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6章 不聽話的左良玉

衆人大喜,又問:“家丁如何?”

“你們留下數十人轉爲親兵,其餘全部家丁集合起來,隨我們走。”何大平要帶走所有家丁:“現在就集合。”

爲防他們欺詐,現在就要求集合家丁。

家丁的馬具,兵甲,俱與普通軍士不一樣,一眼就可以看出來。

何大平讓他們的親兵去召集家丁,何大平派出兵士跟着。

此時營中吳三桂不在,諸將沒有領頭人,沒有主心骨,加上剛剛全被提拔,又被賞銀,實在一臉懵,完全不知如何處置,只好按步就班,按照何大平的來。

一會功夫,全軍家丁兩千多人,被集合到一起。

何大平也是微微愣了下,沒想到吳三桂軍中,家丁居然比重這麼多。

吳祖兩家多年經營,所有的精銳就是眼前的家丁。

但他們現在和何大平兵馬站一起,明顯還是差了點意思,僅紀律上面,就差很多。

何大平五百精銳站着一動不動,鴉雀無聲。

家丁們亂哄哄的,到處交頭接耳。

祖進忠他們都在邊上看着,似乎想看笑話。

但何大平一動不動盯着家丁們。

家丁們開始還對他們評頭論足,談笑風聲。

看了一會後,發動對面一動不動,也沒聲音,突然感覺有些詭異。

很多家丁情不自禁也停下來,場面漸漸安靜。

等對面安靜後,何大平大聲道:“按朝廷旨意,大明所有軍將,不得再有家丁。”

剛安靜下來的家丁們頓時亂成一團,很多人又氣又急:“朝廷要解散我們嗎?”

“除了當兵,俺們什麼也不會。”

“這是要逼俺們去上山?”

“別吵,

聽何將軍說完。”何大平身邊有人大怒道。

家丁們罵罵咧咧,聲音低了許多。

“願意留下繼續打滿清韃子的,轉爲正兵,每月餉銀一兩五錢,朝廷包吃,另分田二十畝,免稅一成。”

“二十畝田可以選擇在駐軍處拿,還是在家鄉拿。”

這條件出來後,大部份家丁還是能接受的。

家丁也是被主子包吃包養,現在是差不多,朝廷包吃,又有銀餉,關鍵還有二十畝田分。

有人馬上問:“戰馬器甲呢?”

“當然朝廷全包。”

“實拿多少銀?”

“一兩五錢,一文不克扣。”

“當真。”

“問問王爺的兵馬,數十萬大軍,何曾剋扣過一分一文?”

“俺們會駐哪兒?”有聰明的問。

“先駐寧夏,但會幾年一換防。”

“能帶家屬不?”

“可以。”

“俺想留遼東打韃子。”

“也可以。”

這樣的話遼東兵有很多選擇,可以在寧夏選擇拿二十畝田,也可以在家鄉遼東拿。

有些人在遼東有家屬,可以把田交給家屬經營。

衆人議論紛紛,突然感覺這條件還不錯,挺不錯的,爲他們全家都想的很周到。

祖進忠等人開始還等着看笑話,必竟遼東兵都是桀驁不馴之輩比較多,看不起大明其他官兵。

但丁毅的兵馬在鬆錦之戰已經讓他們看到了厲害,加上今天的條件這麼好,居然沒有人有什麼強烈的反對意見。

“沒有問題了是不是?”何大平這時看向四周,大聲道:“拿銀走人。”

大手一揮,有大車推到前面,嘩啦啦,大量的銀子倒落到地。

“每人十五兩,先發兩個月餉銀,加十二兩安家費。”

家丁們大喜,紛紛排隊上前拿銀子。

拿銀的時候,發銀的人會問:“知道這銀子是誰發給你的嗎?”

