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 尚方寶劍(兩張合一)

自打中秋節之後,京城的氣溫是一天涼似一天了,不知何時,窗外的楓葉已經悄然鍍上一層淺紅。午後的陽光從窗外灑入,撒落在青磚鋪就的地面上,一些細微的顆粒粉塵在光束中游離飄蕩。

徐晉從案後站起來伸了個懶腰,活動了一下手腳,還有泛酸的脖子,又舉步行到窗前,靜靜觀看了一會窗外那棵染霜的楓樹,好讓疲憊的雙眼得到放鬆。

此刻的案頭上還摞着幾大疊厚厚的冊子,全是黃冊和魚鱗圖冊。

所謂的黃冊即是明朝的戶口薄,以戶爲單位,記錄了該戶的貫籍、年齡、丁口、田產、從事職業等等。而魚鱗圖冊就是一種土地登記表冊,將房屋、山林、池塘、田地按照次序排列連接繪製,標明相應的名稱和編號,乃民間田地的總冊,由於繪製出來的圖形像魚鱗,所以稱爲魚鱗圖冊。

黃冊和魚鱗圖冊是官府徵收賦稅和徭役的主要依據,每隔十年,戶部會重新編訂一次黃冊和魚鱗圖冊,今後十年便按照黃冊和魚鱗圖冊徵收賦稅和徭役。

今日是九月初一,轉眼間,徐晉已到戶部履職五天了,而這幾天徐晉除了熟悉事務,就是大量地翻看這些黃冊和魚鱗圖冊。

話說明朝立國至今已經一百五十餘年,從洪武十四年開始,明朝便編修了黃冊,此後每隔十年重修一次,到現在一共修了十三次,堆在戶部庫房中的黃冊和魚鱗圖冊多達幾十萬冊。

所以徐晉想全部看完是不可能的,他只是粗略性地翻看了十幾本全國的總冊,還有北直隸的總冊,具體到州縣的分冊則沒有看,實在是沒有那個時間,也沒有那個必要。

因爲只要看一遍總冊,很多問題都一目瞭然,說實在的,徐晉現在的心情頗有點沉重。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因爲根據洪武二十四年編造的魚鱗圖冊記載,當時整個大明登記在冊的田地超過八百五十萬頃,然而到了弘治十五年,魚鱗圖冊登記的土地只剩下四百二十多萬頃,足足少了一半有多。

要知道封建社會,朝廷的財政收入主要還要是田地賦稅,這賦田少了一半,賦稅自然也得減少一半,偏偏朝廷的花費卻是越來越大,爲了維持收支平衡,自然得加重徵稅,如此一來,百姓自然苦不堪言,這也難怪明朝中後期,各種民變起義層出不窮。

可以說,現在的大明朝已經病入骨髓了,若不大刀闊斧地開革,扭轉這種入不敷出的糜爛局面,最終只會走向毀滅。

徐晉雙手撫着窗臺暗歎了一口氣,他記得明朝史上,一代明相張居正便是個有識之士,他顯然也意識到大明的這個弊端,所以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重新丈量土地,實行一條鞭法,着實在短時期內扭轉了財政危機,讓大明的國庫日益充盈,在一定程度上爲大明續了幾十年命。可惜張居正死得早,萬曆皇帝在他死後,很快就將老師留給他的大好江山弄得一團糟。

徐晉倒是想把張居正那套做法搬來用,不過徐晉也明白,以自己目前的地位,根本沒辦法和張居正比。

萬曆帝登基時才九歲,屁事都不懂,什麼事都託負給內閣首揆張居正,所以張居正手握大權,說得粗俗一點,張閣老放個屁都要比萬曆帝管用。正因爲張居正獨攬朝綱,這才能夠無視龐大的阻力,順利地推行改革。

所以說,徐晉想照搬張居正那一套很難,弄不好還會把自己搭進去了。即使是張居正,在他死後的下場也十分悽慘,利益集團猛烈反撲,張最後被追論削職,張家也被抄沒,家眷亦死散殆盡。

徐晉可不想步張閣老的後塵,假如真要山寨張閣老的做法,徐晉也會事先給自己和子孫後代想好退路。比竟平安着陸,要比飛上天萬衆矚目更難。君不見史上多少風雲人物,曾經叱吒風雲,到頭來卻是晚景淒涼!

