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七章 崔家的抉擇(第二更)

顧明珠與顧明玉等在偏殿,與親王、公侯夫人們一起,等待着太極殿的決定。

幾位親王妃終究還是滿心忐忑,不安地拉着顧明珠問長問短,想要打聽出太后的意思,畢竟這牽涉到之後的大唐國統,若能早知道早做準備是再好不過的事了。

只是顧明珠卻是搖頭苦笑:“我也不過是從博陵趕回長安,如何能夠知道太后娘娘的意思。”

王妃與夫人們一時也沒了主意,只能枯坐着,等待着太極殿的消息。

顧明珠看着悲傷的顧明玉,輕嘆口氣,喚過了一直跟在太后身邊伺候的大宮婢嫣紅來問話:“我剛回宮,許多事還不知道,怎麼不見徐司言在太后身邊伺候了?”

嫣紅聽到顧明珠提起徐司言,一時心緒起伏,紅了眼眶哽咽起來:“徐司言她……”

徐司言死了。

太后被軟禁在嘉壽殿裡,雖然鄭、盧兩家不敢刻意苛待,但這些年來畏懼太后權勢卻深懷怨懟的人卻不在少數,宮中已經大亂,送來的吃食不知經過多少人的手,徐司言不敢大意,都是讓宮婢一一嘗過了纔敢給太后,有她在太后尚能安然無虞。

只是過了沒幾日的一個清晨,徐司言失了蹤,沒有人知道她的去向,她也沒有留下任何一點交代,就那樣悄無聲息地不見了,太后命人在殿前殿後找了許久也不見她,而嘉壽殿又被重重把守,她根本無法悄悄離開。

有人盛傳她是揹着太后投靠了叛軍,又有人說她是私下賄賂了守兵逃出宮去了,只是沒人想到最後是在嘉壽殿後殿的八角井裡發現了她,她早已香消玉殞。

沒有了徐司言在身邊,太后身邊的人與事都亂了,直到顯王妃顧明玉來了纔有了人打點,可是徐司言卻只能被草草掩埋在了嘉壽殿後殿的花圃之中。

顧明珠愣愣坐在榻席上,許久都開不了口,眼前恍然都是徐司言的模樣,沉默立在太后身邊,冷冽處置宮中事務,在凌霄閣花架下與她感嘆宮中恩情淺薄,在陳留王叛軍打破宮城之時,以瘦弱的身軀與她一起擋在太后跟前,樁樁件件恍若在昨天,她還曾想過,這樣剔透聰穎的人兒會是誰的福氣,卻沒想到……

她閉了眼,微微點頭,臉上卻是有了苦澀的笑容:“她就這樣走了……”

顧明玉聽聞了徐司言的死訊,眼淚再落下來,顧明月死了,徐司言也死了,陳留王死了,皇后也死了,聖人也不過是苟延殘喘,幾經變故,這太極宮何處不是鮮血染地,冤魂無數,沒人知道何時纔是撥雲見日之時。

這樣凝滯的氣氛不知道堅持了多久,才聽宮婢來報:“朝會散了。”

顧明珠等人心頭都是一緊,忙起身來出了殿去,只見正殿那邊已經三三兩兩有朝臣出來,只是他們的臉上並沒有大劫過後安心的神情,更多的還是凝重,更有不少老臣臉色憤懣,偏偏望着殿外明甲仗劍的兵士不敢多言,只能憤然拂袖而去。

女眷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卻也知道在這裡是不好多問的,只能互相草草道了別,各自匆忙趕着出宮去。

顧明珠與顧明玉姐妹二人不同那些親王妃,她們在殿外的迴廊上停住了步子,遠遠看着正殿那邊,心裡都有些疑惑。

小宮婢前來行禮:“郡主,王妃,太后娘娘請二位入殿去。”

姐妹二人進了殿,正瞧見崔丞、崔臨與李密,還有幾位太后最爲親信的臣工都在,顧明珠不由地心裡沉了沉,與顧明玉行禮拜下。

太后坐在高高的榻席上,一身素淡的衣裙,頭上也不過是戴着幾支白玉鳳釵,臉上倦意濃濃,見了她們過來,一直緊繃着的臉上纔有了些笑容,招手讓她們過來:“到我跟前坐下。”

待到顧明珠二人坐下,太后才擡頭看向那幾個:“朝上的事你們怎麼看?”