“朝廷?”有人反問。

“是鎮北王,是王爺。”

“多謝王爺。”

每人上去,都會問。

有人會說多謝王爺,有人樂呵呵也不說,還有人不哼聲,反正先拿了銀子再說。

拿完銀子的,騎着馬就被帶離大營,在外面集合。

然後一部份人會去寧夏駐守,一部份會回遼東前線。

兩千多家丁,一上半午就被何大平擺平。

而且是當着祖進忠他們的面發的銀。

看到家丁們都沒有反抗,老老實實出營,所有吳三桂的將領們都知道,遼東鐵騎和祖家軍,吳家軍,已經正式成爲過去。

從此以後,大明只有丁家軍,鎮北王的兵馬了。

發完了家丁,何大平又組織餘下的兵馬繼續發銀。

一營一營開始。

因爲銀子都是大錠大錠的,十兩一個,所以何大平表示,先發5月-10月的餉銀,多餘的一兩算獎勵。

遼東兵們都聽傻了,以前都是剋扣軍餉,現在不但不克扣,還提前發了六個月的,還有獎勵。

同樣,發銀的時候,何大平一個個問。

誰發的餉銀?還先發六個月?

是鎮北王。

“以後都是如此,不會剋扣。”

以後都是如此,不會剋扣,這句話在事後,成爲官兵們口口相傳的名句,很多人經常念着。

吳三桂大營如此的時候,高第的大營同樣如此。

----

五月的京師已經恢復如常,百姓的生活也和往常一樣。

吳三桂呆在府上,那裡也不出,耐心等着丁毅召見。

等到次日下午時,他部下左營副將祖進忠,右營遊擊傅文元,參將潘永昌,夷將巴克勇、猛克圖、克什圖等紛紛來到吳府。

吳三桂大驚,這些人應該在城外軍中,爲何也進京了?

他一問才知道,就在他進京沒多久,朝廷傳旨到了京城外的吳三桂和高第軍中,晉升各級軍官,並有調遣。

副將祖進忠,升任成都總兵,朝廷讓他帶吳三桂一萬兵馬入川,要和丁毅的兵馬,一起幹張獻忠。

遊擊傅文元升任昌平副總兵,帶一千人去居庸關駐守,但那邊,據說已經有丁毅三千兵馬。

參將潘永昌升武昌總兵,到武昌去替左良玉。

吳三桂各部將領都有提升,並每人賞銀百兩到一千兩不等。

吳三桂兩萬大軍,也被分割完畢。

吳三桂一聽差點眼前一黑暈死過去。

這就進了趟京城,他突然就變成光棍司令?丁毅這混蛋,吳三桂心裡把丁毅全家問候了一遍,但不得不佩服丁毅,這招比崇禎可就厲害多了。

崇禎當初離間分割丁毅都是一步步來,且沒成功過。

丁毅直接一步到位,把他部下調的支離破碎,到處都是,有人帶走五百,有人帶走一千,有人帶走一萬,把他的兩萬兵馬也全瓜分了。

特別是他最強的家丁部隊,全部被帶出大營。

今天諸將進城,都是來向吳三桂感恩告別的。

當然,其中可能有人還點別的想法,言外之意,若是吳三桂不肯,他們也不願意接受朝廷調派。

可現在說這些有什麼用?

吳三桂看祖進忠就挺開心的,突然升任總兵,另帶有一萬大軍。

他想了想,確實也有點心灰意冷:“朝廷看重你們,你們都得盡心幫朝廷做事,王爺也不會虧待我,將來我們兄弟,總有相見的一天。”

