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七章 大西國滅 西川一統

白文選感受到了衆人目光的壓力,終於長嘆一聲,來到西門城頭

看着城下一衆唐軍人馬,城頭主將白文選怒目而視,大聲喝道:“我乃大西國後軍將軍白文選是也。爾等何人,竟敢無故侵我大西,弒我皇帝,屠我軍兵,佔我州城,本將心下實甚恨之,真想盡殺爾等,方解吾恨!”

見白文選現在窘迫如此,卻還在表面上這般齒強牙硬,莫長榮一聲冷笑,大聲道:“白文選,俺乃唐軍第十一鎮鎮長莫長榮是也。爾等大西皇帝張獻忠,都已被我軍斬殺,川西大部州府盡皆歸降,你這大西國,現在更是覆滅在即,你說,你還苦守這成都府,又有何意義?現在孫可望、馬元利、劉進忠、王尚禮諸位將領,皆已順時應勢歸降我軍,難道,你還真要這般執迷不悟,去爲那張獻忠愚忠效死不成?俺也不想與你廢話,現在我軍壓境,爾等已然走投無路,何不盡早歸降,更待何時!”

“哼,你們進犯大西,弒我皇帝,我白文選受大西皇帝厚恩,安可臨陣而背之!哼!孫可望馬元利他們爲了自家富貴前程,背叛皇上,往投賊子李嘯,白某深以爲恥!今天你我各爲其主而戰,再休提這般背主忘恩的負心之輩!莫長榮,莫說是你,就是孫可望馬元利他們率軍而來,本將也會與他們斷無情面,生死相戰!”

白文選大聲吼畢,莫長榮卻是搖頭一嘆,便大聲回道:“白文選,你也別把話說得這般強硬。你的大西皇帝張獻忠都死翹翹了,你們這些無主之輩,已是秋後的螞蚱,還能蹦躂到幾時呢?你且聽好了,現在這成都城,已被我軍團團圍住,爾等全部兵馬,已是插翅難逃!本欲將爾等統統消滅,但我家唐王,考慮到你亦算是一名良將,故心懷慈悲,不想這般誅之,故特派本鎮前來招附,算是你這廝運氣好。告訴你,只要你們放下武器,出城投降,則我軍可放爾等一條生路。若是不答應,則定當攻下成都,全城兵馬及百姓,盡皆屠滅,雞犬不留!”

莫長榮這番陡然嚴厲的話語喊完,向城中這番大聲喝喊,回答他的,卻是一片沉默。

白文選臉色十分難堪,他很想痛罵回去,只不過,莫長榮的話語,卻是份量十足又這般狠厲,讓他不得不好好思考一下,自已若是強硬拒絕,會是什麼下場。

莫長榮察顏觀色,見到自已這番狠話說到了白文選的痛處,遂趕緊趁熱打鐵,又大聲喊道:“白文選,實話跟你說,現在休說這成都城,整個四川,除了這川西一帶,都差不多皆爲我唐軍所據了,張獻忠這流賊的覆滅,已是命中註定,豈得長久!更何況,爾等軍兵疲憊,困守孤城,縱我軍不攻城,你等糧秣將盡,又豈得長久乎?而我軍火炮之威力強大,你又不是不曾領教,若真到了我軍強力攻下成都城之後,在一片混亂之中,可謂泥沙俱下玉石俱焚,爾等徒死於刀兵之下,輕於鴻毛,又豈非白白做了個冤枉鬼麼?”

白文選被莫長榮說得臉色一陣紅一陣白,他下意識地向旁邊的軍兵張望了一眼,卻發現左右兩邊的左軍士卒,皆以一種可憐巴巴的眼神望向自已,他們眼中的內容,自是不問便知。

見到白文選與旁邊衆人這般模樣,莫長榮不覺暗自得意,遂又大聲喊道:“白文選,你乃是審時度勢的聰明人,如何會不識時務,定要會爲那張獻忠白白殉葬呢?還是希望你這廝能及早認清形勢,不要徒作困獸之舉,不要拿全城軍民百姓之性命,來開如此殘酷之玩笑。若爾等願意幡然悔悟,及時反正歸來,本鎮可以保證,各位軍兵將士定會各有升賞,至於主將王將軍,我唐王殿下,更是絕對會加以重用。現在這關鍵時節,何去何從,還望你好自深思啊!”

