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入關

周秦川、王善武和樑五三人,一馬當先,帶着那幾百個漢人探馬,跟在牛羣身後,直搗來敵大纛所在的中軍。

堪堪進了摺疊弓的射程範圍,周秦川就拿出弓來,不管三七二十一,朝着大纛一氣射出去十來只羽箭。

如今這張弓,因着它誇張拉風的造型,還有數次亮眼的戰果,已然成了整個逃亡大軍的圖騰,一旦亮相,軍心都能爲之一振。

周秦川知道自己騎在馬上的箭術不堪一提,此舉只不過是爲了提升士氣。

至於這幾箭能有多大效果,卻是沒有多少想法,反正大纛附近人手不少,誰要是不幸中箭,就只能怪他自己倒黴咯。

孰料箭方射出,還未及收弓,就見遠方的羊毛大纛猝然而斷,隨後轟然而倒。

緊跟着他們三人的衆探馬見了,先是轟然叫好,隨後紛紛按着蒙語的叫法,喊起了一聲又一聲的‘哲別(神箭手)’。

周秦川目瞪口呆,他知道那掛大纛的木杆,至少也有雞蛋粗細,自己哪怕是箭箭中的,也絕無可能將其射斷。

應該是那些瘋牛的功勞罷,看着大纛附近左衝右突的牛羣,周秦川暗自琢磨,只是正好被自己射出去的箭趕上了。

不過嘛,這般被人崇拜的感覺還挺……爽的,周秦川看看四周看向自己的狂熱目光,暗自得意。

傻子纔要澄清真相,呣,適當的個人崇拜還是很有必要嘀。

周秦川爽歸爽,腦子倒還沒有發昏,知道眼下的戰機難得,收弓拔刀,向前斜指,大叫道:

“敵酋已死,隨我殺敵。”

“敵酋已死,敵酋已死……”

數百探馬齊聲高呼,聲震四周,竟有千軍萬馬的氣勢,士氣攀到了頂峰,緊跟在牛羣身後,如同一柄尖刀,狠狠扎進了敵方的中軍。

和追兵前軍作戰的秦博,同樣沒有放過這個好機會,只不過他也耍了個小心眼,沒有重複什麼‘敵酋已死’的口號,而是猜測來者就是阿剌本人,乾脆用的蒙語,直接高呼‘阿剌已死’。

敵軍眼見自家大纛傾覆,又聽說阿剌已死,偏偏無人出面澄清,心慌意亂之下,再無戰心,窺得空隙,紛紛撥馬敗退。

不出一刻,阿剌大軍就徹底潰散開來。

剛剛整軍出得陽和堡的石彪,遠遠望見戰場局勢,頓時沒了興致。

這些蒙人騎兵最是滑不留手,敗退之際,亦能憑藉出色騎術逃亡,大明騎兵很難追得上並斬殺之。

何況如今到戰場的距離並不算近,即便這所謂前來歸附大明的隊伍讓開了一條通道,等他們縱馬趕到,恐怕連人影都見不到了。

眼見這彪人馬雖然雜亂,但那兩千可戰之兵卻也彪悍,更能想出奇謀獲勝,石彪有些忌憚之餘,也不願墮了自己大同總兵的威風。

“都給我打起精神來。”石彪見高同知有些垂頭喪氣,知道他們是因爲錯失軍功而沮喪,忍不住大聲呵斥:

“勿讓這些化外之民看低了咱們大同邊軍,聽到沒有?”

最後那句話是吼出來的,震得四周‘嗡嗡’作響。

高同知晃晃腦袋,挺胸立腰,和衆兵丁一起大聲回答:

“聽到了,總兵大人。”

......

草原深處,倒伏的羊毛大纛已經被人搶了回來,此刻軟趴趴地貼在草地上。

隨着阿剌一聲悶哼,一隻箭頭帶着血花,從他臀部被拔出,溫熱的血漿“噗”的濺在草皮上,原本昂揚直立的青草,被黏得緊緊貼在地面。

將塞在口中的木棍吐出,趁手下給他上藥的時候,阿剌悶悶地問道:

“看清楚了麼,博羅納哈勒那兔崽子真帶人進了陽和堡?”

幾個軍卒立在正不停打着響鼻,渾身汗淋淋的戰馬旁,恭謹地答道:

“看得千真萬確,阿剌鬧言,博羅納哈勒在我等撤離之後,與出城的明軍將官把臂言歡,隨後全都入關去了。”

阿剌朝地上吐了口唾沫,心中鬱悶難解。

本來手到擒來的一場戰事,愣是被瘋馬瘋牛給先後挫了銳氣,折了大纛,自己更被不知從何處飛來的冷箭給傷到,最後生生落敗。

如今也先那孽子更是入了關,怪不得一路向南,原來是抱了投靠大明的想法,自己一時半會兒還真拿他沒有辦法,難道長生天還在護佑綽羅斯一族?

“走!”阿剌被人扶着,慢慢上了馬,趴在馬背上下令,領着殘兵敗將,緩緩向也失八禿而去。

馬古吉思這個僅有六歲的稚子已被扶上了可汗大位,蒙元太師之位必然逃不過自己的掌心,只要像也先那樣一統草原,自然可以藉此向大明施加壓力要回也先子嗣,斬草除根。

......

