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九章 三姓家奴吳三桂

見到主將突然被殺,那一千名滿洲騎兵人人都驚呆了。

這是怎麼回事?

吳三桂這廝,擅殺使臣,想要造反麼?!

“可惡的漢狗,他們殺了我們的額真!”

“殺光這些該死的漢狗,卑賤的尼堪!”

“殺光這些漢狗,爲拜克圖主子報仇!”

他們迅速反應過來,各各揮舞刀槍,大聲鼓譟嚎叫着,縱馬直前,向吳三桂疾衝而來。

而見主帥受威脅,早已虎視眈眈的三千關寧鐵騎,立即呼嘯着衝上前去,與猛衝過來的滿州騎兵,戰成一團。

兩部騎兵交手廝殺之際,吳三桂在一旁厲聲下令:“全體關寧鐵騎聽令,務必把這些滿洲餘孽,給老子全部殺光!”

聽了主將之令,三千關寧鐵騎愈發人人奮勇,他們高聲吶喊着,向着那一千名滿州騎兵大砍大殺。

一時間,雙方戰得難解難分,倒是一通好殺。

此時,鳴金聲大作,那些進攻受挫的吳軍士兵,有如倉皇潰逃的喪家之犬,紛紛顧頭不顧腚地掉頭後撤逃。

而大批的唐軍騎兵,則有如猛虎攆兔子一般,追在潰逃的吳軍後面,大肆追殺,一名又一名逃跑的吳軍士兵慘叫着倒下。

望頭全軍潰退如潮,任憑唐軍騎兵追殺,而在這邊,自家的三千關寧鐵騎,非但無法抽兵救援,反而被迫要與那一千滿州騎兵捨命搏殺,吳三桂在此刻,忽覺心下一片悲涼。

這真是一個極其荒誕而殘酷的現實。

完了,自已在這個亂世中,賴以活命的根本,終於徹底不保了。

什麼平西王,什麼清廷倚柱,什麼富貴榮華,都在此刻,徹底化爲了夢幻泡影。

他臉色慘白,嘴脣哆嗦,終於在快速地思慮了一陣後,便衝着旁邊惶然不安的傳令兵大聲吼道:“快,快打出降旗,向唐軍投降!”

聽到這道命令,旁邊的傳令兵,幾乎不敢相信自已的耳朵。

他們大張着嘴,望向臉孔怪異扭曲的吳三桂,彷彿還未從震驚中反應過來。

不是吧?深受多爾袞信重的大清平西王,竟然要背叛清廷,臨陣投降,這,這……

“入你娘!狗耳朵聾了麼?!快打降旗!你等再不打,這一衆兄弟,可就都保不住了!”吳三桂厲聲嘶吼,唾沫飛濺,面孔扭曲而猙獰。

傳令兵不敢稍怠,點頭如搗蒜,急急打出白色降旗,用盡全力在空中揮展。

望着這面揮舞的白旗,吳三桂的內心,頓時在不停滴血。

天殺的!真真運命弄人也!

其實,自已是完全不想投降唐軍的,但是,在全軍潰敗之際,自已出於保護手下軍兵的本能,一時激憤衝頭,竟一刀殺掉了前來監陣的拜克圖,這般重大罪過,清廷豈能再容自已!

吳三桂知道,自已這一切刺去,就已無法回頭了。

入他娘!入他娘!老子入他娘!!

什麼前程官位,什麼富貴榮華,在這般緊急時刻,都不及老子自已保命重要。在這般時候,爲了保命,就當他孃的個三姓家奴又何妨!休說自已只是殺了一個甲喇額真,爲了保命,就是天王老子,我也下刀不眨眼!

吳三桂陣中高高地打出白旗後,唐軍陣中迅速作出了反應。

遠遠地從千里鏡中,清楚看到吳三桂的白旗招搖,唐軍統帥劉文秀撫膝大笑,而副帥祖大壽,這位吳三桂的親舅舅,則是一臉無奈地連連搖頭。

“哼,吳三桂這廝,強要與我軍相爭,現在又打白旗投降,真真自取其辱,羞也不羞!”劉文秀一臉快意地冷笑道。

“劉帥,現在吳部兵馬願降,你看……”祖大壽在一旁低聲問道。

“準他降了,反正這廝投降慣了,再當個三姓家奴,又有何妨。倒是省卻我軍一番廝殺,亦是好事。”劉文秀大手一揮,厲聲下令:“如戰前佈置,準其投降,全軍立即按計劃行動!”

