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以我爲主(三)

方劍雄的反應如此之快,算在預料之中。畢竟徐州拿下後,蚌埠也不安全。袁世凱自認爲佔了先手,一時半會倒是不怕方劍雄反撲。再說現在兵精糧足,遲早要打的一仗,既然避不開就打好了。方劍雄通電之後,廣東宣佈獨立,這個也沒啥,廣東本來就是民黨的老巢。情理之中的事情。按照原定的計劃,廣西的陸榮廷會出兵廣東,爲了這個事情袁世凱還是給了一百萬銀元的。還有四川的胡景伊,貴州的唐繼堯,陝西的閻錫山,分別也給了五十萬。這些人也都是來電錶示效忠北京的。雲南的蔡鍔,有梁啓超這個老師在北京,袁世凱也不擔心,應該是不會反對自己。

原本的計劃不能說不好,不料收了銀子的陸榮廷、胡景伊,居然緊跟着方劍雄通電反袁了。這個可把老袁氣夠嗆,尤其是胡景伊這傢伙前段時間,給北京的電報也最諂媚,信誓旦旦的表達了忠誠。老袁覺得川軍戰鬥力不行,所以給他五十萬,還不如給陸榮廷的多。之所以給陸榮廷多了五十萬,那是指望他盯着廣東。

最生氣的還是龍濟光,這傢伙也是收了銀子的,二百萬銀元。明明手裡兩個師一個旅,兵力強大,卻跟着廣東的民黨一道通電了。老袁氣的想罵娘,這幫混蛋收了銀子,一個通電支持老袁的都沒有。雲南的蔡鍔通電呼籲和平解決爭端,貴州的唐繼堯就跟着唱和平的高調。陝西的閻錫山。也跟着通電要和平,其實袁世凱沒指望他,這傢伙現在忙着安定陝西內部。陳樹藩和溫壽泉勾搭起來,閻錫山正在率部跟他們對峙。

還有福建,都督孫道仁,被許崇智派兵包圍都督署,被迫通電宣佈獨立反袁。這人也就是個廢物。指望不上。

以上這些事情,還不足以讓袁世凱摔碎心愛的茶杯。讓老袁摔茶杯的事情,發生在徐州。第八師也就是陳之驥的民軍自封的第二師。居然發生了兵變。

陳之驥手下兩個旅長,有一個叫何海鳴,歷史上他是江蘇第一師長。這個時空在陳之驥手下,同歷史上一樣,陳之驥先給何海鳴軟禁了。張勳進了徐州,陳之驥以爲萬事大吉,便去了濟南見老丈人。結果當夜看守士兵給何海鳴放了出來,一個旅的湖南兵在何海鳴的帶領下發動突然襲擊。

可惜何海鳴兵力太少,一夜混戰,不敵張勳所部徐州,帶着四五千人殺出徐州,逃亡蚌埠。這個事情。方劍雄這邊還不知道,袁世凱先知道了。因爲這個,徐州拿下的喜悅值銳減。

袁世凱着急想對策,立刻電報馮國璋,要他趁方逆準備不足。立刻南下蚌埠。不料馮國璋回電,張勳拿下徐州後,不肯繼續南下了,說要休整一段時間。薑桂題也是這個調調,死活不肯南下,不肯離開徐州。

老袁終於遭不住了。氣的拿起茶杯就摔。摔了茶杯,袁世凱心頭悶氣散了一些,下令馮國璋儘快率北洋軍南下蚌埠,一定要趁方劍雄沒有充足準備之前,拿下蚌埠。

北洋的情報明顯不行,到現在袁世凱還以爲蚌埠只有一個師的兵力。馮國璋可不糊塗,他還是吃過虧的主,自然不肯輕易南下。接到命令回電稱:方劍雄當世兵法大家,想來早有準備,不可輕易南下,且待陳宦至。