斜方谷位於陽和堡西南方向,距離並不遠,四周地勢雖不是陡峭到難以攀爬,但若想翻山越嶺,也需費些氣力,趕着牛羊馬匹什麼的,就更難出行了,能順利通向外界的,僅有谷口。

一戰擊退阿剌之後,周秦川他們雖然得以順利入關,但很快,在秦博以瓦剌大王子的身份見過大同文武之後,全員就被禮送至此,就地安扎。

近萬的塞外之人,雖然眼下看來,還算是誠心歸附,但怎麼安置,卻是頭疼之事。

各城池墩堡顯然是不可能收容的,驟然增加這麼多人,無論何地,都難以騰挪出地方。

田野村莊及其周圍也不把穩,漢蒙雙方素有仇怨,硬要放在一起,難免因爲一點小事就引發大亂。

最後還是熟悉周邊地形的陽和衛高同知建言,大同文武官員首肯,將安置地點選在了這個斜方谷。

斜方谷谷口雖小,內裡乾坤卻大,住的地方足夠,周邊十數裡的範圍幾無人煙,也不虞漢、蒙爭執。

谷口再留一隊明軍駐紮,能就地監控,防止變亂。

對此,周秦川他們都無異議,畢竟是初來乍到的塞外之民,大明不可能沒有一點提防之心。

“周兄弟,周兄弟。”

入關三天後的傍晚,衆人在山谷內已然安頓下來,剛吃完餔食,忙着收拾之際,門達進得山谷,一番找尋後,終於得見周秦川。

人還未到近前,就忍不住喊開了。

第368章 朱幼塨第174章 託付第383章 犯邊第18章 爭議第142章 大火第280章 河套第334章 道左相逢第363章 急症第135章 北上第250章 枯守第217章 事泄第78章 血債血償第163章 發願第326章 西廠檔頭第296章 整合第91章 義厚雲天第12章 求醫第196章 過年第41章 獨行第182章 混吃混喝第94章 又被傻了第261章 鄰居第150章 屠殺第129章 計成第170章 罷鬥第116章 秀才能耐第104章 相撞第56章 錢不夠第86章 留不留?第247章 進京第80章 目標第226章 車陣第361章 貶庶第4章 金大腿第14章 接骨第386章 危局第148章 古北口第293章 螳螂捕蟬第145章 失魂第90章 住手第397章 叛軍第7章 五海之內皆兄弟第228章 南下第112章 來援第378章 稅警第321章 闖陣第189章 圓房?第179章 奶茶第281章 沙洲衛第354章 挖人第113章 高利貸第212章 出氣第141章 胎記第308章 窺探第224章 爭議第299章 拜會第260章 計議第112章 來援第113章 高利貸第15章 處境第255章 遺失第89章 趙秀才第141章 胎記第101章 收益第271章 塵埃落定第178章 驚喜第240章 前程第309章 請求第342章 蔣安第392章 號角第390章 登極第258章 金刀第125章 被攆第234章 爲時已晚明代的西域第136章 張秋第39章 契機第273章 驚鴻第18章 爭議第395章 武威第125章 被攆第83章 打尖?住店?第136章 張秋第238章 賠罪第342章 蔣安第164章 知院阿剌第294章 黃雀在後第260章 計議第234章 爲時已晚第385章 遴選精兵第211章 處置第37章 夏雨第198章 詠雪第260章 計議第229章 西去第280章 河套第209章 喘息第336章 登門第377章 賣地建房第310章 條件
第368章 朱幼塨第174章 託付第383章 犯邊第18章 爭議第142章 大火第280章 河套第334章 道左相逢第363章 急症第135章 北上第250章 枯守第217章 事泄第78章 血債血償第163章 發願第326章 西廠檔頭第296章 整合第91章 義厚雲天第12章 求醫第196章 過年第41章 獨行第182章 混吃混喝第94章 又被傻了第261章 鄰居第150章 屠殺第129章 計成第170章 罷鬥第116章 秀才能耐第104章 相撞第56章 錢不夠第86章 留不留?第247章 進京第80章 目標第226章 車陣第361章 貶庶第4章 金大腿第14章 接骨第386章 危局第148章 古北口第293章 螳螂捕蟬第145章 失魂第90章 住手第397章 叛軍第7章 五海之內皆兄弟第228章 南下第112章 來援第378章 稅警第321章 闖陣第189章 圓房?第179章 奶茶第281章 沙洲衛第354章 挖人第113章 高利貸第212章 出氣第141章 胎記第308章 窺探第224章 爭議第299章 拜會第260章 計議第112章 來援第113章 高利貸第15章 處境第255章 遺失第89章 趙秀才第141章 胎記第101章 收益第271章 塵埃落定第178章 驚喜第240章 前程第309章 請求第342章 蔣安第392章 號角第390章 登極第258章 金刀第125章 被攆第234章 爲時已晚明代的西域第136章 張秋第39章 契機第273章 驚鴻第18章 爭議第395章 武威第125章 被攆第83章 打尖?住店?第136章 張秋第238章 賠罪第342章 蔣安第164章 知院阿剌第294章 黃雀在後第260章 計議第234章 爲時已晚第385章 遴選精兵第211章 處置第37章 夏雨第198章 詠雪第260章 計議第229章 西去第280章 河套第209章 喘息第336章 登門第377章 賣地建房第310章 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