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1章 不講理的辦法

這是丁毅向他們保證,最晚明年剿滅張獻忠。

考慮到丁毅剿滅李自成的速度,現場幾位沒人懷疑丁毅的能力。

當下幾人紛紛表態,但呂大器想來想去,咬牙道:“國庫無銀,恢復民生,無比艱難。”

說罷看了眼丁毅。

身爲戶部尚書,他現在只能哭窮,也真是窮。

丁毅現在手上一共有九千多萬銀子,每天也流水似的花出去,但在戶部,只有不到一百萬兩銀,還是丁毅運進去的。

呂大器知道丁毅有銀子,不然怎麼養這麼多兵馬。

光丁毅所封各鎮總兵,現在算了算,全國都五六十萬兵馬了。

當然,很多兵馬還在訓練,也有在招募的,將來都是要花大錢的。

“今年本王私人出錢,堅持一下,明年這個時候,必然可以從全國各地收稅,足以應付一下,後年這個時候,本王保證,我們全國的稅賦,最少三千萬白銀以上。”

“什麼?”呂大器嚇的差點摔倒,霍然而起。

其餘幾人也一臉不敢相信。

“君無戲言,王爺說話算數?”情急之下,呂大器終於叫了一聲君。

丁毅哈哈大笑:“本王在山東,一年稅五六百萬兩,全大明給本王,你們說最少有多少?”

丁毅說三千萬全國,已經是儘量往少了說,以防被打臉。

嘶,衆人齊齊倒吸一口冷氣,完全被驚呆了。

崇禎在世時,舉大明全國,一年連山東一省都不如?

但下一刻,他們突然想到丁毅會怎麼幹?

這是和張居正一樣,動搖鄉紳士族,官員縉紳的利益啊。

呂大器無所謂,他家裡田都沒幾畝。

“王爺這麼做,

將和天下士人做對?”他沉聲道,表情嚴肅無比。

“那又如何?”丁毅冷笑:“爲了天下百姓和江山的穩定,總要有人犧牲。”

“本王的鐵騎和大刀,正要試試那些敢與本王反抗的人。”

“如果王爺真敢做,呂大器誓死跟隨。”呂大器退席,跪倒,重重的磕頭。

其餘幾人也慌忙退席,跪下。

丁毅無耐,再次叫他們歸位,坐下。

“呂部堂不用等太久,明年或後年就能看到,所以,本王要諸臣支持本王,你們還要做表率。”

幾人臉色頓時難看起來。

“本王的標準。”丁毅繼續道:“官員家裡,無論品級,不能超過一千畝田。”

“且要交重稅。”

“具體的數目,由戶部牽頭,認真訂製,我們山東有模板在,可以學習利用。”

“你們多餘的田,全部賣掉,或無條件上交朝廷,以爲表率,說實話以後田多稅多,諸位還是及早賣掉比較好。”

有人臉色更難看了,李自成進城,搶了他們的銀子,但沒搶他們的田,可現在,沒人敢出聲。

“當然本王也考慮過官員薪水太低的事情。”

“所以第二事,就是加薪,給全國官員、吏員和軍士加俸?,本王已經制定了一個標準,諸臣稍候,可以看下,再討論討論。”

丁毅的第二件事,就是收重稅,收田,加薪。

身爲內閣重臣和六部大員,丁毅要他們做表率。

幾人當然很關心多少薪水。

呂大器更是直言:“加多少?”

看來他節儉慣了,也想知道有多少錢。

丁毅原本想吃過飯拿出來交流,看他們着急的模樣,馬上命曾柔把幾張表格拿了出來。

明朝的官員俸祿據說是歷史各朝最低的,特別與唐宋相比,簡直低的離譜。

唐朝時一品月俸八千,另有職田,一品爲六十頃。又有世俸錢,一品爲二百萬(二千貫)。

宋朝的俸祿比唐代則更高,拿有名的包青天包拯來算,他任開封府尹時,大概位於三品左右,年俸大概在一萬八千到兩萬貫之間,按現在來算,摺合大概人民幣一千八百萬左右,接近兩千萬。

包拯當年還有每年一百八十擔大米,一百八十擔麥。二百四十捆柴火和四百八十捆乾草、另有凌十匹,絹三十四、羅兩匹和綿一百匹。

朝廷還分了兩千畝田,種種加起來,妥妥的年過兩千萬。

而明代的正一品月俸僅有八十七石,與唐宋相比較,簡直連零頭都不及。因此《明史》中說:“自古官俸制薄,未有若此者。”

除了低俸祿外,明朝還有奇葩的官俸折色制,在一定程度上又減少了官員的收入待遇。

明代官員俸祿的發放,何時支付本色俸,何時支付折色俸,都是朝廷說了算,而從不考慮各級官吏的實際情況。而且折色的比例也是朝廷一言堂,具體是發什麼物品也是根據朝廷的現實需要發佈。

