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泗水案(中)

歷史就是這樣,很多事情是很難被扭轉的!

極弱之中華,即便已經推翻了滿清,正在籌建共和制度的民國,地方國家的藐視依然沒變。可以說,此刻的國人就像一個火藥桶,憤怒隨時被點燃。

“各位,聯合自治區政務委員會成員全體,國防軍總司令方劍雄將軍,聯合致電本人,向全世界通報。驚聞荷屬泗水埠華僑遭欺凌一案,自治區全體國民,國防軍上下,如家人之刀斧加身,痛心疾首,義憤如怒火焚心。廣大之華僑同胞,你們的痛苦,即我四萬萬國民之痛苦,你們的怒火,即我四萬萬國民之怒火。自治區及國防軍上下共同心聲爲,一,要求臨時政府做出最強硬之表態!二,限期三日之內,自治區轄區內,所有荷蘭籍人、船一律離開,所屬店鋪強制停業。三,限期三日,如荷蘭政府不能就該案做出令我荷屬領地華僑滿意之處理,國防軍將組建海路軍特遣隊,出兵泗水,爲我過之僑民武裝維權。四,國防軍總司令方劍雄將軍,將於今夜啓程往南京,面見暫代之孫總統,商議解決該案之最後方案。”

王正廷此前看過電文,本就被激動的渾身發抖,好不容易緩和下來,面對衆媒轉達電文時,還是沒能忍住再次渾身激動的發抖,鼻涕眼淚控制不住的往下掉。當者全世界宣佈這樣的消息,對於一箇中國人來說。真是太難想象這種感覺了!

薄薄的一份電文,拿着卻有千斤分量,幾乎是用盡了最後的力氣,王正廷念罷電文。雙手撐着桌子,痛哭流涕!

別說是王正廷唸的時候顫抖着嘴脣,臺下各媒體中的國內報紙記者,聽到這樣的宣言時。也都激動的渾身發抖。現在一陣一陣的微微騷動,要不是擔心打斷了王正廷的電文唸完,記者們都在強烈的剋制情緒。現場早就炸了。

現場並沒有立刻炸開,很多記者都在含淚記錄完最後一個字。終於,一聲慘厲的哀嚎在現場響起。市井百態之社長,小分隊長,癱坐於地上,捶胸頓足,嚎哭而道:“我中華泱泱大國,五千年之文明,今民國在即,舉國歡慶之際,竟受此辱。我輩,恨不能生於漢唐。恨不能持戈渡海。”至此,凡國內之記者,無不紛紛嚎哭,激動者捶胸頓足,涕淚滿面。理智者淚流低頭,黯然神傷。

“方司令啊,在下僅代表個人及全體報社成員,給您磕頭了!求您爲那些在海外漂泊的遊子們,出一出這百年淤積之惡氣。”

喊罷,小分隊長頭朝西北。咚咚咚的三聲!以頭搶地處,血流不止,竟是用盡了全身力氣一般。此舉頓時引來無數記者效仿,肅然而跪,遙遙叩首。

瘋了!瘋了!整個上海報界都瘋了!

就這一天,所有人都牢記在心。1911年,3月26日。整個上海的報紙都在發行增刊,報道同樣的一件事情。除了外文報紙,所有中文報紙的口徑異常的一致,報道都以支持聯合自治區政府及國防軍發表之通電。

國防軍總司令方劍雄的名字,再次成爲了全國報紙的頭條。

“這是自清咸豐年間以來,第一個敢於對西方國家發出武力威脅的中國地方性政府和軍隊,他們的領導人,名字叫方劍雄。歷史將牢牢記住這個名字!”一貫還算中立的報紙《申報》,在頭條如是評論!

其他報紙就更不用說了,紛紛發表更爲激烈的評論。一向力挺方大帥的市井百態,在發佈會上上演了一出好戲之後,社長小分隊長再次親自操刀,於頭條評論:即日起,海外僑胞有了主心骨,即日起,國防軍可稱民族之脊樑!

在一些反方的人眼裡,這些言論可謂極盡諂媚,但是沒有人敢於在這個之後,發出反對的聲音。頂多像一些北方的報紙那樣,來一句:是趁勢邀買人心,還是確有此意,拭目以待!

