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三個主事,借力打力

徐晉看完戶部主事霍韜上交的統計報告,對結果還是相當滿意的,只是京畿內便清理出近九萬頃的田地,若是全國都能以這種力度清退田莊,那麼大明的賦田增加兩三百萬頃肯定不成問題。這便意味着大明的賦稅收入可增長近倍,將大大改善財政入不敷出的局面。

徐晉輕吁了一口氣,歷經數月,京畿內的田地清丈工作總算順利完成,有如此成績也足以向小皇帝交差了,只是要清丈全國的土地,徹底扭轉大明的財政困局,還任重而道遠啊。

徐晉將那份統計報告放下,對着依舊恭立在案前的霍韜微笑道:“這段時間倒是辛苦霍大人了。”

霍韜連忙道:“大人言重了,這本來就是下官的職責所在,安敢言辛苦。”

徐晉點了點頭,隨口問道:“對了,各布政司清退田莊的結果上報戶部了沒?”

“目前只有南直隸和浙江兩地上報了,其他布政司估計要等年後了,大人不妨猜一猜,南直隸和浙江一共清退了多少田地?”霍韜有點眉飛色舞地道。

徐晉心中一動道:“估計不足五萬頃。”

霍韜哂笑道:“大人擡舉了,兩地加起來還不足三萬頃呢。”

徐晉不由蹙了蹙劍眉,明朝的南直隸相當於後世的安徽省、江蘇省,還有上海的面積總和,再加上一個浙江,清退的土地面積竟然不到三萬頃,連京畿地的一半都達不到,可見其中的水份有多大。

當然,這也早在徐晉意料之中了,他本來就不看好這次打折扣的清田莊,京畿地區要不是因爲通過重新清丈土地的方式,強行把隱匿的田地逼出來,絕對不可能取得如此亮麗的成果。

正所謂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在霍韜看來,別的地方清退田莊不理想,這不僅不關他事,反而更能襯托出自己政績斐然,說不準今年的吏部考覈還能評個優等呢。

這時,霍韜左右看了一眼,神色有些異常地從懷中摸出一份奏本,訕笑道:“下官……這裡有一份奏疏,還望徐大人不惜賜教和斧正。”

徐晉眼中閃過一絲怪異之色,這場景咋有點熟識,去年張璁也拿了一份奏疏請自己斧正,結果便拉開了“大禮議”之爭的序幕,而霍韜當年也是張璁的支持者之一。

徐晉不動聲色地接過霍韜手中的奏本,微笑道:“斧正不敢當,提點建議還是可以的。”

霍韜如今是自己的直系下屬,再加上建昌侯府那次“共患難”,兩人的關係便更加緊密了,徐晉自然不會拒小弟這個小小的請求。從嚴格意義上來講,霍韜纔是徐晉步入官場後,收到的第一個小弟,至於兵科給事中夏言,卻是算不得徐晉的小弟,他之所以協助徐晉彈劾張家兄弟,完全是因爲他極力支持清田莊。

毫無疑問,夏言是個有主見,有政治抱負的官員,他不會依附權貴。譬如在開海禁方面,他便是旗幟鮮明地反對徐晉的。

相比於夏言,霍韜顯然更加圓滑,跟張璁一樣是個政治投機者,當然,張璁或許是個有政治抱負的投機者,而霍韜卻是實實在在想往上爬功利者。

對徐晉來說,霍韜這種沒有抱負的功利者顯然更適合當小弟,主要是聽話,容易掌控。當然,用這種人當小弟也有一個缺點,那就是容易倒戈,所以絕對不能完全信任,要有所保留。而夏言這種人,則更適合作爲同盟者和朋友,但前提是你的政治主張要跟他保持一至。

徐晉瀏覽了一遍霍韜的這份奏疏,心裡不由咯噔一下,神色平靜地擡起頭望着霍韜,問道:“霍主事真的打算將這份奏疏逞上去?”

霍韜明顯十分忐忑,他這份湊疏的大致意思是請皇上在大內爲興獻帝立廟,並且尊興獻帝爲皇考,而弘治帝則改稱爲皇伯考。

很明顯,霍韜的這份奏本跟當年張璁的《大禮疏》一樣,都是投小皇帝所好的“馬屁貼”,想以此來搏取小皇帝的歡心和重用。

話說去年張璁那一份《大禮疏》拉開了“大禮儀”之爭的序幕,最終內閣首輔楊廷和耍了流氓,把王瓚張璁等反對派的代表貶的貶,外放的外放,最終平息了這場爭議。與此同時,楊閣老還藉口把徐晉調出京去賑災,最終逼使小皇帝同意承認弘治帝爲皇考,尊稱生父朱佑杬爲“本生父興獻帝”。

本來,這一件事可以到此爲止了,但是霍韜這時打算舊事重提,以此來迎合聖意,搏取平步青雲的機會。不過,霍韜顯然有點拿不準,所以便想通過徐晉來試探口風,畢竟徐晉是天子寵臣,簡在帝心,若徐晉支持,那成功的可能自然大增。

當然,霍韜也有拉徐晉作保護傘的意思,因爲這份奏本一旦遞上去,無疑等於捋內閣首輔楊廷和的虎鬚,若無人保他,他一個小小的六品主事,哪扛得住壓力?