比如當時一二品官員工資種60%的米要折成白銀,而且是明初的固定價,而八品的官員只有20%的工資折成白銀。總的來說,官員的品階越高,摺合成白銀的比例就越高。

但是問題是,明朝初期的時候一兩銀子是可以買一石糧食的,但是到後面糧價就越來越高了,像現在到了明末,一石糧食要4到5兩銀子,相比明朝初期糧價翻了4、5倍,但是官員工資是沒變動的,朝廷折米換銀,還是按一石一兩換,所以官員們都哭窮,米不夠吃,錢不夠用,那錢不夠用怎麼辦?當然要想辦法撈錢啊。

老朱對貪官也算大手筆,動不動就殺,還剝皮什麼的,可這麼殺都沒有用,明朝的貪官還是數不勝數。

沒辦法,真的活不下去。

比如眼前的呂大器,好歹也是一品大員,歷史上死時,兩袖清風,銀子都沒留下一兩,還是王祥贊助,才把他埋掉。

正直的官員都這麼窮,好官當然少了。

丁毅結合唐朝和宋朝的情況,再考慮到將來的國家稅賦,決定大力提升官員和吏員,還有軍隊的工資。

原正一品官員年俸爲1044石,現在一品官員提升爲2000石,並且不折色,也沒有其他布絹等物,而且由官員自己選,你要糧食還是要銀子。

這就有了選擇餘地。

比如一石米價格在三兩白銀時,官員一家可以全要米,就算要全銀,是按現價一石米三兩算,可得6000兩銀。

而以前的明朝,朝廷折銀,還是按明初一石米一兩銀,甚至一兩銀兩石米等來折。

僅這步改革,讓所有官員都要歡呼雀躍,高呼鎮北王英明。

從一品官員年俸由888石,提升爲1700石。

正二品由732石,提升爲1500石。

正九品由66石,提升爲130石。

從九品由60石,提升爲120石。

吏員則爲50石。

基本都是翻了倍,丁毅原先的吏員提升最多。 Wшw⊕ ttκǎ n⊕ C 〇

且爲了降低基層官員們的開支,除了京城,各省和縣府州的官吏在當地衙門一起吃午飯和早飯。

各地餐費當然也有統一標準,早飯就是白粥、雞蛋加白饅頭加小菜,每人大概三十文錢的標準。

中午大概每人五十文標準,不管官吏大不,都是一樣。

不得折現,不吃的就算。

所有開支從當地稅賦中自留。

爲防有膽大的官員中飽私囊,剋扣伙食等形爲,朝廷會以詔旨各地,張貼到各縣府大門口,張貼至少一年,通知全縣官吏知曉。

那個官員敢這麼做,全家抄家,沒收全部財富。

凡舉報查實者,取代之。

這什麼意思呢?

比如你某個縣令,縣裡有六百官吏,原本是要供早餐吃的,你不供,讓大夥自己吃,或者降低標淮,從三十文降到十文。

如果被吏員舉報查實,縣令全家抄斬,沒收財富,舉報的吏員,提拔爲縣令。

呂大器他們一遍一遍看着丁毅的提薪表,前面是又驚又喜,因爲這樣的改革的確能很好的提升大夥的收入,甚至可以說是當前官員的士氣。

但看到後面時,他們嚇了一大跳。

“每府州吏員五百?縣三百?”

戶部尚書呂大器臉都綠了:“王爺,這全國要多少吏員?一縣吏員,比以前數縣還多?”

以前一個縣吃財政飯的吏員包括捕快什麼加在一起,也就一百人左右不得了。

現在縣裡達到三百,府、州達五百,全國要多少吏員?

“必須要多,三百我都覺的少。”丁毅沉聲道:“大明皇朝落到現在這地步,你們也要反思。”

“朝廷對鄉村一級的掌控力幾乎爲零。”

“有了足夠的吏員,朝廷的旨意,可以隨時傳達到農村,甚至說可以威懾到鄉紳。”

馬士英馬上道:“若下面陰奉陽違,朝廷依然管不到下面,又如何確定朝廷的政策能下到地方鄉村?”

“無論官吏,俱不是終身制,每年考覈不合格的官吏,俱要被免,優秀的可以得到提升。”

“如何算合格?如何算優秀?”

“執行朝廷旨意嚴格,收到相應的賦稅,沒有百姓到上一級府州告狀等等--今明年會有考覈的細則出來,現在一言半語說不清楚。”

丁毅當然有很多辦法,你下面不用心幹活,我用淘汰制,巡查制,京城每年派出大量的巡查組,或由當地駐軍來當巡查組,專門下去查問題,查不到問題就是巡查組的錯,巡查組當然要死命的查。