鋪天蓋地的正面報道,壓的南北兩個臨時政府喘不過氣來。誰都沒想到,方大帥居然如此的犀利,北洋沒想到方劍雄再次暴走瘋癲。南京沒想到,方劍雄居然要來南京,商議共同應對的舉措。

就在南北雙方苦於應對聲勢浩大的媒體造勢之時,28日午,方劍雄乘海軍戰艦“海容”號,抵達南京下關碼頭。

南京臨時政府組織了歡迎儀式,但是事情還是出乎了一些人的預料。原本預計能來個一兩萬人就很不錯的場面,消息傳出之後,南京城萬人空巷,下關碼頭人頭如潮。十萬南京百姓,自發到碼頭迎接,二十萬南京百姓,自發走上街頭,沿途等候歡迎方司令的到來。

南京各校學生、全國婦女聯合會、全國赤十字等等組織,匯聚下關碼頭,拉起橫幅,熱烈歡迎方司令大駕再臨南京。這一日,南京城紅布、紅紙、彩紙等物資,竟有錢難購。好多商鋪聽說學生是爲了歡迎方大帥,直接收個成本價,還有的腦子臨時被門夾壞的,居然一衝動就沒收錢。

總而言之,南京市民跟瘋了一樣,聽說方大帥來南京,全都被點燃了。

老百姓腦子裡可沒那麼多想法,誰對他好,他就對誰好。當年安徽軍在南京的時候,那叫一個不拿百姓一針一線,爲了不擾民,夜宿街頭的故事,至今在民間傳誦不休。

如今方司令再來南京,被各地民軍禍害慘的南京百姓,就像找到了一個情緒的發泄口,瞬間爆發出來。絕大多數百姓心裡,大概都希望,方司令的國防軍能回南京,那些亂七八糟的各地民軍,滾出南京去。

“海榮”號緩緩停靠,站在碼頭邊上看着人山人海的一幕,孫逸仙面色複雜。當初他來南京的時候,場面似乎不如這個,但是也差不了多少。中國百姓總是希望通過改朝換代,再不濟換一個主事的人,來改變他們的命運。他們要求不高,能吃飽能穿暖就行了。

可是,幾個月之後,南京人民對臨時政府的失望,大概也積累到了一個臨界點了。各地民軍來到南京之後,數萬人無餉無食,騷擾地方成爲必然。輕者白吃白喝,重者殺人劫財。一些當官的,更是直接在青樓裡住下不走,白吃白嫖,南京百姓可以說敢怒不敢言。

這種狀況,一直到借到錢之後纔有所改觀。不過多嘴的報紙,還是把事情捅了出去,並私自杜撰,稱方司令是見不得南京百姓受苦,纔出手牽線借錢云云。反正報紙瞎說,也不是一次兩次了。

戰艦終於靠岸,孫逸仙邁步之前,見左右人人面色蒼白,心內忍不住暗暗一嘆。方扶國不過二十出頭,不過一人赴南京,如何這些人嚇成這樣?其實孫想歪了,他身邊的這些人,不過是看見了民心罷了。軍事上嚴重不足,又沒有了民心,同盟會這個組織,如何在國內與另外兩方抗衡呢?又如何能執國內政壇之牛耳呢?

“哎!”堅決主張內閣制度的宋教仁,最近正在積極謀劃成立國民黨,爭取內閣選舉之勝利。今日見此一幕,不免心生焦慮。嘆息一聲!

碼頭上正在忙碌,孫逸仙扭頭問:“漁父,爲何嘆息?”宋教仁苦澀道:“當初去漢口,與方氏面談時,其曾言,未來之民國,如袁某人爲總統,逸仙必以內閣制度制衡之。音猶在耳,音猶在耳!”實際上全文並非如此,宋教仁不過有選擇的說。

孫逸仙聞此言,不由面色微微一變,隨即恢復常態,露出微笑,邁步往前。心道,我倒是要看看你方扶國,如何面對我這個代理臨時大總統。

方劍雄挺拔的身軀出現在甲板上,高大的身材很容易被發現。孫之微笑保持的很好,但是瞬間變了變色,艱難的恢復平靜。原因很簡單,碼頭上突然發出了山崩海嘯一般的歡呼聲!

