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智窮

郭時風真心想要促成吳王歸順鄴城,對他來說,這可是大功一件。

徐礎卻不着急,先送薛金搖回四王府大營,然後邀請郭、費二人隨他一同巡城,費昞拒絕,他還沒有原諒吳王的欺騙。

徐礎帶着郭時風先去南城戰場,再去樑軍營地見馬維,解除一切人的罪孽,尤其是殺害薛家人的惡行。

徐礎向薛金搖說過誰也不準再用“法力”,轉眼他就要違背承諾,他必須這麼做,好讓樑王及其部下安心。

其實他也不用做什麼,只帶數名衛兵進入營地,展示他對樑王的信任,這就夠了。

樑軍在城內與官兵交戰,傷亡最爲慘重,將士都視其爲降世王的懲罰,但倖存者也因此覺得罪孽已清,吳王的到來,相當於最後的證明。

馬維疲憊地坐在椅子上,幾乎站不起身,見到吳王,只能稍一拱手,微笑道:“希望吳王能夠滿意。”

徐礎上前,親自扶起樑王,向廳內的數十名將領道:“今日之戰,樑軍功蓋諸軍,彌勒佛祖與祖王十分滿意。”

將領們互相看看,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馬維也笑了,與徐礎又聊幾句,將目光轉到郭時風臉上,“這不是隨波逐流的郭先生嗎?怎麼又飄回來了?”

早在十幾年前,郭時風就已練成鐵皮功,不會爲任何事情而尷尬,這不是表面掩飾,他從心裡就不覺得自己做錯過什麼,上前拱手笑道:“一戰成名,樑王之謂也,冀州兵都說,‘願逢水寧,不逢山樑’,意思是寧王帶兵如水,流動不息,終能捕捉得到,先難而後易,樑王戰時如山,寸步不讓,越打越讓人氣餒,所謂先易而後難。”

明知這是郭時風的編造之辭,馬維還是很受用,向徐礎道:“吳王不要上當,此人唯一的本事就是見風使舵,官兵強,他去投奔官兵,義軍強,他又跑回來找機會。”

郭時風笑道:“樑王過獎,但我確有幾分識強辨弱的本事,我來這裡,足以證明義軍這一仗打得頗爲成功。”

馬維大笑,依然向徐礎說話:“我累得很,但還剩下一點力氣,可以再爲吳王砍一顆頭顱,尤其是那種脖頸很弱的頭顱。”

郭時風摸摸自己的脖子,“我的脖子的確脆弱,用不着刀砍,幾句狠話就能嚇得它自己斷掉。所以請樑王饒過我吧,我的嘴張在腦袋上,若是腦袋掉了,怎麼替吳王、樑王傳話呢?”

馬維知道吳王不會在這時殺郭時風,冷笑一聲,“替吳王一個人傳話就夠了,我唯吳王之命是從。”

郭時風一早就注意到樑王態度的變化,這時確定無疑,樑王已向吳王俯首稱臣,笑道:“吳王之智正好需要樑王之勇,智勇雙全,方得完整。”

馬維嘿了一聲,郭時風將“勇”名安在他頭上,太過敷衍,有失一貫伶牙俐齒的水準,向徐礎道:“吳王不必在我這裡久留,你說戰,樑軍尚有雄兵十幾萬,你說和,樑軍上下絕無異言。”

“馬兄早些休息,明日一早,你我再議。”徐礎告辭,帶着郭時風離開。

兩人繞城小半圈,回到大營,前去觀看祭神儀式。

不知是誰開頭,城中盛傳,說是人人都要向祖王獻祭,方法就是向篝火中投一根乾柴,然後默唸自己以及全家人的姓名,誠心直達上天,日後必得祖王保佑,云云。

城中將士排隊來扔木柴,就連那些非降世軍出身的人,也來祭拜,虔誠之心絲毫不輸於他人。

篝火不滅,燃燒得越發盛大。

郭時風對這樣的場景感到詫異,見左右無人,小聲道:“這可真是奇事,薛六甲活着的時候是個無賴神棍,死後反而成神……照此推算,萬物帝會不會也能超凡入聖?”