徐晉在窗上站了一會,又返回案後,繼續翻看北直隸的魚鱗圖冊,畢竟他接下來的工作重點是清田莊,很有必要弄清直隸地區的田地情況,這樣才能做到心中有數。

約莫下午三時許,還有半個時辰就要下班了,這時一名小太監卻進了徐晉的辦公室,諂笑着行禮道:“小的見過靖安伯!”

徐晉認出這小太監乃朱厚熜身邊侍候的小黃門,站了起來客氣地道:“小公公請坐,來找本官可有事?”

正所謂閻王易見,小鬼難纏。這些小黃門雖然地位低下,但終究是皇帝身邊近侍,你可以不巴結,但絕對不能得罪,弄不好那天在皇上面前說你幾句壞話就夠受的。

儘管以徐晉和小皇帝目前的關係不是隨便可以離間的,但正所謂三人成虎,積毀銷骨,不得不防啊。所以跟這些小太監打好關係沒有壞處。

這名小黃門見到徐晉如此客氣,不禁有點受寵若驚,要知道現在文官集團勢大,太監集團被整得慘兮兮的,宮中的大太監在文官面前都得夾着腚裝孫子,就更別說那些蝦毛雜魚了。

小黃門陪笑着道:“坐就不必了,皇上詔見,請靖安伯隨小的進宮一趟。”

徐晉點頭道:“那便請小公公帶路吧。”

小黃門連忙道:“靖安伯客氣了。”

兩刻鐘左右,徐晉跟着小黃門進了皇宮大內,來到乾清宮養心殿,皇帝平時便在這裡起居飲食。乾清宮後面就是坤寧宮,乃皇后居住的地方。

話說朱厚熜所冊立的皇后姓陳,才十二歲,徐晉只是在朝拜時見過一次,確是個小美人胚子,只是才十二歲,繃着小臉端坐在鳳座上故作老成,實在有些無趣。

徐晉進了養心殿,只見朱厚熜那小子穿着一身常服,已經從一個小男孩變成了小男人,看上似乎成熟了一些,而且神采飛揚的,估計還處在婚後生活的甜蜜期中。

“臣——參見皇上!”徐晉前腿邁進殿,遠遠便拉長聲調喊了一嗓子。

“嗯,平身!”正啃着紅薯的朱厚熜隨口回了一句,於是剛彎下腰的徐晉順勢便站了起來,跪禮也省了。

朱厚熜鄙夷地睨了徐晉一眼,他早就習慣了某人這種無恥滑頭的伎倆,隨手在碟中拿了一條紅薯丟過去。

徐晉敏捷地接住,剝掉皮咬了一口,笑道:“謝皇上賞賜,皇上的午點居然只吃紅薯,如此節儉,實乃我等臣子之楷模,明君在朝,國家之福,百姓幸甚啊。”

朱厚熜撇嘴道:“徐卿拍馬屁的樣子雖然很無恥,但朕很是喜歡,希望徐卿再接再厲,朕可考慮封你一個馬屁王。”

“謝皇上,臣會努力的!”

朱厚熜哈哈大笑,指着徐晉道:“徐晉,你越來越無恥……呃!”

朱厚熜這貨吃着紅薯大笑,結果噎着了,笑聲嘎然而止,像被掐住了脖子的公雞,徐晉急忙上前倒了杯茶遞去,前者喝了一口大水才緩過來,拍着胸口爆粗道:“奶奶的,朕差點就成爲第一位噎死的皇帝。”

徐晉暗汗,倒是不敢再逗笑了,岔開話題道:“皇上的午點真的就吃這個嗎?”

朱厚熜嘆了口氣道:“徐卿有所不知了,朕本來就窮,這次大婚又花去了五十萬兩銀子,都快揭不開鍋啊,只能吃紅薯了。”

徐晉一邊啃着紅薯,瞥了這小子一眼,戳穿道:“是不是皇莊的紅薯收穫了?”

