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廟算

護城河早在昨日就被填平,作爲城頭攻防利器的金汁滾木,基本也已經所剩無幾。

即便鄭信下令在城中搜刮,亦不過是杯水車薪。

如今他能仰仗的,也就只有三山之險,以及上谷城之固若金湯。

“跟弟兄們吩咐下去,趁車陀人暫時退去,趕緊把破損的城垛修補一番,傷員都替換下去,敵人可不會給時間讓我們安心休整。”

看着在稀稀疏疏的箭雨中退走的先登老卒,鄭信並不覺得對方會如此的好心。

果不其然,等到先登營都從城下撤走,原本啞火的砲車立馬又不安生了起來,若不是鄭信事先讓人做好了防備,光是這一波槍林彈雨,都能讓才經歷過一場惡戰的守卒死傷慘重。

車陀人這是光明正大的疲軍之計,就是仗着自己人多勢衆,想要靠人數硬生生耗盡城中一切可用之兵。

只是知道歸知道,你又能奈之何?

眼下,也就只能寄希望於送信的騎兵,能夠及時將求援信送到陛下手中。

鄭信擡頭看了眼天空,驕陽火辣辣的烘烤大地,恰和他此刻的心境相反。

晴空萬里,對於守城的一方可不是什麼好消息。

若是能有一場及時雨,車陀一方攻城的難度就會幾何倍數增長,他也有更多信心等到援軍到來。

奈何天公不作美。

鄭信將視線挪回到城頭下,莫名聯想到一則在諸國之間流傳甚廣的傳聞。

說車陀國蒙神佛庇佑,幾十年來風調雨順,一直都沒受過什麼大災大害,就連車陀大軍出征也從沒遇上過驟雨暴雪的極端天氣。

鄭信看着城牆腳下又悍不畏死衝上來的先登卒,深深吸了口氣,努力將腦海中的雜念撇除,隨即舉起寶劍身先士卒朝着攀爬上來的車陀人劈砍過去。

……

然而令鄭信沒有意料到的,是他那封十萬火急的求援信居然足足在獅俞王的案頭擺了一日,朝堂上下都還沒爭出個子醜寅卯來。

獅俞王高坐殿上,目光渙散無神,時不時還打上一個呵欠,從他身上絲毫看不見爲君者的威嚴。

“王上啊!”

老丞相痛心疾首地一聲大呼將獅俞王嚇了一個哆嗦。

“愛卿有何要事……”

獅俞王彷彿是做錯事情的熊孩子,臉上露出來尷尬的神情,他今日百般推脫不想來上早朝,就是怕看到自家亞父這張老臉。

自己不聽勸諫被那狼子野心的車陀王哄騙,又親手斬斷與大食人合縱抗敵的可能。

一手提拔上來的大臣又只會喋喋爭吵不休,彷彿自己除了會做錯事,什麼都不會,甫一對上老丞相失望的眼神,獅俞王就感到渾身不自在。

“車陀大軍叩關,當務之急是組織周圍幾鎮兵馬日夜馳援,否則一旦上谷城被克,我獅俞三郡之腹地就徹底暴露在車陀人的眼皮子底下了!”

“除此外,還需派一隊精騎出兵騷擾車陀國腹地,令難以顧全首尾,屆時上谷城之圍便可以迎刃而解!”

老丞相雖已年邁,思路卻很清晰。

“亞父說的在理。”

獅俞王努力做出一副虛心納諫的樣子。

“至於這統帥的人員,陛下,臣舉薦犬子爲此番馳援上谷城的統帥,屆時城若在,人就在,城若忘了,犬子決不苟且偷生!”

見獅俞王終於聽進去自己的諫言,老臣激動不已,甚至不惜讓自己的獨子立下軍令狀。

只是這君臣相宜的一幕卻不是有些人願意看見的。

“朕……”

獅俞王聞言正要答應,突然旁邊又竄出一個相貌俊秀陰柔的美男子。

“老相國內舉不避親,當真令下官佩服不已,只不過殺雞焉用牛刀,上谷城地勢險峻,只需派出援軍,車陀人若識趣,自當退避三舍。”

“徐將軍是大才,倒不如令他率領騎兵騷擾車陀腹地,至於統帥的人選,微臣倒也有一個。”

此人正是奸相奚裡南。

話音剛落,他沒等老相國開口又飛快地說道。

“這個人大王應當也知道,就是已故首陽君的嫡子楊本忠,微臣聽聞此子素來喜兵書,首陽君在世時,也說過論兵法,他未必是其子對手,可謂是虎父無犬子。”

“臣請讓楊本忠出戰,原因有二,一來可以告訴那車陀王我獅俞國並非無人,隨便一員小將都能令他鎩羽而歸,二來也是爲王上薦賢,年輕人只有磨礪過,方可爲國之棟樑。”

奚裡南一席話可謂說的冠冕堂皇,任誰也挑不出一個錯字,倘若是拋開事實不談的話。

此人會推薦楊本忠只有一個原因,就是他們是臭味相投的狐朋狗友。

而奚裡南也需要在軍伍中有一份自己的聲音。

“首陽君真這麼說過?”

獅俞王一下子起來了興致,悄聲問向自己身邊的吳憐卿道。

“稟陛下,首陽君確實這麼說過。”

吳憐卿規規矩矩地回答道。

只是他也故意漏了一句話,首陽君的原話是此子善讀兵書,吾不能及,然盡信書不如無書,若讓此子統帥大軍,恐非國家之福。

倘若裴妙德在此,定要感嘆上一句這是什麼異世馬服子啊!