他的意思,若丁毅不虧待我,這事就算了,要是虧待我,你們看着辦吧。

當晚幾員大將在吳三桂家裡痛飲一場,當做別離。

第二天一大早,祖進忠和徐文虎(高第手下提的總兵)兩人,各帶一萬兵馬,共計兩萬兵馬前往陝西和丁毅的兵馬匯合,進擊四川。

吳三桂在京城住了幾天,各地總兵大將接到聖旨紛紛進京。

兗州總兵劉澤清、廬州總兵高傑、原鳳陽總兵黃得功(現在是馬躍爲鳳陽總兵)、南京總兵劉良佐先後帶兵進京。

劉澤清是知道丁毅厲害,他和丁毅在山東是鄰居,所以很知趣,第一時間帶着兵馬進京。

高傑和黃得功都算是比較聽話的明將,不願違抗聖旨,也很快進京。

劉良佐倒是不想進京,但看大夥都進京,也沒辦法,只好慢慢吞吞,跟在後面進京。

幾人中,劉澤清有兩萬兵馬,高傑有一萬五千,黃得功有兩萬,劉良佐有三萬。

原歷史上,這四人同爲江北四鎮,俱封爲伯爵,但這次沒這樣的機會了。

四人到京之後,丁毅分別接見了他們。

接着黃得功領着他的兩萬兵馬往四川去了,同樣是去打張獻忠,丁毅讓他打下四川后,駐守四川,爲重慶總兵。

高傑、劉澤清、劉良佐三人被留京師,三人部下兵馬,俱被丁毅在城外收編,然後老套路,精挑細選,收買人心,發餉三步曲。

三人的家丁不如遼東家丁,皆被遣散爲普通部曲,願意幹的繼續留下,換地方,不願意的拿錢走人。

其中有人反抗,被誅數百人。

丁毅從中挑選四萬精銳,在薊鎮一帶重新訓練。

這樣從薊鎮到天津,加上李自成五萬降兵,有九萬兵馬在重整集訓。

五月十四日,在京城中沒事幹的吳三桂,高傑、劉澤清、劉良佐四人聽到消息,丁毅十萬大軍圍攻西安,李自成死。

四人當時也是瑟瑟發抖,丁毅在京城附近有好幾萬兵馬,聽說旅順也有數萬,沒想到在外面還有十萬大軍。

五月十五日,援剿東北水師總兵、提督關遼通津淮海江鎮水師總兵官黃蜚帶二萬兵馬,在天津登陸,進京。

黃蜚在歷史上並不是很出名,但在明末也是擁有大量兵馬的一方霸主,並且是抗清義士。

他舅舅是歷史上有名的東江總兵黃龍, 這次因爲丁毅到了這個世界,黃龍沒幹到東江總兵,並去三年前病死。

黃蜚繼承黃龍事業,還隨了他的姓,在明末時,最多擁有過兩萬兵馬,實力也很雄厚。

他是抗清義士,也很聽朝廷的話。

丁毅召見他後,命他帶兵馬沿江入湖廣,準備對付左良玉,同時又發餉,拉攏軍心。

因爲此時整個大明的擁兵大將中,還有兵馬最多的左良玉,一直在武昌,按兵不動,也不進京。

歷史上黃蜚和黃得功聯手,大敗過左良玉的兒子左夢庚。

這會丁毅也用到黃蜚,因爲他手上也有水師。

第675章 凡日月所照,皆爲漢土第793章 膛線和米涅彈第108章 丁毅長賜刀第483章 無窮的嫉妒第609章 俺覺的值二千零二第847章 六十三名總兵第626章 難得單挑第578章 不好,真是明軍第902章 四倍利潤第557章 只有利益能和丁毅交流第748章 君臨天下的話語權第20章 代防守官?第39章 銅牆鐵壁(6)第736章 看看咱們怎麼打仗的第629章 又中計了第426章 反搶一波第975章 一看就是壞東西第761章 就地徵兵第514章 這可不是好事情第113章 以後,必將是大炮和火器的天下第285章 木製引信炸彈第780章 白銀破100000000第190章 小弟吳三桂第176章 丁大人不能死第890章 小管家婆第737章 碾壓第370章 戰馬不夠第279章 沒有坑?第485章 逃離第517章 自己人也打第297章 丁毅不是良將第916章 提升社會地位第276章 金州絞肉機(11)第311章 代掌東江事第835章 土著都是傻子第895章 啤酒生意第360章 朝廷的手段第264章 守住咱們的家第736章 看看咱們怎麼打仗的第927章 擼羊毛第431章 重要的是財源第89章 國之重器第648章 吃相太難看第693章 害死全軍第920章 配不上我女兒第823章 做皇帝,一定要夠奸第948章 相互有把柄第276章 金州絞肉機(11)第159章 丁毅會做人第272章 金州絞肉機(7)第432章 崇禎的妙招第878章 暴利驚人第282章 二破復州第1003章 一羣大媽?