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大火

山西運城,是關公故里。

運城人信仰關公,全市各地有數不盡的關公像,甚至有世界上最大的80米高的一座。

當然,運城最有名的當屬解州關帝廟,因爲據傳聞,那裡葬着關羽的遺骸。

我大約在十年前,和家住運城的舍友澹臺(澹臺是複姓,在這裡就不指出舍友的全名了)曾去過這裡兩次。

運城解州關帝廟正殿的二樓有一尊關公像,那是一尊坐像:關公一手撫着鬍鬚,一手拿着《春秋》。

我當時問澹臺,關公身高多少?

澹臺說,按運城當地的說法,關公應該身高兩米。

我還曾笑着說,這尊坐像,看起來怎麼也不像兩米。

澹臺告訴我,這是按史籍一比一還原的雕像。

他爲了讓我確信,坐到了關公像旁邊來做對比。

澹臺身高一米八,體重兩百多斤,當他坐在關公像身邊的那一剎那,我確信無疑。

——可眼前這尊越南的關公像,明顯不同……

這座關公像只有大約一米高,是一尊站像。一米高很好理解,可能是藝術的一種縮放……那爲什麼要說怪呢?

——因爲我似乎從來沒有見過……一手拿着大刀、一手拿着《春秋》的關公像……

我在腦子裡反覆回憶……只拿大刀的、只看《春秋》的、騰雲駕霧的、甚至拿着金元寶的……就是沒有見過又拿着大刀、又看着《春秋》的關公像……

我當時覺得,我應該是才疏學淺、見識不夠,於是我便詢問了徐明成夫妻和格桑三人——他們三人在思索許久之後,也回答沒見過……

——我們當時做了定論,一致調侃自嘲地認爲是我們自己沒見過世面……

那麼——

《春秋》裡的四色地圖又怎麼解釋呢?據記載,這是1852年格斯里首先發現的……

這一切,難道真如我們所說——是我們沒見過世面?或者上邊說過的失誤或者惡作劇?

還是這段時間裡接二連三的事情,讓我們變得太敏感?

……

又是一個只有分析,沒有判斷……

——甚至說,無聊的提問、試圖的分析、沒有判斷……

黑色幽默?

那麼這場幽默,到底是有人在跟我們開?還是我們自己“幽默”了自己?

……

我們一籌莫展……

就在此時,殿外傳來一個人的說話聲——

“好小子!本大爺不陪你們玩了,你們還主動送上門來!”說這話的,自然不是別人,就是之前與我和格桑比試的那個人。

“不錯不錯!有趣有趣!哈哈哈……說吧,你們還想比試什麼!本大爺奉陪到底!”那個人一邊笑一邊說道,似是歡喜。

“我想,你可能誤會了,我們能在這裡再次相遇,只是我們恰巧在這裡……”我的話還正在說,便被那個人搶斷了。

“什麼誤會!什麼恰巧!你們就是迷戀本大爺的風采!故意追尋而來的!”那個人振振有詞、得意洋洋地說道。

迷戀?風采?這幾個詞,瞬間逗樂了我們四人……

“爲什麼要說是我們追尋你呢?爲什麼不說是你追尋我們呢?是你仰慕我們的風采吧!”徐明成邊笑邊對着那個人說道。

“放屁!本大爺會追尋、仰慕你們?你們以爲,你們是關二哥?可笑之至!”那個人有一絲生氣地說道。

“那你講講,你爲什麼會出現在這裡!你不是已經坐着你的烏龜跑了嘛!”徐明成回覆道。

“本大爺跑了?本大爺剛剛是跑了嗎?好你個臭小子,胡說八道什麼!還有!那是烏龜嗎?!那明明是……”這個人的話像是沒有說完,他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睜大你們的狗眼睛,你們難道看不出來,我穿的是廟祝的衣服嗎?!