朱厚熜嘿嘿笑道:“倒是被你猜中了,這些紅薯是管莊太監前天送入宮的,足足三萬斤呢。朕給各宮和大臣都賜了一些,回頭你也帶十來斤回去給小婉姐姐她們嚐嚐吧。”

徐晉笑道:“謝皇上賞賜!”

朱厚熜打了個飽嗝道:“徐卿,話說這些紅薯還真是高產,朕只是在京郊的皇莊中試種了五十畝,竟然收穫了十多萬斤,太驚人了。”

徐晉笑了笑,後世的紅薯畝產6000斤正常,甚至過萬斤的都有,五十畝收穫十萬斤,也就畝產兩千斤左右,實在算不得什麼。

“這麼多紅薯,朕吃是吃不完的,要不搞一頓紅薯宴,讓文武百官一起享用?”朱厚熜拍着肚皮,一副暴發戶的嘴臉。

徐晉好想踹這小子一腳,提醒道:“皇上可以製成紅薯乾的,要不派發給百姓,既能彰顯皇恩浩蕩,同時也能達到推廣紅薯的目的。”

朱厚熜眼前一亮,喜道:“徐卿這主意甚好,回頭朕便吩咐尚膳監照辦。嘿,朕聽孫交說,今年宛平縣的紅薯也豐收了,朕決定明年便在北直隸、山西和陝西推廣,到時便有更多的大明百姓能填飽肚子了。楊卿,這都是你和小婉姐姐的功勞啊!”

徐晉連忙謙虛道:“那是因爲皇上聖明!”

儘管知道徐晉是在拍馬屁,但朱厚熜還是蠻高興的,又拿起一塊紅薯咬了一口,喜滋滋地道:“今年的夏稅已經陸續押解入京,儘管今年的賦稅減免一半,但幸虧風調雨順,糧食豐收,所以國庫的收入估計不會比去年差太多!”

徐晉聞言笑道:“恭喜皇上!”

朱厚熜聳了聳肩,有點苦惱地道:“儘管如此,還是入不敷出啊,這夏稅估計也只夠撥給邊軍欠餉。對了,徐卿到戶部履職也有一段日子了吧,感覺如何?”

徐晉苦笑道:“皇上不問還好,這一問起臣就頭痛,臣這次算是掉坑裡去了。”

朱厚熜愕了一下,皺眉道:“這是怎麼回事?”

話說朱厚熜本來是想徐晉官復翰林侍讀的,奈何內閣通不過,後來第二次內閣決議擢升徐晉爲戶部郎中,朱厚熜雖然不太滿意,但也勉強同意了,畢竟這職位也不錯,而且戶部是錢袋子,徐晉擅長的就是理財,正好才盡其用。

徐晉也不隱瞞,把自己這幾天在戶部掌握的情況原原本本地說了出來。朱厚熜聽完頓時坐不住了,皺眉道:“我大明的賦田竟比太祖時期減少了四百多萬頃,這到底怎麼回事?”

“皇上,根據戶部的記載,僅京畿內的皇莊就佔地四萬傾,還有各路勳戚、藩王、官紳、內官名下的田地三萬五千餘頃,這些……都是不繳納賦稅的!”

朱厚熜不由臉上一紅,皇莊可是他名下的莊園,當然,這也不關他事,他自登基以來還沒增設過皇莊,現在的皇莊都是前任皇帝留下的,他只是受益者罷了,嘀咕道:“那加起來才七八萬頃啊,還不夠四百多萬頃的零頭。”

徐晉微笑道:“皇莊不只是京畿纔有,據臣所知,全國的皇莊有二百多處,總計佔地不下十萬頃,如果再加上內官借皇莊名義多佔的土地,恐怕遠不止這個數。”

朱厚熜臉上有點掛不住了,瞪了徐晉一眼道:“你這是哪壺不開提哪壺,那好,就當朕的皇莊佔了二十萬頃地,那剩下的哪去了?”

