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謙王將礦產這件事牢牢記在心裡,轉頭看向李承睦,問起了練兵情況:“你的這些火槍兵射擊水平怎樣?平時都是怎樣訓練的?”

李承睦領着他們來到看臺,指着下面操練場,說道:“大家平時在這兒體能訓練,再好的火槍也要兵士們有個好體能。”

說着他又指向設在另一側的射擊場,“火槍練兵之法,是以百步爲目標,三發二中,十發七中爲優良者,三發一中,爲平,如果三發不中一發,淘汰!當然如果十發八中、九中或全中,爲精通,如此優勝者,整個隊伍寥寥無幾。”

謙王聽了點了點頭,“你這個篩選法不錯,三發不中一發,說明這人不適合呆在火槍營。”

李承睦笑了,“父王言之有理。”

一直注意看臺下面操練的夏婧,聽了這話,嘴角抽了抽,兒子拍老子的馬屁,太明顯!

謙王聽完兒子的介紹,便站在看臺邊緣,一時注意力被下面射擊場吸引了。

同時,他也發現,百步距離真的很遠,“小五,以前朝廷的火繩槍射擊距離是多遠?”

李承睦聽了問話,微微愣了一下,但還是老實回答:“五十步,最遠六十步。”

“差距近一半。”謙王聽了很震驚,他看向身旁的夏婧:“王妃大才啊!”

“我不及王爺萬分之一,王爺過獎了!”

謙王聽得有點心虛,自己有什麼才能,他心裡還是很清楚的。

他假意咳嗽兩聲:“咳咳,小五,再帶我們去其他地方瞧瞧。”

“好嘞!”李承睦引着他們下了看臺。

謙王一路走來,軍營中除了訓練體能就是射擊場,便問:“兵士的騎射水平沒有荒廢吧?你剛纔說燧發槍可以射擊百步,那弓箭的射程是多少?”

從小到大,他都沒有關心過軍武之事,以前所有的心思花在了吃喝玩樂上頭,雖說有迷惑惠元帝的成分在,但他也真的沉迷在其中,有點無法自拔。

也正是如此,那些年惠元帝纔對他放心吧?

正因爲一直以來沒有關心過軍武之事,此時聽來才覺得有興致。

尤其是他發現曾經一心在學院讀四書五經的小兒子,竟然對軍伍之事也頗爲了解,這讓他感到意外。

“回父王,正常兵士們用的弓箭射程只有七十步左右,遠遠不及燧發槍的射程。”

李承睦爲了證明自己說的有信服力,讓親衛去拿一把軍中的弓箭過來。

於是,一行人腳步一轉又去了射擊場。

拉弓射箭,李承睦的親衛親自上場,百步開外的靶子射不到,七十步的靶子勉強射中,六十步的靶子深深嵌入。

可見弓箭的射程六十步距離纔是有效射程,七十步可能敵人的盔甲都射不穿,如何傷人?

謙王很高興,他覺得這次來軍營不虛此行,如此厲害的軍械,可以說橫掃千軍也不爲過。

只是現在暫時還沒有他們的用武之地而已。

謙王心裡深處有點遺憾。

朝廷如今軍隊有火繩槍,但數量極少,而且火繩槍的質量堪憂,打十槍起碼有一半數極有可能炸膛,如此高危的兵種沒有幾個人願意用火繩槍。

再有一點,火繩槍是從佛郎機人手裡購買過來的,價錢更是高出天際,不說現在的朝廷沒有這個財力購買,就算有錢購買,火繩槍的性價比也太低。

這也是火繩槍普及不起來的原因。

太雞肋!

在見識過燧發槍的威力,再看火繩槍,謙王嫌棄極了,送他都嫌垃圾。

“以前,本王從來沒有覺得大禹朝的軍械有多差,自從來了嶺南,見識過王妃監督打造的軍械,才知以前朝廷兵杖局有多爛,官員有多腐敗,軍械全是粗製濫造,根本拿不出手。”

夏婧聽了這話,輕輕扯了下嘴角,“如此粗劣的軍械,每次都被外族追着打,其實不冤。”

說着,她看向謙王,“其實.我一直很好奇惠元老皇帝活了幾十年,怎麼三言兩語就被那些朝臣忽悠了呢?以至於他們說什麼他就信什麼?”

“咳咳!”

這話要怎麼說?

