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 請調皮島兵馬來援

“明末之席捲天下 ()”

崇禎以策測試大臣,其實就是想看看朝中有多少大臣願意和建奴議和的。

與此同時,楊嗣昌已經在秘密啓動議和行動,3月,遼東巡撫方一藻派瞽者周元忠出使瀋陽,試探口風,皇太極對其相當禮遇, 並表示:“如有確議,則撤兵東歸”。楊嗣昌接到方一藻的報告後,立刻建議崇禎允許方一藻及總監太監高起潛便宜從事,得到崇禎帝默許。

原歷史上的皇太極,應該從頭到尾也沒想過入關,多次想和明朝議和, 後來還是投降的洪承疇極力勸說接班人多爾袞,這才讓清兵入關。

這次的皇太極比歷史上更慘。

他在旅順一帶被丁毅連連重挫, 在盛京中聲望日弱, 加上天災失收,滿清境內是一踏糊塗,百姓民不聊生,飯都吃不起,突然收到明朝議和的消息,自然是大喜。

而且他也知道,只要自己同意議和,以崇禎的德性,剿滅了農民軍後,肯定要拿祖大壽和丁毅這種軍方巨頭開刀。

他當然樂意看到明人自相殘殺,所以皇太極很積極,並和歷史上一樣,寫了信給高起潛。

周元忠回到寧遠,帶回皇太極致高起潛的書信, 信中稱:“仍言講款,若不許, 夏秋必有舉動。”

這是皇太極第一次被崇禎忽悠,當時他應該挺期盼的, 所以告訴崇禎,你要講信用啊,你要不講用,我夏秋一定要派兵打你,我皇太極說話算話的。

皇太極最討厭丁毅,因爲這人無恥下作,沒有武德。

但是他覺的崇禎是一國之君,應該很講信用吧。

見到信後,楊嗣昌極力勸說崇禎帝把握時機與清和談,但崇禎不敢自己開口,怕被記入史書說自己要議和的,只命方一藻、高起潛“細酌”,實是希望有人替自己出聲,背黑鍋。

楊嗣昌不依不撓,繼續上疏批評言官不顧朝廷處境,只會空言誤國,請求“聖鑑允行”,即明確批准方一藻與高起潛議和。此時楊嗣昌主導議和已經公開化, 引起朝臣激烈非議, 掀起彈劾楊嗣昌運動,其中攻訐最力的是少詹事黃道周,他們表面上反對楊嗣昌“奪情入閣”,實際上反對他主導的對清和議。

崇禎於當年7月5日召集羣臣於平臺,讓楊嗣昌與黃道周在御前辯論,最後崇禎帝袒護楊嗣昌,貶斥黃道周等彈劾楊嗣昌的官員,但崇禎也怕衆人恥笑自己與建奴議和,同樣沒敢批准方一藻、高起潛與滿清的和議,於是這件事遂不了了之。

皇太極那邊本來就缺糧,然後又被明人晃點了一下,說好的議和呢?

尼孃的,崇禎你和丁毅一個德性?皇太極收到消息的時候,肯定是這麼大罵的。

皇太極勃然大怒,於是就比歷史上提前一個月發動了再次入關。

清兵入關後,崇禎再次宣召各路總兵入衛京師,但某些人即要當表子又要立牌坊的事,其實已經天下皆知。

你想和又不敢親自說,你當大夥都是白癡嗎?

這與李自成兵臨城下時他想退向南京,又不好意思自己開口,結果活活吊死是一個德性。

滿朝文武都知道崇禎想議和,文臣們都是怒罵高起潛楊嗣昌他們,其實大夥也知道在罵誰。

武將們就不說了,你都要議和了,還打個屁啊?

各部總兵都以各種藉口,或停駐不前,或緩慢行動,像劉澤清,倪寵等將從接到命令到最後打完了,都沒趕到該到的位置。

8月12日,盧象升到達京城,召對於武英殿。

崇禎問盧象升,建奴入關,你有什麼對策嗎?

盧象升知道朝廷之前想議和,

立馬道:“臣主張開戰。”

這話就說的很明顯,當時就頂的崇禎滿臉通紅。

想必崇禎也希望盧象升說一句:“臣主張議和”。

崇禎沉默了很久,還是不甘心,只能道:“招撫只是朝臣的意思,希望你出去和楊嗣昌,高起潛再商量商量。”

盧象升拜過皇帝后,轉身出去,尋楊嗣昌和高起潛。

三人一見面,先面面相覷,相互看了幾眼。

楊嗣昌先問他和皇帝見面說了些什麼。

盧象升當然實話實說,聖上問我策略,我說要戰。

楊嗣昌也是臉色通紅,想了想後,便道:“你有什麼想法,可不能浪戰。”