白文選目光呆滯,神情僵硬,彷彿根本就不知道,接下來要如何回答莫長榮的話語一般。

莫長榮這廝的話雖難聽,卻亦是極對,現在若要強自對抗下去,其最終結局,必是城破軍滅,而自已與這一衆手下的犧牲,說起來,也真真毫無價值。

想到這裡,白文選忍不住又是一聲長嘆。

那麼,現在的自已,要不要同意唐軍的勸降,就在這閬中城中,向唐軍投降呢?

就在他猶豫不決之際,那城下的莫長榮,已然等得頗不耐煩,他向後面招了招手,那些唐軍炮手會意,已然開始行動了。

“將軍快看,唐軍的火炮出陣了!”

正在城頭沉思的白文選,聽到旁邊的小兵這失聲的叫喊,才猛地從思考中回過神來。

順着小兵的臂指方向,白文選驚恐地看到,在成都城的北面,從圍得密密麻麻的唐軍陣中,總共推出了九十門相同大小的重炮,排成了一條筆直的直線,一齊緩緩前推。這些沉默前行的重炮,在朝陽的映照下,閃耀着隱隱的銀光。

九十門閃着銀灰亮光的鋼製重型龍擊炮,被唐軍炮手,緩緩地推到了北門外一千米處。接下來,唐軍炮手開始固定炮架,調整射角,裝填火藥與炮彈,很快就做了戰鬥準備。

這九十門重型龍擊炮,沿着北面城牆右側一字排開,威風凜凜氣勢雄壯,那黑洞洞的炮口,其凜凜氣勢,讓原本就惶恐不安的守城敵軍,嚇得開始腿腳發軟。

主將白文選,亦是第一次見到這樣可怕的巨炮,他的臉上,亦是冷汗刷刷直流。

可以想見,如果放任唐軍這般攻城,一定會給成都城牆造成極其可怕的損毀與打擊。就算成都城牆再高厚,在唐軍的連續進攻下,最終被轟破的結果,怕是已然註定。

這根本就是一場毫無懸念結果註定的戰鬥,自已在這般情況下,還真的要一條路走到黑嗎?

白文選長嘆一聲,便對城下的莫長榮大聲喊道:“莫長榮,你之話語,亦是有理。本將自會慎重考慮,你且先回,待我與衆將商議後,再派人前來貴軍陣前回復如何?”

莫長榮聽他終於說出這般軟話,心下大樂,哈哈一笑回道:“好,那就請你與諸位將士儘快做出決斷,俺就給你一個時辰的時間。如果到時你等未能出城投降,別怪俺們不客氣!”

莫長榮言畢,便拔轉馬頭,就與數名護衛一起拔馬回陣。

莫長榮等人撤走後,白文選望着城外鋪天蓋的唐軍,默然發呆。

唐軍主將莫長榮已把話說到這份上了,白文選知道接下來自已若是一招出借,只怕萬事皆休了。

自已真的有必要,去爲那已被唐軍斬首的張獻忠誓死效命,最終無聲無息地死於此處麼?

白文選不願意。

他自詡名將,功業未立,但屈死於此,實在太不甘心。更何況,要城中五萬兵馬以及成都城數十萬百姓與自已一道赴死,未免太過殘酷,也極無必要。

唉,形勢比人強,皇帝已死,大西國的覆滅已是命中註定,他孃的,要降就降吧。

白文選狠狠一拳砸在大腿上,又呆呆地向外佇望了許久,方長嘆一聲道:“唉,皇帝已逝,一切休提。現在他孃的形勢比人強,已由不得本將不從了。傳我軍令,全軍卸甲棄兵,全中在城中廣場集結成隊,然後大開城門,出城向唐軍反正投誠。”

“是,遵命!”

