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敵帥

(求訂閱求月票。)

唐爲天探頭進來,“大都督,你出來看看吧,這裡有個傻子,站半天了。”

“傻子”是譚無謂,手扶長劍,背朝帳篷,目光越過來來往往的將士,遙望遠方,那裡既不是洛陽,也不是必爭之地,只是一片起伏的矮山。

“好一會了,也不讓我通報。”唐爲天小聲道。

徐礎走上前,“二哥怎麼有空來我這裡?”

徐礎剛剛安撫好吳軍諸將,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保證騎兵只是暫借,戰後立刻迴歸本部,仍是吳軍將士。

譚無謂輕輕慨嘆道:“江山如畫……”

“二哥要做詩嗎?”徐礎笑道。

“隨我來。”譚無謂大步走開,徐礎稍一猶豫,邁步跟上,唐爲天追在十幾步以外,幾名衛兵隨得更遠一些。

譚無謂走出營地,踏雪登上附近的一座小丘,徐礎跟隨其後,衛兵留在下面。

“謝謝四弟的推薦。”譚無謂仍然望向遠方,好像那裡有敵兵埋伏。

“別人統領騎兵,我不放心。”

“所以我特意過來,說聲謝謝,也說聲抱歉。”

“抱歉?”

“吳軍三千騎士,我能還回來的大概不多。”

“二哥這是什麼意思?騎兵只是用來引官兵出壁……”

譚無謂轉過身,盯着徐礎,目光中有些興奮,而不是歉意,“沒錯,騎兵要將官兵引向降世軍,可我有預感,這一戰會是前所未有的硬仗,義軍不會一帆風順,必將傷亡無數,萬一獲勝,也是慘勝。”

“我推薦二哥出任騎將,不是爲了一場慘勝。”

譚無謂大笑,“慘勝已是最好的結局,四弟還嫌不夠?”

“我想聽聽二哥的‘預感’。”

“兵者,詭道也,揣測敵軍動向,其實就是揣測敵帥的心事,而敵帥的心事全在過往的習慣裡。”

“嗯。”

“蘭恂無能之輩,偏又好大喜功,要將敵軍一網打盡,所以往往分兵採取圍殲打法,如果敵軍弱小而集中,或許有用,遇到降世軍,則正好相剋。”

降世軍數量龐大而散亂,一遇強敵,通常是派出百姓當“移動柵欄”,頭目們各自爲戰,四處突圍,說不定就會在哪裡衝破一處出口,官兵圍殲不成,反而因此潰敗。

譚無謂不多做解釋,徐礎已然明白,“二哥說的沒錯。”

“蘭恂之後是曹神洗,這是一位身經百戰的老將,戰場上摸爬滾打養成的習慣,無論如何也改不掉。曹神洗排兵佈陣都沒問題,以官兵之強,若能嚴格執行,也就不會有諸路義軍進攻東都了。可惜他有心無力,不敢與權貴抗衡,韜略在心中時有十成把握,出口時去掉兩成,與諸將商議時再去掉兩成,若有權貴幹涉,又去兩成,派出兵將時,還丟兩成,最後只剩兩成勝算。”

“二哥彷彿親眼。”徐礎笑道。

曹神洗先破南路再破北路的計劃本沒有錯,卻沒有執行到底,必是受到他人影響,沒能分出足夠的兵力,結果南路義軍未滅,反而士氣大振。

“然後就是令尊了。”

“大將軍姓樓,我姓徐。”徐礎斂容道。

“樓溫打下天成朝半壁江山,名動天下,秦州之敗不足以壞其一世英名。但是憑心而論,樓溫的韜略其實不如曹神洗,以曹神洗的嚴謹,即便兵少,也不會在遭遇伏擊時一敗塗地。”

“大將軍強在心志堅定,即便是皇帝親口傳旨,也不能讓他輕易改變主意。”

“對,曹神洗的韜略有十成,執行時能剩五成就不錯了,樓溫的韜略只有七八成,但是執行時一絲不減,遇到弱敵時無往不勝。”

“五國後人怕是不願聽到二哥的評判。”徐礎笑道。

“五國滅亡是有原因的。”譚無謂認真地說。

“義軍呢?是強是弱?”

