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7章 六十三名總兵

另每省設總兵一到四名不等,每總兵下設一到二名副將,x名參將,x名遊擊(數目不等)。

每總兵麾下戰兵爲一萬到兩萬不等。

每省另有囤兵兩萬左右,專門負責囤田,興修水利和道路、河道等,平時歸戶部管,戰時歸總兵,充當輔兵,每年要集中訓練兩個月以上。

沒一會,吏部和兵部分別公佈了新的巡撫和總兵人算。

河北巡撫劉元,順天府知府夏允彝。

河北省有四位總兵,昌平總兵王衛忠,保定總兵官撫民、山海關總兵李定國,順德總兵高弟。

另有京營提督陳陽(總兵級),駐守京師。(四萬京營。)

這樣河北的戰兵是四總兵八萬加京師四萬,共十二萬兵馬。

山西巡撫蔡懋德,山西有三位總兵。

徐敷奏爲太原總兵,劉文秀爲大同總兵,李過爲平陽總兵。

李巖爲陝西巡撫,陝西有四位總兵。

何小車爲西安總兵,謝志良爲寧夏總兵,袁宗弟爲漢中總兵,劉良左爲甘肅總兵。

另,陝西、山西、河北三省設西北總兵官,總兵官由王衛忠兼任。

徐敷奏爲西北副總兵官。

等於這三省是一個戰區,王衛忠爲戰區司\令官。

山東省巡撫夏尚絅。

山東有四個總兵,沉世魁爲臨清總兵,陳有時爲登來總兵、高傑爲兗州總兵、楊鎮爲濟州總兵。

遼東省巡撫李率泰。

遼東有四個總兵,沉陽總兵李率泰,他是各省裡唯一巡撫兼總兵的,主要是這邊對蒙古和北部還要用兵。

錦州總兵吳三桂,東江總兵高爲民,旅順水師總兵沉志祥。

山東和遼東兩省設東江總兵官。

沉世魁爲東江總兵官,

李率泰爲副總兵官。

江蘇巡撫何騰蛟,江蘇三個總兵。

肖永秋爲應天總兵,祖潤澤(祖大壽之子)爲池州總兵,方興漢爲鳳陽總兵。

浙江巡撫趙光抃,有四個總兵。

周有根爲杭州總兵、曹變蛟爲溫州總兵、馬科爲金華總兵,阮思青爲江南水師總兵,駐舟山和松江。

江蘇和浙江設江南總兵官。

肖永秋爲總兵官,阮思青爲副總兵官。

福建巡撫朱大典,福建四總兵。

徐威爲泉州總兵、李過爲福州總兵,鄭芝豹爲延平總兵、俞亮泰爲福建水師總兵。

廣東巡撫史可法,廣東爲三總兵。

毛信爲廣州總兵,施琅爲潮州總兵、常建剛爲雷州總兵。

大員總督許爾顯,巡撫陳子龍。

海外諸省設總督,總督軍政民事。

大員有三總兵,臺\南總兵郭破石、臺\中總兵陳之慕,臺\北總兵張國營。

呂宋總督向懷來,呂宋巡撫袁繼鹹。

呂宋有兩個總兵,呂宋總兵仇震泰,馬尼拉總兵張其棟。

安南省總督洪旭,安南巡撫黎元寬。

安南有四個總兵,西貢總兵兼安南水師總兵西勞經,升龍總兵馬躍、順化總兵袁有才、清化總兵方多臺。

大澳省總督普利爾,巡撫周鍾,有兩總兵。

大澳總兵丁石頭,南澳總兵穆圖。

然後福建、廣東、大員、安南、大澳五地設有四海總兵官徐威,毛信爲副。

江西巡撫邵捷春,有三總兵。

九江總兵許必成、南昌總兵徐文虎、贛州總兵孔有德。