回電之後,馮國璋下令偵騎四出,儘快摸清楚國防軍的軍事部署。

國防軍第三、四師還在路上,方劍雄自然採取穩重的戰術。張孝淮緊急啓程往蚌埠,協助指揮作戰。當然對於方劍雄的軍事能力,大家都是放心的。

各部隊長官分別回到部隊,呼延奧博剛到宿縣,就接到前方消息,一部分民軍第一師官兵殺出徐州,陸陸續續的又有不少兵從徐州跑出來,都是民軍的敗兵,宿縣這邊前後收攏了近一萬人了。

呼延奧博大吃一驚,並很快見了何海鳴。這一爲歷史上幹過汪精衛僞政府的官員,這個時空暫時沒機會。歷史上何海鳴在二次革命中,率領湘軍子弟在南京打的很有聲色,算是二次革命唯一的亮點。這一次,歷史驚人的相似,不過換了個地方而已,同樣是被軟禁,同樣是陳之驥離開後兵變,同樣是兵敗。不過何海鳴這一次把部隊帶出來小五千人,見此前從徐州敗逃至宿縣的民軍,便動了心思。

進了呼延奧博的指揮部,何海鳴主動敬禮。呼延奧博詢問了徐州方面的消息,何海鳴說了一番自己知道的,便提出把此前的敗兵交給自己。呼延奧博聽了這話,臉色有點怪異。

“這個我做不了主,你去蚌埠見了大帥再說。”呼延奧博給了個軟釘子,何海鳴多少有點不甘心,但是在人的地盤上,只好丟下部隊親自去蚌埠求見方劍雄。

呼延奧博還很熱情的派自己的警衛連“護送”何海鳴南下,並附信一封給方大帥。

這封信的內容就一個,重點寫了一下何海鳴要此前敗兵一事。方劍雄在見何海鳴之前,先看的這封信。看罷不免嘆息一聲,何海鳴的野心,不是個例,而是一個時代的產物。因爲中央對地方缺少控制力度,很自然的下面要有人想割據。中國歷史上這樣的事情很正常,說到底還是一個完善的制度建設問題。如何建一個好的制度,方劍雄也不太明白,也是摸着石頭過河。要說這個西方的民主制度是不是就好,這個還真不好說。菲律賓、印度這些國家有多爛,方劍雄在在另外一個時空也不是看不到。

放下信件,方劍雄讓人去請何海鳴,這個湖南人在這個時代,還算是一個有血性的漢子。再說方劍雄也不知道他在另外一個歷史上幹過漢奸的勾當,本着此人能在徐州數萬大軍之間殺出來的能力,就覺得這個人可以用一用。

何海鳴要兵的舉動,倒不是有多大的野心。心裡盤算的是如何在南京政府那兒多某一份本錢的而已。殊不知,方劍雄正在擴軍,手裡也是缺兵源的。這個時代人當兵不是什麼好職業,部隊擴建過程中徵兵難度很大。這小一萬人拉到蕪湖,兩個架子師就填滿了。

何海鳴進來的時候,方劍雄正在書桌後面端坐,手裡捏着一份文件在看。這是軍情局在最短的時間內找來的材料,基本上全國各軍中旅長一級的,軍情局都有情報檔案。

“何海鳴見過扶帥!”面對方劍雄打出來的赫赫威名,何海鳴不敢有分毫的馬虎。

方劍雄面無表情的擡頭,看了一眼何海鳴,這是個個頭不算高的男子,二十四五歲,站在那裡精氣神很足。“何海鳴,字一雁,湖南衡陽人,曾任漢口軍政府參謀長,跟着黃克強去了南京。我想知道,當初你爲何不留在漢口?”方劍雄緩緩的開口,眼睛死死的盯着他看。

何海鳴多少有點緊張,這個人倒是有真才實學的,雖然沒出過留學,歷史上民國年輕還是鴛鴦蝴蝶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心裡想不明白方劍雄要怎麼安置自己,壓力何海鳴多少有點灰心。方劍雄沒有所謂的求賢若渴的姿態,大概跟自己沒有留洋的經歷有關係。

“少年求學時期在下於黃克強就是好友,後來他去了日本,我進了新軍。”何海鳴實話實說,這意思很明白。他跟着黃興,前程是有保證的,留在武漢,誰知道他是誰?再說漢口也一度失守,敗軍之將有什麼可說的?雖然責任不在他。

