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各行其道(九)

方劍雄雖然沒明說,可是蔣方震聽明白了,北洋也好,臨時政府也罷,方劍雄都是要收拾的。具體怎麼收拾,蔣方震就不關心了,也關心不了。

“眼下跟北洋的和平肯定是短暫的,即便我們不去打北洋,遲早他們也要來打我們。只是要看袁世凱有沒有先啃硬骨頭的雄心。”方劍雄做了總結,蔣方震確定方劍雄有武力統一全國的心思後,頓生豪氣,哈哈一笑道:“國防軍必將戰無不勝!”

這個在歷史上一直缺乏舞臺施展其軍事才能的軍事天才,在這個時空完全不一樣。

同盟會忙着建立臨時政府,方劍雄則忙着統一兩省之軍令政令。

1912年1月1日,孫赴南京,當晚是10時,宣佈就任南京臨時政府臨時大總統。誓曰:傾覆滿洲**政府,鞏固中華民國,圖謀民生幸福。此國民之公意,文實忠之,爲衆服務。至**政府即倒,國內無變亂,民國卓立於世界,爲列邦公認,斯時文當解臨時大總統之職。謹以此誓於國民!

對於袁世凱而言,臨時政府可謂不顧袁某人的反對,悍然成立,是一種破壞合約的行徑。電告唐紹儀:“停止開議。”並公開質問南方臨時政府,“選舉總統是何用意?設國會決議君主立憲,該政府即總統是否亦即取消?”

不管袁世凱怎麼折騰反對,臨時政府還是成立了。迫不及待的,不顧一切的成立了。

迫不及待的好理解,不顧一切從何說起呢?一個政府最重要的基石體現在兩點,第一是軍隊。第二是財政。臨時政府能指揮的動的軍隊,不外乎原第九鎮擴充後的江蘇第一軍,以及上海民軍,即便是上海民軍,還有一個重要的假想敵,陶成章另立山頭。在上海公開搞了個光復義勇軍,可謂陳其美臥榻之側酣睡。而這個第一軍,現在還缺了一大批基層軍官,都去投靠方劍雄這個反動軍閥了。

財政就更不用說了,指望借款!借款的前提。那得列強承認!

2日,孫通電各省,宣告中華民國改用陽曆,以皇帝紀元四千六百零九年十一月十三日(即辛亥年十一月十三日)爲中華民國元旦。孫發佈的第一個任命,胡漢民任總統府秘書長。

針對袁世凱的責責問。孫回電澄清“誤會”。謂:倘由君之力,不勞戰爭,達國民之志願,則總統一職,推功讓能,自是公論。並表示:文承各省推舉。誓詞俱在,區區此心。天日鑑之。

這一天註定很熱鬧,袁世凱電知伍廷芳。停戰至1月15日止。也就是說,過了十五號,他可以繼續開打。這個底氣,大概跟方劍雄同意停戰三個月有關。還是這一天,清軍薑桂題、馮國璋、張勳、曹錕、張作霖等十五員將領聯合通電內閣,“誓以死戰反對共和,並請旨飭親貴大臣將銀行所存現銀三四千萬兩提充軍費。”

這個電報什麼意思呢?滿人親貴還是很有錢的,不過這些錢都存進了外國銀行了。這些親貴都有哪些人,後人具體不得而知。總之這是一筆鉅款。

《字林西報》也跳出來湊熱鬧,發表社論,攻擊孫獨裁,實行寡頭政治。南京臨時政府,並非一個民有、民治、民享之政權。

在武昌的方劍雄沒有被孫漏掉,也來了一份通電。言辭懇切稱:民國得以順利建立,蓋因兄之徵伐之功也。今陸軍次長一職,文薦兄以任,望勿推卻。

方劍雄接電之時,正在兩省要員會議,掃了一眼電報丟邊上沒說話,繼續開會。

會議內容主要有幾點,第一,在最短的時間內,統一湖北一省軍令政令。現在湖北各地大大小小的軍政府不少,很有一點佔山爲王的意思。北洋軍打來的時候,這些人也沒有派兵增援的意思。現在北洋停戰了,方劍雄要求這些軍分政府自動下臺,政令歸於省政府。很明顯,來軟的是不行的,要來軟的硬的一起來纔有效果。第二,現在四川混亂,軍政府林立。方劍雄派李小川率冷雨之特務團及第四師進駐宜昌,監視四川動靜。這一路過去,順便請各地的軍政府自覺關門歇業。原有軍政府首領,到武昌來等候新政府分配。蚌埠的防禦,交給第六師,呼延奧博這傢伙,被一腳踹回蚌埠。第三,宣佈取消湖北省一切厘金,一個月內,所有釐卡一律強制取消。第四,兩省強制推行五年制義務教育。