“這樣啊……”

獅俞王又開始犯優柔寡斷的毛病。

見獅俞王猶豫不決的樣子,吳憐卿想起這些年車陀使節隔三差五送來的金銀珠寶,鬼使神差又輕聲補充了一句。

“陛下啊,徐將軍雖驍勇,可畢竟是徐相的兒子,臣聽聞徐家和莊王殿下走的很近啊……”

吳憐卿刻意只把話說一半。

莊王,就是老國王的三子,當今獅俞王一母同胞的親兄弟,爲人賢德,頗受一衆文臣好評,老相國和這傢伙走的很近……

獅俞王面色微冷。

和徐相相識這麼多年,他不否認老相國一片忠心,斷不會行廢立擅權之事。

可他不會不代表他的兒子,他的子孫後代不會有這個想法!

對於一位王而言,最忌憚的並非你是不是有這個心思,而是你是不是有這麼做的能力,若是徐將軍這一仗再大勝歸來,那徐家的聲望……

獅俞王心中立刻就已經有了決斷。

(本章完)

第99章 昇仙第157章 煉炁圓滿第288章 趁夜突圍第70章 非人哉第295章 彩戲老人第123章 苦蟬觀第146章 一波三折第282章 裡應外合第104章 畫舫第28章 洞房花燭第207章 妖魔亂治大世第248章 妙德三策第36章 密道得寶第171章 往日依依今在否第106章 藏劍令第90章 斬妖第235章 風波漸起第23章 婚事第30章 帶投大哥第301章 人無心可活乎第116章 神女入夢第262章 非拜真佛,拜我也第197章 自在天魔契第13章 買路財第58章 壽宴第104章 畫舫第287章 破城一刀第253章 神像第40章 頭皮癢第82章 消災第292章 大哉乾元第62章 北戎王庭第16章 天才庸才第132章 淮娘第32章 天街踏盡公卿骨第170章 橫公君第44章 仙人第151章 射覆第271章 朝議第81章 仙砂返魂籙第150章 仙人洞府第23章 婚事第263章 護道第254章 咒詛之力第145章 清霄殿三家議計第90章 斬妖第203章 妙德見親第82章 消災第21章 遺忘第29章 將夜第41章 風波平第25章 世子第296章 刺殺第41章 風波平第292章 大哉乾元第88章 符籙第278章 突出重圍第57章 指點迷津第127章 符院院主第251章 暗潮洶涌第27章 各懷心事第87章 河伯第14章 登州府第205章 衆生相,白骨觀第61章 加上柱國第269章 先登死士第183章 孫蔡氏第96章 物是人非第208章 破開見障第239章 城外遭遇第230章 真火降魔第37章 老祖第36章 密道得寶第258章 事了拂衣去第86章 玉磯子第8章 真當我沒讀過水滸第89章 另有其人第79章 墳塋第106章 藏劍令第213章 重逢第294章 景武滅佛第137章 滅頂之災第283章 暗算第114章 朝出竅,暮夜遊第188章 紅雲門人第288章 趁夜突圍第84章 高家村第231章 因果報應第41章 風波平第1章 世事無常第81章 仙砂返魂籙第192章 暗潮洶涌第161章 紅雲道人第194章 千鈞一髮第131章 賭第305章 辯第220章 玃如角迷離第308章 憐蒼生,殺生爲救生第81章 仙砂返魂籙第176章 愛屋及烏
第99章 昇仙第157章 煉炁圓滿第288章 趁夜突圍第70章 非人哉第295章 彩戲老人第123章 苦蟬觀第146章 一波三折第282章 裡應外合第104章 畫舫第28章 洞房花燭第207章 妖魔亂治大世第248章 妙德三策第36章 密道得寶第171章 往日依依今在否第106章 藏劍令第90章 斬妖第235章 風波漸起第23章 婚事第30章 帶投大哥第301章 人無心可活乎第116章 神女入夢第262章 非拜真佛,拜我也第197章 自在天魔契第13章 買路財第58章 壽宴第104章 畫舫第287章 破城一刀第253章 神像第40章 頭皮癢第82章 消災第292章 大哉乾元第62章 北戎王庭第16章 天才庸才第132章 淮娘第32章 天街踏盡公卿骨第170章 橫公君第44章 仙人第151章 射覆第271章 朝議第81章 仙砂返魂籙第150章 仙人洞府第23章 婚事第263章 護道第254章 咒詛之力第145章 清霄殿三家議計第90章 斬妖第203章 妙德見親第82章 消災第21章 遺忘第29章 將夜第41章 風波平第25章 世子第296章 刺殺第41章 風波平第292章 大哉乾元第88章 符籙第278章 突出重圍第57章 指點迷津第127章 符院院主第251章 暗潮洶涌第27章 各懷心事第87章 河伯第14章 登州府第205章 衆生相,白骨觀第61章 加上柱國第269章 先登死士第183章 孫蔡氏第96章 物是人非第208章 破開見障第239章 城外遭遇第230章 真火降魔第37章 老祖第36章 密道得寶第258章 事了拂衣去第86章 玉磯子第8章 真當我沒讀過水滸第89章 另有其人第79章 墳塋第106章 藏劍令第213章 重逢第294章 景武滅佛第137章 滅頂之災第283章 暗算第114章 朝出竅,暮夜遊第188章 紅雲門人第288章 趁夜突圍第84章 高家村第231章 因果報應第41章 風波平第1章 世事無常第81章 仙砂返魂籙第192章 暗潮洶涌第161章 紅雲道人第194章 千鈞一髮第131章 賭第305章 辯第220章 玃如角迷離第308章 憐蒼生,殺生爲救生第81章 仙砂返魂籙第176章 愛屋及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