盧象升道:“建奴並不可怕,和建奴打只要咱們做好防守就行,如果我們堅壁清野,守好各城,建奴自然不敢深入,不攻自退,我一是擔心他們逼近皇陵動搖我們民心,二是擔心他們兵逼京城(影響聖上的心情),三是擔心他們斷我們的糧道,我想集中咱們的兵馬準備好,若有機會,看建奴分兵四掠時,尋機破之。”

盧象升打仗當然很有水平,也知道清兵遠道而來就是爲了搶一把就走。

所以他的意思是守好各地,堅壁清野,清兵定然會分兵四處掠奪,到時以衆擊寡,集中兵馬一路路的擊破清兵。

高起潛這人被清兵打怕了,一聽說還要和清兵野戰,當然不停的搖頭,咱們守好各城就好,爲何要與清兵野戰?

楊嗣昌自然也是處處爲難,但他表面上不會這麼說,還裝好心問,可有需要我們幫忙的地方?

盧象升想了想,道:“皮島丁毅部,能征善戰,多次打敗建奴,請調皮島兵馬來援。”

又道:“青州總兵王衛忠部,精銳敢戰。”能不能也召來。

楊嗣昌滿口答應,還說聖上另調了關寧軍過來,也歸你指揮。

盧象升當時還挺高興的,沒想到楊嗣昌答應的這麼爽快。

他出京回到營中後,左等右等,沒等到這些兵馬的反應。

反而有京城有消息傳來,8月14日,皇太極兵發山海關,牽制遼西,朝廷要旅順兵馬攻蓋州,從遼東牽制皇太極。

又道,山東有藩王,要調青州兵馬護衛濟南。

而楊嗣昌答應的關寧軍,磨磨蹭蹭,走走停停。

盧象升以節制天下兵馬的名義,派人前去斥令各部加快速度,結果各部紛紛向他要糧。

這下盧象升明白了,楊嗣昌根本處處掣肘,故意和自己對着幹。

8月中旬,崇禎給盧象升犒賞銀一萬,由楊嗣昌代爲送行。

9月盧象升帶兵到昌平,又讓太監送來內帑三萬兩,御馬一百匹,太僕寺馬一千匹。

此時,進京來援的關寧軍到了,當然,老規矩,祖大壽沒有親自來,派了祖寬帶了兵馬過來,另有薊鎮總兵陳國威部,密雲總兵唐通部,前屯衛總兵王廷臣部,玉田總兵曹變蛟部,山海關總兵馬科部,約計四萬大軍。

各部到了之後,都吵着要糧,要餉。

楊嗣昌很快從京師和各地爲各部調來糧食,但盧象升發現,他的部得到的糧食最少,楊嗣昌還安慰盧象升,他們算客軍,你當年囤田這麼好,聖上令各地總兵都學你,你應該不缺糧吧。

10月,清兵一路兵馬經過高陽。

本來這次入關前,皇太極已經和諸將說過,不攻堅城,掠奪村落和小堡,搶錢搶糧搶人口。

但不知是誰告訴清兵,孫承宗在高陽。

孫承宗可是清兵的老苦主啊,當年在遼東大夥都是交過手的。

多爾袞大喜,當即下令兵馬圍攻高陽。

孫承宗這時已經76歲高齡,當即下令全家男子俱上城牆,帶領城中青壯兩千多人死守。

但多爾袞急於破城,下令兩天內不破城,斬前鋒先軍。

清兵前鋒奮不顧身,於次日上午便破攻高陽,活捉了孫承宗。

多爾袞知道捉了孫承宗,自然大喜,親自來勸降,被孫承宗拒絕。

多爾袞惱羞成怒,下令把他綁在馬後,活活拖死,然後將孫承宗五個兒子,六個孫子,兩個侄子,八個侄孫全部斬殺殆盡,孫家共有一百多人遇難,血流成河。

崇禎十一年清兵入關,大明朝京畿附近再次引起天下注目。

------------

外面天翻地覆,皮島的丁毅在崇禎十一年還算比較安定。

去年從大員回來後,他基本就是旅順,皮島,登州三地來回跑跑,偶而會去濟州看看,全力囤田,練兵,養馬。

濟州島一年新囤五萬畝紅薯和土豆,配上糧米,麥豆,極大緩解了他的用糧。

雖然這時的紅薯還達不到後世幾千斤的產量,但最少五六百斤還是有的,而且產量比較穩定,且不怕嚴寒天氣,對種植環境要求也低,種植簡單,很多山地稍微平整之下後,也一樣能種,加上需要用到的勞力也少,皮島旅順也擴大了種植規模。