——我們這才注意到,原來他已經換了一身衣服,一身廟祝的衣服……

“你是廟祝?哪個廟的廟祝?”徐明成繼續問道。

“本大爺站在這,自然是這的廟祝!”那個人狠狠地說道。

——廟祝?他竟然是廟祝?跟我和格桑比試的那個人,竟然是這裡的廟祝?

“好了!不廢話了!想比什麼!”那個人繼續狠狠地說道。

“廟祝先生,您是真的誤會我們了……”此時的我,已經用“廟祝”去稱呼那個人了,我繼續說道:“我們確實是正好路過,咱們也確實是恰巧相遇……”

“高原人,我看你斯斯文文,沒想到你也這般做作,想跟我比就跟我比,囉裡囉嗦、鋪墊這麼一大堆幹什麼!還是你那位兄弟爽快!敢愛敢恨!”廟祝指着格桑對我說道。

“我大哥說的沒錯。”一直不發聲的格桑,此時說了一句。

“是嗎?……”廟祝若有所思片刻,繼續說道:“好!臭小子!我信你!看在這位兄弟的份上!他肯定不是個會撒謊的人!那你說說,你們不是仰慕我,那你們爲什麼在這裡!”

“我們說了啊!我們正好路過這裡進來拜關公!”我跟李成均竟同時發出聲音——本以爲,廟祝的那句“我信你”已經讓“誤會”全部解開,可誰知道,他只是信了“我們沒有仰慕他”……

“正好路過?拜關公?”廟祝狠狠地盯着我們,繼續說道:“拜關公,磕完你的頭,拜好就行了,爲什麼要嘀嘀咕咕,沒完沒了!”

此時,剛剛那兩個聊天的遊客,看情況不對,已經趁着我們說話偷偷溜走了……殿裡只有我們五人。

“嘀嘀咕咕?我們沒有嘀嘀咕咕啊?我們只是好奇而已!”我說道。

“好奇?好奇什麼?”廟祝問道。

緊接着,我便說出了之前對於關公像的那些好奇問題。

……

“高原人,看起來,你還有點見識啊!”廟祝聽完我所說的那些好奇事情之後,沉默了一會,說出了這句話。

“見識不敢當,我們四個現在是覺得自己沒見識……”我誠懇地說道。

“有些事情,不需要好奇。不見不識,有時候是最好的歸宿……”廟祝緩緩地說道。

“是啊,不見不識自然最好。但就怕,見了不識,無所歸宿啊……”我說道:“比如,您送的眉毛……”

“眉毛......眉毛怎麼了?”廟祝望着我問道。

“眉毛到底怎麼了!這應該由您來回答吧!”我說道。

我之前表達過,在我看來經常愛使用“先生”和“您”的人難免有些故弄玄虛的味道。

我和廟祝之間的這幾句話,我刻意多次使用了這兩個詞:

一是因爲我心裡必然還沒放下他拉着格桑跳湖憋氣,給格桑險些造成生命危險的不滿;

二是我始終對他廟祝的身份,還存有懷疑。

畢竟,他的風格轉變的過於突然……

“怎麼?黃金做的眉毛還嫌廉價?”廟祝看了我一眼,繼續說道:“年輕人!做人不能太貪心!”

(廟祝這句話裡,已經把我稱呼爲“年輕人”,而不在叫我“高原人”——這樣看來,我對於眉毛的提問,讓他有些反感我了)

“黃金自然不廉價,能用黃金做出如此這般的眉毛工藝品,那當然更不廉價。”我緩緩地說道。

“那你對這件東西還有什麼疑問?”廟祝像是有些惱怒,他狠狠地說道。

“我只是好奇,爲什麼要送一個眉毛?或者說,爲什麼要用黃金打造一個眉毛?”我說道。

“這有什麼值得好奇的!黃金打造的東西多了——牙籤、水杯、鋼筆、汽車,甚至還有人造出黃金衛生紙……”廟祝似是不屑地說道。

黃金做的衛生紙,那自然是一種開玩笑的比喻,實際上那是用金箔做成的——據說,那是迪拜富豪使用的,上邊印有花紋,一卷一百多萬美元,合人民幣大約八百多萬……

“是,單純用黃金打造眉毛,在這個世上或許也不算稀奇……”我緩緩地說道:“但——所有看似稀奇的事,都跟眉毛有關,那,我就必須值得一問了。”

