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殺墨家子

“海外封王!”

當墨頓的海外封王的計劃在長安城傳開之後,長安百姓一片譁然,誰也沒有想到大地竟然如此之大,而大唐僅僅是偏隅一地罷了。

“勝者登基爲帝,敗者海外封王!”

東宮中,李承乾聽到墨頓的海外封王計劃的時候,不由一愣,之前他不惜鋌而走險,就是因爲奪嫡之爭沒有退路,一旦失敗,不但失去了榮華富貴,更是隻有死亡這一結局。

然而此刻墨頓的海外封王計劃,卻讓原本殘酷無比的奪嫡之路多了一條退路,失敗者非但不用失去榮華富貴,還可以海外封王,而且貌似海外還有更加廣闊的疆土。

雖然沒有人願意遠走海外,但是相比於之前奪嫡之爭殘酷的結局,這已經是最好的結局了,一時之間,李承乾舉兵造反的意志再次動搖。

而就在此刻,又一則消息震動長安城,法家狄仁傑偵破了紇幹承基造反案。

“紇幹承基造反案!”

長安百姓不由疑惑道,紇幹承基不是舉報太子造反麼,現在怎麼變成了紇幹承基造反。

“這你就有所不知了,紇幹承基乃是突厥復國的狂熱分子, 他先是投靠晉王, 然後又投靠太子,惡意挑撥太子和晉王的關係,甚至齊王李佑造反案中,也有紇幹承基的身影, 甚至是故意暴露, 以逼反太子,其目的就是要挑起大唐內亂, 已達到突厥復國之目的, 。”一個知情人爆料道。

“紇幹承基竟然如此陰險!”一時之間,長安百姓一片譁然。

“幸好有滄海遺珠之稱的狄仁傑明察秋毫, 一舉偵破了紇幹承基的陰謀。”不少長安百姓慶幸道。

“狄仁傑不過弱冠之年,竟然有如此才華, 這一次法家可是大放異彩了。”不少百家之人暗自感嘆道。

天牢之中, 年輕的狄仁傑卻端坐主位, 怒斥臺下的紇幹承基。

“紇幹承基,你陰謀叛國, 意圖霍亂大唐, 如今人證物證皆在, 你又有何辯解。”

紇幹承基冷笑道:“老子入長安城那一天,就沒有想到活着回去, 突厥乃是草原之狼,怎能做大唐之狗, 不但爲大唐看家護院,還要爲大唐做工,簡直是長生天最大的恥辱。”

想到堂堂的突厥勇士如今卻在大唐做苦工,紇幹承基心如滴血。

“爲大唐做工, 突厥百姓生活的要比之前好的太多, 你不滿足,有的是人滿足!”狄仁傑冷笑道, 此次他能夠偵破紇幹承基謀反案,其一就是他覺得紇幹承基牽涉過多,抽絲剝繭之下發現了異常,全力追查之下, 終於找到了破綻, 有突厥叛徒看到了如今突厥牧民在大唐生活遠勝於草原,更是不滿突厥貴族只顧一己之利,私吞長安城百萬貫的賠償,最終被狄仁傑攻破心理, 將紇幹承基的圖謀供出,最後成功破案。

“阿史那思摩,不!李思摩,你根本不配姓阿史那,你乃突厥的最大的叛徒,既不能抵抗薛延陀,又爲了貪生怕死,接受墨家子的詭計,我偌大的國度竟然只被賣了百萬貫,簡直是恥辱呀!”紇幹承基悲憤大呼,他在大唐內部苦心潛伏,等待大唐內亂的機會,而如今大唐內亂的機會終於來了,而突厥竟然已經亡國了。

“大唐內亂!”

狄仁傑冷笑道:“實話告訴你,墨侯已經找到了破解奪嫡之爭的方法,大唐亂不起來。”

“海外封王!”

紇幹承基聽到墨頓的計劃不由一愣,他沒有想到墨家子竟然還有如此奇招。

…………………………

“紇幹承基竟然如此陰險!”