一干議題毫無懸念的通過之後,方劍雄才拿起桌子上的電文,笑着唸了一遍後,遞給邊上的黎元洪道:“宋卿兄,孫這是要兩省承認他的臨時政府啊。一個陸軍次長就想打發在下,他倒是大方的很。”

衆人一陣笑,黎元洪也乾笑了兩聲才道:“扶國究竟是想承認呢?還是不承認呢?”

方劍雄看了一眼滿臉殷切的黎元洪,不待答覆,生怕方劍雄中招的孫寶琦搶先道:“不能承認,一旦承認了,大義名分就是南京的。”

方劍雄意味深長的看了一眼黎元洪,然後纔不緊不慢的笑道:“老師說的對,通電全國,安徽湖北兩省不反對民國,但是隻承認一個統一了全國的民國。至於南京臨時政府,我們不反對,不承認,不干涉。”

黎元洪多少有點失望之際,方劍雄笑道:“宋卿兄,我倒是覺得,你合適做民國總統!”

唔?黎元洪眼珠子有點不轉了,什麼意思?可惜方劍雄沒有繼續,黎元洪心裡跟貓撓似的,坐立不安。

1912年的開頭幾天值得說道的大事很多,南京臨時政府頑強的在這一年的開頭成立了。3日,徐紹幀任南京衛戍司令,鈕永健、溫宗堯、汪精衛、王正廷、胡瑛被任命爲議和參贊。孫聘請章宗祥及日本人寺尾亨、副島義一爲法制顧問,犬養毅爲政治顧問。各省代表通過部門總長名單。

這一天,直隸灤州新軍起義,成立北方革命軍政府。

一面與袁世凱繼續和談,一面孫於4日,電告廣東代理都督陳炯明,稱:議和無論如何,北伐斷不可懈。灤州起義在第二天也就是4日,起義部隊向天津發起攻擊,慘敗!人頭被砍了一地。

艱難前行的臨時政府,與五日發表《對外宣言書》,承認各國在華之利益以及前朝賠款,並給以保護。困難重重之際,上海報界又開始了一場嘴仗。

還是《字林西報》挑的頭,轉載了《市井百態》的一些文章,還是付費的。雖然是舊聞,但它是因爲報紙不是?而且這家報紙向來喜歡對國內政壇指手畫腳,影響力很大。

這個頭一開,一股報界炒作革命黨私生活的風潮被帶起來了。娛樂八卦這個東西,向來都不缺少市場。當年光復會和同盟會鬧矛盾的事情,也被人翻出來抄冷飯。什麼拿着華僑募捐的經費玩女人,那時候時候還沒包小三的說法,反正就是用華僑的血汗錢花天酒地。

一時間各家報紙要不刊登這些花邊新聞,銷量都受影響。

上海軍政府發行公債軍票,這種變相掠奪的行爲,本來就引起了上海地面上的不滿情緒。現在報界鋪天蓋地的報道負面新聞,雖說沒有指名道姓,讀者可都是自動掛鉤的,楊梅都督的大名不脛而走,市井之間老少皆知,成爲了百姓茶餘飯後的好笑話。

有的是有根據的,有的報道直接就編造故事,拿新聞當小說寫了。某某革命領袖,在日本流亡時如何如何,口袋裡裝滿了華僑的銀元到處風流快活。嗯,國內那些革命行動,都是讓別人家的孩子去流血,他是一根毛都傷不到的。還有的小報紙,更是把楊梅都督的故事編成長篇小說連載。說某都督,當年爲啥染上楊梅大瘡呢?這是有故事的……。