不多時,成都城城頭皆高掛起白旗,四座城門,亦是一齊轟然洞開。

一身箭衣不着盔甲的白文選,率着一衆將領與城中官員,垂頭喪氣地從成都城北門緩步而出,全部出城後,便一齊跪拜於地。

見到白文選率衆出降,唐軍統帥莫長榮,在一衆護衛的簇擁下,一齊從唐軍後陣中緩緩策馬而出,來到離白文選不遠處站定。

伏跪於地的白文選一臉羞赧,不敢正眼相看他,他緊緊地咬着牙,壓抑着內心羞惱的情感,又長長地吸了一口氣,便又納頭跪拜:“罪臣白文選,多謝唐軍不殺之恩!罪臣愚昧,率全軍反正來遲,請莫鎮長治罪!”

其他的下屬部將,見主將白文選納頭而拜,亦不再遲疑,立即緊隨白文選,紛紛跪地參拜。

“唉,白將軍,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啊!”莫長榮心下十分得意,卻又一臉痛惜之色,在馬上俯望打量了一番地下跪拜的白文選後,才淡淡道:“無論如何,將軍此番能及時反正來投,免去一場廝殺,實是十分明智之舉。先前的種種過節與不快,皆可就此揭過。貴部將士,非但自身性命與財產皆可保全,俺也會依先前所諾,向唐王爲你們請賞。”

白文選心下慚愧,不敢擡頭,只是拱手稟道:“多謝莫將軍!在下愚蠢,有眼不識泰山,強要與貴軍相爭,今日之處境,可謂自取其辱,悔之何及矣!此番來降,亦再無半點顏面可言,莫將軍要如何裁處我等,但憑處置便是,在下斷無二話。”

“白將軍,你與諸將皆且起身說話吧。俺已說過,我軍既已容你等歸降,這先前之衝突,種種不快,自是可就此揭過了,你再不必多心。”莫長榮心下莫名快意,他冷冷一笑,輕輕地擡了擡馬鞭,示意其起身說話。

白文選臉皮漲得通紅,他站起身來後,其餘的諸將等人,亦個個沉默起身,氣氛一時間十分尷尬。

白文選訕訕起身,強自擠出笑容,又嘆道:“在下慚愧,再次謝過莫將軍厚德隆恩,貴軍願接納我等,不究既往,這般寬大爲懷,那我等豈能不推心置腹,誓死效忠乎?從今後,我等願在貴軍帳下,投效驅馳,盡效死力。”

隨着大西國的都城成都獻降,大西國的其餘州郡,基本都是望風歸降,極少數土司地界有不服者,亦被唐軍一鼓盪滅。

自拿下成都府後,唐軍在接下來的一個月裡,橫掃西川,大西國徹底覆滅。

得到川西勝利消息的李嘯,自是喜不自勝,遂立即選派官員,前往四川各地任職,以徹底接管這塊新得之地。

同時,李嘯經反覆思考後,最終決定,爲充分安撫大西國的降將,以及安置大量的降兵,在唐軍現有的十三鎮兵馬基礎上,再加設兩鎮,總共成立十五鎮兵馬。

這兩鎮兵馬,從現有唐軍中抽調骨幹,再搭配現有的精壯降兵,進行全新組建。

李嘯希望以這樣的方式,讓這兩部兵馬中的人情世故與權力架構,得以充分打散與消解,從而爲兩鎮的重新整編,儘可能地減少阻力與磨擦。

同樣的,在這兩鎮兵馬中,也與其他各鎮唐軍兵馬一樣,大量安插進監撫司文官,以及安全司的秘密探子。從而實現兩鎮兵馬與其他各部唐軍一樣,各個將領只有統兵作戰與訓練人員的權力,卻沒有賞罰獎懲擅作威福的機會。與此同時,這些將領還會時時處於軍中監撫司文官與安全司秘密哨探的監視之下,以防他們生有異心,暗懷不軌。