徐晉淡然道:“皇上稍安勿躁,那些消失的土地自然都是被各地的士紳地主隱匿了,這正是清田莊需要解決的問題。”

朱厚熜怒道:“豈有此理,朕以前也聽說過,一些狡猾的奸民爲了逃避賦稅,把田地投獻到士人名下。原以爲只是疥鮮之疾,沒想到竟可令我大明賦田減半,這些王八蛋委實可恨。”

徐晉輕咳一聲道:“皇上,律法有漏洞就怪不得別人鑽空子,其實百姓投獻土地只是賦田銳減的次要原因,最主要還是鄉紳地主肆意侵吞田地,並且勾結地方官吏舞弊,在黃冊和魚鱗圖策上做手腳,隱匿田地,轉嫁賦役,明明是上田,卻只納下田的稅等等。”

朱厚熜皺眉道:“那該怎麼解決?”

徐晉坦然道:“很簡單,重新丈量全國土地,重新編造黃冊和魚鱗圖冊。”

朱厚熜頓時沉默了,清田莊的阻力已經非常巨大了,若是重新丈量土地,無疑是徹底損害全天下士紳階層的利益,阻力之大就可想而知了。

“徐晉……這個可行嗎?”朱厚熜神色猶豫地道。

徐晉直言道:“現在還不可行,但勢在必行。”

“爲何?”

“皇上根基未穩,所以現在不宜推行,但這事關乎大明國祚延續,所以勢在必行。”

朱厚熜不由露出深思之色,低聲道:“那徐卿的意思是過幾年再推行?”

徐晉讚許地點了點:“皇上也可以先在京畿推行的,然後逐步推廣到全國,這樣阻力自然少很多。”

朱厚熜深以爲然地點了點頭,問道:“對了,徐卿負責的是北直隸,如今清田莊效果如何?”

徐晉攤手無奈地道:“就目前爲止,清退的田地不足一萬頃,其中還有三千頃是皇莊。”

小皇帝頓時不爽了,朕都退了三千頃,你們這些大臣勳貴竟然想拔根毛就算了,那有這麼便宜的事,憤然地一拍桌面道:“徐晉,給朕大膽幹,放手幹,一切有朕作主,誰若敢阻撓,你告訴朕!”

徐晉等的就是這句承諾,立即正氣凜然地道:“臣領旨,不過皇上能不能下一份聖旨,授予臣便宜行事,丈量畿內所有田地的權力?”

朱厚熜爽快地一揮手道:“行,回頭朕便讓內閣擬一份聖旨,儘管放手去幹,朕的江山又豈容這些傢伙敗壞。”