到崇禎十一年(1638)八月時,丁毅登州,皮島旅順加濟州三地紅薯和土豆玉米等面積已經超過十萬畝。

他的人口爲旅順五十萬左右,濟州十一萬,登州要養的大概在七萬左右,共有六十八萬人要他養。

現在在用糧這塊,他基本已經沒什麼問題,每年還能賣掉一些多餘的糧,用來緩解他在大員的投入。

現在三地的囤田是,登州三十二萬畝,皮島旅順金復州長生島等加起來六十二萬畝(這邊已經沒地了,已經是極限。)濟州是四十二萬畝(濟州的極限是五十萬畝左右,估計明年這個時候也就到頂了。)總計一百三十六萬畝。

登州也差不多,因爲其餘的田都是有主的,沒主的,能囤的,已經被丁毅囤光了。

他最終的田,可能就在140萬畝左右,另有登州可收稅田一百六十二萬畝。

這樣近三百萬畝田養六十八萬人是完全沒壓力。

加上他現在有十萬紅薯和土豆,後勤司估計今年秋收後,因爲濟州種糧產量較高,今年稅收可達新高。

去年三地收糧是:登州稅糧五十二萬石。(登州田最多,糧最少,主要是稅低,有一百多萬畝不是丁毅的田。)濟州稅糧九十三萬石(包括朝鮮給的二十萬在內),皮島旅順四十萬石,三地加起來比前年略少,少是因爲這兩年天氣越來越冷,尤其皮島旅順這邊特別冷,夏麥過冬困難,到夏季產量都會大減,現在丁毅全靠紅薯和土豆玉米來支撐產量。

這樣去年丁毅拿到手上是近兩百萬石糧,今天估計也在這個數上,有可能會更多。

這已經是非常可怕的數字,萬曆年間,明朝宗室的俸祿是八百萬石,史書上說“二省(山西和河南)之糧,猶不足供宗室祿米之半。”

也就是說,當時山西和河南兩省的糧食產量,還不到四百萬石。

當然了,這裡面也有一個原因,各省不用交稅的太多,各種勳貴書生富人們的糧基本不用交稅,也不在統計裡,交的都是普通老百姓的,所以才說兩省之糧不足宗室一半。

此時大明朝其他地方,大部份畝產兩石,或一石五,甚至還有一石以下的。

丁毅種的好,因爲他認真的在做這件事,這是他席捲天下的根基,另外他手下人也都在認真的做這件事,因爲大夥都要跟着丁大人活下去。

三是丁毅對種田能手極爲看重,專門搜尋這種人才爲自己種田,學校還專業培訓相關的人才,想着各種辦法提高產量,或者說是保證產量。

這時代影響田地最大的是天災,然後是雜草,土地肥力以及種田的專注。

普通老百姓那會關注這些,只有丁毅在拼命解決各種問題, 想方設法,保證產量。

以他現在的糧食結構,肉類和魚類的提供,他治下全部68萬人口大概消耗掉的糧食在130萬石左右。

這意味着他全年有機會餘下七十萬石。

另外軍官等田多的,他們吃不完的話,最後都還會賣給丁毅。

比如他們的軍官,工匠等技師,每人都有上百甚至幾百畝,收穫的糧食,除了給佃戶的,自己吃的,根本用不完,大部份最後還是會低價賣給丁毅。

丁毅估計自己今年最終會餘下100萬石左右。(松江徐家的不計)

