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流青山之戰(上)

回到大魏國境,北武衛實際上已經跳出了武陵王設下的天羅地網,身後就算還有追兵,但只要他們走得及時,也來得及通知地方守備部隊從容佈防。

與涇陽之戰不同,眼下快要入冬,南朝大軍若深入北境便是勞師遠征,勝負之勢立刻易位,衆將相信武陵王絕不會做這等蠢事。

一路轉戰,北武衛損兵折將,便是主帥都客死他鄉,現在更是物資奇缺,將士疲敝,軍心士氣已經到了瀕臨崩潰的地步。

其實早在轉戰南朝國境之時,北武衛就已經喪失了銳氣,要不是徐銳避實就虛,帶着大軍連戰連捷,恐怕早已崩潰。

是以劉異一直憂心忡忡,主張立即渡過旻江,然後尋找最近的城鎮進行補給,再慢慢趕往京城。

但徐銳卻力主在旻江之畔多等兩日,爲了說服劉異,徐銳在出山的當晚便進了劉異的營帳,二人密談了一整夜,沒人知道他們說了些什麼。

第二天一早,劉異派出斥候趕往距離最近的溧陽城,通報大軍的消息,而北武衛主力則繼續留在清流山下,緩緩渡過旻江。

將士們九死一生,好不容易回到國內,思鄉之心更切,都想盡快北返,對大軍的遲緩頗有不滿,厭戰的情緒日益高漲。

眼看軍中怨憤積重,處理不好甚至可能釀成譁變,重傷初愈的肖進武幾次去找劉異,劉異卻都緘口不言,令他毫無辦法。

直到第二日中午,一個傳令兵請突然張佐烽前往中軍。

當時張佐烽正在幫肖進武換藥,一聽這個消息,肖進武立刻意識到這應該是徐銳的主意,連忙請張佐烽幫忙勸說徐銳。

“佐烽,徐銳心高志廣,少年氣盛,這一路他受了很多委屈,心裡定是憤懣難平,極不甘心。

然而大軍現在衣不蔽體,食不果腹,十人之中僅三人還有戰刀,再加上軍心已散根本沒有一戰之力!

他好不容易纔將大軍帶出險境,天堂路上只差最後一步,千萬不能在這個時候意氣用事,前功盡棄啊。”

張佐烽雖然覺得徐銳不是那種會因爲情緒而頭腦發熱的人,但見肖進武一臉懇切,還是答應下來。

去往中軍的路上,張佐烽心中有些忐忑,徐銳把大軍留在流青山,那便是要打仗,可是他要打誰?怎麼打?

難道南朝大軍也會跨過流青山,正好出現在這裡?若果真如此,對現在這支一盤散沙的北武衛來說絕對是滅頂之災!

何況解決了其他幾路大軍之後,南朝兵力充足,完全可以分兵繞過流青山重新包圍北武衛,一旦北武衛被任何一支吳軍纏住,無論勝負都是凶多吉少。

想來想去他都認爲徐銳手裡根本沒有繼續作戰的資本,只要開戰定是大敗,甚至可能全軍覆沒。

他越想越急,心中也越發忐忑,腳下的步子不禁快了許多。

然而,他剛剛來到中軍,正準備向門口的親衛唱名而入時,卻忽然聽見帳內傳來一陣鬨笑,劉異洪亮的嗓門大聲說道:“你這小子,把老夫好酒藏到哪裡去了?”

張佐烽一愣,眼下大軍雖然暫時得以喘息,但仍未到慶功之時,劉異一向秉持軍法,剛正不阿,怎會在中軍帳內公然飲酒?

守門的親衛見他面露訝色,笑道:“進去吧,徐佐領交代過,今日你來不必報門。”

張佐烽回過神來,連忙向親衛行了一禮,深吸一口氣,挑起門簾走進大帳。

大帳之中,劉異、曹公公和徐銳都在,雖說經過連日奔波,大家氣色都十分疲憊,但似乎心情非常不錯,也不知道先前正說着什麼,三人笑得前仰後合。

張佐烽不明所以,見三人如此,頓時呆在門口。

這時三人也發現了他,稍稍止住笑聲,劉異坐回帥位之上,曹公公捧起手邊的紫砂茶壺,徐銳卻是一臉驚喜地走了過來。

“佐烽,你來了?”