晉王府中,李治不由驚出一身冷汗,他原本以爲將紇幹承基暗中放在東宮而自鳴得意,卻沒有想到紇幹承基竟然還有自己的意圖,那就是復國突厥。

“晉王殿下,如今紇幹承基突然反口,太子的局面已經大爲好轉,我等逼迫太子造反的計劃也已經落空。”晉王謀士皺眉道。

李治深吸一口氣道:“雖然計劃落空,但是我們並非沒有收穫,海外封王雖然是迫不得已的一條路, 但是也未嘗不是一個出路。”

晉王謀士點了點頭,海外雖然貧瘠,但是按照算學一脈的計算,海外的空間卻異常的廣闊,未嘗不能成就一番事業。

“傳出消息, 竟然本王願意和太子來個君子之爭,勝者繼承大唐,敗者遠走海外。”李治凝重道。

“好,本宮答應!”很快,東宮傳來回應,李承乾答應了下來。

而此刻,長安城原本劍拔弩張的氣氛頓時煙消雲散,所有人都重重的鬆了一口氣。

太極殿中,百官雲集,今日原本是推舉李治監國之日,註定會有一場血腥風雨。

而如今朝臣百官卻一臉輕鬆,東宮和晉王達成了君子之爭,讓原本血腥殘酷的奪嫡之爭化解於無形。

“墨頓巧施妙計,爲我大唐化解一場劫難,實乃大功一件呀!”太極殿中,程咬金興奮道。

作爲武將他們最討厭的就是皇子造反,無論是追隨還是抵抗都是錯誤選項,漢武帝時期,戾太子劉據造反,但凡參與的武將沒有一個有好下場的,甚至連按兵不動的都受到了牽連,如今太子造反的危局已經化解,他們終於可以鬆一口氣了。

“何止是大功一件,簡直是天大的功勞,海外封王之策爲日後奪嫡之爭留下範例,讓帝王傳承得以避免動盪,又可以讓華夏文明傳播海外,簡直是一舉兩得。”房玄齡對此盛讚道。

何止是武將不喜歡叛亂,文臣同樣也不喜歡,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一旦奪嫡之爭開始,獲勝的一方都會清洗失敗的一方,其殘酷程度不比武將弱。

“晉王殿下到!”

忽然傳來一聲通報,只見李治款款而來,不少朝臣微微一動,李治平日裡表現極爲孝順,而且彬彬有禮,頗爲得到朝臣的喜愛。

“太子殿下到!”

很快又一聲通報傳來,李承乾再次出現在朝堂之中,這是李承乾自從陷入謀反風波之後,第一次出現在朝堂之中。

“見過太子殿下!見過晉王殿下!”

羣臣紛紛行禮道。

“諸位免禮,如今父皇昏迷不醒,朝堂之中還需要諸位大臣協作,以免耽誤國事,本宮再次多謝了。”李承乾彬彬有禮,一展太子風範。

“此乃臣等的本分,太子殿下客氣了!”百官紛紛回禮道。

“陛下病重,然而過不可一日無主,臣懇請太子暫任監國一職。”一個忠於太子的官員高聲道。

太子的位置就是儲君,如今陛下病重,李承乾繼任監國可以說是順理成章,之前李承乾身陷造反嫌疑,而如今法家已經破解了紇幹承基的陰謀,李承乾監國之路再無阻礙。

然而羣臣卻不由自主的看了晉王李治一眼,如今李治和李承乾剛剛達成君子之爭,而此刻李承乾就登上了監國之位,恐怕會讓晉王李治不滿。

“國不可一日無君,本宮此舉也是爲了大唐社稷,不知九弟意下如何?”李承乾含笑看向李治,一副勝券在握的樣子,一旦他當上了監國之位,李世民醒來與否,他就已經穩操勝券,李治敗局已定。

人人皆認爲李治不可能同意再選監國一職,卻沒有想到李治卻突然道:“太子殿下所言甚是,小弟也認爲是時候選出監國一職。”

“啊!”

