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一菲一拍桌子把所有人都給嚇了一跳,全部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她身上,這時候還真有點管家婆的味道。感覺大家投射過來的目光貌似都有點詭異,她就一仰頭說道:“看什麼看,張耀是我養的,錢是我管着,替他做主怎麼了?”
熟悉胡一菲的人,看到這個表情語氣都知道她是心虛了,當然要是去糾結各種原因的話肯定死得很慘,呂子喬就說道:“不管你們是誰管錢誰管賬,我只想知道去哪裡吃?”
“吃吃吃,你就知道吃,現在是大晚上吃什麼吃?”胡一菲抱着手就說道:“子喬,你已經吃了兩片巴掌炒肉了,還沒飽?”
呂子喬看了陳美嘉一眼,後者哼一聲將頭扭曲了一邊,他就說道:“我要化悲痛爲食量,大晚上的怎麼了,我們可以去吃宵夜,而且明天再吃同樣也可以,反正是週末。”
“是不是週末跟你沒有關係吧?呂少爺。”胡一菲鄙視了一句,然後說道:“既然大家都這麼爲張耀感到高興,也不能辜負你們。這樣好了,今天晚上的酒水我買單,明天下午六點小南國,過時不候。”
“一菲姐萬歲,有大餐可以吃了。”林宛瑜和陳美嘉拍手相慶,張耀很想提醒她們一下,應該是感謝他纔對,如果要以身相許也是不介意的……
時間已經不早,他們在酒吧裡並沒有呆多久就打道回府,胡一菲故意落在後面跟張耀說道:“你不會怪我吧?”
張耀就說道:“據說李嘉誠說過,如果你的工資是每個月兩千塊,那也應該留出三百塊請朋友吃飯,其中一百塊做爲電話費,用剩下的兩百塊請兩頓。這說明跟朋友聯絡感情是很重要的,況且他們雖然愛鬧,我卻也知道他們是真的替我高興。”
“香港的電話費這麼貴?”
“這不是重點,重點是這句話很有道理。”
胡一菲停下腳步死死的盯着張耀,說道:“別裝糊塗,你知道我不是這意思。”
很少有男人會喜歡女人替自己做主,不管是妻管嚴也好還是小白臉也罷,都是讓人不齒的,更何況胡一菲和張耀現在還沒有什麼關係,從這點來看胡一菲實在是管得太寬了一些,胡一菲的意思就是張耀會不會覺得她太過分。
張耀其實也有點大男人主義,但這不是在自己的世界,總是有些不真實的感覺,就好像是在玩遊戲一般,所以只要開心就行了,其他的一切就不重要,於是就說道:“什麼意思都無所謂,因爲我知道你也是爲我好。我又不傻,難道還看不出來你也想幫我慶祝麼?”
“確實比我那傻蛋弟弟強多了。”胡一菲滿意的點點頭,這點張耀也同意,他或許比不上呂子喬對妹子那麼經驗豐富,但至少不會約女孩子去看科教片,也不會送女孩子變形金剛。
在國人眼裡,能夠出書是無上的榮耀,即使這年頭出書熱,不管是不是人都在趕這個風潮也是如此。再過幾年網絡小說比現在更加氾濫,但能夠出版同樣也是一種榮耀,能夠做到這點的依舊只是一小部分。
出書不僅是一種榮耀,而且還能夠帶來名利,當然值得慶祝,胡一菲那麼做其實就是想帶着大家一起給張耀慶祝,而且是隆重的那一種。張耀心裡暖暖的,不過卻是說道:“一菲姐,其實我想說的是纔剛剛跟出版社簽了合約,稿費還沒有拿到呢。”
酒吧裡面的消費沒多少錢,胡一菲承諾的小南國消費就要高多了,這是一個知名的餐飲集團,屬於中高檔消費,隨便吃一點幾百塊就沒了,他們八個人沒個幾千塊估計出不來,敞開了吃上萬也不奇怪。
“你那首歌賣了三萬塊,支票還在我這裡呢,再說你沒有難道我還沒有嗎?”胡一菲說着加快了腳步,這個話題已經可以不用討論了。
張耀也樂得聽安排,這還省心了不是麼?所以最後在小南國到底消費了他也沒有多問,繼續讓胡一菲安排負責自己的衣食住行,他很享受這種生活。
出版社那邊的動作也不慢,合約簽了之後很快首印十萬冊的版稅就交到了張耀的手裡。平裝版每冊定價是二十五元,他的版稅則是8%。國內作家現在的版稅收入一般在6%到10%之間,能夠拿到10%的幾乎都是知名作家,只有極少數人才能超過這個數字。