“哦?——除了這個黃金眉毛,還有什麼事跟眉毛有關?”廟祝說這話的時候,表情有些特殊,但至少可以肯定,這種表情裡摻雜着一些驚訝。

我轉身看向徐明成夫妻和格桑三人。

此刻的他們三人,必然知道我接下來要講什麼,他們沒有絲毫想阻礙的眼神和動作——因爲可能我們都感到,眼前這個廟祝也許是解開“眉毛”問題的關鍵,甚至他可以完全解開,甚至“一週之後”的那個危機,我們可以不用再去參與……

於是,我便從“徐明成第一次來電”到“湯得遜拿出陳翼德的短信”的全部經過告訴了眼前這個穿着廟祝服、自稱廟祝的人。

(此時的我,還是沒有認爲,在書店遇到的“眉毛”和後來這些事一定有關,所以,我沒有講那一段)

當我敘述這一切的時候,廟祝先是一愣,轉而又變成憤怒。

但我說完以上這些經過的時候,他竟然表現出了一絲出奇的鎮定,這種鎮定很怪異,像是在刻意地壓制着什麼。

過了好一會,廟祝突然張開了嘴,他說道:“這羣人無聊至極!有完沒完!早都跟他們說過了!過去的已然過去……”

廟祝說這句話的時候,天色已經很黑,景區裡幾乎已經聽不到遊人的聲音。

他這句突如其來的一句,再加上靜靜的夜色,更加使人覺得空蕩和一無所知……

“是!這羣人無聊之至!虧湯得遜還說他們是一羣有趣的人!”我重重地說道。

我這句話一語雙關,是一種典型的問話技巧。

——首先,我順着廟祝的喜怒說下去,從情感上,廟祝不會反感我;再者,我顯然是想通過這樣的問法,得到一些關於“他們”的確定性回答

——我此時已經先入爲主地斷定廟祝說的“他們”不是陳翼德和湯得遜;或者不止是陳翼德和湯得遜……

我故意這樣說,就是讓廟祝誤以爲我已經知道了一些事;或者他直接脫口而出反駁我……這樣,或許是撬開廟祝嘴巴的方法……

廟祝並沒有直接回我的話。

顯然,“脫口而出反駁我”的打算已然落空。

他遲疑了片刻,看了看我,說道:“哎!也不能說沒趣吧,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他們確實是一羣非常有趣的人……只是,這麼有趣的人,爲什麼不願意放棄這些無聊的事呢……”

另一個角度?廟祝嘴裡的“另一個角度”是怎樣的角度?有趣的人不願意放棄無聊的事?怎樣的有趣?怎樣的無聊?

——聽着廟祝的話,我腦海裡不停地在想這些問題。

我思索了半天,但是和之前一樣,還是無解,只有那些零星的分析……

我定了定神,看着廟祝,問道:“那麼,你能講講,爲什麼你沒有眉毛嗎?”

(此時的我,已經從上邊的對話開始,不知不覺中把“您”換成了“你”;或許在潛意識裡,我也不知不覺的不那麼反感眼前的廟祝了)

“眉毛?你說的是我臉上的眉毛吧。”廟祝說道。

“自然說的是。”我回答道。

“那是一場大火沒的。”廟祝似有所想地說道。

“怎樣的一場大火?”我追問道。

“一場很大很大的火……很大很大……延綿幾百裡……”廟祝說着這句話,望了望天上的月亮。

“延綿幾百裡?”我不由地說出了聲。

接着,我便在腦子裡回憶,這三四十年來世界上發生的所有大火:1983年發生在加裡曼丹的大火,燒燬森林三百五十萬公頃;1987年,發生在我國大興安嶺的大火,燒了二十八天,據衛星雲圖計算,過火面積約有一百三十萬公頃……當然還有前不久的澳大利亞大火……

——但,他說的這延綿幾百裡的大火,到底是哪一次呢?這時的我,自然無法推論……

——人的注意焦點一旦停留在某些自己在意的事上,必然會忽略別的,有的時候,這些別的,可能恰恰就是最重要的。當時的我,自然也犯了這樣的錯。

當我意識到,再去一直思考到底是怎樣的大火、可能會毫無意義的時候,我便轉而問道:“那麼,你跟‘他們’是朋友嗎?”