頓時朝堂一陣驚呼,不解的看向李治,按照如今的局面,李治根本沒有絲毫的勝算,可是李治怎麼可能會同意,除非李治也有把握擔任監國一職。

“多謝九弟深明大義,日後本宮登基,定然全力爲九弟尋找一塊最大的海外封地。”李承乾露出一絲微笑道。

李治卻露出一絲詭異的笑容道:“太子哥哥的話,正是小弟想說的,來人!”

忽然李治一拍手,只聽一陣兵甲之聲傳來,頓時一隊隊全副武裝的禁衛將太極殿包圍,爲首的赫然是侯君集。

“侯君集,此乃皇宮大內,你竟然枉顧皇恩,舉兵造反。”李承乾頓時怒喝道。

侯君集冷笑道:“枉顧皇恩,本將爲大唐立下赫赫戰功,一舉攻破高昌,而陛下是如何待我的,轉手收了我的兵權,將我打入大牢,我爲何不反。”

只見侯君集傲然最後站在了晉王李治的後面,很顯然是要擁立李治登基。

“稚奴,這就是你的底牌,單單一個侯君集你就能成事?”李承乾怒喝道。

“當然不止!”李治得意道,“諸位既然已經到了現在這個地步,諸位都出來吧!”

“臣等參見監國殿下!”只見鄭家主爲首,一衆世家官員紛紛站在了李治這邊。

“鄭家,五姓七望,怎麼可能?”羣臣倒吸一口涼氣,他們沒有想到世家竟然都站在了李治這邊。

“怎麼不可能?皇宮中若無內應,侯君集又怎麼可能輕鬆突破皇宮守衛。”墨頓嘆息一聲道。

“皇宮內應,鄭家,鄭充華!”羣臣這才譁然,他們這纔想通李治的內應是誰。

“姐夫,果然聰慧,聰慧到我都不捨得殺你了,若非你破壞我的好事,我何至於今日兵行險招。”李治殘忍一笑道。

“殺墨家子!”所有人不由譁然,任誰也想不到李治要殺墨家子,且不說墨頓乃是長樂公主的駙馬,墨家更是在大唐如日中天,就算李治當上皇帝,殺了墨家子豈不是自斷其臂。

第七百二十九章 人人豔羨第三百六十八章 全世界都是黑髮人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儒家首敗第七百二十四章 天上人間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吐蕃三策第七百五十張 始是新承恩澤時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應驗女主昌第八百九十三章 天下女子皆爲公主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四面楚歌第一百六十三章 王喆的報復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草原霸主——大唐第七百九十七章 奉旨救佛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陰陽家子錢家合作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玄奘歸來第四十五章 監生半價第六百二十三章 搶手的墨頓第五百三十七章 日食開始第九百六十章 木牛流馬第一百六十五章 撕破臉第四百四十九章 不負如來不負卿第一百章 名家辯論會第五百章 姐夫和小姨子第四百三十章 陌刀第五百四十一章 天命在唐(二合一章)第九百一十三章 拼音文字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思摩可汗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儒家首敗第七百六十三章 拒絕寫詩第一百五十一章 傷馬絕影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葡萄乾第五百九十二章 青海部落圖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守閭者不內第六百三十三章 閱兵節目單第四百四十一章 絕境中的外丹派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公輸家大興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後位之爭第二百三十四章 糧價保護令第五百零五章 磚路修通第九百三十八章 墨家青龍計劃第七百八十六章 佛骨舍利第五百九十一章 價值連城的青貯飼料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歷史博物館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三道難題第一百三十七章 負荊請罪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夜宴第三百三十一章 私心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長安速度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唯識宗玄奘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大唐外十道第三百零二章 吃香的墨頓第二百七十二章 三表法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盛世讖言——女主昌第六百四十三章 國際貨幣絲綢第四百七十六章 光影之道第五百三十章 最完美的軍糧第七百一十一章 蛋糕大戰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大唐不夜圖第八百二十六章 橋樑設計圖第八百零一章 亡羊補牢第四百二十章 欲戴王冠 必承其重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大唐外十道計劃開始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一人滅一國(下)第二百三十八章 反擊第八百三十六章 錢財之道第一百九十章 當墨技融入生活第七百五十五章 香水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開宗立派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百家應對第八百一十章 國之重器第五百一十三章 昂貴的火藥彈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墨家村道路的正確性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拆衙門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高昌城陷落第七百九十五章 救佛(四)第五百一十一章 出征人選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詩仙獎第四百二十五章 秦家村效仿第一百零八章 加印第四百九十九章 終成眷屬第六百二十四章 外交和閱兵第八百一十三張 離京第五百一十七章 天志第六十三章 力拔山兮氣蓋世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法家的希望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一人滅一國(中)第八百七十章 驛站第六百四十三章 國際貨幣絲綢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長安歡迎你第七百八十九章 佛家應對第八十七章 養傷第三十四章 五勝一敗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墨侯帽第一百六十二章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大唐外十道計劃開始第六百六十九章 清賬第五百三十四章 夜盲症第五百八十章 墨兵合作第九百六十八章 紈絝子弟第六百五十七章 寒冬將至第七百五十九章 牡丹移栽秘技