“國防軍萬歲!”“歡迎方司令駕臨南京!”也不知道是哪個混蛋率先喊了這麼兩嗓子,頓時整個碼頭上就再也聽不到其他聲音了。南京百姓發瘋似得,拼命的扯開嗓子喊這兩句。

戰艦上的方劍雄聽到了歡呼聲後,第一反應就是渾身一僵。面對十萬人如此歡呼的場面,心旌搖盪,難以自抑的激動。定了頂神,深呼吸後,方劍雄這才邁步下上前。臨上踏板時,啪的一個立正,一百八十度的敬禮。

歡呼聲中,方劍雄終於走到了孫逸仙的面前,現在意外的自動安靜了下來。

“國防軍總司令方劍雄,見過臨時大總統!敬禮!”方劍雄毫不猶豫的挺胸立正,擡手敬禮。大聲說話!

聲音洪亮,現場五十米之內,都應該聽的到。大概誰都沒有想到,方劍雄會以這種方式出現在孫逸仙的面前。並以臨時大總統稱呼!

此刻,看着英武的方劍雄,孫的內心如同一股熱流,貫穿了全身,竟然感受到了一種難以剋制的激動。

“扶國,一路辛苦了!”嘴脣微微顫抖一會,孫逸仙開口說話。

第十四章東征、北伐(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以我爲主(三)第九十八章第二百六十一章 兩面要好處(1)第三百一十一章 中東路(1)第十九章 歷史巧合的本質(下)第九十七章 擴張(三)根據需要決定幕後指使者第一百七十一章 深表遺憾第一百六十六章 一戰爆發第六十五章 實業潮(上)第九十八章第二十九章 那就打一下!第三百一十五章 兩軍遭遇第二十二章 胡景伊第二百二十一章別無選擇第一百四十二章 緣木求魚第二百零八章 局勢變化第一百一十五章以我爲主(五)第六十四章 失敗的嘗試第一百八十六章 巷戰第二百二十五章 變遷(2)第五章 風聲〔3〕第二十三章 重慶易主第一百八十章 攻堅戰第五章 風聲〔3〕第四十六章 外國友人的擔心第二百三十一章第二百一十六章 殺光(3)租界第九十六章第九十二章第六十七章 京漢線之戰(七)第四十一章 奪營(上)第一百五十八章 興奮的日本第一百一十三章擴張(十九)高人啊!第二百零九章 北非颶風第二十八章 青木宣純第四十七章算計第四十章 戰爭模式的變化(1)第二百三十四章緊鑼密鼓的準備期第七十六章辛亥年(四)第三百一十八章 還講不講理?第十二章 誓師出征第一百七十七章朱可夫臨危受命第二百三十四章緊鑼密鼓的準備期第七十五章 京漢線之戰(十五)女兵第一百二十八章 物是人非第一百二十章決戰(11)底線第二十六章東征、北伐(十五)第六十章 南北議和(七)人氣爆棚第五十二章 布柳赫爾的阻擊第十三章 當代大儒第二百四十章主動出擊?第四十七章 出招和對策第九十五章第九十九章 擴張(五)恐怖主義第二十五章 東征、北伐(十四)第三十五章 中原鹿正肥(二)第四十三章 亂(上)第七十二章 蹣跚的腳步第七十二章京漢線之戰(十二)低頭第七十五章方某,不承認!第二百零七章第二百零二章 不一樣的中途島第十三章 當代大儒第三章 奇士韓衍(上)第七章 軍事情報處第一百零二章 有錢凡事好商量第六十八章 泗水案(續)第八十七章第二百六十八章 中日友好?第二百零三章 歷史一去不復返第十九章 歷史巧合的本質(下)第二百四十六章關稅自主(2)第七十四章辛亥年(二)第五十二章 布柳赫爾的阻擊第二十二章東征、北伐(十一)第七章 軍事情報處第一百九十三章 鬥智第一百九十三章 鬥智第九十四章自殺背心第十五章 徐州城內人心散第二百零九章三百二十二章 樣子要兇惡一點第六十八章金融災難(上)第二章 凡事留一線第五十八章 朱家寶的蕪湖行(上)第一百一十七章 東線激戰(一)第三十六章 所謀何者(上)第一百一十八章 東線激戰(二)第七十四章科研隊駐地第二百四十章主動出擊?第一百四十三章 戰爭迫在眉睫第二十六章 立業(下)第二百三十三章 第一次登島作戰第八十九章 赤裸裸第六十七章 石油人第二百一十二章 挑動矛盾第二百五十一章 巴黎,守住了!第十七章 歷史巧合的本質(上)第二百三十四章緊鑼密鼓的準備期