“弱。”譚無謂沒有一點客氣。

“然則大將軍這一次也不能隨心所欲。”

“義軍的勝算全在於此。五王匯合之後,義軍有兩座大營和若干小營,小營皆是觀望者,不必理會,兩座大營距官兵圍壁一遠一近,按樓溫一慣的打法,其實用不着騎兵引誘,他必然派兵直驅遠處的降世軍大營,出其不意,一舉破之,調頭反撲,五王大營當聞風自潰。”

“這的確像是大將軍的打法。”

“四弟瞧遠處那片山,大將軍若是聰明的話,當提前派兵佔據山口,守護側翼,然後從另一頭直撲降世軍大營,令五王之軍無從夾擊。”

“可那邊並無官兵出沒。”

“對,所以樓溫的韜略比曹神洗差了兩分,他眼下急需一勝,既爲鼓舞士氣,也爲鞏固地位,所以他會先採守勢,一兩日後,傾巢而出,先破晉王騎兵,然後直奔降世軍。”

“如此說來,我軍騎兵似乎不必去引誘官兵了。”

譚無謂笑道:“我剛纔所言,是樓溫一慣的打法,但是四弟有句話說到了點子上,樓溫已非當初的大將軍,掣肘頗多,無法再像從前那樣隨心所欲。”

徐礎明白了,“五王大營離東都太近,朝廷心中不安,必然強迫大將軍先破此營,再攻降世軍。”

“所以還是得有誘兵,而且要真打,激起樓溫的怒火,讓他敢於孤注一擲。”

徐礎黯然,真打的話,騎兵必然死傷慘重,譚無謂正是爲此而道歉。

“沒有別的打法嗎?”徐礎問道。

“這已經是最好的打法了,如果樓溫不被激怒,或者朝廷的掣肘太強,樓溫的命令沒人服從,義軍還是會大敗。”

“嘿,大將軍受到掣肘,義軍反而會敗,這真是……意想不到,朝廷若是臨時換回蘭恂,會不會勝得更輕鬆一些?”

“哈哈,話不是這麼說,蘭恂連敗,官兵對他已失去信心,不肯爲之苦戰,必須是樓溫帶兵,朝廷拖後腿,官兵纔有勝算。”

徐礎在小丘上來回走動,望一眼遠處的山,又望一眼下方的衛兵,良久方道:“真沒有別的辦法?”

“照我估計,義軍糧草頂多還能支持一個月,開春之後,人心思變,必然潰散,朝廷肯出兵,反而是好事,若是堅壁不出,纔是大問題。”

“東都士民不知道義軍虛實,蘭、樑兩家驚恐萬分,必然強令出兵。”

“而義軍的勝算全在於能否將官兵引向降世軍。”

徐礎嘆息一聲,“二哥說吧,不必繞圈子了。”

“我要用一下四弟從前的身份,四弟不必親自出面,允許我用這個旗號就行。”

徐礎從前的身份是大將軍第十七子,打他的旗號,更能激怒樓溫。

“二哥還來跟我說一聲,真是客氣。”徐礎譏諷道。

“兄弟之間,不可背後算計。”

聽到這句話,徐礎心中生出一絲慚愧,馬上抹掉,說道:“好吧,二哥隨便用,不要再來問我,也不要讓我看到。”

“吳軍三千騎兵,我也不保證能夠安全奉還。”

“生死在此一戰,傷亡勿論。我知道二哥行事公平,不會有意陷吳軍於險地,這就夠了。”

譚無謂稍稍睜大雙眼,“這點騎兵遠遠不夠用,我當然不會有意陷誰於險地。”

譚無謂不肯做,別人卻搶着做。

徐礎笑了笑,“官兵一旦與降世軍交戰,五王大軍立刻從後方夾擊……”