霍韜在徐晉的目光注視,額頭禁不住滲出一層細汗,因爲他拿不準徐晉的態度,試探道:“大人覺得下官應不應該把這份奏疏逞上去?”

徐晉很乾脆地搖頭道:“槍打出頭鳥!”

霍韜不由露出失望之色,拱手道:“下官受教了。”

徐晉卻是話鋒一轉道:“不過,若是一羣鳥同時出頭,那又另當別論!”

霍韜眼前一亮,又從懷中取出兩份奏本,訕笑道:“大人,下官這裡還有兩份奏本,乃南京刑部主事張璁和桂萼的,他們託下官請徐大人斧正。”

徐晉心中一動,敢情這幾位投機者已經湊一塊了,估計已經商量好一起奏事,先由霍韜負責試探自己的口風。

徐晉不動聲色地接過兩份奏本閱讀了一遍,結果發現這三人的奏本雖然內容不一,但總結起來的主張都是一致的:第一:奏請皇上在大內爲生父興獻帝立廟,享受國禮待遇;第二:奏請皇上尊生父興獻帝爲皇考,弘治帝則改稱爲皇伯考。

霍韜仔細地關注意徐晉的面色變化,可惜徐晉神色平靜,根本瞧不出什麼態度。

“徐大人覺得如何?”霍韜終於忍不住問道。

徐晉將三份奏本合上,然後疊起來遞還給霍韜,後者頓時心涼了半截,沒有徐晉支持,他們三個六品主事能翻得起什麼浪花來。

正當霍韜失望地接過奏本時,徐晉卻是淡道:“等年後再逞上去吧,省得過年也不得安生。”

霍韜聞言大喜,心情如同坐過過山車一般,連忙道:“下官省得,謝謝徐大人指點,下官告退!”

霍韜把奏本揣入懷中,欣喜無比地離開了徐晉的辦公室,就連室外凜冽的北風也吹不滅這貨此刻胸中的熱忱,嘿嘿,飛黃騰達的機會來了。

徐晉看着霍韜的背景淡然一笑,可以預料,年後霍韜把這三份奏遞上去,必然會再次掀起軒然大波,沉寂了一年多的“大禮議”之爭將再燃戰火。

徐晉對“大禮議”不持立場,如果可以,他也儘量不想捲入,畢竟支持楊廷和的官員大多是些正直的清流文官,這些人或許有些迂腐,但總比那些貪官污吏要強,治國還是得靠他們的。

不過,楊廷和一黨如果不清除,又將會成爲自己推進改革的絆腳石。所以徐晉便打算來一個借力打力,利用張璁把楊廷和一黨清理掉。

若按照歷史走勢,楊廷和一黨註定幹不過張璁桂萼這些新貴派的,自己只需把火燒起來,然後隔岸觀火就行。這樣既能達到掃除楊廷和一黨的目的,又不至於跟那些清流官員鬧僵,譬如夏言之類。

而且,據徐晉所知,就連自己的師父費宏亦是不支持小皇帝的,只是他爲人比較寬厚罷了。正因爲如此,徐晉更加不能捲入其中,至少明面上不捲入,免去跟費師對着幹的尷尬。

下午四時許,徐晉走出戶部大院,天氣寒冷,朔風如刀。翰林編修費懋中穿得厚厚的,正在門外候着徐晉出來。

徐晉走近前歉然地道:“讓民受久等了。”

現在費懋中當了徐晉的雙料大舅子,兩人的關係就更加鐵了,開玩笑道:“沒關係,郎中大人事務繁忙,下官理當恭候的。”

本來,大家均是同科進士,費懋中還是榜眼,而徐晉這個探花郎現在卻已官至五品,費懋中還只是七品的翰林編修,差距不是一般大!

徐晉不由報以苦笑道:“這話要是讓如意吉祥聽到,今晚我估計得睡地上了。”

費懋中哈哈笑道:“開玩笑的,走吧,瓊林樓那邊估計已經開席了。”