“聽說你以湖北人自居,這樣吧,你去蕪湖陸大進修三個月,學習我軍的戰術,能順利畢業出來,我任命爲第十六師長,駐地就在漢口。”方劍雄說罷低頭拿起紙筆,刷刷的寫了起來。何海鳴直接聽傻眼了,呆呆的看着方劍雄不說話。他這是還以爲自己聽錯了,哪有這種好事?殊不知,方劍雄此舉還是頗有深意的。眼下跟民黨合作,方劍雄要讓民黨的將領們看看,只要跟了國防軍,是個什麼待遇。

寫完之後,方劍雄擡頭,敲了敲桌子,還在發呆的何海鳴醒悟過來。“扶帥!”

“拿上介紹信,我讓人帶送你去蕪湖。有一點希望你能理解,不單單是你一個人需要去進修,冷遹、唐之道、林淮川這些人,也都去陸大進修後才擔任的實際職務。”

“明白!”何海鳴趕緊立正表態,偷偷的咬了一下自己的舌尖,真沒做夢。

能在國防軍裡頭當一個師長,這個就跟做夢似的。方劍雄下確實缺少高級軍官,只能暫時先用着他。至於教導隊那些學員,遲早是要一個一個打出來的。國防軍至少要一百萬,不怕沒位置安排那些嫡系。