這種局面下,臨時政府推出的種種舉措,在報界被海量的花邊新聞淹沒了。搞的臨時政府很被動,《民立報》雖然一再撰文爲洗地,但是效果很差。

反倒是《申報》再次打響了,針對當初《民立報》抹黑方劍雄一事,尹家姐妹、唐羣英聯合撰文,從當初爲秋瑾報仇找到方劍雄求助開始說起,一直說到她們所知的方劍雄對革命出了多少力氣,以及安徽革命軍在武漢的種種愛民救民行爲。文中的方劍雄如何的忍辱負重,如何的爲革命殫精竭慮,如何的爲救災民不惜苦自己。嗯,每天兩頓稀飯!這就是作秀的好處啊。三個女革命黨還是太單純了,沒有看清楚方劍雄反動的本質。

三人聯合署名的文章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尤其是上海人可都是見過方劍雄的兵。你要說那些人是兵,上海軍政府的兵就是地痞惡霸了。上海各大報紙,紛紛拿方部與陳部比較,這一比較下來,簡直就是慘不忍睹。

上海如此,南京也一樣。南京報界,很快受到了上海的影響,紛紛轉載及報道相關事宜。南京人民可是見識過安徽軍的風采,報紙上只要有誇安徽軍的,買的就特別的好。

第二百二十七章啓動黑虎掏心計劃第六十九章 新目標第五十章 躍馬中原(六)奔襲蚌埠第一百六十四章 反擊風雷第一百九十四章 夜襲第五十五章 南北議和(二)黑宅vs菩薩第十三章東征、北伐(一)第九十二章 民國元帥第二十五章 西伯利亞的寒風第一百三十六章忙着挖坑第一百三十二章 軍備泥沼第一百零三章 擴張(九)束手無策第一百六十七章 青島問題第四十六章 一粒種子第一百九十八章必須堅守的城市第一百零七章 中亞風雲(2)第七十九章京漢線之戰(十九)第一百零一章 擴張(七)各方來使第八十四章 身後是國防軍!第七十四章衆目所指第七十七章 針對性的長遠佈局(2)第二百二十五章 變遷(2)第九十一章第三百一十八章 還講不講理?第一百三十章 不淡定第六十一章京漢線之戰(一)匪首現身第一百六十七章戰爭走向的關鍵第一百零二章 有錢凡事好商量第十三章 當代大儒第十四章東征、北伐(二)第九十七章 再赴上海第八十七章第二百二十七章啓動黑虎掏心計劃第二百零一章 各國第一百章 中亞火藥桶第八章誰是演習的主角?(中)第三十章 東征、北伐(十九)第三百二十章 內憂外患的寺內內閣第一百一十八章 東線激戰(二)第四十三章 西伯利亞上空的較量第一百七十六章 戰術落後第一百零五章驚雷第一百六十八章亮點第二百五十八章中國石化(2)第三十七章後勤命脈(2)第四十七章躍馬中原(三)皖北第三十五章 交涉第六章 蕪湖整編第二章 凡事留一線第七十三章京漢線之戰(十三)北線開打第二十七章東征、北伐(十六)第一百一十四章 態度強硬第二十三章 政客無恥第一百五十九章 無禮與傲慢第三十五章 交涉第一百六十七章 青島問題第四十三章 中原鹿正肥(十)漢陽再告急第一百五十七章突襲第六十二章京漢線之戰(二)入夥第五十一章 躍馬中原(七)蚌埠之戰第一百八十八章 坑第九十章第二十八章 青木宣純第一百四十二章 緣木求魚第一百二十五章 傷兵第一百三十六章 張作霖(上)第二百九十八章民族工業的機遇和未來第三十八章 日談夜談第五章 針對性的訓練(上)第一百六十二章 坐鎮迪化第五章臨時制度第九十章 各行其道(十)第一百三十七章第一百一十七章 東線激戰(一)第一百一十九章 決戰(10)惟楚有才第一百九十八章必須堅守的城市第六十六章 實業潮(下)第二百三十章 雪上加霜第二十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一百三十八章海軍陸戰旅第五十四章 大國心態第一百三十九章 圍城(2)萬餘匪至第五十三章 窮追猛打第一百二十九章 又是亂的時節第四十八章躍馬中原(四)倪逃冷追第三章 奇士韓衍(上)第二百三十九章大方向第一百二十四章 再上戰場第九十一章 反動軍閥野心家(上)第五章 新伯利恆合約第六十八章金融災難(上)第五十七章 南北議和(四)欲和不能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事不斷的一年第一百七十章第二百一十七章 殺光(4)禽獸第一百一十二章擴張(十八)方劍雄賣國?第十六章 代理人(下)第十七章 歷史巧合的本質(上)第五十一章 撤第十八章東征、北伐(七)