“在下得令!”

那些唐軍騎兵,在得到本陣傳來的軍令之後,不再追擊吳軍潰兵,反而拔轉馬頭,再朝兩邊兜轉前行,徑自繞到吳軍本陣後面,準備那吳軍那些關寧鐵騎一道,去夾擊那些正鏖戰不止的滿州騎兵。

而唐軍本陣,則繼續保持陣型,如牆而進,有如鋼鐵洪流,快步向吳軍本陣壓來,絕不給吳軍任何喘息的時間。

此時此刻,見到情況這般大變,吳三桂這廝,竟然向唐軍臨陣投降,爲免自已會被關寧鐵騎與唐軍合力消滅,那些滿州騎兵再不猶豫,立刻拔馬回逃。

對於倉皇遁去的他們來說,今天這番經歷,該是永生難以擺脫的惡夢了。

想跑,沒那麼容易。

三千關寧鐵騎,與追上來的唐軍騎兵一道,合力追擊了一段長長的距離,復斬殺了兩百多名落單的滿州騎兵後,才領兵撤回。

這時,一萬三千餘名潰兵,已狼狽不堪地奔回本陣,他促整理陣型後,唐軍戰陣業已快步壓至前面十餘步外,大盾如牆,牆上槍尖如從,森寒閃爍。無數面斗大的紅底黑字的唐字軍旗,在熱風中獵獵招搖,十分顯眼。

望着已然近在眼前的唐軍戰陣,吳三桂麪皮抽搐,臉上的痛苦神色,簡直難以用語言來形容。

該死的,早知唐軍如此能戰,早知現在要被迫投降,當初爲何不及抓住祖大壽的勸降機會,率部及時反正,簡直愚不可及!

要是當初自已及時率部投降了唐軍,說不定還是大功一件呢,這升官晉爵,只怕亦是手到擒來啊。

哪裡會象現在這樣,這般屈辱地被迫投降,非但白白折損了數千弟兄,自已的命運,完全掌握在他人手中,而就算唐軍能接納自已與部下,但能獲得的利益與好處,都會大大降低大打折扣呢!

這個世界,哪裡有後悔藥賣,就是價格再高,自已都會毫不猶豫地購買啊。

在吳三桂悔恨無及之時,從唐軍陣後,唐軍統帥劉文秀與副帥祖大壽,在一衆護衛的簇擁下,一齊緩緩策馬而出,來到離吳三桂不遠處站定。

吳三桂一臉羞赧,不敢正想看他二人。他緊緊地咬着牙,在長長地吸了一口氣後,忘記過去迅速滾鞍下馬,納頭跪拜。

“罪臣吳三桂,謝唐軍不殺之恩!”

其他諸如胡國柱夏國相等下屬部將,見吳三桂納頭而拜,亦不再遲疑,立即緊隨吳三桂,紛紛跪地參拜。

“長伯,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啊!”祖大壽一臉痛惜之色,望向地下跪拜的吳三桂,一臉不忍之色,長長地一聲嘆息。

吳三桂不敢起身,只是拱手稟道:“舅舅,什麼也別多說了。長伯愚蠢,有眼不識泰山,強要與貴軍相爭,今日之戰可謂自取其辱,悔之何及矣!此番戰敗來降,亦再無半點顏面可言,劉將軍與舅舅,要如何裁處我等,但憑處置便是,在下斷無二話。”

“吳將軍,你與諸將,皆且起身說話吧。我軍既已容你等歸降,這先前之衝突,種種不快,亦可就此揭過了。”劉文秀心下快意地俯望地上畏縮的吳三桂,冷冷一笑,輕輕地擡了擡馬鞭,示意其起身說話。

吳三桂臉皮漲得通紅,他站起身來後,其餘的胡國柱夏國相等人,亦個個沉默起身,氣氛十分尷尬。

吳三桂強自擠出笑容,訕訕起身,又嘆道:“在下慚愧,再次謝過劉將軍厚德隆恩,貴軍願接納我等,不究既往,這般寬大爲懷,那我等豈能不推心置腹,誓死效忠乎?從今後,我等願在貴軍帳下,投效驅馳,盡效死力。”