湖南巡撫李延庚,有四總兵。

黃蜚爲襄陽總兵、潘永昌爲武昌總兵、吳學禮爲嶽州總兵、劉肇基爲長沙總兵。

河南巡撫高宏圖,有三總兵。

開封總兵陳永福、南陽總兵葛春、洛陽總兵黃得功。

江西、湖南、河南設中原總兵官許必成,副官黃得功。

四川巡撫黃伯端,設四總兵。

馬濤爲重慶總兵,祖進忠爲成都總兵,秦良玉爲四川總兵,金聲恆爲建昌總兵。

雲南巡撫姜曰廣,設四總兵。

朱勝爲楚雄總兵、艾能奇爲昆明總兵、吳朝忠爲大理總兵、楊畏知爲元江總兵。

廣西巡撫鄭三俊,設三總兵。

何良武爲桂林總兵,方成功爲柳州總兵,何大平爲南寧總兵。

貴州巡撫曹學全,設兩總兵。

貴陽總兵耿仲明,永寧總兵楊端。

四川、雲南、廣西三省設西南總兵官何良武,副爲馬濤。

羣臣聽完所有名單,發現大幹現在共有六十三萬總兵,按皇上所言,每總兵一到兩萬兵馬計,大幹共計有兵馬近百萬。

這可不是明末的大明兵馬,是實打實的近百萬戰兵,包括原丁毅的幾十萬兵馬,部分明朝的降兵,農民軍降兵,番兵,蒙古女真兵,及後來就地徵招的。

活到現在的基本都是百戰精銳。

^0^

兵五年後,可以自願退役,不願退役的,還能再當三年,最遲八年要退役。

退役後轉爲預備役,遇重大國戰,有需要隨時重新會被徵招。

戰兵退役後優先轉入地方吏員和村長組長等公職。

所有的任命結束後,有人上奏,經過第一次科舉和丁毅前期的吏員擴招,現在全大幹的官吏總數接近一百萬。

戰兵總數爲九十八萬,囤兵接近四十萬。

大幹皇朝一年要養兩百多萬人。

司法部尚書呂大器問,朝廷養的起嗎?

大幹的官員已經超過大明數倍,而且以後退役的還優先加入,呂大器擔心要財政負擔的人越來越多。

說實話丁毅現在的官吏確實有點多。

大幹朝現在一千五百個縣左右,平均下來每個縣六百多官吏,比起以前的大明朝是多了幾十倍。

但大幹的官吏,這次把所有官方的工匠,老師,醫生等全部算在裡面,也就是和後世一樣,只要吃財政飯的,都算大幹的官吏。

人是比歷朝歷代都多,財政壓力也大,但相比之下,中\央對下面的控制力,就得到了大大的增強。

可以說,現在大幹朝廷下發的公文,都能最快時間在下面得到執行。

人多好辦事,這是千古不變的真理。

丁毅的組織都已經達到村組一級,朝廷的政令會很通暢的傳到鄉村和民間,這種控制力,哪怕後世也有所不如。

後世容易欺上瞞下,陽奉陰違,而在大幹,至少現在沒人敢這麼幹。

並且丁毅在完善制度,從而最終保證,將來朝廷的政令,從中\央到地方,能很好的執行。

“今天諸臣都在,讓財政部和戶部,報一下今年的收入給大夥聽聽吧。”丁毅心情不錯,有意賣弄一下。

衆文武紛紛看去。

戶部尚書陳有富先站出來。

“今天才十二月初,我們戶部的統計是到十一月秋糧收上來,其中安南因爲距離遠,只統計到前兩季(安南可以一年種三季稻)。”

“全國包括海外各地,以及安南省,現在田地數約爲一千二百萬頃。”