“朋友?哈哈哈哈哈……如果可以……我更願意和你們是朋友!當然,我們註定成不了朋友,永遠成不了朋友!”廟祝先是一陣狂笑,接着狠狠地說道。

第18章 貴賓第23章 四色第18章 貴賓第11章 熟人第16章 見面第17章 對話第17章 對話第8章 大火第19章 挾持第22章 多餘第11章 熟人第23章 四色第12章 月亮第1章 眉毛第16章 見面第22章 多餘第26章 協會第26章 協會第5章 自殺第14章 數字第22章 多餘第2章 問題第15章 股神第1章 眉毛第5章 自殺第20章 故事第5章 自殺第5章 自殺第8章 大火第24章 白色第5章 自殺第4章 討論第27章 下降第3章 短信第23章 四色第22章 多餘第8章 大火第16章 見面第7章 春秋第4章 討論第23章 四色第13章 山洞第11章 熟人第2章 問題第5章 自殺第2章 問題第10章 比例第19章 挾持第11章 熟人第7章 春秋第4章 討論第25章 真理第20章 故事第18章 貴賓第17章 對話第16章 見面第23章 四色第7章 春秋第2章 問題第25章 真理第27章 下降第6章 過河第3章 短信第6章 過河第22章 多餘第13章 山洞第20章 故事第19章 挾持第15章 股神第7章 春秋第17章 對話第18章 貴賓第7章 春秋第27章 下降第9章 地圖第4章 討論第23章 四色第4章 討論第15章 股神第4章 討論第10章 比例第27章 下降第13章 山洞第4章 討論第23章 四色第15章 股神第24章 白色第25章 真理第10章 比例第17章 對話第7章 春秋第5章 自殺第13章 山洞第11章 熟人第10章 比例第9章 地圖第11章 熟人第1章 眉毛
第18章 貴賓第23章 四色第18章 貴賓第11章 熟人第16章 見面第17章 對話第17章 對話第8章 大火第19章 挾持第22章 多餘第11章 熟人第23章 四色第12章 月亮第1章 眉毛第16章 見面第22章 多餘第26章 協會第26章 協會第5章 自殺第14章 數字第22章 多餘第2章 問題第15章 股神第1章 眉毛第5章 自殺第20章 故事第5章 自殺第5章 自殺第8章 大火第24章 白色第5章 自殺第4章 討論第27章 下降第3章 短信第23章 四色第22章 多餘第8章 大火第16章 見面第7章 春秋第4章 討論第23章 四色第13章 山洞第11章 熟人第2章 問題第5章 自殺第2章 問題第10章 比例第19章 挾持第11章 熟人第7章 春秋第4章 討論第25章 真理第20章 故事第18章 貴賓第17章 對話第16章 見面第23章 四色第7章 春秋第2章 問題第25章 真理第27章 下降第6章 過河第3章 短信第6章 過河第22章 多餘第13章 山洞第20章 故事第19章 挾持第15章 股神第7章 春秋第17章 對話第18章 貴賓第7章 春秋第27章 下降第9章 地圖第4章 討論第23章 四色第4章 討論第15章 股神第4章 討論第10章 比例第27章 下降第13章 山洞第4章 討論第23章 四色第15章 股神第24章 白色第25章 真理第10章 比例第17章 對話第7章 春秋第5章 自殺第13章 山洞第11章 熟人第10章 比例第9章 地圖第11章 熟人第1章 眉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