劉文秀聞言,哈哈大笑,內心卻在不停感嘆。

吳三桂這廝,還真是有做三姓家奴的最佳潛質啊,他這番話語,只怕當日,也同樣對多爾袞說過了吧。

劉文秀內心鄙視,表面卻作如欣賞之相,他沉聲道:“很好,吳將軍這番表態,甚合本將之心。你們放心吧,我軍既能容爾等歸降,自當用人不疑。只要你等忠心效力,又如何會不加信任呢。但是,爾等亦需知,我唐軍可以不咎既往,卻絕不容今後生變。此番來投我軍後,爾等要盡心效忠,再不得有任何反覆,否則,軍法無情,唐王亦必不輕饒!”

吳三桂內心一凜,便急急應道:“此爲自然,將軍何必多慮。我等敗軍之將,得容唐軍收留,實是不勝感激,安敢再起異心乎。我軍部下,任憑貴軍安排分配,在下無不從命。還望唐王與劉將軍,能不計前嫌量材爲用,爲我軍各位將士,各自謀個前程出路,在下就心安無礙了。在此,且容我先代他們,先行謝過劉將軍了。”

劉文秀點點頭,捋須道:“嗯,你這這話倒甚是中聽。我唐軍之中,向來不容山頭,你部兵馬,既來相投,自然要由我軍徹底整頓改編,將領軍兵,亦會各自謀取出路,這個你自可放心便是。現在時間緊急,且待我等回軍之後,第四鎮鎮長段時棨大人,便會即刻飛信稟明唐王,好生安排爾等一干部衆。”

吳三桂心中石頭落地,同樣有有說不出的失蕱,他暗暗想到,也許,從現在開始,自已將永遠失去這些如臂所指的部下了,只不過,現在人在屋檐下,活命尚是不易,安可多求其他乎。

於是,他再無二話,立即大聲答應,隨後與唐軍監撫司文官一道,整頓收拾自已的這些剩餘兵馬。軍中各類輜重器械,亦完全向唐軍稟報交納。

很快,唐軍清點本次戰果,發現共消滅吳軍三千七百餘人,加上關寧鐵騎所消滅的近三百名滿州騎兵,共滅敵四千餘人。除了這些被消滅的敵軍外,其餘人等,總數約一萬五餘人,業已盡皆投降唐軍。

相形之下,唐軍損失極其輕微,幾可忽略不計,這般戰果,讓唐軍統帥劉文秀心下極其快慰。

他立即下令,讓全軍快速打所戰場,便立即撤退離開,全軍盡返獨石口堡。

而爲了安撫人心,除了那些戰死的滿州騎兵外,那些戰死的吳軍士兵,亦先由其部下,全部拖運其獨石堡內,再統一焚化。

唐軍這番舉動,讓吳軍上下,內心既感且愧,人心頓是安定了許多。

很快,唐軍打掃完戰場後,全軍便全速撤退回獨石口,只留下地上一百來具滿州騎兵的屍首,以及極多的廢棄旗幟、武器與死馬。

唐軍凱歌高奏,勝利返回,那攝政王多爾袞方親統大軍,匆匆來到吳三桂與唐軍交戰之處。

此時的他,已從那些逃回的滿州騎兵口中,得知了唐軍在此打敗吳三桂,吳三桂這廝業已向唐軍投降的可怕消息,故他一路來此,皆是緊繃着臉,一臉強自抑制的怒容。

看到曠茫原野上,那一地的人馬死屍,皆是跟隨拜克圖前來監陣的滿州騎兵,多爾袞的內心,更是憤怒非常,牙齒咬得格格響。

接着,當有軍兵扛着拜克圖那血糊糊的屍體,一路拖來見他之時,多爾袞的憤怒,終於不可遏制地徹底爆發了。

“吳三桂!你這個無恥的三姓家奴!你辜我信任,背叛大清,本王誓要親手斬殺你這無恥之徒!”