最終,這第十四鎮與第十五鎮的主要將領安排,也由李嘯親自定下。

第十四鎮鎮長,爲原第二鎮副鎮長高傑,副鎮長爲降將馬元利,丙營營長爲降將王尚禮。高傑調任後,原第二鎮副鎮長爲原丙營營長郝效忠,第二鎮丙營營長,則由降將劉進忠擔任。

第十五鎮鎮長爲降將孫可望,原第二鎮火炮總長鬍賁擔任副鎮長兼乙營營長,丙營營長則爲降將白文選。

這兩鎮新建人馬,全部在四川就地整編,李嘯要求他們在三個月內整改完成,以便安排新的戰鬥任務。

大西國覆滅,川西平定,唐軍兵勢極盛,接下的目標,自是要全力攻打李自成的大順國了。

隨即,按唐王李嘯的命令,唐軍第二鎮、第十鎮、第十一鎮,總共三鎮兵馬,齊齊發兵北上,一齊攻打漢中,全力打開這個通往關陝的門戶。

第三百二十七章 琉球求援第九章 祖府第六百三十一章 板蕩識忠臣第五百八十二章 困境中的決斷第五十七章 報仇第四百二十二章 攻陷和樂城第三百六十三章 分裂的決策第六十一章 交換第八百五十三章 木邦城破,殘軍歸降第二百七十八章 下馬威第六百二十九章 復有何路可走第五百五十三章 迷茫的鄭親王第五百六十一章 喪權辱國的盟約第四百二十五章 神機弩第六百四十章 一招疏漏,後患無窮第四百五十四章 聯清復仇第三百八十七章 剃髮表忠第五百八十一章 肅殺之夜第五百六十章 李嘯的三項條件第六百一十章 和談爲上第八百九十章 大順何去何從第二百四十九章 收降的藝術第一百九十四章 俘虜安置第五百六十章 李嘯的三項條件第二百九十三章 援軍突至第三百三十四章 島津氏覆滅第七百一十四章 京師廷辨第三百五十章 清軍報復第八十五章 贖買第五百九十八章 引爲前部第二百六十四章 火炮成型第七百五十一章 擲殺阿巴泰第六百四十六章 兵圍山海關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礦 擴軍第一百一十一章 敵至第二百二十章 甕中捉鱉第一百八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八百二十三章 虎嘯中原 何人可擋第四百六十章 魯密銃三段擊第一百零八章 尋仇第七十章 攻山第五百零四章 全面攻堡第六百八十章 清順合兵金湯城第七百九十六章 全軍盡崩第三百一十八章 暴力奪城第五百零五章 血肉搏殺第八百八十四章 放棄京城,全力西逃第四百四十五章 野味家宴第七百四十二章 挾持左良玉第八百四十章 緬甸暴亂,莽白篡位第二百零二章 眼見爲實第七百九十二章 脣亡齒寒,入援莫氏第六百零七章 安可不動心第八百五十六章 押桂王一家上城頭第六百八十九章 冥頑不靈的下場第二百七十三章 勳章制度第二百零四章 鄭彩來訪第六百二十六章 賊將東攻,奈何?第三百五十八章 大義之辨第七百三十二章 殘軍立潰第五百一十八章 內城炸開第二百七十章 以毒攻毒第六百八十九章 冥頑不靈的下場第九十八章 匯合第五百三十七章 生離死別第二百三十二章 鋼材與制炮第四百零四章 兩片式胸甲第二百二十五章 御花園召對(上)第四百七十六章 相士方中吉第四百二十七章 神機弩之威第六百零三章 內外交困的多爾袞第八百六十五章 圍殲耿仲明第五百六十七章 兩路進兵第七百七十六章 脅迫歸降第四百九十八章 王之潛伏第四百四十八章 與熊共舞第五百三十一章 局勢大轉第八百零一章 桂西平定,左部驚魂第六百四十二章 強擄陳圓圓第五百六十二章 貝勒全家自我了斷第八百一十四章 東取莊河,西攻岫巖第十四章 考校第八百零七章 突襲與誘敵第一百六十三章 阿山之死第六百一十二章 私心暗鬥第五百七十九章 兵進營囗第六百四十章 一招疏漏,後患無窮第三百零一章 老子賣自已第七百五十五章 砍瓜切菜第二百二十章 甕中捉鱉第十七章 職爭第一百一十三章 虎踞(二)第九百三十五章 刨二賊之墓,再攻烏思藏第七百九十章 橫掃雲南,進逼廣西第二百八十章 一針見血第五百零一章 猝不及防第七百九十七章 直逼升龍城第八百零六章 兵分兩路,東攻復州第三百三十六章 舌戰幕府第八百六十四章 尚可喜歸降