崔丞與崔臨都沒有開口,顯王李密擡頭看了一眼母親,神色複雜又垂下頭去,一副心事重重欲言又止的模樣,還是那幾位跟隨太后多年的老臣開了口:“臣等以爲,賢王殿下所犯之罪乃是謀逆,若以國法論,自然當是嚴懲不貸,只是賢王早先已患失魂之症,神志不清,念及於此或許……”

太后臉色又冷了下來,打斷他們的話:“李裕之罪自有大理寺與三司判定,我便是太后也不會插手,我是問國儲之事!”

老臣們一時也啞然,不安地彼此互望,不知道該怎麼說。

太后擡頭嘆息一聲:“方纔我已經讓太醫署再去爲聖人診脈,脈象已是岌岌可危,怕是就在今明兩日了,若是還不能定下大事,這場大亂便不會有終止之日。”

老臣們揣度低聲議論着:“顯王殿下年輕有爲……”

話還未說完,李密與顧明玉臉色都是一變,李密更是慌忙起身拜伏在地:“兒臣愚鈍無用,先前爲鄭、袁兩家利用,險些惹來亡國滅族的滔天大禍,母后不怪罪已是寬容,兒臣豈敢再有非分之想,萬勿再提此事。”

顧明玉也跟着起來,含淚拜下:“求母后寬恕。”

還不等太后開口,李密咬了咬脣,又道:“先帝在時曾賞長沙、嶺南、南海數地與兒爲封地,如今兒臣已是開府之年,按我朝禮法該是就藩之時,兒臣請母后恩准即日赴封地就藩,以正國法。”

這話讓衆人都吃了一驚,不由地看向李密夫婦。

顧明珠更是驚愕地望向顧明玉,南海諸郡路途遙遠,地勢偏僻,離長安千里之遙,歷來是南蠻之地,而本朝雖有皇子就藩的定例,但自太宗以來,也有嫡皇子遙領封地留在長安的慣例,如今李密卻是決意就藩,更是要遠走南海,實在教人不敢相信。

卻只見顧明玉面色淡定,毫無訝異與不安,垂着頭在李密身後,像是對他的決定沒有反對之意。

太后仔仔細細看着拜伏在地上的李密與他身後顧明玉,好一會纔開口:“此事之後再說吧。”

並沒有反對。

沒有了顯王,老臣們更是不知道該如何定奪新王,吞吞吐吐許久也沒有個結論,太后不耐煩地轉過頭望向坐在一旁的崔丞與崔臨:“崔家主與崔五郎君以爲如何?”

這一次入宮救下太后,擊破鄭袁兩家的圖謀,崔家當是首功,太后對崔家也更多了幾分倚重,纔會將崔家父子與親信一同留下,便是要聽聽崔家的意思。

崔臨沒有開口,修長的眉微微蹙起,眼神中有些陰鬱,俊美的容顏更是冷峻幾分,看也不看太后,沒有半分要回答的意思。

還是崔丞欠了欠身,微微笑着:“另立新君乃是社稷根本國之大事,我等不敢多言,還請太后定奪。”

太后的臉色緩了緩,也有了些笑容:“崔家主過謙了,若非是崔家相護,今日只怕亂勢難平,崔家又是世家之首,日後還要多仰仗你們。”

崔臨臉色越發冷了,薄脣緊緊繃着,目光凌厲,掃過太后與幾位老臣,終究在崔丞地溫和一望之後不曾言語。

崔丞臉上的笑容始終不曾變過,他起身不急不慢地整理了一下衣袍,躬身拜下:“崔家聽候太后吩咐。”

太后臉上最後的陰霾終於煙消雲散,昂起頭笑了起來:“好,不虧是百年世家之首,審時度勢,也知道捨棄迂腐的守成,成就匡扶社稷的大義。”

