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二十六章 那麼好說話?

方劍雄的心目中,教育是凌駕於一切的頭等大事。五年的義務教育是紅線,誰碰誰死。國家要強大,沒有教育怎麼強的起來?身處這個國民文盲九成的時代,你不辦教育就是等死。民國三年初開始的全國普及五年義務教育,各省各市又有各自的優惠教育政策。

怎麼說呢,這叫上有所好,下有所附。北京市長鄭權,天津市長李慕言,武漢市長閻錫山,這幾位在教育的問題上看的很清楚,這是大帥的死穴。拍馬屁啥的,大帥未必喜歡,你把治下的教育辦好了,大帥肯定高興。

北京市的義務教育,政府出資之外,市財政還有補貼。正經的國家義務教育,那是不管學生穿衣服的,以上的三個城市,就自己掏腰包補貼下去。所以大帥很滿意,他們的位子坐的就穩當。按說這個市長的職務,應該是議會選舉產生,方大帥直接給這三個城市和上海改成了總統直轄,市長由總統任命。理由和充分,這幾個城市佔了國家經濟比重的量太大,必須特殊對待。反正就是搞一個法案的事情,議會通過就完事了。當然,法案還規定,二十年以後,市長的還是要議會選舉產生。現在不過是一個過渡的階段。

就這麼這,幾個核心的大城市,先拿在手裡的作法,無疑不符合所謂民主的政治原則。一時半會也顧不上了就是了,北京是京城。天津是北方最重要的開埠碼頭,上海就更不說了,武漢是方大帥的老巢。

這幾個城市搞特殊化。那也是無奈之舉。也是出於權力掌控的一種考量。

張伯苓和嚴修屬於那種怎麼看都是好人的類型,那種傳統文人的氣息滲透到骨子裡。謙和、自重、溫潤,這些用在君子身上的字眼,放在他們身上正合適。

方大帥下火車的時候,這兩位跟在李慕言身後,一眼就能看出來這兩位就是。這種熟悉的感覺,就像在另外一個時空裡見過的一個老教授。一輩子教書育人,不求聞達,淡泊明志。

“扶帥。辛苦了。”兩人先後上前,客氣了一句。方劍雄對他們甚是恭敬,說話的時候,微微的彎了一點腰。好達到平視的效果。這種姿態。給其他人的視覺衝擊是很強烈的,在場的官員很多。

私下裡方劍雄對李慕言道:“二位先生爲中華民族的教育事業做出的偉大貢獻,怎麼讚揚都不過分。”

下車之後,方劍雄直奔南開校址,親自動手剪綵後宣佈,私人將一年的薪水六千元捐獻出來。順便說一下,方大帥在政府拿的薪水是每個月伍佰元。總統孫寶琦每個月點點薪水是一千元,湯化龍也是以前。各部門的部長都是五百元,其餘視情況而定。這可是跟白銀掛鉤的人民幣。伍佰元相當於三百五十兩白銀。加上一些職務補貼,亂七八糟的加起來,一個部長一個月的私人收入能到一千元。

能不能起到高薪養廉的效果不得而知,反正現在政府就是這個制度,各地的省長薪水,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由議會審議決定。方大帥開了頭,其他人只能跟着捐啊。李慕言這個市長,當即表示他捐三千元。只要你是政府的官員,就不要想在捐款上超過這兩位,錢再多,你只能捐兩千九百九十九。

即便如此,奠基儀式之後的宴會上,張、嚴兩位也收到了十萬元的捐款。

捐款的大頭,還是天津的士紳商人們,這個錢估計也沒人敢不捐就是了。

當天夜裡天津市舉辦的酒會上,方劍雄沒有出現。李慕言表示,原本要出席的方大帥,臨時有要事,請他代爲向廣大支持和關心教育的各界人士表示歉意。

臺下的嚴修對身邊的張伯苓道:“慰亭走的時候,跟我說過一句話。方扶國乃天賜華夏之英主。當時不能認同,現在依舊不能認同。”

