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章 見死不救

謝再貴走後,謝再興把李文忠的招降書又反覆看了幾遍,然後靠在椅背上閉目沉思。

謝再貴臨走之前所說的那句話,讓謝再興的內心深處終於是起了波瀾。就算自己投誠後被殺,那也是值得的,至少救了手下這麼多兄弟的命。

當初這些兄弟們都不顧家小的性命,跟着自己反水。可是現在投身東吳之後,還是淪爲二等公民,處處受到排擠。更可恨的是,西吳軍在城下虎視眈眈,而守城的弟兄們連肚子都填不飽,他覺得有愧於這些兄弟們。

雖然謝再興已萌生投誠之心,但他還是決定再向杭州爭取一次機會。他採納了五弟謝再貴的建議,立即提筆向杭州的潘元紹寫了一封言辭懇切的求援信。如果潘元紹對於自己的最後一次求救還是無動於衷的話,他只能選擇投誠了。

當時,李文忠也只是從餘杭東、北、西三個方向對餘杭實行了半包圍,餘杭與杭州之間的通路並未封死。這主要是李文忠的兵力不夠。另外,他也是故意圍三闕一,讓餘杭的兵力試圖退守杭州,這樣他在野外打殲滅戰,比起攻城的消耗肯定是要小許多。

對於餘杭的西南方向,李文忠雖未形成合圍,但並不代表他沒有派出兵力。不然,潘元紹的援軍爲什麼每次“馳援”的時候,都能半道被西吳軍截退呢?

正是爲了防止發往杭州求救信半道被截獲,謝再興連夜派出幾名得力干將,扮作普通流民,趁着黑夜摸出餘杭城,去杭州求救。

四天之後,也就是十月十八日,這幾名派去求援的干將回來了。他們沒有帶回杭州方向的援軍,只是帶回了潘元紹寫給謝再興的信。

謝再興打開信,潘元紹還是在信中老生常談,鼓勵他要克難攻堅,爲國盡忠,人在餘杭在。潘元紹在信中表示,他正在積極準備發往餘杭的救援物資,並籌措軍隊,少則三、五日,遲則十來日,援兵必將趕往餘杭……

看完潘元紹的回信,謝再興是氣得一把將信撕得稀爛。

謝再興不禁破口大罵道:“娘希匹,杭州的儲備物資都快堆成山了,還需要準備嗎?大量的軍隊早已龜縮到杭州城,還需要籌措嗎?不就是他們潘家兄弟一句話嗎?還他孃的遲則十來日,十天時間烏龜都從杭州爬到餘杭來了……”

一旁的老五謝再貴立即安慰大哥,讓大哥息怒。

發了一陣脾氣之後,謝再興屏退左右,要與五弟謝再貴單獨談話。雖然餘杭城內還有謝家老三,但老三就是個十足的紈絝子弟,成天就知道吃喝嫖賭,這種事兒也指望不上他了。

兄弟二人經過一番密謀,決定先暫且等待三天。三天之後,要是杭州方向還沒有任何動靜,就由老五謝再貴親自出城與李文忠接洽,去摸一摸李文忠的底,再決定下一步的動作。

再來說說杭州城的潘家兄弟,他們此時也正是在仔細琢磨餘杭謝再興的動向。不過經過分析,潘元紹堅信,謝再興作爲一個西吳的叛將,肯定是不敢冒着被殺頭的風險向餘杭城外的西吳軍投降的。

既然是這樣,那咱們就吃定他了。讓餘杭城外的李文忠先猛烈地進攻城內的謝再興部,等謝再興的兵力消耗得差不多了,咱再馳援餘杭城。

當然,也有可能咱們的援軍最終沒有能救下餘杭。不過那也沒有關係,那李文忠至少得付出脫掉一層皮的巨大代價,才能將餘杭城內的謝家兄弟幹掉。到了那時,即使李文忠勝了,兵力也被謝再興消耗了不少。咱們只要安心地堅守住杭州,就成了。

既然潘元紹決定吃定了謝再興,那對餘杭的救援工作就仍然是老一套,走走過場唄!只不過這一次,向來精明的政客潘元紹失算了。

十月二十二日,見杭州方向仍然沒有任何動靜,謝再興終於下定決心,讓五弟謝再貴出城走一遭,去會會老朋友李文忠。

雖然謝再貴是奔着與李文忠談判去的,但在八字還沒有一撇之前,還是要做好保密工作的。

這日一早,謝再貴帶着一彪二十餘人的死黨,從餘杭城南門而出,對外宣稱是去杭州方向打探援軍的情況。

謝再貴一行出餘杭南門,向西南方向走出約三裡之後,突然掉頭,折向東行。

餘杭城內一彪人馬殺出,早就引起了西吳軍探子的注意,可這彪人馬突然折向東,奔着西吳軍的陣地過來了,那還了得?