崔丞面色平靜,崔臨卻是臉色鐵青,手緊緊攥成拳,他身旁榻席上坐着的顧明珠看得明白,臉色微微一變,忙斟了一盞茶湯親自遞過去。

崔臨的手慢慢鬆開,目光也平靜了下來,接過她送過來的茶湯,露出一點安慰的淺笑,顧明珠心下才安。

太后已經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便讓他們都退下,獨獨留下了顧明珠:“明珠從博陵趕回來,郡主府怕是還未收拾妥當,就在宮中先住下吧。”

顧明珠不敢不從,屈膝應下:“是。”

太后看着她卻是滿目溫柔:“如今我身邊只剩下你和安平了,你就當陪我說說話吧。”

顧明珠想着徐司言的死,心裡也是難過不已,低聲應着。

第四百三十三章 伊州急報第五百零二章 生離死別的一家第二百零三章 有味道(第二更)第四百五十四章 喪事(第二更)第四百五十八章 阻攔(第二更)第四百五十三章 女婿們(第一更)第五十七章 芙蕖第六百零八章 暗流第十一章 一碗安神湯第三百三十九章 賠不是(第二更)第三百一十二章 原來是她!(第二更)第四百一十章 把柄(第一更)第三百九十一章 聰明之人(第二更)第四百零三章 邀請(第二更)第二百一十一章 另有安排(第二更)第六百一十七章 去處第五百七十章 誰纔是黃雀第九十六章 好親事(第一更)第二百五十二章 不簡單的內宮(第二更)第二十二章 是她!第四百九十二章 即將到來的悲劇第八十二章 攀交(第三章)第六十章 那一場變故第二百六十五章 那一個冬夜(第一更)第六百三十一章 權宜之計第一百三十四章 合作(第二更)第四百零七章 鄙夷(第一更)第一百九十七章 挑剔(第一更)第五章 索性答應了第五百六十章 香餑餑第三百七十二章 夫妻夜話第四百一十八章 上元夜(第一更)第四百三十四章 吃裡扒外(第一更)第三十章 鴻門宴第一百一十一章 薄情寡義(第一更)第三百二十五章 被丟棄的姨娘(第一更)第十七章 故人第三百零八章 出人意料的小定禮(第二更)第五百五十章 算盤落空第一百三十七章 親家?冤家?(第一更)第一百四十五章 都是假的(第一更)第五百九十三章 不急第一百三十四章 合作(第二更)第四百三十五章 上趕着的婚事(第二更)第四百零五章 嫉妒(第二更)第五百五十一章 崔臨的付出(第一更)第二百章 未結親先結仇(第二更)第一百七十八章 同仇敵愾(第五更)第六百一十二章 情義第八十三章 懂不懂規矩(第四更)第六十四章 談生意第一百八十九章 寒磣的壽辰(第二更)第四百二十一章 沒有花的花宴(第四更)第四百五十二章 不對勁第三百八十章 一箭雙鵰(第一更)第三百六十一章 父親的心聲(第二更)第四十八章 不容易的夫人第四百九十六章 殘局第五百二十九章 送壓箱(第一更)第五百九十三章 不急第二百三十八章 噁心(第二更)第四百三十一章 新婚燕爾(第二更)第四百六十三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第二百二十六章 以德報怨第二百一十四章 放蓮燈(第一更)第四百九十三章 業障第一百三十七章 親家?冤家?(第一更)第一百一十九章 嫌隙(第一更)第五百三十二章 拜尊親第五百六十七章 好一齣鬧劇第五百六十七章 好一齣鬧劇第一百五十八章 顧着自己最要緊(第二更)第四百七十四章 登基(第一更)第四百八十八章 長安之亂(第二更)第五百六十四章 鄭家的來意第三百五十九章 衆叛親離(第二更)第一百七十九章 父女(第一更)第六百零一章 可覺得委屈第八十二章 攀交(第三章)第九十二章 威脅(第一更)第八十二章 攀交(第三章)第一百四十七章 掌家娘子(第一更)第七十一章 賭注(第五更)第一百三十六章 繼續說親(第二更)第五百七十三章 夫妻第三百八十九章 納側妃(第二更)第六十六章 說不出口的委屈第四百九十八章 白蓮第三百三十八章 亂了的將軍府(第一更)第三十八章 二房(加更)第一百九十七章 挑剔(第一更)第四百一十二章 七寶宴第五百六十六章 宴會上的暗涌第十三章 各有各的心思第五百六十九章 螳螂捕蟬第二百一十三章 七夕(第二更)第四百八十一章 總會有些意外第三百二十七章 還有誰來拜祭第四百七十五章 再次見面(第二更)第一百三十一章 所圖(第一更)