話說今年是鄉試之年,大哥費懋賢終於考取了舉人,上個月就入京了,準備參加明年二月份的春闈大比(會試)。

近日費懋賢正積極參加各種文會刷名氣,正好今天在瓊林樓有一場小型文會,費懋賢邀請了徐晉參加。雙料大舅子開到口,徐晉自然不好拒絕,所以便答應了下朝後前往參加。

第103章 大塊蛋糕第616章 大明寺事件(下)第906章 悔之晚矣第1134章 山寨危機(中)第352章 雷厲風行第496章 心中有數第13章 推薦第173章 鬥戰堂第1248章 生兒子難第1033章 全身而退(兩章合一)第1130章 回到原點(元旦快樂)第474章 嘉靖巡營(上)第159章 相公歸來第1350章 出大事了第1110章 同贈君一句第302章 誰是會元?(求票)第407章 通緝白蓮第919章 家裡來人第1276章 晚宴(中)第1308章 急轉直下第1213章 壞人的邏輯第542章 大內宗設第201章 仗義死節(求票求訂閱)第300章 考前爭論第 248章 麻煩上門第245章 寧王末路第126章 花魁蕭玉雪第222章 登門探望第28章 消寒文會(二)第718章 權力是毒藥第581章 花魁大賽(中)第42章 小乞丐(2更)第731章 徐總督火燒野豬坳第491章 路遇第30章 消寒文會(四)第166章 裝孫子第596章 不容反駁第1064章 大善第86章 反殺第114章 送嫁妝第323章 耍流氓第741章 兵器場中的掃地僧第1233章 傳旨欽差(下)第639章 圍剿雙嶼港(中)第1105章 廷議(上)第400章 兵刀起第500章 火兒第276章 風雪破廟(中)第348章 解決難題第193章 綰青絲第647章 鹹魚翻身之風暴來襲第910章 求情第626章 深藏不露,俞龍戚虎第195章 送別第1347章 貪功第931章 先下手爲強(五)第912章 博迪大汗第893章 危機蟄伏第1189章 一戰定君臣(下)第623章 細思恐極第1364章 三軍盡出第1328章 追蹤(上)第477章 臣反對第718章 權力是毒藥第1172章 寶刀未老第05章 笨鳥先飛第175章 冤家路窄第1108章 廷議(完)第157章 寧王令旨第911章 怨憤第804章 威逼利誘(兩章合一)第967章 嘉靖的心裡話第383章 意見相阻第1350章 玉門關決戰(上)第1346章 殺俘第1199章 徐砍頭來了?第325章 金殿傳臚,翰林修撰(求票)第08章 郭夫子第981章 選婚使第22章 胡鬧皇帝第610章 方向——揚州城第690章 彪悍的義烏人第409章 圍剿隔山馬(上)第206章 以國士報之第723章 屁服屁服第895章 三個白癡第818章 人事震動(上)第386章 瞎操心第681章 戰利品第350章 突發民變(二)第461章 漢奸之路(求票)第1229章 破城(上)第141章 井一口,詩半首(求票求訂閱)第914章 徐總督火燒通州(上)第266章 上饒來人第476章 再下一帖第1034章 噩耗,舉國同悲第137章 強擄第1174章 擊殺第1126章 絕地大反擊(上)
第103章 大塊蛋糕第616章 大明寺事件(下)第906章 悔之晚矣第1134章 山寨危機(中)第352章 雷厲風行第496章 心中有數第13章 推薦第173章 鬥戰堂第1248章 生兒子難第1033章 全身而退(兩章合一)第1130章 回到原點(元旦快樂)第474章 嘉靖巡營(上)第159章 相公歸來第1350章 出大事了第1110章 同贈君一句第302章 誰是會元?(求票)第407章 通緝白蓮第919章 家裡來人第1276章 晚宴(中)第1308章 急轉直下第1213章 壞人的邏輯第542章 大內宗設第201章 仗義死節(求票求訂閱)第300章 考前爭論第 248章 麻煩上門第245章 寧王末路第126章 花魁蕭玉雪第222章 登門探望第28章 消寒文會(二)第718章 權力是毒藥第581章 花魁大賽(中)第42章 小乞丐(2更)第731章 徐總督火燒野豬坳第491章 路遇第30章 消寒文會(四)第166章 裝孫子第596章 不容反駁第1064章 大善第86章 反殺第114章 送嫁妝第323章 耍流氓第741章 兵器場中的掃地僧第1233章 傳旨欽差(下)第639章 圍剿雙嶼港(中)第1105章 廷議(上)第400章 兵刀起第500章 火兒第276章 風雪破廟(中)第348章 解決難題第193章 綰青絲第647章 鹹魚翻身之風暴來襲第910章 求情第626章 深藏不露,俞龍戚虎第195章 送別第1347章 貪功第931章 先下手爲強(五)第912章 博迪大汗第893章 危機蟄伏第1189章 一戰定君臣(下)第623章 細思恐極第1364章 三軍盡出第1328章 追蹤(上)第477章 臣反對第718章 權力是毒藥第1172章 寶刀未老第05章 笨鳥先飛第175章 冤家路窄第1108章 廷議(完)第157章 寧王令旨第911章 怨憤第804章 威逼利誘(兩章合一)第967章 嘉靖的心裡話第383章 意見相阻第1350章 玉門關決戰(上)第1346章 殺俘第1199章 徐砍頭來了?第325章 金殿傳臚,翰林修撰(求票)第08章 郭夫子第981章 選婚使第22章 胡鬧皇帝第610章 方向——揚州城第690章 彪悍的義烏人第409章 圍剿隔山馬(上)第206章 以國士報之第723章 屁服屁服第895章 三個白癡第818章 人事震動(上)第386章 瞎操心第681章 戰利品第350章 突發民變(二)第461章 漢奸之路(求票)第1229章 破城(上)第141章 井一口,詩半首(求票求訂閱)第914章 徐總督火燒通州(上)第266章 上饒來人第476章 再下一帖第1034章 噩耗,舉國同悲第137章 強擄第1174章 擊殺第1126章 絕地大反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