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躍馬中原(八)

蔣方震很快又回來了,因爲冷雨這小子,又一次搞出新huā樣。回電稱:“欲率部直插界首,以全殲滅之功。”

蔣方震待方劍雄看完電報之後笑道:“下面的軍官,戰鬥積極性很高啊。”

方劍雄沉吟片刻後道:“看來我對特務團的使用出問題了,冷雨提醒了我。特務團這樣的部隊,用來打前鋒大材小用了。回電,同意冷雨的計劃,令其務必在明晨六點之前,趕到界首,堵住倪嗣沖逃路。再令,李乾玉所部立刻出發,並於明晨天亮前,對倪嗣沖部發起攻擊。”方劍雄一連串的命令,來源自打出來的信心。

戰爭有時候不僅僅是比裝備那麼簡單,安徽軍雖然組建的晚,老兵不多。但是士兵訓練嚴格,社會地位高,待遇也好,對於安徽〖革〗命軍這個團體,有很強的歸屬感。這些都不是清軍能夠相比的,打仗的時候沒有後顧之憂,士兵也敢拼命。

有的道理方劍雄未必明白,不過他照搬一些後來軍隊的作法,比如增強軍人榮譽和社會地位,起到了他自己都沒想到的效果。

蔣方震沒有立刻離開,而是讓段風去了一趟,自己留下對方劍雄道:“這是李小川來的電報,給你的。”

方劍雄接過一看,稍稍楞了一會後露出沉思之狀。蔣方震見其神態,臉上露出擔憂。在職軍官跟情報處的人這麼幹,似乎不太合適。蔣方震是君子做派。不遮掩,也不着急講情,等方劍雄自己下決斷。

“可以答應李小川的要求,對了,給安慶去電,讓李慕言和鄭權都來一趟。”方劍雄說完,蔣方震有點不太明白他的意思。這個有點歪樓了。

“沒出什麼事情吧?”蔣方震多少有點擔心,方劍雄趕緊解釋道:“百里兄誤會了,我剛纔想到了別的事情上去了。跟小川兄無關。其實我還要感謝小川兄呢,發現了一個帶兵的人才。安徽〖革〗命軍,對於高級指揮官的要求很大。現階段國內的主流是留日士官生。這些人從〖日〗本回來,能學到多少東西百里兄比我清楚。倒是李小川眼光獨到,發掘出一個高升來。我一直認爲,有一些人,天生就是打仗的材料,大概高升就是這樣的人,在教導隊裡沒怎麼顯出他的特別來,到了戰場上,對戰局的敏銳和把握能力就出來了。”

這麼一解釋,蔣方震倒是有點吃驚了。覺得方劍雄這個人善於自省。就爲這麼點事情,想到那麼遠?其實蔣方震誤會了,方劍雄想到的是軍情處。目前搞情報的,就這麼一個部門,政治經濟軍事情報混在一起搞。完全沒有制衡的力量,長期下去不是什麼好事。之所以把鄭權和李慕言都叫來,方劍雄有別的想法。

至於打仗這個東西,真的很需要天賦。方劍雄有足夠的自知之明,所以在軍事指揮上很少搞一言堂之類的獨斷。冷雨根據實際情況,調整了戰術。這個舉動方劍雄是支持的。畢竟說到戰術,方劍雄就一招,一力降十會。老子不跟你玩謀略,老子拿機槍大炮碾壓你。

抗戰的時候,〖日〗本人戰術千篇一律,照樣打的**節節敗退。同樣的日軍,在美軍面前就只能被動挨打,究其根源,現代戰爭謀略的作用降低了很多。但是話說回來,不能說謀略就沒用了,像冷雨、高升這樣戰場靈機調整的舉動,值得提倡。現在是安徽軍裝備了無線電,不然怎麼請示?來來回回幾十公里,等請示黃huā菜都涼了。所以,方劍雄極爲重視通訊,就是這個意思了。

再好的士兵和裝備,也需要好的將領來實行。對於李小川在戰場上發現高升這麼一個將才,方劍雄可謂樂觀其成。高升現在的職務是情報處副處長,能夠親自前往蚌埠調查情報,可見此人做事的風格。接替旅長的職務,在年輕的安徽〖革〗命軍裡頭,真不算啥。

