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追魂奪命劍

“明末之席捲天下 ()”

因爲全軍都有馬,當天晚上,丁毅就到了萊州城外五里處。

萊州城門緊閉,看到丁毅兵馬到了,纔有人出來。

丁毅把大軍駐守在萊州城外五里,他也沒進城,派人去了萊州城, 得知萊州兵馬被調走七百到了濟南,還有王衛忠派來的兩個信使騎兵在等丁毅。

原來10月26日,山東巡撫顏繼祖奉兵部尚書楊嗣昌之命,移駐德州(在山東西北部,鄰接河北省)。他帶領一標人馬僅3000名,在50天內被調防3次, 兵疲馬乏, 最後才令其專防德州,原防地濟南由此空虛。顏繼祖鑑於前沿兵力少、戰線長, 數次請求增援,而劉澤清、倪寵諸將都逗留不進。

巡安御吏宋學朱正在外出巡,聽到消息快馬趕到濟南,因爲這次建奴四處掠奪,他怕建奴會深入到山東境內(事實證明他沒猜錯,清兵後來真進山東了。)

他到了濟南後,發現城裡居然只有五百兵馬,不由大急,說,這是省防重地,且有藩王,守衛這麼弱,先後上七條奏條上報求援, 但都被按住不報,無人理會。

他一面從萊州調去七百人馬,一面向登萊總兵徐敷奏、青州總兵王衛忠求兵。

徐敷奏現在也是老油條了,自從任登萊總兵以來, 他一門心思跟着丁毅, 因爲也沒犯過錯,加上立過功(上次後金入關,派麾下王衛忠入抵抗後金立功算他一半)朝廷也沒找過他麻煩。

收到求救後,他第一反應是看看丁毅怎麼說。

他是打定主意跟着丁毅走。

而且這時朝廷並沒有調令讓他入衛京師。

萊州的兵馬都才被調到濟南,自然用不到他的兵馬,實際上徐敷奏自己兵馬也不多,就三千人。

後來丁毅告訴他,你就要用要守登州爲藉口。

徐敷奏果然以要守登州爲藉口,直接拒絕宋學朱。

宋學朱當時心裡肯定大罵徐敷奏的,建奴入關還能打到你登州?能到濟南就不得了了。

要不然他怎麼會把萊州的兵馬調走。

但徐敷奏不出兵,朝廷也沒調令,他也拿徐沒辦法。

青州總兵王衛忠收到命令後,當然也先問丁毅。

王衛忠讓兩個親兵帶了信過來,王衛忠距離丁毅遠,他的信使剛到萊州,正好遇到丁毅。

丁毅拿到信後,看了看後,再信上寫了自己的名字:“我就不寫信了, 這上面寫了我的名字,王衛忠一看就明白了。”丁毅這時把信寫了兩個字後交給王衛忠親兵:“你們回去,告訴王衛忠,可以出兵,但要帶上足夠的糧食,路上要穩紮穩打,不要着急,小心韃子的埋伏,小心友軍。”

“你們複述一遍我說的話。”

“諾,大人。”兩信使記下丁毅的話,又複述幾遍,很快轉身而去。

王衛忠要去支援濟南,從青州到濟南差不多有三百里,他全是步兵,也帶着大車,估計最少十天才能到。

丁毅全是騎馬的,是可以追上王衛忠。

但丁毅不打算和王衛忠合兵。

“清兵不知現在在哪啊?”丁毅皺着眉頭道。

這是他不太願意和清兵野戰的原因之一,這個時代第一時間的信息獲取難度太大,就算在大明朝主場,他的信息也很閉後。

明軍友軍全躲在城裡,沒人會告訴他,更不知道清兵軌跡,全得靠他自己打聽和自己的哨騎。

他帶着這麼多大車,最怕被人伏擊。

若清兵知道他的行軍路線,提前在某條路上放上大炮,和上次鰲拜一樣炮擊他,那他肯定要損失慘重。

大淩河之戰最後時刻,皇太極就是在明軍路過的地方,擺好四十門大炮,一字排開,當頭就轟,炸的明軍四萬多援軍到處逃竄。

“大人?”毛信他們紛紛道:“得多派點哨騎。”

大家都怕被伏擊,張經的騎兵成隊成隊的派出去,最遠放到距離前鋒五里以外。

“讓我想想?”丁毅試圖回憶,記憶中這次入關,清兵打那了?