第七百二十九章 人人豔羨第三百六十八章 全世界都是黑髮人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儒家首敗第七百二十四章 天上人間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吐蕃三策第七百五十張 始是新承恩澤時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應驗女主昌第八百九十三章 天下女子皆爲公主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四面楚歌第一百六十三章 王喆的報復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草原霸主——大唐第七百九十七章 奉旨救佛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陰陽家子錢家合作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玄奘歸來第四十五章 監生半價第六百二十三章 搶手的墨頓第五百三十七章 日食開始第九百六十章 木牛流馬第一百六十五章 撕破臉第四百四十九章 不負如來不負卿第一百章 名家辯論會第五百章 姐夫和小姨子第四百三十章 陌刀第五百四十一章 天命在唐(二合一章)第九百一十三章 拼音文字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思摩可汗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儒家首敗第七百六十三章 拒絕寫詩第一百五十一章 傷馬絕影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葡萄乾第五百九十二章 青海部落圖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守閭者不內第六百三十三章 閱兵節目單第四百四十一章 絕境中的外丹派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公輸家大興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後位之爭第二百三十四章 糧價保護令第五百零五章 磚路修通第九百三十八章 墨家青龍計劃第七百八十六章 佛骨舍利第五百九十一章 價值連城的青貯飼料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歷史博物館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三道難題第一百三十七章 負荊請罪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夜宴第三百三十一章 私心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長安速度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唯識宗玄奘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大唐外十道第三百零二章 吃香的墨頓第二百七十二章 三表法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盛世讖言——女主昌第六百四十三章 國際貨幣絲綢第四百七十六章 光影之道第五百三十章 最完美的軍糧第七百一十一章 蛋糕大戰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大唐不夜圖第八百二十六章 橋樑設計圖第八百零一章 亡羊補牢第四百二十章 欲戴王冠 必承其重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大唐外十道計劃開始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一人滅一國(下)第二百三十八章 反擊第八百三十六章 錢財之道第一百九十章 當墨技融入生活第七百五十五章 香水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開宗立派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百家應對第八百一十章 國之重器第五百一十三章 昂貴的火藥彈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墨家村道路的正確性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拆衙門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高昌城陷落第七百九十五章 救佛(四)第五百一十一章 出征人選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詩仙獎第四百二十五章 秦家村效仿第一百零八章 加印第四百九十九章 終成眷屬第六百二十四章 外交和閱兵第八百一十三張 離京第五百一十七章 天志第六十三章 力拔山兮氣蓋世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法家的希望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一人滅一國(中)第八百七十章 驛站第六百四十三章 國際貨幣絲綢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長安歡迎你第七百八十九章 佛家應對第八十七章 養傷第三十四章 五勝一敗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墨侯帽第一百六十二章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大唐外十道計劃開始第六百六十九章 清賬第五百三十四章 夜盲症第五百八十章 墨兵合作第九百六十八章 紈絝子弟第六百五十七章 寒冬將至第七百五十九章 牡丹移栽秘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