“如果天成復活,萬物帝必成神佛。”徐礎對此毫不懷疑。

“呵呵,想必如此。吳王此前料到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

徐礎搖頭,“我的計劃裡,薛六甲死了就是死了,不會再有半點影響,可世事難料,總有你想不到的變化。”

“吳王要一直利用這個旗號?”

徐礎仍然搖頭,“亂世中用它鼓舞士氣,當作權宜之計,足矣。等我稍稍騰出手來,要一點點去除薛六甲的影子,直到再也沒人提起降世軍。”

郭時風點頭,“我明白了。咱們回去吧,可以談正事了。”

這不是無意義的閒逛,小半圈下來,郭時風對義軍的印象大爲改變,這不再是他在城中時四分裂的烏合之衆,而是一支正在凝聚的大軍。

費昞不在,留下話說他去宮裡見曹神洗,很快回來。

郭時風不等費昞,直接道:“鄴城那邊的形勢是這樣:此戰雖然折損不少兵力,但是根基還在,濟北王父子因爲看錯你而暫時失勢,如今是湘東王主事,王鐵眉治兵。這兩人的想法一樣,改攻爲守,不急於奪回東都,而是要一直圍下去,直到義軍堅持不住。”

“冀州的糧草夠用嗎?”徐礎問,義軍的糧草暫時不是問題,比遠道而來的官兵要充足得多。

“不夠,本來能用十幾天,現在又能多堅持幾日。”

“嗯?”

“今天死的人太多。”郭時風笑道。

“義軍肯定堅持得更久。”

費昞被衛兵送回來,臉色平和許多,向徐礎點下頭,坐在郭時風身邊,一句話不說。

郭時風也不避諱,繼續道:“湘東王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他親自出使漢州,邀大將軍率兵返回東都。”

“嘿,大將軍那裡也沒有足夠的糧草,他要在漢州搜刮一番,至少得等開春才能回來。”

“沒錯,所以濟北王南下荊州,邀奚家回來。”

“奚家人一路逃回荊州,兵馬不全,回來又能如何?”

“荊州無兵,但是存了一些糧草,若能運來,足夠官兵支持到開春,正好等來兵強馬壯的大將軍。”

徐礎想了一會,“兩王一去漢州,一去荊州,有誰去江東邀蘭家、樑家嗎?”

“的確派去了使者,做個姿態而已,兩王都認爲江東必會提出苛刻條件,不邀也罷。”

“天成正經的皇帝在江東,兩王舍江東而邀漢、荊兩州,我想不出大將軍與奚耘爲什麼要同意。”

“大將軍與湘東王是親家……”郭時風笑了笑,“大將軍目前也沒有太大的野心,只要許以重賄,再加上鄴城的一點保證,足以令其動心。至於荊州,奚耘兵力稀少,最怕義軍佔據洛州之後轉而南下,以此說之,也有八成勝算。”

徐礎正琢磨着從鄴城的計劃中尋找漏洞,對面的費昞突然開口,再次變得義憤填膺,“又是陰謀,你騙我,我騙你,誰先付出信任誰就是輸家。天下就是被這種事情搞亂的,我看你們哪一家也奪不到天下,最後都會亡於仁義之師。”

郭時風與費昞同行,這時卻不同意他的說法,笑道:“此一時彼一時,今日的陰謀之師,以後未必不能成爲仁義之師。費大人經歷的事情多,當年的張息帝,沒少用陰謀詭計吧,不也照樣成爲開國之君?”

費昞冷笑,“你們是陰謀之士,所以只看到先帝的手腕,看不到他的正大光明。唉,不在於用多少陰謀詭計,而是——”費昞看向徐礎,“你們將陰謀詭計看得太重要,說是權宜之計,以後怕是捨不得丟掉。上行下效,你以陰謀見長,周圍的人自然也以爲陰謀是好事,紛紛效仿,嚐到甜頭之後,你還能阻止得了嗎?”