多爾袞厲聲大吼,聲音被熱風傳出極遠,全軍聞之,無不肅然。

“攝政王,現在敵兵已撤,我軍卻該如何行動?”一旁的阿巴泰低聲問道。

多爾袞從狂怒與失態中漸漸平靜下來,一臉落寞的他,長吸一口氣,苦笑道:“唐軍剛挫敗我軍前鋒,收降其衆,士氣十分旺盛,爲免再中其奸計,我軍行動需得小心行事,再不可重蹈方纔吳部覆亡投降的過錯了。”

他沉聲道:“傳令下去,現在全軍遠來辛苦,士氣不振,皆且暫於此處紮營。且待休整一日後,明天天亮後,立即全軍攻入邊牆薄弱之處,直取獨石口!”

“嗻!”

十二萬多的清軍,因此就地紮營,營帳近乎一眼望不到邊,氣勢十分壯闊。而爲了防止唐軍夜間襲營,多爾袞安排了大量的散遊哨騎,哨探範圍放得極遠,直至邊牆之下,以免營盤突遭不測。

從白天到晚上,倒亦是全軍無事,那些遊走的清軍哨騎,可以遠遠看到邊牆之上,唐軍旗幟遍佈,軍士極多,看上去一副戒備森嚴的樣子。

只不到,到了深夜,清軍正睡得十分深沉香甜之際,忽地從邊牆之處,傳來連綿不斷的隆隆擂鼓聲,其中更是多夾有兵士吶喊鼓譟之聲,有如春雷滾滾洶涌傳來。

第八百八十五章 收復京師 返都北京第四百四十八章 與熊共舞第二百五十五章 片刻之歡第四百六十九章 二打金州第三百九十一章 漸佔上風第七十三章 回堡第九百三十八章 前軍盡滅第九百五十二章 城牆轟破 奄奄待斃第四十三章 殺機第四百二十四章 失落的遠征第五百一十五章 緣何效死第六百七十一章 失意東南,得意西北第九百章 遷先帝,滅宗藩,覆順賊第四百九十八章 王之潛伏第三百七十三章 分兵而動第七百五十章 悔之無及第八百五十五章 御駕親征,徹底潰敗第四百零六章 初到呂宋第八章 船戰第七十三章 回堡第九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被俘,大清朝覆滅第三百五十九章 朝廷軟了第九百三十五章 刨二賊之墓,再攻烏思藏第八百四十二章 扮僧回國,唐順和議第二百六十章 謀取濟州島第八十章 將計就計第二百九十九章 擄民賣錢第七百二十五章 強攻九江第三百七十一章 剝皮揎草第二百五十二章 登島攻擊第三百一十章 明人來襲第四章 歸途第八百四十三章 唐順和議 改土歸流第一百九十五章 捲菸生產第六百三十八章 君可自代之第六百三十章 南遷不了了之第二百一十二章 入援京師第四十八章 戰陣第七百一十三章 效哭清廷第五百三十四章 曾經敵人,將來盟友第九百三十六章 以戰迫和,進兵那曲第七百一十五章 大順結盟,再謀大西第九百四十三章 重炮狂攻第七百八十五章 桂王,萬不可棄城啊!第二百三十三章 龍擊炮第一百三十九章 奮發的夢想第一百八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八百三十七章 大西國滅 西川一統第三百六十二章 第四次入關第五百七十章 無毒不丈夫第四百四十九章 血腥的契機第九百一十九章 俄軍入援準噶爾第六十三章 火器論談第一百九十七章 如何封賞第九章 祖府第四百九十一章 圖庫拉圍殲戰第三百七十七章 英雄落幕第四百七十七章 帝陵是凶地第九百四十三章 重炮狂攻第三百三十五章 屠薩摩第二十八章 不歸墩第四百七十三章 狂暴火力第五十五章 奪財第八百一十章 驚天一炸,烈焰焚城第四十六章 操練第五百三十章 鐵騎突出刀槍鳴第七百四十五章 上中下三條應對之策第四百一十一章 降兵的妙用第五十章 軍議第九百四十六章 城門混戰 生死一線第四百一十二章 驚險奪城第三百六十六章 狂暴之力第七百三十五章 前轟後射第六百八十四章 天坑地陷第八百三十一章 無處可逃,不如歸降第七百三十二章 殘軍立潰第三百三十一章 島津之計第四十九章 千戶第二百一十六章 挖心狂魔第五百五十五章 刀鋒下的順從第六百九十八章 唐王勸降第七百四十章 迫降黃陂,進逼武昌第九百二十章 全殲俄軍,追亡逐北第五百八十五章 不惜代價第五百零八章 退守內城第五百六十一章 全殲圍敵第四百三十八章 李自成尋仇第八百六十八章 全殲二王,剝皮孔有德第八十七章 馬車第三百七十二章 不殺李嘯,誓不爲人第二百五十二章 登島攻擊第四百八十五章 近乎碾壓的火炮第七百零六章 平定江南如卷席第五百五十七章 一條繩上的螞蚱第三百五十五章 唐國公第九十八章 匯合第四百七十一章 炮打活人第三百三十九章 忠奸難辨第八百零九章 北援金湯城第五百三十五章 被逼攤牌