如果能全部賣掉,以今年的糧價,最少能得到一百八十萬到兩百萬兩。

其中會有一半用來支持大員的建設。

這意味着,只要糧種的好,還是能賺錢的。

特別在明末這個特別缺糧的時代。

現在還沒到秋收,丁毅這些天,每天在和阮文龍算着年底可以得到多少糧,賣多少銀子,想想都開心。

以前是缺糧缺錢,現在都能賣糧換錢了。

這比海上跑着做生意還賺啊。

但現在他手上只有六十多萬人,敢說能種的田能賣糧,要是有七百萬人口,可不敢說。

比如登州萊州都算在他的控制之內。

僅登州另有三十多萬百姓,也有上百萬田。

無論丁毅的人怎麼去宣傳,他們種田的效率產量,遠遠不如丁毅。

這種事,必須要在強權制度下,壓迫着完成才最好。

就在丁毅天天在皮島想着數錢數到手抽筋時。

9月底,朝廷下令,讓皮島兵馬進攻蓋州,牽制建奴。

第169章 他想殺我?第678章 不忍加誅和大明的仁義第386章 各安天命第583章 丁毅給你路,大清誰敢走第294章 姓丁的看上咱們的馬了第1008章 抓住機會第331章 決戰櫻花之國(5)第721章 我何需向朝廷交代?第234章 最偉岸的身影第606章 大敗番軍第930章 這叫狗仗人勢第960章 大案第581章 清兵和傻子似的第672章 簡易蒸汽機第925章 不慫第513章 唯快不破第1007章 口誅筆伐第459章 堡民不好惹第16章 有錢有婆娘第684章 報應來的快第244章 旅順全動員第541章 田忌賽馬第994章 還要看功夫第455章 丁老鼠就會挖坑第648章 吃相太難看第678章 不忍加誅和大明的仁義第56章 他們殺人不見血第908章 五指山第760章 不想讓第635章 就用大炮教訓明人第693章 害死全軍第435章 我丁毅,問心無愧第18章 沒有人比我更強烈第917章 震撼人心的創作第603章 美夢難真第46章 必是心腹大患第875章 還想再活五百年第286章 尚可喜第648章 吃相太難看第490章 艦隊也沒了第429章 入不敷出了第983章 自投羅網第108章 丁毅長賜刀第359章 四萬精兵第424章 有種你們出來打第939章 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徒第1007章 口誅筆伐第882章 你想造反是不是第342章 天助太田?第280章 霰彈之威第105章 合作第978章 不要侮辱我人格第807章 打天下易,守天下難第521章 騎術再精也沒用第514章 這可不是好事情第241章 堆積如山的物資第777章 按旨分田第78章 震憾第783章 天下事第345章 天溝第422章 騎兵對車陣第330章 決戰櫻花之國(4)第255章 不戰而下第943章 保鏢陳英第910章 屋漏偏遇下雨天第602章 離心離德第81章 錢不夠第105章 合作第728章 崇禎的痛點第654章 人生有多少個十年第593章 世子失禮第989章 真是個廢物第618章 請調皮島兵馬來援第752章 讓他們勇氣盡喪第596章 增兵八千第763章 騎兵對騎兵第228章 一萬年第725章 俺來找你一起發財第27章 丁大人長命歲第765章 定陝西第659章 善待工匠第580章 最喜歡這麼幹第182章 吃相太難看第366章 結案第756章 昭然若揭第303章 安全第一第272章 金州絞肉機(7)第974章 求生欲很強第402章 控制登州第176章 丁大人不能死第171章 都是歷史名人第842章 南北對抗第918章 大幹真腐敗第878章 暴利驚人第936章 宅心仁厚第295章 你衝上試試第846章 最安全的爵位第587章 是在下一盤大棋啊第644章 真是黑心第949章 騙子很多
第169章 他想殺我?第678章 不忍加誅和大明的仁義第386章 各安天命第583章 丁毅給你路,大清誰敢走第294章 姓丁的看上咱們的馬了第1008章 抓住機會第331章 決戰櫻花之國(5)第721章 我何需向朝廷交代?第234章 最偉岸的身影第606章 大敗番軍第930章 這叫狗仗人勢第960章 大案第581章 清兵和傻子似的第672章 簡易蒸汽機第925章 不慫第513章 唯快不破第1007章 口誅筆伐第459章 堡民不好惹第16章 有錢有婆娘第684章 報應來的快第244章 旅順全動員第541章 田忌賽馬第994章 還要看功夫第455章 丁老鼠就會挖坑第648章 吃相太難看第678章 不忍加誅和大明的仁義第56章 他們殺人不見血第908章 五指山第760章 不想讓第635章 就用大炮教訓明人第693章 害死全軍第435章 我丁毅,問心無愧第18章 沒有人比我更強烈第917章 震撼人心的創作第603章 美夢難真第46章 必是心腹大患第875章 還想再活五百年第286章 尚可喜第648章 吃相太難看第490章 艦隊也沒了第429章 入不敷出了第983章 自投羅網第108章 丁毅長賜刀第359章 四萬精兵第424章 有種你們出來打第939章 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徒第1007章 口誅筆伐第882章 你想造反是不是第342章 天助太田?第280章 霰彈之威第105章 合作第978章 不要侮辱我人格第807章 打天下易,守天下難第521章 騎術再精也沒用第514章 這可不是好事情第241章 堆積如山的物資第777章 按旨分田第78章 震憾第783章 天下事第345章 天溝第422章 騎兵對車陣第330章 決戰櫻花之國(4)第255章 不戰而下第943章 保鏢陳英第910章 屋漏偏遇下雨天第602章 離心離德第81章 錢不夠第105章 合作第728章 崇禎的痛點第654章 人生有多少個十年第593章 世子失禮第989章 真是個廢物第618章 請調皮島兵馬來援第752章 讓他們勇氣盡喪第596章 增兵八千第763章 騎兵對騎兵第228章 一萬年第725章 俺來找你一起發財第27章 丁大人長命歲第765章 定陝西第659章 善待工匠第580章 最喜歡這麼幹第182章 吃相太難看第366章 結案第756章 昭然若揭第303章 安全第一第272章 金州絞肉機(7)第974章 求生欲很強第402章 控制登州第176章 丁大人不能死第171章 都是歷史名人第842章 南北對抗第918章 大幹真腐敗第878章 暴利驚人第936章 宅心仁厚第295章 你衝上試試第846章 最安全的爵位第587章 是在下一盤大棋啊第644章 真是黑心第949章 騙子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