仍是郭時風回道:“好比鬥力,人力有窮盡,多鬥幾場,自然分出強弱,弱者拜服強者,自然之道也。鬥智亦如是,許多人想耍陰謀詭計,未必想得出來,早晚會甘拜下風。”

費昞只看徐礎,“若是人人知難而退,就不會有人造反,你以陰謀詭計服人,總會有不服氣的人自以爲聰明,向你挑戰。”

郭時風連笑幾聲,正要開口辯駁,徐礎道:“這裡不是學堂,少做清談。明天官兵要拿吳軍祭兵神,想必是有所求,兩位不妨明說。”

費昞氣鼓鼓地不吱聲,郭時風道:“湘東王對吳王不抱希望,濟北王雖然去往荊州,心中仍將吳王當成自家人,他說,‘經此一役,吳王想必已經完全籠絡軍心,再沒有拒絕歸順的藉口,望你好自爲之,把握最後的時機,若是實在不願歸順,也不要再動刀兵,等開春雪融之後,雙方來一次決戰,以定勝負。’”

費昞忍不住補充道:“直白說吧,留在城外的吳軍就是人質,你若進攻,官兵立刻在陣前殺人質。就這麼簡單。如今官匪難分,大家無所不用其極。唉。”

徐礎又一次聽到“好自爲之”,笑道:“郭先先生來當說客,費大人跟來是爲什麼?”

“我來看看你的嘴臉。”費昞搖頭,顯然很失望,“隨便感謝曹將軍此前的幫助——你能放他出城嗎?”

費昞一直態度生硬,突然提出這樣一個要求,徐礎笑着搖搖頭,“送出太后,是有用處,放出曹將軍,我想不到這對我有何幫助,反而令官兵平添一員大將。”

“鄴城不會重用曹將軍,我只是不希望看到他身敗名裂,枉死城中。”

“那我更不能放人,令曹將軍身敗名裂者,必是鄴城。”

費昞再不說話。

郭時風起身告辭,其實沒什麼可多說的,隨吳王巡城時,他就已經得到答案,“我只是一名傳話者,望吳王不要當我是外人。濟北王父子對吳王念念不忘,在荊州糧草運來之前,吳王還有機會。”