也就是十二億多畝。

今年前十一個月,全國收糧稅爲四千兩百萬石,其中安南貢獻了五百萬石。

羣臣譁然,特別是以前大明朝的官員們都驚呆了。

因爲大明朝歷年都是兩千多萬石左右,最高也沒超過三千萬。

丁毅登基第一年,就達到四千多萬石了。

這還是很多地方沒有什麼產量,總體情況還處於明末的條件下。

給丁毅三年時間,興修水利,推廣高產作物,陳有富表示,只要沒什麼重大的天災,三五年後達到一億石都是沒問題的。

按現在的田畝數,只要稅收一成,畝產兩石,就能達兩億稅。

實際上,丁毅爲了不給百姓壓力,穩定國內的局勢,制定攤丁入畝後,稅收大降,也沒這麼高,畝產也各有不同,像貴州、廣西等西南地區產量要差很多,所以丁毅最終能收到一億,就算非常不錯。

前明朝時,帝國都是發糧和銀,甚至還發布鹽等來代替。

這是因爲國家糧食都不夠用。

但丁毅只發糧和銀,且是自願選擇,崇禎十八年大夥還是選糧的比較多,因爲想保證吃飽。

進入仁德後發現不怎麼缺糧,國內穩定,大夥就開始慢慢選銀的多。

新銀幣出來後,天下也基本穩定了,連百姓都有的吃,現在百官們基本都是拿銀。

事實證明,盛世官員們的薪水都願拿銀,亂世則喜歡拿糧。

如果官員和兵士們像大明朝一樣拿糧,丁毅這四千多萬石糧,根本不夠支付的。

好在現在大夥都拿銀,而丁毅手現在最不缺銀,他前期各種收刮就弄了兩三億銀。

後來開始鑄造新幣,換取全國百姓手上的黃金白銀,現在國庫裡不知有多少黃金白銀被他換來了,並且還在繼續。

但不得不說,因爲大夥拿銀子的多,有了消費能力,國內的物價最近有點小小的上漲。

“截止到今年十二月份,戶部國庫和天下各省庫存糧一千一百萬石。”

“財政部存銀二億一千多萬兩。”

說到這裡, 丁毅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看了羣臣一眼,畢竟大部份銀子都是前期搶來的。