張佐烽看着徐銳,木訥地點了點頭。

徐銳一把捉住他的手腕,一直將他拉到大帳正中,拉了一團草甸讓他坐下。

張佐烽彷彿生了痔瘡,那裡坐得安生?只想知道徐銳究竟在打什麼算盤。

徐銳漫不經心地提上一壺開水泡茶,營帳裡沒人說話,張佐烽卻是有些着急,想要主動詢問。

可還沒等他開口,徐銳便先一步笑道:“不必緊張,先嚐嘗我泡的山茶,今早剛從山上摘下來的,味道不錯。”

說着竟將一碗泛着綠色的茶湯送到了他的手上。

張佐烽捧着茶碗一陣錯愕,這種時候還有心思跑去摘茶,這還是自己熟悉的那個徐銳嗎?

略一猶豫,他把茶碗一放,豁然起身道:“徐佐領,二位大人,眼下士卒們衣不蔽體,食不果腹,衆將九死一生,無不眼巴巴等着回鄉與家人團聚,而你們卻對士卒之心置若罔聞,這般懈怠享樂實在令人寒心!”

他這番話是有感而發,語氣自然有些激動,聲音也不小,至少帳外的親兵都聽得清楚,張佐烽不過是一個小小的伙頭軍,若沒有徐銳,他別說坐在中軍帳下,就是接近中軍都沒有資格。

道理雖然是這個道理,但表達的方式卻很有問題,話一出口,張佐烽便有些後悔,但事已至此,他心一橫,乾脆打算把心裡的不滿一股腦說出來。

可就在這時,曹公公突然放下茶碗,對劉異淡淡說道:“不錯,和這小子說得一樣,初生牛犢不怕虎,後生可畏啊。”

劉異看着張佐烽微微點頭,眼裡竟露出幾分欣賞之色。

張佐烽一愣,驚訝地望向徐銳,只見徐銳微微一笑,臉上的戲虐之色一掃而空,終於變回了原來的模樣。

“佐烽,你是我北國的熱血好男兒,我沒有看錯人。”

“徐兄,這是怎麼回事?”

張佐烽不明所以地問。

徐銳臉上閃過一縷冷峻,盯着張佐烽道:“我需要一個人,一個膽大包天的人,去做一件膽大包天的事!”

皚皚白雪一眼望不到邊,呼嘯的寒風使勁往脖子裡灌,無論裹了多厚的衣服都覺得冷,明明烈日當頭卻絲毫感覺不到溫度,這就是鍾慶淵此時的感受。

流青山中,鍾慶淵還在艱難前行,他原本打算帶上三千黑旗軍進山追擊北武衛,但出發之前,一路尾隨那三千孤軍的盧東卿及時趕到,說什麼也不同意他只帶三千人進山。

盧東卿的態度非常堅決,二人爭執不下,眼看時間一點點流逝,鍾慶淵心急之下只得妥協,接受了盧東卿的計劃。

他自己帶上兩萬犀角軍和三千黑旗軍進山追擊北武衛,盧東卿則帶領剩下的一萬犀角騎兵借道北齊,繞過流青山作爲接應。

相比北武衛,南朝大軍畢竟佔着天時地利人和,自然做了更加充足的準備,他們不僅士氣高漲,物資充沛,而且還有許多當地的嚮導引路。

山口之戰雖然打得慘烈,但北武衛既然會將最強悍的軍隊留下斷後,便說明他們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

鍾慶淵原本以爲很快就能追上強弩之末的敵人,在流青山就地解決他們,然後快速回朝。

可他大大低估了大自然的力量。

剛剛進山一天,鍾慶淵就明白自己在流青山中解決北武衛的算盤算是落了空,紛紛揚揚的白雪轉瞬之間便將北武衛的痕跡抹得乾乾淨淨,在這十萬大山之中,幾萬人不過是滄海一粟,別說擊潰敵人,便是找到他們的蹤跡也是難上加難。