謝再貴一行,向東走出不到兩裡地,迎頭就遇上了一隊約五百人的西吳軍。很快,謝再貴這二十多人的隊伍,就被這隊西吳軍給包圍了。

可是出乎西吳軍意料的是,這二十多人一沒有跑,二也不像是要戰的樣子。

直到西吳軍的包圍圈合攏之後,謝再貴才大聲喊道:“我乃餘杭守將謝再興的五弟謝再貴,人稱謝老五,估計你們軍中應該有人認識我。我今日出城,不是來跟你們幹仗的,我是有事找你們李文忠李將軍談,請你們速速帶我去見他。”

雖然謝老五之前在朱元璋軍中算不上特別出名兒的人物,但大家好歹之前都是一個系統的,都是在朱元璋鍋裡吃飯的,這隊西吳軍中自然是有人認識謝再貴。

謝再貴是謝再興的親弟弟,可以稱得上是餘杭城內的二把手。謝再貴說要見李文忠,帶隊的西吳軍官自然是不敢怠慢,一面繳了謝再貴這彪人馬的兵器,一邊派人立即火速前去稟報李文忠。

而這隊西吳軍的大部隊,自然是“護衛”着謝再貴這彪人馬,向李文忠的大營緩緩前進。這西吳軍帶隊軍官可不是糊塗蟲,自然是要放慢腳步,緩緩前行,等待派去稟報的人回了話再說。

萬一李文忠不願意見謝再貴呢?你要是帶着謝再貴一路快馬加鞭,突然出現在了李文忠面前,給了李文忠一個大大的驚喜,這不是沒事兒找抽嗎?

離李文忠大營還有約十里地的時候,先前派去稟報李文忠的兵士已回來覆命,說是李文忠讓他們速速帶謝再貴一行去大營,李文忠要見謝再貴。

到了這個時候,這隊西吳軍自然是快馬加鞭,不到兩刻鐘的時間,就將謝再貴一行帶到了李文忠大營前。

讓衆人大感意外的是,李文忠竟然早早就在大營門口候着,好像這謝再貴倒是個什麼了不起人物似的。

見謝再貴下馬,李文忠迎了上去,一抱拳道:“謝將軍英姿勃發,真是威風不減當年呀!”

見李文忠對自己如此客氣,謝再貴也是一抱拳道:“讓李將軍見笑了。我謝老五如今是落毛的鳳凰不如雞呀!”

一聽這話,再一看謝再貴聲稱是專門來找自己的,李文忠就已經斷定,和平接收餘杭有戲。李文忠立即是上前親熱地拉着謝再貴的胳膊,說道:“謝將軍一路辛苦,快隨我進去喝杯茶。”

說完,李文忠是一邊拉着謝再貴朝營帳裡走,一邊回頭對身邊的兵士交待道:“你們快去給謝將軍的隨行兵士看茶。”

見李文忠突然對自己這麼熱情、這麼周到,謝再貴心中真是五味雜陳。謝再貴心想,你李文忠要是早先對咱哥有這麼一半兒客氣,咱哥也不至於反水去投靠張士誠呀!

李文忠、謝再貴二人入了營帳,兵士沏了茶之後,偌大的營帳裡就只剩下李文忠和謝再貴兩個人了。這樣正好,這樣有利於談事情嘛!

不待謝再貴開口,李文忠率先開口道:

“謝將軍,你大哥還好吧?