他是硬生生靠前妻搶錢,支撐起新成立的大幹帝國。

羣臣們顯然沒空考慮丁毅哪來這麼多錢,大幹哪來這麼多銀子。

他們紛紛受到震撼,無不面露狂喜。

特別是那些經歷過大明苦難的明臣、明將們,新的大幹,讓他們感受到真正的活力和富有。

而且大夥還知道,現在天下只有山東、太原、濟州等幾個地方在收商稅,明年開始,全國都要展開徵收商稅,國庫收入更加的可觀。

前面這些錢都是丁毅搶來的,其實不算什麼,後面的稅收纔是一個皇朝穩定的基礎。

第573章 曠世奇書第714章 移鎮大同第170章 幹票大的第234章 最偉岸的身影第353章 暴富第658章 好戲連場第441章 阿巴泰不服第771章 不講理的辦法第849章 雷酸貢和紡織機第313章 清除豪強第77章 絕色第704章 明軍膽小第81章 錢不夠第975章 一看就是壞東西第793章 膛線和米涅彈第263章 皇太極氣瘋了第696章 血戰鬆錦第420章 這算旅順精兵?第546章 請君入甕第116章 必須二選一第910章 屋漏偏遇下雨天第690章 重現長平之戰第647章 我也會這麼幹第326章 打鬼子去第64章 軍威震盪第644章 真是黑心第737章 碾壓第360章 朝廷的手段第503章 瘋狗突擊第839章 京都之戰第84章 丁毅想搶劫呢第136章 大戰將臨第715章 他們的好日子到頭了第266章 金州絞肉機(1)第629章 又中計了第127章 跨越時代的機器第260章 金州工事第134章 滿載而回第618章 請調皮島兵馬來援第997章 再次晉升第837章 因糧與敵第712章 議和之爭第273章 金州絞肉機(8)第393章 希望能和你成爲朋友第185章 賺筆大的第440章 必然來攻第968章 賣地啊第756章 昭然若揭第97章 學堂和藥局第210章 皇太極的謀劃第2章 戰略撤退第109章 囤木第405章 規矩多第668章 生生不息第426章 反搶一波第885章 徹底的失敗第837章 因糧與敵第240章 擴軍再擴軍第327章 決戰櫻花之國(1)第217章 堆積如山第461章 這不是我認識的明朝?第986章 利潤驚人第76章 權力大大的第1011章 猛龍不過江第166章 原來我纔是S第338章 決戰櫻花之國(12)第992章 暫時借用第468章 學校改革第265章 堅不可摧第985章 賺錢小能手第880章 皇帝不能進第830章 讀書人的不滿第427章 連升二級第172章 猛將兄第398章 搞定戰馬第673章 人口翻倍第696章 血戰鬆錦第871章 辦事難第566章 暴利的鐵鍋第573章 曠世奇書第445章 近戰之王第850章 太上,下知有之第959章 講不講規矩?第92章 你和她們不一樣第874章 信心膨脹第341章 決戰櫻花之國(15)第35章 銅牆鐵壁(2)第415章 我想換個東西第109章 囤木第58章 阮氏皆人才第606章 大敗番軍第601章 心向大清第91章 登州辦事處第757章 王朝更替,自古有之第662章 大事不妙第773章 官員士紳,一體納糧第302章 質問第549章 亞洲最強水師第940章 命是自己的第758章 不能寒了功臣的心
第573章 曠世奇書第714章 移鎮大同第170章 幹票大的第234章 最偉岸的身影第353章 暴富第658章 好戲連場第441章 阿巴泰不服第771章 不講理的辦法第849章 雷酸貢和紡織機第313章 清除豪強第77章 絕色第704章 明軍膽小第81章 錢不夠第975章 一看就是壞東西第793章 膛線和米涅彈第263章 皇太極氣瘋了第696章 血戰鬆錦第420章 這算旅順精兵?第546章 請君入甕第116章 必須二選一第910章 屋漏偏遇下雨天第690章 重現長平之戰第647章 我也會這麼幹第326章 打鬼子去第64章 軍威震盪第644章 真是黑心第737章 碾壓第360章 朝廷的手段第503章 瘋狗突擊第839章 京都之戰第84章 丁毅想搶劫呢第136章 大戰將臨第715章 他們的好日子到頭了第266章 金州絞肉機(1)第629章 又中計了第127章 跨越時代的機器第260章 金州工事第134章 滿載而回第618章 請調皮島兵馬來援第997章 再次晉升第837章 因糧與敵第712章 議和之爭第273章 金州絞肉機(8)第393章 希望能和你成爲朋友第185章 賺筆大的第440章 必然來攻第968章 賣地啊第756章 昭然若揭第97章 學堂和藥局第210章 皇太極的謀劃第2章 戰略撤退第109章 囤木第405章 規矩多第668章 生生不息第426章 反搶一波第885章 徹底的失敗第837章 因糧與敵第240章 擴軍再擴軍第327章 決戰櫻花之國(1)第217章 堆積如山第461章 這不是我認識的明朝?第986章 利潤驚人第76章 權力大大的第1011章 猛龍不過江第166章 原來我纔是S第338章 決戰櫻花之國(12)第992章 暫時借用第468章 學校改革第265章 堅不可摧第985章 賺錢小能手第880章 皇帝不能進第830章 讀書人的不滿第427章 連升二級第172章 猛將兄第398章 搞定戰馬第673章 人口翻倍第696章 血戰鬆錦第871章 辦事難第566章 暴利的鐵鍋第573章 曠世奇書第445章 近戰之王第850章 太上,下知有之第959章 講不講規矩?第92章 你和她們不一樣第874章 信心膨脹第341章 決戰櫻花之國(15)第35章 銅牆鐵壁(2)第415章 我想換個東西第109章 囤木第58章 阮氏皆人才第606章 大敗番軍第601章 心向大清第91章 登州辦事處第757章 王朝更替,自古有之第662章 大事不妙第773章 官員士紳,一體納糧第302章 質問第549章 亞洲最強水師第940章 命是自己的第758章 不能寒了功臣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