第三百二十七章 琉球求援第九章 祖府第六百三十一章 板蕩識忠臣第五百八十二章 困境中的決斷第五十七章 報仇第四百二十二章 攻陷和樂城第三百六十三章 分裂的決策第六十一章 交換第八百五十三章 木邦城破,殘軍歸降第二百七十八章 下馬威第六百二十九章 復有何路可走第五百五十三章 迷茫的鄭親王第五百六十一章 喪權辱國的盟約第四百二十五章 神機弩第六百四十章 一招疏漏,後患無窮第四百五十四章 聯清復仇第三百八十七章 剃髮表忠第五百八十一章 肅殺之夜第五百六十章 李嘯的三項條件第六百一十章 和談爲上第八百九十章 大順何去何從第二百四十九章 收降的藝術第一百九十四章 俘虜安置第五百六十章 李嘯的三項條件第二百九十三章 援軍突至第三百三十四章 島津氏覆滅第七百一十四章 京師廷辨第三百五十章 清軍報復第八十五章 贖買第五百九十八章 引爲前部第二百六十四章 火炮成型第七百五十一章 擲殺阿巴泰第六百四十六章 兵圍山海關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礦 擴軍第一百一十一章 敵至第二百二十章 甕中捉鱉第一百八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八百二十三章 虎嘯中原 何人可擋第四百六十章 魯密銃三段擊第一百零八章 尋仇第七十章 攻山第五百零四章 全面攻堡第六百八十章 清順合兵金湯城第七百九十六章 全軍盡崩第三百一十八章 暴力奪城第五百零五章 血肉搏殺第八百八十四章 放棄京城,全力西逃第四百四十五章 野味家宴第七百四十二章 挾持左良玉第八百四十章 緬甸暴亂,莽白篡位第二百零二章 眼見爲實第七百九十二章 脣亡齒寒,入援莫氏第六百零七章 安可不動心第八百五十六章 押桂王一家上城頭第六百八十九章 冥頑不靈的下場第二百七十三章 勳章制度第二百零四章 鄭彩來訪第六百二十六章 賊將東攻,奈何?第三百五十八章 大義之辨第七百三十二章 殘軍立潰第五百一十八章 內城炸開第二百七十章 以毒攻毒第六百八十九章 冥頑不靈的下場第九十八章 匯合第五百三十七章 生離死別第二百三十二章 鋼材與制炮第四百零四章 兩片式胸甲第二百二十五章 御花園召對(上)第四百七十六章 相士方中吉第四百二十七章 神機弩之威第六百零三章 內外交困的多爾袞第八百六十五章 圍殲耿仲明第五百六十七章 兩路進兵第七百七十六章 脅迫歸降第四百九十八章 王之潛伏第四百四十八章 與熊共舞第五百三十一章 局勢大轉第八百零一章 桂西平定,左部驚魂第六百四十二章 強擄陳圓圓第五百六十二章 貝勒全家自我了斷第八百一十四章 東取莊河,西攻岫巖第十四章 考校第八百零七章 突襲與誘敵第一百六十三章 阿山之死第六百一十二章 私心暗鬥第五百七十九章 兵進營囗第六百四十章 一招疏漏,後患無窮第三百零一章 老子賣自已第七百五十五章 砍瓜切菜第二百二十章 甕中捉鱉第十七章 職爭第一百一十三章 虎踞(二)第九百三十五章 刨二賊之墓,再攻烏思藏第七百九十章 橫掃雲南,進逼廣西第二百八十章 一針見血第五百零一章 猝不及防第七百九十七章 直逼升龍城第八百零六章 兵分兩路,東攻復州第三百三十六章 舌戰幕府第八百六十四章 尚可喜歸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