謙王不自在的咳嗽兩聲,清了清嗓子,“其實說來惠元侄兒也挺可憐的,沒登基前被各皇子打壓,沒什麼權力,自然不會有多少公務。沒有公務就沒有出京城機會,見識到底有限了些。”

軍事,軍事不瞭解,民政,民政不瞭解。

什麼都不瞭解,當了皇帝自然好忽悠。

說來慚愧,他沒來嶺南前,也不知政務如此繁雜,處理起來沒有經驗,完全靠幕僚在旁邊出謀劃策,要不然都不知道從何處下手。

更是夏婧推出一系列政策,讓他們在嶺南立住了腳跟。

夏婧瞭然的點了點頭:“吏治腐敗至此,大禹朝沉痾難返啊!”

惠元帝被氣死並不冤,夏婧只是可憐如今坐在龍椅上的新皇。

如今亂世之象已生,至高無上的龍椅不好坐,就如被架在火上烤,稍不留意就會被烤得滅飛煙滅!

謙王聽了這話,臉上露出一抹苦笑,心裡更是沉重幾分。

只可惜自己已快到耳順之年,要是再年輕二十歲,他定不能看着大禹朝如此衰敗下去。

而腐敗的吏治,讓朝堂上那些尸位素餐的官員只知道黨同伐異,卻不考慮大禹朝的未來。

思及至此,謙王突然有點意興闌珊,接下來的視察工作,基本是走個過場,敷衍了事。

——

接連幾日的降雪,荊州城外不知壓塌了多少間房屋,更是不知道有多少百姓被凍死在這個夜晚。

旱災結束,原以爲今年下半年會風調雨順,卻不成想今年冬天會是個嚴冬。

“荊州城外的難民凍死一大片,人數目前還在統計,城內也傷亡有幾百人,其他郡縣的人數暫時沒法統計過來。”

“城內平民的房屋壓塌不少,這些房屋垮塌的百姓如今暫時沒有地方落腳,急需官府解決住宿問題。”

“連續半月的雨雪天氣,導致了城內糧食漲價,木炭柴火漲價,而且供應緊張。”

“城外的難民等待安置,如果不安置,城外的難民可能會全軍覆沒。”

“.”

一樁樁一件件,都是雪災引起的連鎖反應,亟待荊州刺史去解決。

袁如江看着下面站着的屬下,頭疼的想撫額,“將城內的駐軍都派出去,參與救援。”

“衙役嚴查城內不法商家,如若發現誰趁着天災發不義之財,給我抄家罰沒財產,先抓進大牢再說。”

“主薄負責組織城內各世家富商捐款捐物捐糧,幫助安置城外難民,如積極參與的世家或富商,明年稅賦減一成!”

主薄聽了這話,嘴角抽搐,城外難民數十萬,讓各大世家富商捐款捐物,卻承諾只減免一成賦稅,是不是太看不起人了?

荊州是袁如江的一言堂,主薄不敢反駁,認命的應了下來。

貧苦百姓在天災面前爲了生活發愁,而有權有勢的人家則呆在家裡有吃有喝還嫌無聊。

這不,袁家老二嫌呆在家無聊,裹着狐裘帶着小妾來到冰天雪地的花園賞景。

“我以爲兄弟中就我最活潑好動,沒想到三弟比我還會享受生活。”

坐在亭子裡煮茶賞景的袁榮成聽到聲音,轉過頭來,瞥了眼跟在他身後的女人,反脣相譏:“與二哥相比,兄弟自愧不如。”

袁家老二找了個位置坐下,旁邊站着的奴僕立馬上前侍候。

“三弟今日怎麼如此有興致?”

袁榮成視線看向遠處的雪景,“只是來自家花園坐一會兒,何需理由?”

“哈哈.三弟說的話在理。”

袁家老二認真觀察一下他的臉色,不甘心的又問:“話說你和你的未婚妻已分別這麼久了,在這清冷的冬日,難道你不想念她?”

袁榮成的眉頭微微蹙了起來,轉過頭微笑道:“看來清冷的冬日最能勾起二哥心中的孤寂,只是二哥心裡可有想念二嫂?”

袁家老二聽了這話,想不想的搖頭:“我們倆的情況不一樣,怎麼能相比較?”

“怎麼情況不同了?”袁榮成虛心受教。

“我和你二嫂老夫老妻了,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你和王府三姑娘可是未婚夫妻,正是互相有好感的時候,你們應該恨不得天天黏在一起纔對。”

說着,袁家老二湊近盯着他的眼睛,半晌恍然說道:“不應該呀,莫非你對王府三姑娘的感情摻了假,還是說你是在逢場作戲?”