唉!這要真論起來,你大哥謝老將軍是吳王的老兄弟,也算是我李文忠的長輩了。當年都怪我年輕氣盛,什麼事都想着爭個輸贏。可誰知,我贏了爭鬥,卻輸了人心。

謝老將軍反水之後,吳王也嚴厲地責罰了我。當時,我還挺不服氣。可是經過這兩年的歷練,我越來越認識到當年自己的無知。

如果這次能與謝老將軍共棄前嫌,讓餘杭百姓少受戰亂之苦,這將是我一生中做得最成功的事件之一。”

謝再貴真是有點兒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這話是從當初那個飛揚跋扈的李文忠嘴裡說出來的嗎?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幾年不見,李文忠的秉性能有如此之大的變化?

謝再貴不敢相信。李文忠越是表現的謙卑,謝再貴反而越覺得李文忠是在演戲。

不過李文忠是什麼人?他從謝再貴的眼神裡,早已經讀懂了他的疑惑。

李文忠告訴謝再貴,當初他與謝再興交惡,其實更多的是因爲謝再興是朱文正老丈人身份的緣故。李文忠坦然承認自己與朱文正歷來不和,最後反而是讓謝再興從中遭了殃……

對於李文忠這個說法,謝再貴倒是完全同意的。照李文忠這話的意思看來,現在朱文正死了,大哥謝再興如果復歸西吳,李文忠應該是不會難爲他了。

第五百二十四章 洪都失守第三百二十一章 遷居應天第三百六十一章 我們被包圍了第二百八十二章 地價瘋漲第四百三十九章 滅敵先鋒第八十二章 張思淑遭算計第一百四十五章 初見朱元璋第三百三十九章 “背鍋大俠”第二百一十七章 二戰集慶第五百零六章 馬壋受降第五十八章 重大發現第六百五十七章 趙匡胤與《推背圖》第三百七十一章 先去騰衝救人?第一百九十七章 獄中接頭第二百九十七章 秘密訓練基地第四百九十一章 生死相許第二百三十四章 太平送彈第二十一章 哲別的傳人第四百七十六章 五路伏兵第四百三十一章 雙簧好戲第四百五十九章 又一個老油條第四百三十九章 滅敵先鋒第二百零一章 大戰採石磯第三百八十五章 返回大陳國第五百二十二章 當局者迷第五百零三章 夜明珠第四百二十八章 掘城而入?第五百一十八章 大寧祭奠第七百一十九章 陳元晫的皇帝夢第四百五十七章 採石磯失守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大紀律第五百七十五章 陳維林“戰死”第一百二十六章 更大的計劃第四百四十七章 都想當和事佬第一百三十八章 朱元璋來信第五百五十六章 決戰鄱陽湖第一百三十七章 私鹽生意第八十二章 張思淑遭算計第三百二十七章 錦衣衛的前身第一百三十三章 敲打富戶第一百一十九章 劉聚遇襲第八十四章 夜探倚雲樓第三十七章 見好就收第四百零五章 錐子山上的藏寶洞第二百四十九章 攻克集慶第七百一十一章 李文忠凱旋第四百四十七章 都想當和事佬第二百七十三章 柳懷鏡的方案第一百五十章 金蟬脫殼第七十章 搶柳家莊第五百三十七章 進賢門告急第二百五十八章 和州相親大會第五百一十章 攻克江州第一百七十七章 戰況激烈第四百一十一章 羣龍無首第一百四十五章 初見朱元璋第一百九十一章 郭子興死了第二百五十八章 和州相親大會第一百九十九章 牢籠脫身第三百七十二章 兵分兩路第五十三章 再探黑石嶺第四百一十一章 羣龍無首第三百二十章 朱老爺子立功了第四十四章 常遇春中箭第六百九十七章 翻手爲雲、覆手爲雨第一百六十二章 抵達蘇州第二百三十五章 沈萬三再獻重寶第二百五十六章 朱元璋欲稱吳王第四百四十七章 都想當和事佬第一百二十八章 處理俘虜的問題第二百五十七章 買房置地第四百六十五章 緊急撤退第三百八十章 今夜,咱們都是“活雷鋒”!