譚無謂輕輕搖頭。

“不是這樣嗎?”徐礎頗爲吃驚,這可是五王共同制定的計劃。

“我前面的話都在其次,接下來的纔是至關重要,晉王只知道我來請用四弟從前的身份,並不知道我真正的計劃,至於其他人,更不可信,全軍之中,唯有四弟可堪此大任。”

徐礎越發驚訝,“二哥請說。”

“官兵與降世軍交戰之後,五王之軍不要從後方夾擊,立刻繞路進攻長圍,直趨東都。”

徐礎經常被人說膽子大,這時卻覺得譚無謂纔是真大膽,大到他懷疑自己看走了眼,或許這人就是一個大而無當的兵法家,其實沒有真本事。

呆立半晌,徐礎道:“官兵若是留下足夠的兵力防守長圍,義軍一時攻不破呢?”

“義軍將一敗塗地,但是我猜樓溫受到再多掣肘,也會堅持他自己的打法,一旦派兵,必是傾巢出動,防守不會很嚴。而且他一開始的計劃應該是先攻近處的五王大營,更沒必要在後方留兵太多。”

“好吧,即便一切如二哥所料,我也調動不了五王之軍。夾擊乃是五王共同議定的打法,晉王不在,樑王等人也不會改變主意。你再看我的營中,吳軍將士大都已經借出去,雖換來兩倍步兵,皆非我心腹之人,不會聽我的命令,何況寧王、蜀王的部下?”

“我只知道這麼打纔有勝算,至於如何勸動義軍,要看四弟的本事。”

徐礎忍不住笑了,搖搖頭,“不可行,完全不可行,我沒有這個本事,誰也沒有。夾擊必敗嗎?”

“樓溫非蘭恂、曹神洗可比,他若受到激怒,必然越戰越勇,無人能敵。”

“他在秦州敗過一次。”

“完全不同,秦州是一次意外伏擊,樓溫全無準備,將士行軍途中,未能及時佈陣,一潰再潰,以至於不可收拾。此次交戰,樓溫將親自率兵出擊,陣勢已成,即便被引向降世軍,他對夾擊也必有防備。義軍所仗者,無非人多,可也不到官兵的十倍之數,以硬碰硬,就算是能將官兵包圍,也不是對手。”

“一面潰敗,三面皆散,義軍反而成了蘭恂。”

“正是這個道理。”

徐礎搖頭,“這件事不能瞞着諸王,我與二哥去見他們……”

譚無謂打斷道:“萬萬不可,義軍雜亂,沒有事情能保密,此計一出,誘兵先不自安,晉王也不會同意。必須是我與晉王引走官兵之後,四弟再去勸說樑王等人。”

“難,朝廷若是留一部分兵力守衛東都,哪怕只有一萬人,義軍也難突破,反而令二哥與降世軍失去援兵,連夾擊的那一點勝算也失去了。”

譚無謂伸手指天,“四弟常說天成自亡,這回就是驗證。”