大概是吃了苦頭的緣故,加之安徽軍援兵趕到漢陽,整整兩個師小三萬人的安徽軍,已經不是北洋軍那麼好惦記的了。馮國璋停止攻擊,漢陽恢復了短暫的平靜。

安徽軍在漢陽的勝利,引發了一場從軍潮。這其中有很多學生,全國各地都有。桂丹墀收下了這些學生,把他們送往蕪湖,參加一場考試後進軍校預備班學習。儘管現在軍校還沒正式投入教學,這些學生兵還是穿上了安徽軍特有的軍裝,比起其他地方軍裝,這種新看上去很帥氣,很受年輕人的歡迎。有的年輕學生,當兵的理由居然是軍裝帥。

按照方劍雄的指示,桂丹墀在漢陽,只收了這些學生兵。其他的沒有動作,倒是湖北軍政府的擴軍在繼續。

忙了幾天後,安徽軍全面接管漢陽戰場,這是方劍雄的意思,要我的兵打仗可以,不能讓別人瞎指揮。這個要求,黎元洪沒有絲毫反抗的餘地,要不是安徽軍的出色發揮,現在北洋軍的大炮已經架在龜山之上,炮轟武昌了。

站在都督府的窗前,遙望龜山的黎元洪心情很複雜,一方面他需要安徽軍幫助頂着北洋軍,另一方面更擔心安徽軍將來賴在漢陽不走。漢陽廠對於湖北軍政府而言,重要性怎麼說都不過分。

安徽軍表現出來的戰鬥力,其實並不是黎元洪最爲擔心的地方。最讓他不安的,是安徽軍好的令人髮指的軍紀。也不知道這個方劍雄是怎麼練的兵,小三萬人居然一點問題都沒出。這讓一直派人盯着安徽軍,希望找一點毛病出來做文章,爲日後請走安徽軍買下伏筆的黎元洪很是畏懼。

在此之前,黎元洪從來沒覺得方劍雄是一個太大的威脅,現在看見了安徽軍的戰鬥力,黎元洪很清楚的認識到,也許另外一個袁世凱出現了。

好在現在該頭疼方劍雄的不是我黎某人,而是北京那位袁大人。方劍雄揮師北上,打的都是袁世凱的人。也不知道這個方劍雄是怎麼想的,放着滬寧線的huāhuā世界不要,非要去挑北洋這根硬骨頭啃。

黎某人也有需要頭疼的事情,那就是上海那邊的都督代表會議,搞出了一個大元帥的說法,這個對於黎元洪來說,多少有點當仁不讓的意思。黃興算什麼東西?黎某人豈能屈居他之下?所以黎元洪做了一些反應,表示這個副元帥,他德才不足,不敢接受。

黎元洪算準了黃興的性格,這消息出去,黃興肯定要退讓。在黎元洪看來,黃興不是什麼聰明人,甚至有點愣。政治上極爲幼稚,軍事上也就那樣,要不是想着借他的名望拉來援兵,何至於讓他擔任總指揮。結果漢口、漢陽兩仗下來,黃興自己呆不下去了。

政府之爭,黎元洪基本沒什麼希望能爭贏了,比起孫某人來說,黎元洪的名望還是差了一些。黎元洪可沒指望孫某人跟黃興一個性格,幾句話一擠兌,就主動讓賢。估計那主也是個當仁不讓的貨色,沒看見人還在歐洲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上躥下跳。

這兩位和方劍雄比起來,誰的威脅更大,估計袁世凱最清楚了。要論實力,也就是掌握了北洋巨大資源的袁世凱最強大,這個方劍雄冒出來的太快,恐怕根基不穩當。

昨日,英國領事葛福出面調停,北洋方面表示願意主動停戰數日。對此黎元洪表示歡迎,但是,現在是否繼續打下去,那得問問另外一個人,眼下頂在對抗北洋最前線的,可都是他的部隊。這個人,無疑是方劍雄。