這個辦法有點不講理,但在現在,肯定有用,下面人不好好幹活,必然要被查。

第893章 單挑第393章 希望能和你成爲朋友第438章 就知道拍馬屁第666章 血虧的一年第658章 好戲連場第35章 銅牆鐵壁(2)第460章 明人膽小第291章 多撈好處第1004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86章 不簡單第534章 明升暗諷第753章 我終於做錯了?第329章 決戰櫻花之國(3)第952章 吃蒼蠅第739章 一戰滅了他第387章 騎戰第635章 就用大炮教訓明人第456章 不是我們無能第699章 和朝廷對着幹第494章 以貨易貨第218章 弓銃對射第630章 用丁毅的法子攻城第912章 毒點改了第931章 我是九十五至尊第505章 以夷制番第768章 大半個天下第221章 最可怕的聲音第185章 賺筆大的第432章 崇禎的妙招第173章 必須幹了這個王八蛋第15章 臨陣後退者,斬第513章 唯快不破第1005章 可以打友誼賽第61章 攻伐明國第376章 江華島第26章 深挖溝,廣築牆第34章 銅牆鐵壁(1)第265章 堅不可摧第798章 還沒開始就敗了第838章 丁毅纔是聖賢明君啊第118章 不是本將陷害他們吶第216 章 很難開口第675章 凡日月所照,皆爲漢土第335章 決戰櫻花之國(9)第885章 徹底的失敗第328章 決戰櫻花之國(2)第82章 洗腦第795章 丁毅北伐第519章 不敢相信第396章 全部沒收第876章 橫跨太平洋第198章 大明上下,無此強軍第212章 觀陣第970章 移動通訊第56章 他們殺人不見血第586章 重炮轟營第47章 戰勝,升官發財第64章 軍威震盪第337章 決戰櫻花之國(11)第651章 與民爭利第889章 如此的太祖?第723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607章 你要多謝丁大人第350章 凋的櫻花第929章 壞東西第537章 共同的敵人第342章 天助太田?第197章 望遠鏡和加農炮第465章 又是個祖大壽第41章 毫無武德第997章 再次晉升第442章 平推遼東第358章 開支萬第100章 大盾第670章 更好的造船方法第628章 必死無疑第199章 儒將丁毅第564章 英雄蓋世第406章 上次也是白天吶第166章 原來我纔是S第215章 割麥子第597章 自給自足第649章 吞併第442章 平推遼東第201章 我真不是海王第255章 不戰而下第964章 找到第369章 學區房第418章 年樹人第13章 奮戰第645章 二蹶名王第397章 一本正經不講理第56章 他們殺人不見血第836章 這樣真的很爽第143章 良將李率泰第949章 騙子很多第371章 駱養性的悲涼第1010章 我說揀鉛筆你信不信第615章 工業先驅第615章 工業先驅
第893章 單挑第393章 希望能和你成爲朋友第438章 就知道拍馬屁第666章 血虧的一年第658章 好戲連場第35章 銅牆鐵壁(2)第460章 明人膽小第291章 多撈好處第1004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86章 不簡單第534章 明升暗諷第753章 我終於做錯了?第329章 決戰櫻花之國(3)第952章 吃蒼蠅第739章 一戰滅了他第387章 騎戰第635章 就用大炮教訓明人第456章 不是我們無能第699章 和朝廷對着幹第494章 以貨易貨第218章 弓銃對射第630章 用丁毅的法子攻城第912章 毒點改了第931章 我是九十五至尊第505章 以夷制番第768章 大半個天下第221章 最可怕的聲音第185章 賺筆大的第432章 崇禎的妙招第173章 必須幹了這個王八蛋第15章 臨陣後退者,斬第513章 唯快不破第1005章 可以打友誼賽第61章 攻伐明國第376章 江華島第26章 深挖溝,廣築牆第34章 銅牆鐵壁(1)第265章 堅不可摧第798章 還沒開始就敗了第838章 丁毅纔是聖賢明君啊第118章 不是本將陷害他們吶第216 章 很難開口第675章 凡日月所照,皆爲漢土第335章 決戰櫻花之國(9)第885章 徹底的失敗第328章 決戰櫻花之國(2)第82章 洗腦第795章 丁毅北伐第519章 不敢相信第396章 全部沒收第876章 橫跨太平洋第198章 大明上下,無此強軍第212章 觀陣第970章 移動通訊第56章 他們殺人不見血第586章 重炮轟營第47章 戰勝,升官發財第64章 軍威震盪第337章 決戰櫻花之國(11)第651章 與民爭利第889章 如此的太祖?第723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607章 你要多謝丁大人第350章 凋的櫻花第929章 壞東西第537章 共同的敵人第342章 天助太田?第197章 望遠鏡和加農炮第465章 又是個祖大壽第41章 毫無武德第997章 再次晉升第442章 平推遼東第358章 開支萬第100章 大盾第670章 更好的造船方法第628章 必死無疑第199章 儒將丁毅第564章 英雄蓋世第406章 上次也是白天吶第166章 原來我纔是S第215章 割麥子第597章 自給自足第649章 吞併第442章 平推遼東第201章 我真不是海王第255章 不戰而下第964章 找到第369章 學區房第418章 年樹人第13章 奮戰第645章 二蹶名王第397章 一本正經不講理第56章 他們殺人不見血第836章 這樣真的很爽第143章 良將李率泰第949章 騙子很多第371章 駱養性的悲涼第1010章 我說揀鉛筆你信不信第615章 工業先驅第615章 工業先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