張伯苓不解的反問:“先生何出此言?”嚴修道:“方扶國,不會做帝皇的,但是慰亭會。”

嚴修是袁世凱的好友,袁世凱遭清室排擠的時候,毫不避嫌的送行者只有他和楊度。在袁世凱如日中天的時候,嚴修沒有再出政壇,拒絕了袁世凱的多次邀請。而袁世凱的後事,還是嚴修出面幫着辦的。

至於楊度,這個人太執着,北洋下臺之後,方劍雄沒有用他的意思。楊度毫無疑問是個大才,但是這個人的才能,在這個時期,沒有用在方劍雄認爲的正道上。既然如此,那就隨他去吧。楊度現在北京賦閒,據說有去北大教書的意思。

嚴、張二人之間的交流,外人不得而知,有趣的是這兩人與袁世凱的關係不淺。總的來說,北洋一脈在爲人上,古風甚重。不像炮黨,爲達目的不折手段,沒什麼底線可言。平行歷史上的北洋,不論誰在臺上,在外蒙的問題上態度都非常的堅決,死活不鬆口。呵呵!不說題外話了,迴歸正題。

方劍雄卻是是臨是有事,三位公使追到天津來了。就在李慕言的市長辦公室裡會面。

經過中日之戰的調停過程,三位公使對於方劍雄本性瞭解頗多。雖然是病急亂投醫,法國公使康德還是很講究方式的表達了自己的來意。

“方委員長,現在有一個機會,可以幫助中國解決前清留下的一些問題。我認爲這是一個絕佳的機會,中國政府不應該錯過。以您的遠見卓識,也不會錯過這個機會。”

康德一頓吹捧,朱爾典不太好開口了,斟酌一番還是道:“方元帥,坦率的說,這一次來見閣下,是希望中方能加入協約國的陣營對德作戰,必要的話,中國出兵歐洲,盡一份成員國的義務。”朱爾典看問題比較透徹,知道對這個混蛋用好話不起作用的,直接奔着主題來,講條件就是了。

“加入協約國麼?這個問題好商量,問題是,日本不已經是協約國的成員了麼?爲什麼日本不出兵歐洲,作爲亞洲第一個完成工業化的國家,日本派個二三十萬軍隊去歐洲,難度一點都不大。”方劍雄先提起日本,也不說中國的事情。

朱爾典一聽這話,就知道事情麻煩了。該死的日本猴子,死活不鬆口。中國還不是協約國的成員呢,怎麼說服中國出兵?這個時候,庫達舍夫接過話道:“委員長閣下,中日青島之戰,驗證了日本軍隊的戰鬥力已經落後了,您覺得我們有必要去要求戰鬥力差的軍隊加入歐洲戰局麼?”

方劍雄似乎被這個話打動了,摸着下巴不說話。三人只能平心靜氣的等着,當然也沒指望一次性就說服得手。歐洲戰爭進行了一年多,戰爭的走向完全出乎了協約國的預料。德軍的強大,遠遠地超過了之前的預判,要不是奧匈帝國太渣,頂不住俄國,這場戰爭可能已經結束了。方劍雄沉思了大約十分鐘,一動不動的身體像一座雕像,動了一下還是拿出煙來點上,卻沒有說話的意思。

大概過去二十分鐘的樣子,方劍雄才緩緩開口道:“中國可以出兵歐洲,但是有一個前提,那就是裝備要協約國方面提供。我軍的制式步槍是7MM口徑的步槍,所需消耗可以從美國採購,但是一應費用我國出不起。如果沒有問題的話,第一批赴歐洲參戰的軍隊,大約爲二十個步兵師,三十餘萬人。”

三個公使的都聽傻掉了,這個傢伙不是親德的麼?只有朱爾典心裡最明白,方劍雄是個徹頭徹尾的民族主義者,他眼睛裡沒有所謂的親誰。好處只要夠大,什麼事情都好商量。

“不知道貴國需要多少重裝備?”康德迫不及待的開口,法國人在歐戰中目前損失慘重,不着急不行啊。

“三十個步兵師,組成第一集團軍赴歐洲參戰的話,每個師至少需要一個105榴彈炮營,一個75山炮營,一個75野炮營。另外,需要至少五個重炮旅,裝備105、150榴彈炮。還有坦克,至少需要四個坦克旅。”在重裝備的單位上,方劍雄很藝術的採取了旅的單位,這樣英法政府比較容易接受一點。至於俄國,自己造的都不夠用。