不管怎麼說,黎元洪的態度還算明確,能和談是最好了。要接着打,北洋軍還是很強大的。倒是不知道方劍雄是怎麼想的,安慶的回電遲遲沒到。

暮色中的黎元洪,不捨的看着最後一抹夕陽的消失,心情複雜的等待這方劍雄的回電,這種不能由自己來決定命運的現狀,真是讓他不舒服。一個是上海那邊,爭奪臨時政府的主導權落敗基本確定,一個就是和談的事情,得由方劍雄說了算。

腳步聲把黎元洪從遐思中拽了回來,進來的是都督府秘書長楊玉龍,手裡拿着電報道:“都督,安慶回電,方司令正在阜陽前線,已經轉電告知,待復!”落款是安徽省人民政府,省長孫毓筠。

看着跟別的省完全不一樣的落款,這讓黎元洪多少有點納悶。這個方劍雄是怎麼想的?非要搞個新名堂,別人都是都督,他來個安徽省人民政府。

殊不知,方劍雄一直覺得,所謂都督,正是武夫當國的開始。正是割據局面的起源!

一心想着全國統一的方劍雄,怎麼能接受這樣的東西?開始就要走在正確的道路上,至於什麼是正確的,方劍雄也不太清楚。好在有個模板可以照搬,人民政府只要真正意義上的民選,叫什麼都是次要的。關鍵是內容,名字再好,內容不行也是渣。