第十四章東征、北伐(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以我爲主(三)第九十八章第二百六十一章 兩面要好處(1)第三百一十一章 中東路(1)第十九章 歷史巧合的本質(下)第九十七章 擴張(三)根據需要決定幕後指使者第一百七十一章 深表遺憾第一百六十六章 一戰爆發第六十五章 實業潮(上)第九十八章第二十九章 那就打一下!第三百一十五章 兩軍遭遇第二十二章 胡景伊第二百二十一章別無選擇第一百四十二章 緣木求魚第二百零八章 局勢變化第一百一十五章以我爲主(五)第六十四章 失敗的嘗試第一百八十六章 巷戰第二百二十五章 變遷(2)第五章 風聲〔3〕第二十三章 重慶易主第一百八十章 攻堅戰第五章 風聲〔3〕第四十六章 外國友人的擔心第二百三十一章第二百一十六章 殺光(3)租界第九十六章第九十二章第六十七章 京漢線之戰(七)第四十一章 奪營(上)第一百五十八章 興奮的日本第一百一十三章擴張(十九)高人啊!第二百零九章 北非颶風第二十八章 青木宣純第四十七章算計第四十章 戰爭模式的變化(1)第二百三十四章緊鑼密鼓的準備期第七十六章辛亥年(四)第三百一十八章 還講不講理?第十二章 誓師出征第一百七十七章朱可夫臨危受命第二百三十四章緊鑼密鼓的準備期第七十五章 京漢線之戰(十五)女兵第一百二十八章 物是人非第一百二十章決戰(11)底線第二十六章東征、北伐(十五)第六十章 南北議和(七)人氣爆棚第五十二章 布柳赫爾的阻擊第十三章 當代大儒第二百四十章主動出擊?第四十七章 出招和對策第九十五章第九十九章 擴張(五)恐怖主義第二十五章 東征、北伐(十四)第三十五章 中原鹿正肥(二)第四十三章 亂(上)第七十二章 蹣跚的腳步第七十二章京漢線之戰(十二)低頭第七十五章方某,不承認!第二百零七章第二百零二章 不一樣的中途島第十三章 當代大儒第三章 奇士韓衍(上)第七章 軍事情報處第一百零二章 有錢凡事好商量第六十八章 泗水案(續)第八十七章第二百六十八章 中日友好?第二百零三章 歷史一去不復返第十九章 歷史巧合的本質(下)第二百四十六章關稅自主(2)第七十四章辛亥年(二)第五十二章 布柳赫爾的阻擊第二十二章東征、北伐(十一)第七章 軍事情報處第一百九十三章 鬥智第一百九十三章 鬥智第九十四章自殺背心第十五章 徐州城內人心散第二百零九章三百二十二章 樣子要兇惡一點第六十八章金融災難(上)第二章 凡事留一線第五十八章 朱家寶的蕪湖行(上)第一百一十七章 東線激戰(一)第三十六章 所謀何者(上)第一百一十八章 東線激戰(二)第七十四章科研隊駐地第二百四十章主動出擊?第一百四十三章 戰爭迫在眉睫第二十六章 立業(下)第二百三十三章 第一次登島作戰第八十九章 赤裸裸第六十七章 石油人第二百一十二章 挑動矛盾第二百五十一章 巴黎,守住了!第十七章 歷史巧合的本質(上)第二百三十四章緊鑼密鼓的準備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