條件不算太高,不過有一個問題,方大帥忽視了。那就是一戰的初期,英法的榴彈炮使用上,遠遠不如德軍。著名的施耐德M1917式155榴彈炮,那也是中期的產品。法國人自己現在都沒有的東西,拿什麼來給中國軍隊裝備?美軍參加一戰,都是緊急從法國採購的155榴彈炮,這才導致了後來美軍一直是這個口徑。

康德很高興,但是朱爾典一點都不樂觀,方劍雄這個人他太瞭解了,完全不要想他做虧本的買賣。那麼方劍雄在哪裡等着呢?朱爾典瞭解過中國軍隊裝備的武器,其輕型裝備可以說比歐洲各國軍隊都好。康德光顧着高興了,沒想到這些吧?

“元帥閣下,請問歸國打算出兵多少人?”第二個問題來了,提出問題是朱爾典。

第二百六十九章 結局早已註定第一百一十一章 擴張(十七)伯利恆公司第七十二章應對有方第二百二十三章 海軍的問題(2)第二百二十一章 全面追趕第二百八十七章 反擊號角第四十章 陸軍大學開張第一百二十四章傷口第四章 奇士韓衍(下)第四十四章 勤務兵第二十九章 見撫臺(中)第一百四十三章 戰爭迫在眉睫第一百二十四章 決戰(5)盤外招第二百三十二章 可以惦記一點別的了第二百三十一章第一百七十五章 轟炸!第一百七十五章 轟炸!第五十六章 南北議和(三)會唐第六十九章 京漢線之戰(九)第二十六章 高爾察克的希望和堅持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結盟的原因第一百章 擴張(六)出兵九江第二十八章 他來了!第一百六十九章 戰爭的陰雲第一百九十五章第二百八十六章 巴黎失守第一百八十八章美軍觀察團第四十一章 奪營(上)第九十四章 差距在拉大第五章臨時制度第一百九十一章張網第一百零一章 擴張(七)各方來使第五十二章 上海灘(五)第二百零六章第十五章 好處不白給第二百二十章 歐戰新星第十五章 好處不白給第三百二十三章 利益永恆第二百七十八章 經略東北(3)說張第一百四十一章 圍城(4)孫傳芳的苦戰(二)第三十五章 且忍一時(下)第二百七十九章 經略東北(4)第十七章 東征、北伐(六)第一百一十二章以我爲主(二)第六十章盛宴啓動第二百九十章 餘韻第六十三章京漢線之戰(三)臨戰第二百三十八章要好處第二百五十二章 春天第四章 不戰取江西第一百一十七章 東線激戰(一)第一百五十二章 海軍的魂第五十六章 南北議和(三)會唐第二章 代表團第八十一章各行其道(一)槍炮廠第四十五章 亂(下)第三十三章 沆瀣一氣第一百十九章雷霆(上)第十章 詹天佑第五十章 上海灘(三)第七十三章利益面前第一百二十三章決戰(14)條件第一百七十章第十一章 聯手第九鎮(續)第一百三十三章安心第十六章 膠東自衛軍第一百零六章血案第一百四十二章 加速戰爭準備工作第十章 新一輪整編第一百三十七章張作霖(下)第五十五章知錯就改第七章 不能對比第四十三章 西伯利亞上空的較量第二百八十四章 革命產生的深遠影響第一百八十六章 只此一家第二十七章 安慶行第三百二十三章 利益永恆第二百八十五章 註定的黑暗第二百八十九章 黑夜閃電行動第三十七章 革命黨上門(上)第二百零二章 不一樣的中途島第七章 不能對比第一百七十三章 全面反攻第一百五十二章 海軍的魂第八十四章各行其道(四)扣屎盆子第二百六十一章 兩面要好處(1)第二十六章 總導演(中)第一百零一章 擴張(七)各方來使第一百章 擴張(六)出兵九江第一百五十七章 萊陽第八章誰是演習的主角?(中)第一百零七章 中亞風雲(2)第一百一十一章 擴張(十七)伯利恆公司第三十二章 貌似屈就第五十二章 布柳赫爾的阻擊第七十三章京漢線之戰(十三)北線開打第二百零六章第九十五章 擴張(一)徐紹幀來投第一百六十一章 崇高的敬意!第十六章 代理人(下)