可他那能記下明朝發生的一切事情,思來想去,都迷迷糊糊的,只記得,好像有個名人死了。

除了孫承宗還有誰來着?

我去,盧象升?丁毅終於想起來了。

盧象升好像就是死在這次入關的,他和孫承宗,孫傳庭等是明末少有幾個能讓丁毅尊重的人物。

孫承宗已經死了,盧象升得看看有沒有機會去救下。

但他記得盧象升死,卻完全不記得盧象升戰死在那的。

那麼,此時的盧象升在哪呢?

早在十月二日,滿清有路鐵騎已接近通州,駐守昌平的盧象升爲了遏制其勢頭,決定組織各路將領偷襲敵營,拼死一戰。

戰前,盧象升召見各路總兵,此時營中除了宣府、大同、山西三總兵楊國柱,王樸,虎大威外,另有薊鎮總兵陳國威、密雲總兵唐通,前屯衛總兵王廷臣,玉田總兵曹變蛟,山海關總兵馬科等。

諸多總兵齊聚一堂,半個大明的軍將都在這裡,另有太監高起潛隨同監軍。

盧象升當時看到自己帳下滿滿一堂總兵,還是有點激動的,他思索了一會後,便說出自己的戰略:“本督已經決定,三日之後,兵分四路,夜襲建奴大營,拼死一戰。”

此言一出,中軍大帳一片譁然,所有總兵紛紛變色。

盧象升又道,通州一過就是京城,這是大明最後的底線,爲了保護聖上,諸軍必須奮勇往前,刀必見血,人必帶傷,馬必喘汗,違令者斬。

諸總兵面面相覷,必竟大部分人都不願與清兵野戰,更何況是夜襲。

但盧象升手上有尚方寶劍,這會是沒人敢哼聲的。

不過營中還有熱衷和議的總監高起潛。

高起潛對主戰派盧象升早就有一肚子意見,又覺的自己善於用兵,當年平叛孔有德打的就很好,很不服盧象升,當場冷笑道:“咱家只聽說有雪夜下蔡州的典故,從未聽說月夜奔襲。試問月光皎潔之下何以偷襲?道路遙遠何以力戰出奇?出奇兵宜少不宜多,若十路齊發,一張皇機密便泄。”

盧象升大怒,卻又無可奈何,只能瞪了他幾眼。

這就是這個時代文臣武將的悲哀,不敢拿監軍問罪,這要換成丁毅,立馬拿出尚方寶劍,叫人拿下高起潛,直接一劍給砍了。

戰前與主帥唱反調,擾亂軍心,這夠砍十次腦袋了。

盧象升要是這麼幹了,後面也不會有分兵的事,也不會被清兵打的全軍覆沒,就算輸了,小命估計也有機會保住的。

他手持尚方寶劍卻不敢動高起潛,這讓諸總兵也看在眼裡,後面王樸他就敢不戰而逃。

但高起潛的破壞不止在次。

而盧象升當時沒管他,繼續分派任務,爲各總兵指揮進攻路線,確定人員。

十月五天晚上,老天也助明軍,當晚無月,天空黑雲遮月,光線很暗。

明軍按照上次分配,各路兵馬趕往集合地點,準備進攻。

高起潛這斯不但不配合,還自以爲是,善自把原本安排在東北方向的薊鎮總兵陳國威的兵馬調向東路。

感覺古代的夜盲症也沒傳說中這麼嚴重,半夜明軍突營,先頭部隊開戰奏捷,殺入清兵營中,清兵一度大亂,但因爲陳國威的後繼兵馬被調走,明軍攻進去後,和當年後金兵攻進徐大堡一樣,沒有後繼援兵,後繼兵馬因爲少了,被擋在孫堠,明軍後繼無力,反應過來的清兵穩住陣腳,一個反撲, 把這股明軍全給殺了,夜襲的事,因爲高起潛善自調走陳國威,以致功虧一簣。