張耀在出版界同樣也是徹徹底底的新人,如果他自己去跟出版社談的話也就是六個點,因爲Lisa榕幫忙,以電臺的名義出面商討纔拿到八個點,對於新人來說絕對算高了。
“一共是印刷了十萬冊,每本二十五塊就是兩百五十萬,百分之八就是二十萬,然後還要繳十一點二的稅,一共是兩萬多。沒錯,數據正確。”張耀手裡的支票還沒有捂熱呢,就被胡一菲繳了過去,然後還按着計算器算了起來。
“人家是正規出版社,白紙黑字寫得明明白白,再怎樣也不可能在這上面騙人吧?”曾小賢實在看不慣胡一菲這樣好像全世界都是騙子一樣。
而張耀則是說道:“出書這種事情聽起來很牛掰,可事實上也不怎麼賺錢嘛。稅後才十八萬多,要是拿去買房子的話一個衛生間都不夠。”
做爲國內最大的城市,房價也是一流的層次,愛情公寓並不算是最貴的那些,房價也超過兩萬一平。他們住的這些戶型每個幾百萬下不來,如果以每本書都這樣的收入來算的話,想要買房子得寫幾十本才行,書哪是那麼好寫得。
“沒事打什麼買房子的主意,租房住得不也停好的麼?”胡一菲就語重心長的教訓道:“就是因爲你們這樣的人多了,所以房地產商纔敢把房子賣得那麼貴,你越迫切的想要買房子他們就越高興,爲什麼要便宜這些黑心廠商?”
“我不是想買房子,只是突然覺得作家原來也沒有那麼好混。”
曾小賢接話說道:“這點你倒是說對了,大部分作家其實還不如上班族,能夠登上福布斯排行榜的畢竟只是少數。而且上榜的那些作家,多的幾千萬少的也就小几百萬,你這二十萬已經一點都不低了好不好,說不定以後還會加印呢?”
會不會加印,就看銷量如何了。《鬼吹燈》的熱度到現在一點沒減,反而有越來越熱的趨勢,小說出版之後又將這股熱潮推向了新高,各界其實都看好這部小說暢銷。
一般小說首印其實有個幾萬冊就已經非常不錯了,大部分頂多是投入幾千冊試水市場反應,如果印得太多結果賣不出去豈不是要哭死。數字時代對於傳統行業的衝擊也不僅僅是在音樂領域,小說也同樣是如此,越來越多的人用手機看書,會去買實體書的一樣不多。
不然的話以天朝這樣龐大的市場,搞創作的人一定會過得很滋潤。後世著名網絡作家南派三叔曾經就說過,如果沒有盜版的話,很多作家都可以買私人飛機。
然而糾結這些問題是沒用的,好好的賺能夠賺到的錢纔是王道。出版社首印十萬冊很有魄力,也冒着不小的風險,而《鬼吹燈》並沒有讓他們失望,短時間裡面十萬冊就銷售一空,各地書商也都加大了訂單,於是第二次印刷直接提高了一倍,二十萬冊再次投入市場。
隨着小說出版,《鬼吹燈》這個故事更廣爲人知,在全國各地都掀起了“盜墓”熱。除了關於盜墓的各種討論之後,間接還引起了人們對古玩玄學等等興趣,北京潘家園,上海城隍廟,各地的古玩市場也變得比以往更加熱鬧,媒體更是爭相報道這種盛況。
《鬼吹燈》爲什麼會這麼火,盜墓究竟又是怎麼一回事兒?媒體記者採訪專家進行分析,上接頭採訪路人有沒有看過這部小說,爲什麼喜歡這部小說等等,掀起的熱潮已經是現象級的,讓所有人側目。
“盜墓小說其實自古有之,是中國古典文學的保留品種之一。搜神記、太平廣記,聊齋志異這些家喻戶曉的古代作品裡都有盜墓者的身影,而鬼吹燈這種現象其實也是真實存在的,如果發生這種情況,盜墓者應該馬上逃出來。因爲墓穴都是密封的,特別是成百上千年的古墓更是如此,在深大十多幾十米的地下,如果燈都點不着了又或是很快熄滅,說明裡面嚴重缺氧……”這是專家分析解讀的。
“因爲它集恐怖驚險於一身,給人百分之百心跳的感覺,看完之後又會有難以言喻的輕鬆感,所以看着覺得很刺激很過癮。”這是讀者給出的答案,簡單明瞭,大部分不回去考慮太多的問題,覺着好看看着過癮就足夠了。
在國內出版行業,銷量超過十萬就已經算暢銷書,整個出版界一年中能夠超過百萬銷量的書很少。《鬼吹燈》因爲電臺節目點燃了熱潮,首印就達到了這個標準,很多人也相信勢必能夠超過百萬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