第393章 希望能和你成爲朋友第588章 再次慘敗第99章 炭火鍊鋼第837章 因糧與敵第691章 大旱不雨,飛蝗蔽天第71章 要說法第956章 反着聽第189章 將來,他會是我們的大敵第99章 炭火鍊鋼第209章 歷史的改變第697章 天不助我大清第632章 築陣第408章 白虎旗第802章 暫時先做着這皇帝罷第862章 會不會太快?第77章 絕色第515章 集中打北第442章 平推遼東第778章 兵圍成都第633章 強攻第475章 囤民算個屁第53章 丁毅你含蓄點啊第978章 不要侮辱我人格第772章 穩步替換第21章 最公平的決定第427章 連升二級第987章 載入史詩第755章 老子是爲了天下姓第908章 五指山第625章 歡呼的海洋第615章 工業先驅第237章 還有王法嗎?第258章 慘烈的大淩河第565章 和丁大人一個德性第240章 擴軍再擴軍第82章 洗腦第10章 從未見過如此齷齪之人第779章 自由射擊第215章 割麥子第53章 丁毅你含蓄點啊第339章 決戰櫻花之國(13)第1002章 找準靠山第41章 毫無武德第203章 意外第261章 囤田十萬第490章 艦隊也沒了
第675章 凡日月所照,皆爲漢土第793章 膛線和米涅彈第108章 丁毅長賜刀第483章 無窮的嫉妒第609章 俺覺的值二千零二第847章 六十三名總兵第626章 難得單挑第578章 不好,真是明軍第902章 四倍利潤第557章 只有利益能和丁毅交流第748章 君臨天下的話語權第20章 代防守官?第39章 銅牆鐵壁(6)第736章 看看咱們怎麼打仗的第629章 又中計了第426章 反搶一波第975章 一看就是壞東西第761章 就地徵兵第514章 這可不是好事情第113章 以後,必將是大炮和火器的天下第285章 木製引信炸彈第780章 白銀破100000000第190章 小弟吳三桂第176章 丁大人不能死第890章 小管家婆第737章 碾壓第370章 戰馬不夠第279章 沒有坑?第485章 逃離第517章 自己人也打第297章 丁毅不是良將第916章 提升社會地位第276章 金州絞肉機(11)第311章 代掌東江事第835章 土著都是傻子第895章 啤酒生意第360章 朝廷的手段第264章 守住咱們的家第736章 看看咱們怎麼打仗的第927章 擼羊毛第431章 重要的是財源第89章 國之重器第648章 吃相太難看第693章 害死全軍第920章 配不上我女兒第823章 做皇帝,一定要夠奸第948章 相互有把柄第276章 金州絞肉機(11)第159章 丁毅會做人第272章 金州絞肉機(7)第432章 崇禎的妙招第878章 暴利驚人第282章 二破復州第1003章 一羣大媽?第393章 希望能和你成爲朋友第588章 再次慘敗第99章 炭火鍊鋼第837章 因糧與敵第691章 大旱不雨,飛蝗蔽天第71章 要說法第956章 反着聽第189章 將來,他會是我們的大敵第99章 炭火鍊鋼第209章 歷史的改變第697章 天不助我大清第632章 築陣第408章 白虎旗第802章 暫時先做着這皇帝罷第862章 會不會太快?第77章 絕色第515章 集中打北第442章 平推遼東第778章 兵圍成都第633章 強攻第475章 囤民算個屁第53章 丁毅你含蓄點啊第978章 不要侮辱我人格第772章 穩步替換第21章 最公平的決定第427章 連升二級第987章 載入史詩第755章 老子是爲了天下姓第908章 五指山第625章 歡呼的海洋第615章 工業先驅第237章 還有王法嗎?第258章 慘烈的大淩河第565章 和丁大人一個德性第240章 擴軍再擴軍第82章 洗腦第10章 從未見過如此齷齪之人第779章 自由射擊第215章 割麥子第53章 丁毅你含蓄點啊第339章 決戰櫻花之國(13)第1002章 找準靠山第41章 毫無武德第203章 意外第261章 囤田十萬第490章 艦隊也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