原本能勝的一仗,被打成敗仗,盧象升這時膽子要大一點,拿出尚方寶劍斬了高起潛就好了。

但古代人愚忠的性子,註定不敢幹這種事。

他拿高起潛沒辦法,爲了爲了避免高起潛的掣肘和再發生這種事,他便向朝廷提議“分兵待敵”,自己駐昌平,高起潛駐通州。

崇禎皇帝當然同意這種安排,立馬把宣大、山西,大同的兩萬左右的軍隊劃歸盧象升指揮,把關寧軍隊四萬劃歸高起潛指揮。

但不久,朝廷又改變主意,要盧象升趕往通州與高起潛配合,注意,這是讓盧象升去通州與高起潛配合,等於是把高起潛當主將。

你崇禎不用能打勝仗的盧象升爲主將,讓一個太監做主,大明能不亡嗎?

你不讓他做主,你給他尚方寶劍幹什麼?

想想大明皇朝到了崇禎手上,尚方寶劍不要錢似的扔出去,毛文龍有,毛文龍死了,袁崇煥有,袁也死了,盧象升有,盧也死了,簡直就是追魂奪命劍。更搞笑的時,三人全是等於死在自己人手裡。

當時盧象升以爲是楊嗣昌在搗鬼,想用高起潛牽制他,而楊嗣昌爲了避免誤會,同時減少盧象升的兵力,也向崇禎建議仍舊維持分兵態勢:盧象升暫駐德勝門外,不宜往通州。

十月十七日,楊嗣昌趕赴前線軍營,召開軍事會議。由於孫堠之敗,盧象升對高起潛十分不滿,今日又聽京城流言“遼兵(高起潛指揮的關寧部隊)通敵”,更加怒不可遏。

第572章 洪旭練兵第323章 伐日第138章 蛋盾第887章 如何賺錢?第185章 賺筆大的第1002章 找準靠山第261章 囤田十萬第397章 一本正經不講理第976章 我就說丁老闆是好人第247章 以彼之道,還之彼身第175章 混亂第945章 總是如此第442章 平推遼東第36章 銅牆鐵壁(3)第594章 終於賺錢了第794章 這仗沒法打第752章 讓他們勇氣盡喪第1008章 抓住機會第67章 打仗要動腦子第778章 兵圍成都第100章 大盾第770章 臨時班子第422章 騎兵對車陣第463章 我從來一言九鼎第68章 人,還是要當官的第374章 當世最好的牧場第533章 你開心就好第508章 新闖王第94章 糧戰(上)第865章 攻佔東南亞第935章 京城馬公子第562章 惡賊李永芳第987章 載入史詩第9章 誰說了算第773章 官員士紳,一體納糧第137章 破關而入第654章 人生有多少個十年第474章 丁大人仁義第658章 好戲連場第430章 這人很貪第363章 送禮是門大學問第890章 小管家婆第805章 只此一次,下不爲例第882章 你想造反是不是第59章 全堡撤離第312章 人口引流第110章 再見第986章 利潤驚人第805章 只此一次,下不爲例第640章 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第495章 甘薯和土豆第292章 山東金礦第243章 皇太極的決定第829章 仁德的第一次科舉第499章 生番波西部第915章 開價貴第762章 打破大同,雞犬不留第97章 學堂和藥局第1003章 一羣大媽?第210章 皇太極的謀劃第477章 定是這無恥之徒想出來的第58章 阮氏皆人才第427章 連升二級第655章 願爲丁大人效死第577章 天助我大清第738章 沒法打,快走。第473章 稅收之爭第386章 各安天命第615章 工業先驅第561章 用間之道第440章 必然來攻第551章 鉅額賞金第734章 皇太極死,孫傳庭瘋第93章 若說無恥,大明上下丁毅第一第851章 皇帝這幾個意思?