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她起來的時候,崔瑋已經在青廬外等着她了,看着她臉色有些不自在,沒有了前一日那樣的歡喜,卻還是笑着與她道:“時候還早,不用着急。”
鄭媛看着他那一副憨憨的討好的模樣,便覺得難受,別開臉去:“我還要梳洗更衣。”
便再也不理會他了。
崔瑋臉上的笑容一時僵住了,好一會才慢慢收回了目光,低下頭朝着院子裡走去,直直站在迴廊邊像是看着花,又像是在發怔。
等到鄭媛收拾妥當,才扶着婢女不緊不慢跟在他身後,一起往正堂去。
崔老夫人帶着崔家幾位長輩都已經坐在堂上,另一邊坐着的是崔家的親眷子弟。
鄭媛進了門,目光掠了一眼,便已經看見了坐在一旁的崔臨,他一身銀色袍服,坐在郎君之中如同璀璨的星,吸引了所有光芒。
她的心忍不住砰砰直跳,步履也越發搖曳娉婷,一步步進去。
“老夫人,三老夫人,四老夫人……”鄭媛臉上的笑容如同量身打造的美好,恭敬又不失優雅,跟着崔瑋一一給崔家長輩行禮。
崔老夫人看着她,笑容溫和地點頭,讓婢女捧出認親禮來:“添子添福,恩愛白首。”
鄭媛抿嘴笑着,低頭應着:“多謝老夫人。”
待她的婢女接過來一看,是一整副的紅寶石頭面,上面鑲嵌的紅寶足足有拇指大小,價值之昂貴連鄭媛這樣見多了的人都人不足咋舌。
崔老夫人給了這樣的認親禮,是不是就是對自己的認可了?鄭媛不由地心裡歡喜地想着。
她給崔三老夫人與四老夫人行了禮,這兩位也是笑容滿面,給了厚重的認親禮。
到了崔家親眷與子弟了,鄭媛的身子有些僵硬,她不願意以這種身份見崔臨,卻又不能不如此,身邊還有崔瑋,實在是讓她心裡很是難受。
給前面幾位年長的郎君行了禮,到了崔臨跟前,鄭媛一直端莊的笑容有些穩不住了,她扯動着嘴角,機械一般跟着崔瑋道:“五郎君。”
聲音乾巴巴地,如同脫了水的花瓣掉落在地上,毫無半點生氣。
崔臨卻是毫無半點懈怠地起身來,欠了欠身:“二兄,二嫂。”
那一句二嫂實在是刺耳,讓鄭媛的手都不禁抖了抖,好一會才抓緊了婢女送上來的端州硯,扯出笑容來:“一點心意。”
新婦要給弟妹送見面禮,這也是規矩,崔臨年歲小過崔瑋,自然也該得鄭媛的見面禮。
崔臨卻沒有接過來,只是退了一步,讓一旁的婢女接了下來,淡淡道:“多謝二嫂。”就這樣坐回了榻席上去。
鄭媛一時一口氣堵在嗓子眼裡,上不得下不得,卻又偏偏說不出半點來,只能咬着牙跟着崔瑋往前走。
坐在上席的崔老夫人與一旁的三老夫人說着話,目光卻落在他們二人身上點了點,又很快移開去了。
崔瑋帶着鄭媛繼續認着親,卻有婢女快步進了正堂來,走到崔臨身後停住了,躬身低聲說了幾句又退了下去。
崔臨的臉色卻是頓時變了,他擡起頭來,眉頭微微皺起,沉吟不語,卻讓上席一直留意着他的崔老夫人心中一跳。
她可是最瞭解崔臨的,若不是極爲爲難的事,崔臨絕不會是這樣的神色,他素來運籌帷幄,成竹在胸。
她不由地要使了婢女去問崔臨,卻又礙着眼下還是崔瑋與鄭媛認親,只能權且按捺着。
好容易等到崔瑋與鄭媛見過了崔十二孃崔婷,送了她一套古籍,算是認完了親,崔老夫人沉聲道:“好了,認親也認完了,瑋郎的婚事是賜婚,原本照着規矩要入宮謝恩,如今博陵離長安路遠,也就作罷了,待晚些謝過零陵郡主也就算全了心意了,二郎媳婦你帶着瑋郎媳婦去二房吧,有什麼事你慢慢教她。”
就這樣打發了他們回去,雖然話語說得很是周全,卻是難掩匆忙,甚至都沒有讓一家子說上幾句話就散了。
鄭媛心裡不由地有了疙瘩,只是她是新婦,上面有祖母與婆婆,只有聽吩咐的命,心裡不悅地跟着崔二夫人往二房院子去,崔瑋雖然是新婚,卻是遵照崔家家訓不能懈怠,還得去前院安排事情。
她低着頭,捏着團扇的手心不在焉地搖着,聽着崔二夫人熱絡地與她說着府裡的事,別的她都沒聽進去,只聽到崔二夫人說起方纔的認親禮:“……老夫人終究是偏着長房的,當初你二兄成婚,認親禮送的翡翠頭面,三房裡四郎成親給的是藍寶,到你這裡給的是紅寶,倒是相差無二,”她撇了撇嘴,“只有長房不一樣,長房大娘子英娘出嫁給的壓箱卻是羊脂玉的座山子擺件,那一件怕是抵得好幾套這個了,何況還是一整套。”
“等到五郎成婚,老夫人怕是要把壓箱底的好東西都要給了他了。”
崔二夫人說得半含酸,鄭媛聽得心頭卻是百般不是滋味,她原本以爲自己的身份嫁到崔家,不是別的世家娘子能比的,崔老夫人與府裡的人怎麼也要高看一眼,所以難免存了要強的心思。
也因爲她嫁的是崔瑋,不是崔臨,崔臨不肯娶她,她更是存了幾分爭勝之心,就算崔瑋樣樣比不上崔臨,她也要讓他們瞧瞧,自己在崔家是不一樣的,也能幫着崔瑋在崔家越來越重要起來。
可沒想到,才一見面就被潑了一盆冷水,原來崔老夫人對她並沒有半點特殊,就與二房三房別的新婦一般對待,只有長房,只有崔臨是最要緊的。
她把那柄團扇死死攥在手裡,幾乎捏得手指都發白了,才勉強把怒氣壓下去。
她們議論着走遠了,卻不知道此時在正堂裡,氣氛已經凝重到了極點。
崔老夫人聽了崔臨的話,臉色大變,坐在榻席上許久都說不出話來:“你是說陳留王帶着叛軍打進長安了……”
崔臨沉着臉點點頭:“而且安西節度使是盧家旁支,安西府有不少盧氏族人。!”
如此說來,陳留王竟然是在世家的支持下,再次起兵叛亂,更是打入了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