第二百六十九章 結局早已註定第一百一十一章 擴張(十七)伯利恆公司第七十二章應對有方第二百二十三章 海軍的問題(2)第二百二十一章 全面追趕第二百八十七章 反擊號角第四十章 陸軍大學開張第一百二十四章傷口第四章 奇士韓衍(下)第四十四章 勤務兵第二十九章 見撫臺(中)第一百四十三章 戰爭迫在眉睫第一百二十四章 決戰(5)盤外招第二百三十二章 可以惦記一點別的了第二百三十一章第一百七十五章 轟炸!第一百七十五章 轟炸!第五十六章 南北議和(三)會唐第六十九章 京漢線之戰(九)第二十六章 高爾察克的希望和堅持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結盟的原因第一百章 擴張(六)出兵九江第二十八章 他來了!第一百六十九章 戰爭的陰雲第一百九十五章第二百八十六章 巴黎失守第一百八十八章美軍觀察團第四十一章 奪營(上)第九十四章 差距在拉大第五章臨時制度第一百九十一章張網第一百零一章 擴張(七)各方來使第五十二章 上海灘(五)第二百零六章第十五章 好處不白給第二百二十章 歐戰新星第十五章 好處不白給第三百二十三章 利益永恆第二百七十八章 經略東北(3)說張第一百四十一章 圍城(4)孫傳芳的苦戰(二)第三十五章 且忍一時(下)第二百七十九章 經略東北(4)第十七章 東征、北伐(六)第一百一十二章以我爲主(二)第六十章盛宴啓動第二百九十章 餘韻第六十三章京漢線之戰(三)臨戰第二百三十八章要好處第二百五十二章 春天第四章 不戰取江西第一百一十七章 東線激戰(一)第一百五十二章 海軍的魂第五十六章 南北議和(三)會唐第二章 代表團第八十一章各行其道(一)槍炮廠第四十五章 亂(下)第三十三章 沆瀣一氣第一百十九章雷霆(上)第十章 詹天佑第五十章 上海灘(三)第七十三章利益面前第一百二十三章決戰(14)條件第一百七十章第十一章 聯手第九鎮(續)第一百三十三章安心第十六章 膠東自衛軍第一百零六章血案第一百四十二章 加速戰爭準備工作第十章 新一輪整編第一百三十七章張作霖(下)第五十五章知錯就改第七章 不能對比第四十三章 西伯利亞上空的較量第二百八十四章 革命產生的深遠影響第一百八十六章 只此一家第二十七章 安慶行第三百二十三章 利益永恆第二百八十五章 註定的黑暗第二百八十九章 黑夜閃電行動第三十七章 革命黨上門(上)第二百零二章 不一樣的中途島第七章 不能對比第一百七十三章 全面反攻第一百五十二章 海軍的魂第八十四章各行其道(四)扣屎盆子第二百六十一章 兩面要好處(1)第二十六章 總導演(中)第一百零一章 擴張(七)各方來使第一百章 擴張(六)出兵九江第一百五十七章 萊陽第八章誰是演習的主角?(中)第一百零七章 中亞風雲(2)第一百一十一章 擴張(十七)伯利恆公司第三十二章 貌似屈就第五十二章 布柳赫爾的阻擊第七十三章京漢線之戰(十三)北線開打第二百零六章第九十五章 擴張(一)徐紹幀來投第一百六十一章 崇高的敬意!第十六章 代理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