第二百二十七章啓動黑虎掏心計劃第六十九章 新目標第五十章 躍馬中原(六)奔襲蚌埠第一百六十四章 反擊風雷第一百九十四章 夜襲第五十五章 南北議和(二)黑宅vs菩薩第十三章東征、北伐(一)第九十二章 民國元帥第二十五章 西伯利亞的寒風第一百三十六章忙着挖坑第一百三十二章 軍備泥沼第一百零三章 擴張(九)束手無策第一百六十七章 青島問題第四十六章 一粒種子第一百九十八章必須堅守的城市第一百零七章 中亞風雲(2)第七十九章京漢線之戰(十九)第一百零一章 擴張(七)各方來使第八十四章 身後是國防軍!第七十四章衆目所指第七十七章 針對性的長遠佈局(2)第二百二十五章 變遷(2)第九十一章第三百一十八章 還講不講理?第一百三十章 不淡定第六十一章京漢線之戰(一)匪首現身第一百六十七章戰爭走向的關鍵第一百零二章 有錢凡事好商量第十三章 當代大儒第十四章東征、北伐(二)第九十七章 再赴上海第八十七章第二百二十七章啓動黑虎掏心計劃第二百零一章 各國第一百章 中亞火藥桶第八章誰是演習的主角?(中)第三十章 東征、北伐(十九)第三百二十章 內憂外患的寺內內閣第一百一十八章 東線激戰(二)第四十三章 西伯利亞上空的較量第一百七十六章 戰術落後第一百零五章驚雷第一百六十八章亮點第二百五十八章中國石化(2)第三十七章後勤命脈(2)第四十七章躍馬中原(三)皖北第三十五章 交涉第六章 蕪湖整編第二章 凡事留一線第七十三章京漢線之戰(十三)北線開打第二十七章東征、北伐(十六)第一百一十四章 態度強硬第二十三章 政客無恥第一百五十九章 無禮與傲慢第三十五章 交涉第一百六十七章 青島問題第四十三章 中原鹿正肥(十)漢陽再告急第一百五十七章突襲第六十二章京漢線之戰(二)入夥第五十一章 躍馬中原(七)蚌埠之戰第一百八十八章 坑第九十章第二十八章 青木宣純第一百四十二章 緣木求魚第一百二十五章 傷兵第一百三十六章 張作霖(上)第二百九十八章民族工業的機遇和未來第三十八章 日談夜談第五章 針對性的訓練(上)第一百六十二章 坐鎮迪化第五章臨時制度第九十章 各行其道(十)第一百三十七章第一百一十七章 東線激戰(一)第一百一十九章 決戰(10)惟楚有才第一百九十八章必須堅守的城市第六十六章 實業潮(下)第二百三十章 雪上加霜第二十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一百三十八章海軍陸戰旅第五十四章 大國心態第一百三十九章 圍城(2)萬餘匪至第五十三章 窮追猛打第一百二十九章 又是亂的時節第四十八章躍馬中原(四)倪逃冷追第三章 奇士韓衍(上)第二百三十九章大方向第一百二十四章 再上戰場第九十一章 反動軍閥野心家(上)第五章 新伯利恆合約第六十八章金融災難(上)第五十七章 南北議和(四)欲和不能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事不斷的一年第一百七十章第二百一十七章 殺光(4)禽獸第一百一十二章擴張(十八)方劍雄賣國?第十六章 代理人(下)第十七章 歷史巧合的本質(上)第五十一章 撤第十八章東征、北伐(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