徐晉不由暗喜,尚方寶劍請到手,接下來便好辦了。

君臣兩人又聊了一會,這時已經是到點下班了,朱老闆也十分體貼“員工”,命太監給徐晉裝了一籃子的紅薯,然後着人送他出宮。

第1091章 左右翼決戰第1192章 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第577章 三賊齊聚(上)第1188章 一戰定君臣(中)第1002章 嚴嵩選婚(下)第895章 三個白癡第731章 徐總督火燒野豬坳第35章 中下第1162章 瀚海第566章 雷厲風行第629章 豬圈秘洞(第三更)第298章 兩棵小白菜第1014章 後果自負第942章 橫生意外第1240章 兩權相害取其輕第664章 攘外先安內第634章 晉商舉報第1083章 嘉靖的手腕第389章 玩狠的第405章 授予旗牌第1035章 泰山震第1132章 閣臣第530章 奇女子第284章 爭論第1186章 明日開戰第1072章 冬藏第1294章 同舟共濟第1123章 繼續往北第681章 戰利品第307章 老爺兇猛第378章 老子來了第400章 兵刀起第440章 連根拔起第817章 朝中風雲第853章 到時再說吧第742章 不斬來使第466章 兵仗局第1252章 郡王?第1027章 偏不讓你死第204章 加一堆篝火第219章 狗屎運第1294章 同舟共濟第179章 小子想得美第740章 賀芝兒第578章 三賊聚首(下)第183章 狹路相逢第856章 暗探第208章 挑戰和任務(求票求訂閱)第346章 冰山一角第1174章 擊殺第775章 這口氣,爭了!第426章 財政拮据第1234章 警覺第952章 兩方比鬥(上)第1241章 交接第896章 朝野震動第721章 斷橋殘雪第1162章 瀚海第1149章 解決了第1330章 直抵西寧第166章 裝孫子第487章 君臣論政第317章 這貨,不好惹!第815章 心腹大患第817章 朝中風雲第1090章 新年禮物第934章 一網打盡(中)第289章 賞春文會(二)詰難第1204章 燙傷第1291章 葉爾羌風雲(中)第175章 冤家路窄第584章 撒謊第635章 夏言領兵第930章 先下手爲強(四)第423章 賬本第951章 冬月出塞第1280章 襲殺明使(下)第963章 兩個道士第1083章 嘉靖的手腕第580章 花魁大賽(上)第102章 公開身份第1250章 揚長避短第570章 情義第335章 兗州知府第967章 嘉靖的心裡話第83章 探望第1307章 豬隊友模式開啓第606章 守株待兔VS請君入甕第571章 梟首示衆?第989章 大青山中(下)第1279章 襲殺明使(上)第1329章 追蹤(下)第187章 如意識茶(求票求訂閱)第570章 情義第879章 俺答伐明,冰馨身份(兩章合一)第225章 第二把火第257章 舌燦蓮花,太監狡猾第11章 同牀共枕第747章 出兵吧,我出錢!(兩章合一)第919章 家裡來人
第1091章 左右翼決戰第1192章 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第577章 三賊齊聚(上)第1188章 一戰定君臣(中)第1002章 嚴嵩選婚(下)第895章 三個白癡第731章 徐總督火燒野豬坳第35章 中下第1162章 瀚海第566章 雷厲風行第629章 豬圈秘洞(第三更)第298章 兩棵小白菜第1014章 後果自負第942章 橫生意外第1240章 兩權相害取其輕第664章 攘外先安內第634章 晉商舉報第1083章 嘉靖的手腕第389章 玩狠的第405章 授予旗牌第1035章 泰山震第1132章 閣臣第530章 奇女子第284章 爭論第1186章 明日開戰第1072章 冬藏第1294章 同舟共濟第1123章 繼續往北第681章 戰利品第307章 老爺兇猛第378章 老子來了第400章 兵刀起第440章 連根拔起第817章 朝中風雲第853章 到時再說吧第742章 不斬來使第466章 兵仗局第1252章 郡王?第1027章 偏不讓你死第204章 加一堆篝火第219章 狗屎運第1294章 同舟共濟第179章 小子想得美第740章 賀芝兒第578章 三賊聚首(下)第183章 狹路相逢第856章 暗探第208章 挑戰和任務(求票求訂閱)第346章 冰山一角第1174章 擊殺第775章 這口氣,爭了!第426章 財政拮据第1234章 警覺第952章 兩方比鬥(上)第1241章 交接第896章 朝野震動第721章 斷橋殘雪第1162章 瀚海第1149章 解決了第1330章 直抵西寧第166章 裝孫子第487章 君臣論政第317章 這貨,不好惹!第815章 心腹大患第817章 朝中風雲第1090章 新年禮物第934章 一網打盡(中)第289章 賞春文會(二)詰難第1204章 燙傷第1291章 葉爾羌風雲(中)第175章 冤家路窄第584章 撒謊第635章 夏言領兵第930章 先下手爲強(四)第423章 賬本第951章 冬月出塞第1280章 襲殺明使(下)第963章 兩個道士第1083章 嘉靖的手腕第580章 花魁大賽(上)第102章 公開身份第1250章 揚長避短第570章 情義第335章 兗州知府第967章 嘉靖的心裡話第83章 探望第1307章 豬隊友模式開啓第606章 守株待兔VS請君入甕第571章 梟首示衆?第989章 大青山中(下)第1279章 襲殺明使(上)第1329章 追蹤(下)第187章 如意識茶(求票求訂閱)第570章 情義第879章 俺答伐明,冰馨身份(兩章合一)第225章 第二把火第257章 舌燦蓮花,太監狡猾第11章 同牀共枕第747章 出兵吧,我出錢!(兩章合一)第919章 家裡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