底第175章 連你們也要欺負我們嗎第55章 需要侍寢嗎第264章 不能給他們成長起來第22章 造冊登記第152章 登聞鼓第475章 來到第6章 新軍戶報道第22章 造冊登記第272章 獲勝第355章 往哪發展第397章 東門爭奪戰第43章 前往青州第44章 魏府有女初長成第153章 辯駁四百九十三章 後宮之爭第378章 呂維祺的心思第272章 獲勝第141章 接着再打第72章 來硬的第449章 我也要當兵第481章 激烈攻防第428章 攻陷德安府第395章 向東門挺進第531章 猛烈的炮擊第214章 突圍第266章 船隊抵達第190章 面子第516章 伏擊第205章 爭奪城門第10章 遇襲第63章 第一次約會第346章 死戰第348章 高起潛的反應第59章 訂親第35章 列陣迎敵第539章 孤注一擲第299章 堅守棗莊第306章 把他們接回來第29章 不拋棄不放棄第473章 難道還有援兵第424章 阿姆斯特丹第79章 聖旨下第328章 被包圍了第333章 人肉盾牌第174章 登州第227章 商議第333章 人肉盾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