第四百三十三章 伊州急報第五百零二章 生離死別的一家第二百零三章 有味道(第二更)第四百五十四章 喪事(第二更)第四百五十八章 阻攔(第二更)第四百五十三章 女婿們(第一更)第五十七章 芙蕖第六百零八章 暗流第十一章 一碗安神湯第三百三十九章 賠不是(第二更)第三百一十二章 原來是她!(第二更)第四百一十章 把柄(第一更)第三百九十一章 聰明之人(第二更)第四百零三章 邀請(第二更)第二百一十一章 另有安排(第二更)第六百一十七章 去處第五百七十章 誰纔是黃雀第九十六章 好親事(第一更)第二百五十二章 不簡單的內宮(第二更)第二十二章 是她!第四百九十二章 即將到來的悲劇第八十二章 攀交(第三章)第六十章 那一場變故第二百六十五章 那一個冬夜(第一更)第六百三十一章 權宜之計第一百三十四章 合作(第二更)第四百零七章 鄙夷(第一更)第一百九十七章 挑剔(第一更)第五章 索性答應了第五百六十章 香餑餑第三百七十二章 夫妻夜話第四百一十八章 上元夜(第一更)第四百三十四章 吃裡扒外(第一更)第三十章 鴻門宴第一百一十一章 薄情寡義(第一更)第三百二十五章 被丟棄的姨娘(第一更)第十七章 故人第三百零八章 出人意料的小定禮(第二更)第五百五十章 算盤落空第一百三十七章 親家?冤家?(第一更)第一百四十五章 都是假的(第一更)第五百九十三章 不急第一百三十四章 合作(第二更)第四百三十五章 上趕着的婚事(第二更)第四百零五章 嫉妒(第二更)第五百五十一章 崔臨的付出(第一更)第二百章 未結親先結仇(第二更)第一百七十八章 同仇敵愾(第五更)第六百一十二章 情義第八十三章 懂不懂規矩(第四更)第六十四章 談生意第一百八十九章 寒磣的壽辰(第二更)第四百二十一章 沒有花的花宴(第四更)第四百五十二章 不對勁第三百八十章 一箭雙鵰(第一更)第三百六十一章 父親的心聲(第二更)第四十八章 不容易的夫人第四百九十六章 殘局第五百二十九章 送壓箱(第一更)第五百九十三章 不急第二百三十八章 噁心(第二更)第四百三十一章 新婚燕爾(第二更)第四百六十三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第二百二十六章 以德報怨第二百一十四章 放蓮燈(第一更)第四百九十三章 業障第一百三十七章 親家?冤家?(第一更)第一百一十九章 嫌隙(第一更)第五百三十二章 拜尊親第五百六十七章 好一齣鬧劇第五百六十七章 好一齣鬧劇第一百五十八章 顧着自己最要緊(第二更)第四百七十四章 登基(第一更)第四百八十八章 長安之亂(第二更)第五百六十四章 鄭家的來意第三百五十九章 衆叛親離(第二更)第一百七十九章 父女(第一更)第六百零一章 可覺得委屈第八十二章 攀交(第三章)第九十二章 威脅(第一更)第八十二章 攀交(第三章)第一百四十七章 掌家娘子(第一更)第七十一章 賭注(第五更)第一百三十六章 繼續說親(第二更)第五百七十三章 夫妻第三百八十九章 納側妃(第二更)第六十六章 說不出口的委屈第四百九十八章 白蓮第三百三十八章 亂了的將軍府(第一更)第三十八章 二房(加更)第一百九十七章 挑剔(第一更)第四百一十二章 七寶宴第五百六十六章 宴會上的暗涌第十三章 各有各的心思第五百六十九章 螳螂捕蟬第二百一十三章 七夕(第二更)第四百八十一章 總會有些意外第三百二十七章 還有誰來拜祭第四百七十五章 再次見面(第二更)第一百三十一章 所圖(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