徐礎還是覺得難。

第三百四十一章 明主第二十二章 尊貴第一百二十三章 護主第七十六章 犯人第三百七十八章 守鄴第六十章 出城第三百二十二章 問答第三百三十五章 問策第二百四十章 報仇第二百零一章 好人第三百七十八章 守鄴第二百三十二章 優劣第十六章 見微第三百三十四章 暫緩第三百五十章 行惡第二百一十八章 報仇第二百一十二章 終於第四百零七章 反覆第二百九十章 踏青第四百八十七章 論雄第三百一十章 焚信第二百三十七章 心願第三百七十四章 城下第四百七十一章 贈禮第四百三十六章 砸石第一百五十二章 百姓第一百二十六章 埋伏第六十四章 負累第三百二十四章 行刺第三百八十九章 西京第二百零七章 突變第八十五章 對質第三百七十五章 兩方第二百零五章 女心第四百七十一章 贈禮第二百五十九章 訣別第五百三十一章 前夜第二百七十二章 借住第四百七十九章 問勢第二百七十五章 自問第二百五十章 大略第二百六十八章 無爭第二百六十四章 相面第四百七十二章 監視第四百零六章 積糧第五百四十八章 送別第四百零七章 反覆第五百零一章 信心第四百一十三章 百目第三百四十五章 把握第四百二十五章 入漢第四百五十一章 夫人第二百零九章 降世第二百八十九章 忠僕第十九章 大搜第八十七章 許諾第二十八章 一升一黜第三百零二章 亂出主意第一百六十三章 顛倒第五百一十二章 快計第五十七章 同樂第五百五十三章 皇子第十七章 故人第四百三十九章 送行第二百六十七章 追隨第一百九十章 是否第三百五十五章 冊封第四百五十六章 城主第三百六十七章 五樣第四百七十一章 贈禮第二百三十三章 不安第九十一章 較量第三百七十八章 守鄴第二十六章 敵友第八十六章 講和第二百二十九章 時風第二百九十五章 拜伏第四百二十章 夜訪第四百四十一章 敬意第三百七十一章 一家第七十八章 識人第四百八十四章 傾己第五百四十八章 送別第一百五十三章 勸帝第一百六十二章 迎王第九十四章 請封第一百九十五章 早不如巧第三百二十二章 強援第二十八章 一升一黜第三百三十章 不智第三十九章 驥尾第九十九章 計所無出第二百三十一章 退路第二十九章 心安第七章 循名責實第三十二章 薦將第四百零四章 奪位第二百六十二章 一箭之仇第二百六十九章 自顧不暇第一百七十二章 翁婿
第三百四十一章 明主第二十二章 尊貴第一百二十三章 護主第七十六章 犯人第三百七十八章 守鄴第六十章 出城第三百二十二章 問答第三百三十五章 問策第二百四十章 報仇第二百零一章 好人第三百七十八章 守鄴第二百三十二章 優劣第十六章 見微第三百三十四章 暫緩第三百五十章 行惡第二百一十八章 報仇第二百一十二章 終於第四百零七章 反覆第二百九十章 踏青第四百八十七章 論雄第三百一十章 焚信第二百三十七章 心願第三百七十四章 城下第四百七十一章 贈禮第四百三十六章 砸石第一百五十二章 百姓第一百二十六章 埋伏第六十四章 負累第三百二十四章 行刺第三百八十九章 西京第二百零七章 突變第八十五章 對質第三百七十五章 兩方第二百零五章 女心第四百七十一章 贈禮第二百五十九章 訣別第五百三十一章 前夜第二百七十二章 借住第四百七十九章 問勢第二百七十五章 自問第二百五十章 大略第二百六十八章 無爭第二百六十四章 相面第四百七十二章 監視第四百零六章 積糧第五百四十八章 送別第四百零七章 反覆第五百零一章 信心第四百一十三章 百目第三百四十五章 把握第四百二十五章 入漢第四百五十一章 夫人第二百零九章 降世第二百八十九章 忠僕第十九章 大搜第八十七章 許諾第二十八章 一升一黜第三百零二章 亂出主意第一百六十三章 顛倒第五百一十二章 快計第五十七章 同樂第五百五十三章 皇子第十七章 故人第四百三十九章 送行第二百六十七章 追隨第一百九十章 是否第三百五十五章 冊封第四百五十六章 城主第三百六十七章 五樣第四百七十一章 贈禮第二百三十三章 不安第九十一章 較量第三百七十八章 守鄴第二十六章 敵友第八十六章 講和第二百二十九章 時風第二百九十五章 拜伏第四百二十章 夜訪第四百四十一章 敬意第三百七十一章 一家第七十八章 識人第四百八十四章 傾己第五百四十八章 送別第一百五十三章 勸帝第一百六十二章 迎王第九十四章 請封第一百九十五章 早不如巧第三百二十二章 強援第二十八章 一升一黜第三百三十章 不智第三十九章 驥尾第九十九章 計所無出第二百三十一章 退路第二十九章 心安第七章 循名責實第三十二章 薦將第四百零四章 奪位第二百六十二章 一箭之仇第二百六十九章 自顧不暇第一百七十二章 翁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