第八百八十五章 收復京師 返都北京第四百四十八章 與熊共舞第二百五十五章 片刻之歡第四百六十九章 二打金州第三百九十一章 漸佔上風第七十三章 回堡第九百三十八章 前軍盡滅第九百五十二章 城牆轟破 奄奄待斃第四十三章 殺機第四百二十四章 失落的遠征第五百一十五章 緣何效死第六百七十一章 失意東南,得意西北第九百章 遷先帝,滅宗藩,覆順賊第四百九十八章 王之潛伏第三百七十三章 分兵而動第七百五十章 悔之無及第八百五十五章 御駕親征,徹底潰敗第四百零六章 初到呂宋第八章 船戰第七十三章 回堡第九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被俘,大清朝覆滅第三百五十九章 朝廷軟了第九百三十五章 刨二賊之墓,再攻烏思藏第八百四十二章 扮僧回國,唐順和議第二百六十章 謀取濟州島第八十章 將計就計第二百九十九章 擄民賣錢第七百二十五章 強攻九江第三百七十一章 剝皮揎草第二百五十二章 登島攻擊第三百一十章 明人來襲第四章 歸途第八百四十三章 唐順和議 改土歸流第一百九十五章 捲菸生產第六百三十八章 君可自代之第六百三十章 南遷不了了之第二百一十二章 入援京師第四十八章 戰陣第七百一十三章 效哭清廷第五百三十四章 曾經敵人,將來盟友第九百三十六章 以戰迫和,進兵那曲第七百一十五章 大順結盟,再謀大西第九百四十三章 重炮狂攻第七百八十五章 桂王,萬不可棄城啊!第二百三十三章 龍擊炮第一百三十九章 奮發的夢想第一百八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八百三十七章 大西國滅 西川一統第三百六十二章 第四次入關第五百七十章 無毒不丈夫第四百四十九章 血腥的契機第九百一十九章 俄軍入援準噶爾第六十三章 火器論談第一百九十七章 如何封賞第九章 祖府第四百九十一章 圖庫拉圍殲戰第三百七十七章 英雄落幕第四百七十七章 帝陵是凶地第九百四十三章 重炮狂攻第三百三十五章 屠薩摩第二十八章 不歸墩第四百七十三章 狂暴火力第五十五章 奪財第八百一十章 驚天一炸,烈焰焚城第四十六章 操練第五百三十章 鐵騎突出刀槍鳴第七百四十五章 上中下三條應對之策第四百一十一章 降兵的妙用第五十章 軍議第九百四十六章 城門混戰 生死一線第四百一十二章 驚險奪城第三百六十六章 狂暴之力第七百三十五章 前轟後射第六百八十四章 天坑地陷第八百三十一章 無處可逃,不如歸降第七百三十二章 殘軍立潰第三百三十一章 島津之計第四十九章 千戶第二百一十六章 挖心狂魔第五百五十五章 刀鋒下的順從第六百九十八章 唐王勸降第七百四十章 迫降黃陂,進逼武昌第九百二十章 全殲俄軍,追亡逐北第五百八十五章 不惜代價第五百零八章 退守內城第五百六十一章 全殲圍敵第四百三十八章 李自成尋仇第八百六十八章 全殲二王,剝皮孔有德第八十七章 馬車第三百七十二章 不殺李嘯,誓不爲人第二百五十二章 登島攻擊第四百八十五章 近乎碾壓的火炮第七百零六章 平定江南如卷席第五百五十七章 一條繩上的螞蚱第三百五十五章 唐國公第九十八章 匯合第四百七十一章 炮打活人第三百三十九章 忠奸難辨第八百零九章 北援金湯城第五百三十五章 被逼攤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