第四百三十四章 兩個心願第三百六十八章 節外生枝第一百三十八章 朱元璋來信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大紀律第五百章 截胡高麗第三百一十七章 李善長的請求第三百九十三章 一個更加大膽的計劃第一百二十三章 突襲開始第五百六十四章 令人膽寒的紅色第九十一章 營救思淑(下)第三百四十八章 慫恿朱文正第一百二十三章 突襲開始第六十九章 圍殲援兵第五百九十六章 英雄救美第二百零六章 活捉陳野先第三百四十三章 徵求意見第六章 樂極生悲第六百八十五章 蒙古騎兵的剋星第四十九章 外科手術第二百零一章 大戰採石磯第四百三十三章 趙普勝被殺第三百三十六章 找到偰遜第三百四十九章 樅陽屯田第二十七章 思淑入川第六百一十二章 小茶館兒有大作用第一百八十五章 面目全非之人第一百四十六章 沈萬三大賺一筆
第五百二十四章 洪都失守第三百二十一章 遷居應天第三百六十一章 我們被包圍了第二百八十二章 地價瘋漲第四百三十九章 滅敵先鋒第八十二章 張思淑遭算計第一百四十五章 初見朱元璋第三百三十九章 “背鍋大俠”第二百一十七章 二戰集慶第五百零六章 馬壋受降第五十八章 重大發現第六百五十七章 趙匡胤與《推背圖》第三百七十一章 先去騰衝救人?第一百九十七章 獄中接頭第二百九十七章 秘密訓練基地第四百九十一章 生死相許第二百三十四章 太平送彈第二十一章 哲別的傳人第四百七十六章 五路伏兵第四百三十一章 雙簧好戲第四百五十九章 又一個老油條第四百三十九章 滅敵先鋒第二百零一章 大戰採石磯第三百八十五章 返回大陳國第五百二十二章 當局者迷第五百零三章 夜明珠第四百二十八章 掘城而入?第五百一十八章 大寧祭奠第七百一十九章 陳元晫的皇帝夢第四百五十七章 採石磯失守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大紀律第五百七十五章 陳維林“戰死”第一百二十六章 更大的計劃第四百四十七章 都想當和事佬第一百三十八章 朱元璋來信第五百五十六章 決戰鄱陽湖第一百三十七章 私鹽生意第八十二章 張思淑遭算計第三百二十七章 錦衣衛的前身第一百三十三章 敲打富戶第一百一十九章 劉聚遇襲第八十四章 夜探倚雲樓第三十七章 見好就收第四百零五章 錐子山上的藏寶洞第二百四十九章 攻克集慶第七百一十一章 李文忠凱旋第四百四十七章 都想當和事佬第二百七十三章 柳懷鏡的方案第一百五十章 金蟬脫殼第七十章 搶柳家莊第五百三十七章 進賢門告急第二百五十八章 和州相親大會第五百一十章 攻克江州第一百七十七章 戰況激烈第四百一十一章 羣龍無首第一百四十五章 初見朱元璋第一百九十一章 郭子興死了第二百五十八章 和州相親大會第一百九十九章 牢籠脫身第三百七十二章 兵分兩路第五十三章 再探黑石嶺第四百一十一章 羣龍無首第三百二十章 朱老爺子立功了第四十四章 常遇春中箭第六百九十七章 翻手爲雲、覆手爲雨第一百六十二章 抵達蘇州第二百三十五章 沈萬三再獻重寶第二百五十六章 朱元璋欲稱吳王第四百四十七章 都想當和事佬第一百二十八章 處理俘虜的問題第二百五十七章 買房置地第四百六十五章 緊急撤退第三百八十章 今夜,咱們都是“活雷鋒”!第四百三十四章 兩個心願第三百六十八章 節外生枝第一百三十八章 朱元璋來信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大紀律第五百章 截胡高麗第三百一十七章 李善長的請求第三百九十三章 一個更加大膽的計劃第一百二十三章 突襲開始第五百六十四章 令人膽寒的紅色第九十一章 營救思淑(下)第三百四十八章 慫恿朱文正第一百二十三章 突襲開始第六十九章 圍殲援兵第五百九十六章 英雄救美第二百零六章 活捉陳野先第三百四十三章 徵求意見第六章 樂極生悲第六百八十五章 蒙古騎兵的剋星第四十九章 外科手術第二百零一章 大戰採石磯第四百三十三章 趙普勝被殺第三百三十六章 找到偰遜第三百四十九章 樅陽屯田第二十七章 思淑入川第六百一十二章 小茶館兒有大作用第一百八十五章 面目全非之人第一百四十六章 沈萬三大賺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