更要命的是,險峻的地形對他們來說同樣也是危險的陷阱,溼滑艱險的道路、嚴酷的低溫,高原缺氧,一樣不少地收割着這支南朝精銳的人命。

回頭自然不可能,鍾慶淵只有寄希望於盡快出山,與盧東卿的人馬會和,然後尋找殘存的北武衛主力決戰。

然而他不是徐銳,不懂現代野戰之法,沒有畫着等高線的地圖,不會利用氣象條件辨別方位,也從未在這樣的條件下行軍。

雖然有不少當地嚮導,但即便是最貪婪的獵戶也不會在這種天氣進山,此時的流青山對所有人來說都是一片神秘的,危機四伏的處女地。

迷路是南朝大軍最大的敵人,爲了降低非戰鬥減員,鍾慶淵和徐銳選擇了一條大致相同的路,原本以他們的速度極有可能追上北武衛。

可他們迷路了,在山脊和峽谷中來回兜了幾個圈子,有時落在北武衛後面,有時甚至跑到了北武衛前面。

這場龜兔賽跑和另一個世界的寓言故事沒有什麼不同,北武衛穩紮穩打,步步爲營,速度雖慢,卻是按照預定時間出山。

而南朝大軍暈頭轉向,像是一隻無頭蒼蠅四處亂竄,整整比北武衛多走了兩天,算上在嶺東城耽擱的半天,他們直到北武衛出山後的第二天夜裡才堪堪走出了流青山。

精銳的南朝大軍在流青山的死亡陷阱裡損失慘重,進山的兩萬三千多人只有一半活着出來,其中還有不少士卒嚴重凍傷,或是得了高原病,基本喪失了戰鬥力。

面對如此巨大的損失,鍾慶淵並沒有失去信心,他本就心智堅定,絕不是一點困難能夠輕易打到的,何況他認爲北武衛本就已經疲憊不堪,面對同樣的險境只會比自己更慘。

自己手下的這一萬人至少還保持着一定的戰力,而瀕臨崩潰的北武衛極有可能已經無力再戰。

事實證明,他的判斷並沒有錯,出山後的第二天清晨,斥候在旻江邊發現了北武衛休整和渡江的痕跡。

鍾慶淵仔細查看過戰場,臨時挖掘用作士卒造飯的土竈臺數量很少,最多隻能供應六千人,也就是說經過雪山洗禮之後,北武衛的人數僅剩全盛時期的十分之一。

別說只有六千人,即使人數翻上兩倍只要能找到他們,鍾慶淵也有十足的信心不等盧東卿的援兵到來便將敵人一舉殲滅。

修整半日之後,心急火燎的鐘慶淵立刻下令,同樣疲憊的南朝追兵開始橫渡旻江,而在江對面的峽谷中,徐銳和殘存的北武衛已經嚴陣以待,最後的大戰一觸即發。

第三百四十七章:遠去的痕跡第一百七十九章:消失的密室第三十七章:永不放棄的黑旗軍第三百一十四章:貓捉老鼠第六百八十六章:泥沼第五百一十六章:陰姬第七百零二章:完美收官第八百二十一章:道別(下)第六百七十七章:瘋子?第四百九十八章:香隕第四百零四章:回家第五百一十六章:陰姬第九十二章:儒道之爭第二百二十四章:賭鬥第六百三十三章:無人知曉的危機第七百八十二章:炸營第七百零一章:一石數鳥第七百零九章:報信第三百八十三章:談判高手第六百三十三章:無人知曉的危機第一百零二章:名震大興第三十章:少爺進城第一百九十七章:計較第五十章:殺人的刀(三)第二百七十三章:丟失陣地第四百五十七章:合作第四百七十三章:急轉直下第六百三十八章:草原終章第四百一十八章:找死第五百三十四章:名額我要了第六百五十三章:來者不善第三百章:棋差一招?第四百八十五章:徐銳的緩兵計第五百二十七章:殺人放火第三百一十一章:危局漸起第六百六十二章:條件第九十四章:偷樑換柱第一百二十章:急診第七百八十一章:奪權第七百二十三章:藏在身邊的兇手第四百五十六章:真相與籌碼第五百八十六章:大局已定第七百八十三章:白熱化第六百四十六章:選擇第七百零四章:滋養野心的肥料第九十七章:東籬先生第五百八十二章:生死博弈第七十一章:武陵王第十九章:當斷則斷第一百二十九章:人盡其才第六百一十一章:汗庭決戰(一)第三百四十三章:落幕第一百零八章:夢想與現實第八十八章:退避三舍第四百八十三章:仿若父子第六百六十一章:危機第四百八十九章:讒言第二百二十三章:破局第三百九十二章:意外的選擇第七百五十九章:北國輓歌(三)第七百零六章:奪劍風波第一百零四章:接頭第五百零四章:沙暴來襲第二百二十三章:破局第二百五十三章:崔家的野望第六百五十章:大變之局第四百五十六章:真相與籌碼第八十一章:有子安歌(上)第四十三章:連環毒計第二十二章:神兵天降第六百七十一章:分析第一百四十九章:逃第三百二十五章:得手第五十三章:血償的債(三)第四百四十九章:自信的韓王第四百六十六章:出手第三百四十五章:善後第七百五十二章:各方佈置第六百八十二章:潛伏的高手第三百九十六章:妥協第四百四十章:答題第六百七十一章:分析第一百九十七章:計較第五百四十九章:亂局第三百九十三章:士爲知己者死第七百四十九章:崛起的西北和眼前的危機第八百零二章:大勢第六百零三章:吃醋第一百一十九章:下馬威第三百三十二章:決戰(六)第一百六十六章:大忙人第七百一十六章:點撥與往事(下)第三百五十七章:崔家的算計第二百九十五章:棋局:斷!第七百六十八章:北國輓歌(十二)第六百六十八章:對策第三百六十八章:大事件第四百二十九章:覬覦之心
第三百四十七章:遠去的痕跡第一百七十九章:消失的密室第三十七章:永不放棄的黑旗軍第三百一十四章:貓捉老鼠第六百八十六章:泥沼第五百一十六章:陰姬第七百零二章:完美收官第八百二十一章:道別(下)第六百七十七章:瘋子?第四百九十八章:香隕第四百零四章:回家第五百一十六章:陰姬第九十二章:儒道之爭第二百二十四章:賭鬥第六百三十三章:無人知曉的危機第七百八十二章:炸營第七百零一章:一石數鳥第七百零九章:報信第三百八十三章:談判高手第六百三十三章:無人知曉的危機第一百零二章:名震大興第三十章:少爺進城第一百九十七章:計較第五十章:殺人的刀(三)第二百七十三章:丟失陣地第四百五十七章:合作第四百七十三章:急轉直下第六百三十八章:草原終章第四百一十八章:找死第五百三十四章:名額我要了第六百五十三章:來者不善第三百章:棋差一招?第四百八十五章:徐銳的緩兵計第五百二十七章:殺人放火第三百一十一章:危局漸起第六百六十二章:條件第九十四章:偷樑換柱第一百二十章:急診第七百八十一章:奪權第七百二十三章:藏在身邊的兇手第四百五十六章:真相與籌碼第五百八十六章:大局已定第七百八十三章:白熱化第六百四十六章:選擇第七百零四章:滋養野心的肥料第九十七章:東籬先生第五百八十二章:生死博弈第七十一章:武陵王第十九章:當斷則斷第一百二十九章:人盡其才第六百一十一章:汗庭決戰(一)第三百四十三章:落幕第一百零八章:夢想與現實第八十八章:退避三舍第四百八十三章:仿若父子第六百六十一章:危機第四百八十九章:讒言第二百二十三章:破局第三百九十二章:意外的選擇第七百五十九章:北國輓歌(三)第七百零六章:奪劍風波第一百零四章:接頭第五百零四章:沙暴來襲第二百二十三章:破局第二百五十三章:崔家的野望第六百五十章:大變之局第四百五十六章:真相與籌碼第八十一章:有子安歌(上)第四十三章:連環毒計第二十二章:神兵天降第六百七十一章:分析第一百四十九章:逃第三百二十五章:得手第五十三章:血償的債(三)第四百四十九章:自信的韓王第四百六十六章:出手第三百四十五章:善後第七百五十二章:各方佈置第六百八十二章:潛伏的高手第三百九十六章:妥協第四百四十章:答題第六百七十一章:分析第一百九十七章:計較第五百四十九章:亂局第三百九十三章:士爲知己者死第七百四十九章:崛起的西北和眼前的危機第八百零二章:大勢第六百零三章:吃醋第一百一十九章:下馬威第三百三十二章:決戰(六)第一百六十六章:大忙人第七百一十六章:點撥與往事(下)第三百五十七章:崔家的算計第二百九十五章:棋局:斷!第七百六十八章:北國輓歌(十二)第六百六十八章:對策第三百六十八章:大事件第四百二十九章:覬覦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