“在我下一次進攻之前,官兵也有機會安全退回冀州。”徐礎笑道,這一次,主動權不在官兵手裡。

至於王顛等人,徐礎深感遺憾,但是並不覺得那是不可接受的損失,尤其是與今天的傷亡相比較。

第二百八十一章 狂生第一百四十章 玩笑第七十一章 新王第三百五十二章 野豬第三百三十七章 登閣第四百八十四章 傾己第四百六十二章 同窗第四百一十六章 變臉第四百一十二章 險招第二百一十四章 智窮第六十一章 憔悴第四百章 大仇第三百零四章 出走第五百二十章 入秦第二百三十九章 護子第一百三十章 受迫第五百一十三章 半成第一百三十四章 一拍即合第九十章 爭財第四百四十四章 夜遇第九十章 爭財第二百九十五章 拜伏第一百一十章 嫉妒第五百二十一章 退路第四百三十五章 怪病第七十四章 狂人第四百零八章 餘糧第四百九十九章 遺命第五十九章 三人第二百八十七章 惹禍第四百四十二章 抱怨第二百二十三章 護軍第三百三十一章 不留第五百二十八章 支使第三百零四章 出走第五百零三章 遺落第四十八章 囚徒第四百九十二章 不難第七十章 過河第二百一十八章 報仇第四百一十三章 百目第二百一十章 送死第五百四十四章 谷深第二百四十七章 驚夢第三百九十三章 難敵第五百四十八章 送別第一百九十八章 傳話第五百二十三章 心坎第五百一十六章 奪益第三百七十七章 午時第四百三十五章 怪病第二章 聽事第三百四十三章 力行第三百三十九章 逗留第一百九十九章 拒用第三百八十五章 兄弟第五十八章 血跡第一百九十二章 改意第三百一十五章 球藝第四百六十一章 人事第一百三十章 受迫第二十九章 心安第二百四十七章 驚夢第三十一章 保媒第三百二十七章 認子第二百一十九章 懸賞第五百二十八章 支使第五百五十三章 皇子第一百四十八章 膽破第四百三十章 示威第三百七十四章 城下第三百六十四章 中宮第四百五十七章 天命第三百零五章 夜戰第七十九章 奪兵第九十七章 吳士第二百二十三章 護軍第五百三十七章 勸離第四百七十七章 女裝第三百三十九章 逗留第四百九十二章 不難第三百六十五章 英雄兩種第一百二十章 殺與不殺第五百一十九章 端倪第四百四十三章 飢餓第五百三十九章 暫避第四百七十一章 贈禮第一百九十三章 兩難第三百零二章 亂出主意第三十八章 狐假虎威第六章 醉不休第二百七十二章 借住第三百零三章 江東使者第六章 醉不休第三百五十七章 聽辯第四百九十八章 借計第四十五章 第一滅第八十二章 死路第四百五十六章 城主第一百六十五章 信任
第二百八十一章 狂生第一百四十章 玩笑第七十一章 新王第三百五十二章 野豬第三百三十七章 登閣第四百八十四章 傾己第四百六十二章 同窗第四百一十六章 變臉第四百一十二章 險招第二百一十四章 智窮第六十一章 憔悴第四百章 大仇第三百零四章 出走第五百二十章 入秦第二百三十九章 護子第一百三十章 受迫第五百一十三章 半成第一百三十四章 一拍即合第九十章 爭財第四百四十四章 夜遇第九十章 爭財第二百九十五章 拜伏第一百一十章 嫉妒第五百二十一章 退路第四百三十五章 怪病第七十四章 狂人第四百零八章 餘糧第四百九十九章 遺命第五十九章 三人第二百八十七章 惹禍第四百四十二章 抱怨第二百二十三章 護軍第三百三十一章 不留第五百二十八章 支使第三百零四章 出走第五百零三章 遺落第四十八章 囚徒第四百九十二章 不難第七十章 過河第二百一十八章 報仇第四百一十三章 百目第二百一十章 送死第五百四十四章 谷深第二百四十七章 驚夢第三百九十三章 難敵第五百四十八章 送別第一百九十八章 傳話第五百二十三章 心坎第五百一十六章 奪益第三百七十七章 午時第四百三十五章 怪病第二章 聽事第三百四十三章 力行第三百三十九章 逗留第一百九十九章 拒用第三百八十五章 兄弟第五十八章 血跡第一百九十二章 改意第三百一十五章 球藝第四百六十一章 人事第一百三十章 受迫第二十九章 心安第二百四十七章 驚夢第三十一章 保媒第三百二十七章 認子第二百一十九章 懸賞第五百二十八章 支使第五百五十三章 皇子第一百四十八章 膽破第四百三十章 示威第三百七十四章 城下第三百六十四章 中宮第四百五十七章 天命第三百零五章 夜戰第七十九章 奪兵第九十七章 吳士第二百二十三章 護軍第五百三十七章 勸離第四百七十七章 女裝第三百三十九章 逗留第四百九十二章 不難第三百六十五章 英雄兩種第一百二十章 殺與不殺第五百一十九章 端倪第四百四十三章 飢餓第五百三十九章 暫避第四百七十一章 贈禮第一百九十三章 兩難第三百零二章 亂出主意第三十八章 狐假虎威第六章 醉不休第二百七十二章 借住第三百零三章 江東使者第六章 醉不休第三百五十七章 聽辯第四百九十八章 借計第四十五章 第一滅第八十二章 死路第四百五十六章 城主第一百六十五章 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