他這話一出,嚇了袁榮成一大跳,“二哥,我敬你是兄長,你別什麼話都往外禿嚕,你這口無遮攔的毛病怎麼就改不了?要是今日你這話讓王府知道了,你就是在斷我姻緣!”

袁家老二沒想到他的反應這麼大,訕訕的摸了下自己的鼻子,“不說就不說,聽說城外凍死一大片,你沒有去衙門幫父親分憂?”

袁榮成見他哥知道收斂,這才鬆了口氣,“衙門養了這麼多官員,哪用得着我呀。況且,我對政務也沒有經驗,安置難民事關人命,若是因我的疏忽導致有人凍死,我的罪孽就深重了。”

所以沒那金剛鑽就不攬那瓷器活。

一陣寒風吹過來,袁家老二緊了緊身上的狐裘,身子不由的離火爐更近了一些。

“這天太冷,我們身上穿了不少衣袍保暖都覺得冷的受不了,何況城外的難民,真不知道他們是如何堅持這麼久沒凍死?”

袁榮成呼了口氣,“生命有時脆弱不堪,有時又韌性十足,人各有命,上天註定你活到什麼時辰就是什麼時辰,多一刻嫌多,少一刻嫌少,閻王爺只要時辰剛剛好的鬼!”

“有你說的玄乎嗎?”袁家老二撫了撫手臂,不想再繼續這個話題,便主動轉移話題。

他說起了另一事:“今年這災情不知道最後會變成什麼模樣,不會耽擱你明年迎娶王府那位三姑娘吧?”

袁榮成懶得搭理他,端起茶盞喝了一口,這個問題很白癡。

袁家老二好像沒有感受到他的態度一樣,自顧自的說道:“說起來,這幾年百姓還真沒過幾天好日子,細數這幾年的種種事情,我覺得大禹的皇帝可能犯了太歲,要不然怎麼可能連年災難呢?”

袁榮成無奈,剛能正常說話沒一刻鐘,他二哥又開始犯口舌了。

袁家老二卻沒有一點自覺,繼續說道:“你看啊,三年罕見大旱綿延差不多整個大禹朝,地裡糧食絕收,國內叛軍鬧騰,邊境北狄、西戎進犯,天災人禍接二連三的發生,讓人不多想都不可能。”

還有新皇上位,他聽說是個勤勉的皇帝,只可惜是個做事找不對方法的人,便註定他無法扭轉天下局勢,成爲歷史上悲劇樣的人物。

在後世俗稱炮灰!

聽了他這話,袁榮成眉頭差點能夾死蚊子,“二哥大才,能講解出這一番話,註定了二哥的不平凡,要不這樣吧,二哥將剛纔的話去父親那兒重複一遍,看他對此有什麼不一樣的看法?”

“我這點淺薄見識就不去污父親的耳朵了。”袁家老二又不蠢,這種事在他父親眼裡就是上不得檯面的東西。

——

荊州城捐款令一出,城中稍有點財富或勢力的人都暴跳如雷。

災荒年糧食物資有多貴重,相信不用明說,大家都知道那是救命的最後希望。

“壞事一樁樁一件件,怎麼就沒有消停的時候呢?如今物資糧食有多緊缺,難道下這命令的人腦子有病?”

“如今整個北方已經被大雪覆蓋,每日不斷有人死亡,更多的人想逃亡南方,接下來我們的壓力巨大!”

“這是上天在暗示啊,是凶兆啊!”

“說起這幾年的情況,我估摸看出來了,大禹朝如今的皇帝就是孤煞之星,要不然大禹朝怎麼個消停呢?”

“慎言,慎言,九五之尊不是我們這些平頭百姓能議論的,我們還來說說這次捐款捐物的事情,商量個對策出來。”