第十章 英雄會第六十三章太湖秋操(下)第一百零五章戰爭的腳步近了第一百八十一章 各自調整第一百三十九章 圍城(2)萬餘匪至第一百一十五章 終結者計劃第二百四十六章關稅自主(2)第一百三十六章垂死病中驚坐起第十章 新一輪整編第三十五章 西北利爪第二十五章 東征、北伐(十四)第七十四章科研隊駐地第八十一章 國民黨的“可趁之機”第七十章 吃飯問題第一百一十五章以我爲主(五)第一百二十五章 戰爭與經濟第一百二十三章決戰(14)條件第八章聯手第九鎮(上)第二十九章 見撫臺(中)二百零五章 偉大的勝利第二百九十章 餘韻第一百六十九章 戰爭的陰雲第五十六章 南北議和(三)會唐第三十九章中原鹿正肥(六)第一百零四章第五章臨時制度第四十五章 亂(下)第一百六十七章 青島問題第四十九章 躍馬中原(五)膽子再大一點第六十四章 失敗的嘗試第一百二十八章第二百三十三章 提前發動第二百七十二章 大煙販子第二百五十九章中國石化(3)第一百七十五章 轟炸!第二百三十一章第一百七十二章 兩大巨頭的會晤第一百零二章 擴張(八)不玩嘴炮第五章 新伯利恆合約第三百二十四章有錢還是要掙第三十四章主導權的問題第二百三十七章 自信第三十五章 交涉第一百三十八章很滿意第二百四十一章第七十章 一致?第六十二章京漢線之戰(二)入夥第二十八章東征、北伐(十七)第一百一十章 擴張(十六)提前佈局第一百零一章縱橫之道(續)第二十八章 青木宣純第六十二章 庫頁島出油第七章 不能對比第三百零一章 最後的決戰(1)第一百五十四章製造平衡第三百二十九章結束也是開始第二百八十八章 聲東擊西第三章 大舉賣國第七十六章 民國特有第九十一章第二百一十七章空襲特混艦隊第二百二十七章 決定參戰第八十三章 尋找着力點第二十七章東征、北伐(十六)第一百二十二章 決戰(3)徐州城破第二百三十章 不被重視第二百四十九章 唯一的一根救命稻草第四十四章 勤務兵第一百零八章 二次革命(中)第二百四十五章關稅自主(1)第一百六十六章 一戰爆發第六十八章 泗水案(續)第三章 奇士韓衍(上)第二百七十六章 經略東北(1)第五十章 轉向第一百四十章油田買賣、提醒!第四十三章 中原鹿正肥(十)漢陽再告急第二百四十六章關稅自主(2)第三章 菜鳥連長和他的士兵們(上)第六十五章 泗水案(上)第一百零一章退出國聯第一百一十四章 態度強硬第一百八十八章美軍觀察團第二百三十二章 可以惦記一點別的了第二百七十五章又一年的精彩第一百一十章二次革命(續)第三十九章中原鹿正肥(六)第七十八章 京漢線之戰(十八)第二百三十六章 三件大事(2)第三百一十章冰釋第十二章 英國出損招第二百零二章 倒打一耙第一百二十一章 決戰(2)戰場之外的較量第四十四章 亂(中)第一百五十五章 張潤農的助手第一百零三章 宰一刀沒商量第三十九章 教導隊(上)第五章 針對性的訓練(上)第一百一十一章 擴張(十七)伯利恆公司第六章 歸來者
第十章 英雄會第六十三章太湖秋操(下)第一百零五章戰爭的腳步近了第一百八十一章 各自調整第一百三十九章 圍城(2)萬餘匪至第一百一十五章 終結者計劃第二百四十六章關稅自主(2)第一百三十六章垂死病中驚坐起第十章 新一輪整編第三十五章 西北利爪第二十五章 東征、北伐(十四)第七十四章科研隊駐地第八十一章 國民黨的“可趁之機”第七十章 吃飯問題第一百一十五章以我爲主(五)第一百二十五章 戰爭與經濟第一百二十三章決戰(14)條件第八章聯手第九鎮(上)第二十九章 見撫臺(中)二百零五章 偉大的勝利第二百九十章 餘韻第一百六十九章 戰爭的陰雲第五十六章 南北議和(三)會唐第三十九章中原鹿正肥(六)第一百零四章第五章臨時制度第四十五章 亂(下)第一百六十七章 青島問題第四十九章 躍馬中原(五)膽子再大一點第六十四章 失敗的嘗試第一百二十八章第二百三十三章 提前發動第二百七十二章 大煙販子第二百五十九章中國石化(3)第一百七十五章 轟炸!第二百三十一章第一百七十二章 兩大巨頭的會晤第一百零二章 擴張(八)不玩嘴炮第五章 新伯利恆合約第三百二十四章有錢還是要掙第三十四章主導權的問題第二百三十七章 自信第三十五章 交涉第一百三十八章很滿意第二百四十一章第七十章 一致?第六十二章京漢線之戰(二)入夥第二十八章東征、北伐(十七)第一百一十章 擴張(十六)提前佈局第一百零一章縱橫之道(續)第二十八章 青木宣純第六十二章 庫頁島出油第七章 不能對比第三百零一章 最後的決戰(1)第一百五十四章製造平衡第三百二十九章結束也是開始第二百八十八章 聲東擊西第三章 大舉賣國第七十六章 民國特有第九十一章第二百一十七章空襲特混艦隊第二百二十七章 決定參戰第八十三章 尋找着力點第二十七章東征、北伐(十六)第一百二十二章 決戰(3)徐州城破第二百三十章 不被重視第二百四十九章 唯一的一根救命稻草第四十四章 勤務兵第一百零八章 二次革命(中)第二百四十五章關稅自主(1)第一百六十六章 一戰爆發第六十八章 泗水案(續)第三章 奇士韓衍(上)第二百七十六章 經略東北(1)第五十章 轉向第一百四十章油田買賣、提醒!第四十三章 中原鹿正肥(十)漢陽再告急第二百四十六章關稅自主(2)第三章 菜鳥連長和他的士兵們(上)第六十五章 泗水案(上)第一百零一章退出國聯第一百一十四章 態度強硬第一百八十八章美軍觀察團第二百三十二章 可以惦記一點別的了第二百七十五章又一年的精彩第一百一十章二次革命(續)第三十九章中原鹿正肥(六)第七十八章 京漢線之戰(十八)第二百三十六章 三件大事(2)第三百一十章冰釋第十二章 英國出損招第二百零二章 倒打一耙第一百二十一章 決戰(2)戰場之外的較量第四十四章 亂(中)第一百五十五章 張潤農的助手第一百零三章 宰一刀沒商量第三十九章 教導隊(上)第五章 針對性的訓練(上)第一百一十一章 擴張(十七)伯利恆公司第六章 歸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