第826章 肥個人,虧王國第904章 都是自私的第801章 請王爺登基第577章 天助我大清第523章 全是我的第877章 墨西哥的銀子第605章 以後都是丁大人的奴才第234章 最偉岸的身影第161章 獨守旅順第382章 好好教訓他們第454章 一夫當關第196章 上校皮魯特第965章 炒房第353章 暴富第557章 只有利益能和丁毅交流第538章 兵臨城下第543章 不要命的打法第503章 瘋狗突擊第512章 猛將鰲拜第610章 嫂嫂你有事就直說吧第723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841章 四郎的野心第84章 丁毅想搶劫呢第554章 咱們明朝,禮儀之邦第232章 威脅
第572章 洪旭練兵第323章 伐日第138章 蛋盾第887章 如何賺錢?第185章 賺筆大的第1002章 找準靠山第261章 囤田十萬第397章 一本正經不講理第976章 我就說丁老闆是好人第247章 以彼之道,還之彼身第175章 混亂第945章 總是如此第442章 平推遼東第36章 銅牆鐵壁(3)第594章 終於賺錢了第794章 這仗沒法打第752章 讓他們勇氣盡喪第1008章 抓住機會第67章 打仗要動腦子第778章 兵圍成都第100章 大盾第770章 臨時班子第422章 騎兵對車陣第463章 我從來一言九鼎第68章 人,還是要當官的第374章 當世最好的牧場第533章 你開心就好第508章 新闖王第94章 糧戰(上)第865章 攻佔東南亞第935章 京城馬公子第562章 惡賊李永芳第987章 載入史詩第9章 誰說了算第773章 官員士紳,一體納糧第137章 破關而入第654章 人生有多少個十年第474章 丁大人仁義第658章 好戲連場第430章 這人很貪第363章 送禮是門大學問第890章 小管家婆第805章 只此一次,下不爲例第882章 你想造反是不是第59章 全堡撤離第312章 人口引流第110章 再見第986章 利潤驚人第805章 只此一次,下不爲例第640章 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第495章 甘薯和土豆第292章 山東金礦第243章 皇太極的決定第829章 仁德的第一次科舉第499章 生番波西部第915章 開價貴第762章 打破大同,雞犬不留第97章 學堂和藥局第1003章 一羣大媽?第210章 皇太極的謀劃第477章 定是這無恥之徒想出來的第58章 阮氏皆人才第427章 連升二級第655章 願爲丁大人效死第577章 天助我大清第738章 沒法打,快走。第473章 稅收之爭第386章 各安天命第615章 工業先驅第561章 用間之道第440章 必然來攻第551章 鉅額賞金第734章 皇太極死,孫傳庭瘋第93章 若說無恥,大明上下丁毅第一第851章 皇帝這幾個意思?第826章 肥個人,虧王國第904章 都是自私的第801章 請王爺登基第577章 天助我大清第523章 全是我的第877章 墨西哥的銀子第605章 以後都是丁大人的奴才第234章 最偉岸的身影第161章 獨守旅順第382章 好好教訓他們第454章 一夫當關第196章 上校皮魯特第965章 炒房第353章 暴富第557章 只有利益能和丁毅交流第538章 兵臨城下第543章 不要命的打法第503章 瘋狗突擊第512章 猛將鰲拜第610章 嫂嫂你有事就直說吧第723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841章 四郎的野心第84章 丁毅想搶劫呢第554章 咱們明朝,禮儀之邦第232章 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