荊州城的世家富商,有實力的百年老牌世家就拿刺史的政令當放屁。

實力不能和刺史府抗衡的世家富商,只能咬牙心不甘情不願,象徵性的捐了一點,免得落人口實。

第48章 三像三不像第235章 不按常理出牌第162章 上輩子欠你的第138章 有趣的表兄弟第249章 豐收第193章 臣惶恐第231章 緊追不捨第23章 氣死人不償命!第176章 懲罰第288章 悽慘的勞工第264章 罷官第147章 刺殺第149章 一個頭兩個大第118章 財帛動人心第242章 有糧有槍爲何不去搶肉第9章 喪家之犬第128章 我拒絕第98章 千頭萬緒第242章 有糧有槍爲何不去搶肉第288章 悽慘的勞工第27章 蹊蹺第187章 都說好,並非真的好第284章 出海第36章 邀寵?第293章 探親第248章 功德無量第288章 悽慘的勞工第72章 牟吳氏第292章 偶遇熟人第219章 離京第294章 倒黴的榜葛剌汗國第19章 緣分使然第96章 巧遇,追殺!第76章 來自老母親的愛第154章 感覺這路是銀子鋪成第222章 一路推進第177章 顯擺第103章 吉祥物不能倒下,全民健身。第73章 誰寵出來的誰頭疼去第83章 好了傷疤忘了疼第99章 窮則思變第255章 又添了位小公主第67章 存疑第186章 亡國之日就是你們殉國之時第26章 震懾第162章 上輩子欠你的第255章 又添了位小公主第272章 軍戶戶籍改革勢在必行第6章 現身第14章 奪財第47章 老祖宗第90章 老皇帝賓天第90章 老皇帝賓天第102章 回府,比土匪還土匪第35章 八字不合第142章 剿匪第53章 掌家之權第261章 俘虜第159章 漏算第58章 憋屈第224章 滑雪第47章 老祖宗第130章 餿主意第84章 你很好第217章 畫餅第99章 窮則思變第203章 八百里加急第139章 急先鋒不妥協第33章 深藏不露第109章 徵兵之一二三事第93章 牙尖嘴利第67章 存疑第305章 番外:日常第251章 集結第252章 決戰第123章 破釜沉舟第201章 穩定局勢第193章 臣惶恐第42章 算總賬第118章 財帛動人心第143章 未來商業圈第303章 原來如此打算第132章 西夷人第298章 趕海第298章 趕海第101章 初建鹽田,緊要事項。第156章 戰事第190章 招攬第35章 八字不合第170章 希望破滅第22章 話題人物第300章 擺了一道第254章 聚餐第265章 過渡第279章 繁華的京城第306章 番外:日常第70章 到達陸縣第29章 偏寵第98章 千頭萬緒第179章 苦水
第48章 三像三不像第235章 不按常理出牌第162章 上輩子欠你的第138章 有趣的表兄弟第249章 豐收第193章 臣惶恐第231章 緊追不捨第23章 氣死人不償命!第176章 懲罰第288章 悽慘的勞工第264章 罷官第147章 刺殺第149章 一個頭兩個大第118章 財帛動人心第242章 有糧有槍爲何不去搶肉第9章 喪家之犬第128章 我拒絕第98章 千頭萬緒第242章 有糧有槍爲何不去搶肉第288章 悽慘的勞工第27章 蹊蹺第187章 都說好,並非真的好第284章 出海第36章 邀寵?第293章 探親第248章 功德無量第288章 悽慘的勞工第72章 牟吳氏第292章 偶遇熟人第219章 離京第294章 倒黴的榜葛剌汗國第19章 緣分使然第96章 巧遇,追殺!第76章 來自老母親的愛第154章 感覺這路是銀子鋪成第222章 一路推進第177章 顯擺第103章 吉祥物不能倒下,全民健身。第73章 誰寵出來的誰頭疼去第83章 好了傷疤忘了疼第99章 窮則思變第255章 又添了位小公主第67章 存疑第186章 亡國之日就是你們殉國之時第26章 震懾第162章 上輩子欠你的第255章 又添了位小公主第272章 軍戶戶籍改革勢在必行第6章 現身第14章 奪財第47章 老祖宗第90章 老皇帝賓天第90章 老皇帝賓天第102章 回府,比土匪還土匪第35章 八字不合第142章 剿匪第53章 掌家之權第261章 俘虜第159章 漏算第58章 憋屈第224章 滑雪第47章 老祖宗第130章 餿主意第84章 你很好第217章 畫餅第99章 窮則思變第203章 八百里加急第139章 急先鋒不妥協第33章 深藏不露第109章 徵兵之一二三事第93章 牙尖嘴利第67章 存疑第305章 番外:日常第251章 集結第252章 決戰第123章 破釜沉舟第201章 穩定局勢第193章 臣惶恐第42章 算總賬第118章 財帛動人心第143章 未來商業圈第303章 原來如此打算第132章 西夷人第298章 趕海第298章 趕海第101章 初建鹽田,緊要事項。第156章 戰事第190章 招攬第35章 八字不合第170章 希望破滅第22章 話題人物第300章 擺了一道第254章 聚餐第265章 過渡第279章 繁華的京城第306章 番外:日常第70章 到達陸縣第29章 偏寵第98章 千頭萬緒第179章 苦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