何海鳴被領了出去,門口來報,孫寶琦來了。老孫很會做人,在衆人面前,上下分的很清楚。方劍雄的指揮部這裡,每次來都是要通報一聲。

第五十七章 航空事業發展的契機第十四章東征、北伐(二)第二百章 延伸第四十七章躍馬中原(三)皖北第十九章東征、北伐(八)第四十六章 一粒種子第一百五十章第一百六十六章 一戰爆發第一百九十四章 無力迴天第一百一十六章 中亞風雲(1)第一百六十九章 戰爭的陰雲第一百零四章第一二百零六章 故意的吧?第二百六十一章 兩面要好處(1)第三十章 見撫臺(下)第二十七章 丘吉爾二百零五章 偉大的勝利第一百一十六章 中亞風雲(1)第一百零三章勁爆消息第一百六十四章 註定要發生的事情第五十六章 德國貴客深夜至第七十六章 京漢線之戰(十六)第二百四十五章關稅自主(1)第一百九十二章 雷霆(下)第三十六章橋頭堡第九十七章第八章聯手第九鎮(上)第三百零七章 遠東護僑第八十八章 各行其道(八)第九十五章 擴張(一)徐紹幀來投第一百五十八章 興奮的日本第一百零一章退出國聯第四十八章上海灘(一)第四章 菜鳥連長和他的士兵們(下)第一百六十八章亮點第五十七章 南北議和(四)欲和不能第四十六章 外國友人的擔心第一百一十四章以我爲主(四)第四十二章奪營(中)第五十九章 控制(上)第二十二章 方家事(中)第十二章 英國出損招第四十九章訂單給誰的問題第二百五十二章 春天第二百一十章 海軍的姿態第七十三章 辛亥年(一)第六十七章 石油人第二十七章 總導演(下)第一百九十八章 面子和裡子第一百八十九章戰場觀察第三十九章中原鹿正肥(六)第四十三章奪營(下)第一百四十二章 圍城(5)閻老西第二百一十八章多災多難的印度登陸行動(上)第二百二十三章難產的作戰計劃第一百零九章 就這樣輕鬆的碾壓(中)第五十三章 窮追猛打第五十八章 南北議和(五)方劍雄瘋了?第六十一章京漢線之戰(一)匪首現身第二百七十六章 經略東北(1)第七十七章辛亥年(五)第一百零一章 擴張(七)各方來使第三十九章 賣國成果巨大第二百二十一章 全面追趕第一百五十四章製造平衡第二百零三章 歷史一去不復返第三十六章 所謀何者(上)二百零五章 偉大的勝利第七十一章金融災難(續)第一百八十六章 巷戰第五十六章 南北議和(三)會唐第八十一章 你們別無選擇第二百二十九章宿命!你死我活!第四十八章 謀第三十九章賊心不死第二百八十一章 經略東北(6)邊事第十二章 被坑拜師第二百零三章 歷史一去不復返第六十四章安慶亂第一百二十五章決戰(6)民黨之改組爭議第一百八十八章 坑第三百零一章 最後的決戰(1)第二百三十四 章戰局急轉第一百七十九章 戰地總結會第二十二章 蔣方震遇刺第一百五十七章突襲第三十四章主導權的問題第二十四章《橫濱條約》第九十七章第二百四十三章短促夜襲第三百零四章 最後的決戰(4)第二百二十七章 決定參戰第二百一十章第二百三十八章要好處第六十七章 1909第一百十九章雷霆(上)第二十二章東征、北伐(十一)第一百四十七章第一百四十章 大丈夫當如是
第五十七章 航空事業發展的契機第十四章東征、北伐(二)第二百章 延伸第四十七章躍馬中原(三)皖北第十九章東征、北伐(八)第四十六章 一粒種子第一百五十章第一百六十六章 一戰爆發第一百九十四章 無力迴天第一百一十六章 中亞風雲(1)第一百六十九章 戰爭的陰雲第一百零四章第一二百零六章 故意的吧?第二百六十一章 兩面要好處(1)第三十章 見撫臺(下)第二十七章 丘吉爾二百零五章 偉大的勝利第一百一十六章 中亞風雲(1)第一百零三章勁爆消息第一百六十四章 註定要發生的事情第五十六章 德國貴客深夜至第七十六章 京漢線之戰(十六)第二百四十五章關稅自主(1)第一百九十二章 雷霆(下)第三十六章橋頭堡第九十七章第八章聯手第九鎮(上)第三百零七章 遠東護僑第八十八章 各行其道(八)第九十五章 擴張(一)徐紹幀來投第一百五十八章 興奮的日本第一百零一章退出國聯第四十八章上海灘(一)第四章 菜鳥連長和他的士兵們(下)第一百六十八章亮點第五十七章 南北議和(四)欲和不能第四十六章 外國友人的擔心第一百一十四章以我爲主(四)第四十二章奪營(中)第五十九章 控制(上)第二十二章 方家事(中)第十二章 英國出損招第四十九章訂單給誰的問題第二百五十二章 春天第二百一十章 海軍的姿態第七十三章 辛亥年(一)第六十七章 石油人第二十七章 總導演(下)第一百九十八章 面子和裡子第一百八十九章戰場觀察第三十九章中原鹿正肥(六)第四十三章奪營(下)第一百四十二章 圍城(5)閻老西第二百一十八章多災多難的印度登陸行動(上)第二百二十三章難產的作戰計劃第一百零九章 就這樣輕鬆的碾壓(中)第五十三章 窮追猛打第五十八章 南北議和(五)方劍雄瘋了?第六十一章京漢線之戰(一)匪首現身第二百七十六章 經略東北(1)第七十七章辛亥年(五)第一百零一章 擴張(七)各方來使第三十九章 賣國成果巨大第二百二十一章 全面追趕第一百五十四章製造平衡第二百零三章 歷史一去不復返第三十六章 所謀何者(上)二百零五章 偉大的勝利第七十一章金融災難(續)第一百八十六章 巷戰第五十六章 南北議和(三)會唐第八十一章 你們別無選擇第二百二十九章宿命!你死我活!第四十八章 謀第三十九章賊心不死第二百八十一章 經略東北(6)邊事第十二章 被坑拜師第二百零三章 歷史一去不復返第六十四章安慶亂第一百二十五章決戰(6)民黨之改組爭議第一百八十八章 坑第三百零一章 最後的決戰(1)第二百三十四 章戰局急轉第一百七十九章 戰地總結會第二十二章 蔣方震遇刺第一百五十七章突襲第三十四章主導權的問題第二十四章《橫濱條約》第九十七章第二百四十三章短促夜襲第三百零四章 最後的決戰(4)第二百二十七章 決定參戰第二百一十章第二百三十八章要好處第六十七章 1909第一百十九章雷霆(上)第二十二章東征、北伐(十一)第一百四十七章第一百四十章 大丈夫當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