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塵埃落定

“成,你等着,我這就回信。”

老者說罷,也不避諱二人,提筆蘸墨,‘唰唰’落筆。

小廝和大漢終耐不住好奇心,探着脖子斜瞄了一眼,紙上內容異常簡單。

‘鷹熬透矣,可依計行事。’

老者也不待墨汁乾透,就這麼遞給大漢,“我這裡沒有信札,更無火漆,就麻煩你了。”

“無妨無妨。”大漢從隨身行囊中掏出信札火漆,小心封好後,收入懷中,拱手辭去。

“老爺,”小廝忍不住問道,“就用這麼幾個字回覆陛下,成麼?”

“沒事,出京前我和陛下早商討過的,一句話足矣,要不是驛卒得換人換馬,我連字兒都不想寫,傳個口信都成。”

老者答道。

小廝聽得似懂非懂,卻明智地不再繼續追問,轉而勸道,“老爺,早點歇了罷,明日一大早,你不是還要和徐大人一同巡查河道麼。”

“嗯,你先去睡罷,我再有一會兒也就差不多了。”

老者揮退小廝,獨自坐在燈下,一時沒了看書的心思。

京中情況與他離京前所料大致不差,唯金刀白蓮一案有些意外,不過這種事,即便是作爲羣臣之首,軍國大事上讓當今天子言聽計從的他,也不能說三道四。

沒錯,眼前這老者,正是當今名動天下的于謙於少保。

離京赴魯,實在是他有意爲之,留在京師,過早在安置歸附瓦剌所部之事上發聲的話,對他的設想不利。

關西七衛內亂之事,身爲兵部尚書的于謙還是要比其他人知道得要早一些,內中情況,甚至遠比如今朝堂上爆出來的還要嚴重。

作爲關西七衛之一的沙洲衛,因爲所處之地水草豐美,被除了哈密衛以外的其餘五衛覬覦良久,早在去歲之秋,五衛就開始聯手對付沙洲衛。

經過小半年的爭鬥,沙洲衛雙拳難敵四手,一直退到嘉峪關旁,方纔逃過滅族之難。

就在瓦剌大王子扣關內附前不久,沙洲衛也提出了同樣的請求,此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本應走一趟廷議的。

于謙擔心廷議反而誤事,就這麼按了下來,同景泰帝商討一番後,同意了沙洲衛所請,允其進入嘉峪關,在肅南一帶駐牧。

想必如今已然安置得差不多了,那一帶地廣人稀,並無良田,還挺適合沙洲衛的。

沙洲衛內遷,關西七衛成了六衛,一番內鬥後,各衛實力有增有減,這可不是什麼好現象。

其中的罕東衛實力大增,聽說已經有了與哈密衛叫板,甚至統一關西的苗頭。

于謙本待繼續施行分而治之的策略,從罕東衛中再分一衛出來,以弱其勢,名字他都想好了,就叫罕東左衛,以全七衛之名,關西一帶不能出現一個渾成一統的大部落。

敕令尚未下達,瓦剌秦博又來扣關內附,算是瞌睡碰上枕頭,正好讓兇悍的瓦剌人西遷關西攪局,暫時也不用分裂罕東衛,圖惹人嫌。

只是若不繞上幾個圈子,把桀驁的瓦剌人像鷹一般的熬上一熬,他們恐怕不願意遠走千里,去到那麼偏僻的地方。

是以景帝于謙君臣二人,這才定下計議,于謙早早離京躲避,景帝則不發一聲,先任由朝廷中人肆意上奏建議,要是有對瓦剌人不利的就更好。

等到瓦剌大王子實在坐不住,到了只要不被打散分拆,就怎麼都行的地步,他們再出面救火,不圖對方的感激,就圖他們能心甘情願地遠赴關西。

至於時機,說好了由天子自行抉擇的,沒想到事前他還是讓人來知會於謙,于謙心裡很是受用。

如今看來,目的已然達到。

雖說亦力把裡狂攻哈密有些出乎意料,不過卻正合適,瓦剌衛這一去,即便哈密被下,也能阻滯亦力把裡。

聽說瓦剌和亦力把裡素有仇怨,雙方應當不會輕易言和,同流合污的。

這些天京師發生之事,就只有金刀白蓮案脫離了掌控,對了,還有那個新設的西廠,看來今後廠衛勢必要擡頭了。

不過,也不算太壞,于謙倒是想得開,這幾年來,他也深感廠衛實力衰退帶來的不便,尤其是錦衣衛,再沒了以往那般銳氣,不但民情難以上達,就是邊情也多有不及。

不說多的,就說這次也失八禿的動盪,居然是瓦剌大王子來投之後,方纔從其口中知曉。

新設西廠,正好與瓦剌人去關西的作用一樣,也在廠衛中攪一攪局,免得死氣沉沉的,不思進取。

至於這把刀能不能用好,于謙卻不甚擔心,陛下在信中說過,金刀白蓮一案到此爲止,絕不搞牽連,並沒有讓西廠就此大逞兇威,看來天子還是謹慎的。

思慮半餉,于謙自忖沒有什麼遺漏,京師局勢仍在掌控之中,遂放下心來。

看來一時半會他也不用急着回京,明日巡過河堤,可以前去泰安一趟,身爲臣子,來到魯東地面,怎麼也要去郕王府打個照面纔對。

......

景泰五年的六月下旬,金刀白蓮一案塵埃落定,被拖延已久的秦博,終於用上了一到京師就學了不少時日的禮儀。

一場盛大的敬獻印璽、稱臣納貢的慶典從天色未亮就隆重開始,足足耗去了大半天的工夫,直到申初初刻方纔結束。

好在周秦川沒資格去,否則的話,他自忖吃不消,事後秦博爲此可不止一次地向他抱怨過那天有多辛苦。

慶典結束後,景泰帝大行封賞。

封秦博爲順寧王,這個封號同其祖父、曾祖的封號一致,而與也先的敬順王之號不同,由此可見明廷的良苦用心。

劃關西一帶爲順寧王駐蹕之地,準其開府建衙,所部稱瓦剌衛,成爲新的關西七衛之一,也是七衛中又一個封王之衛,與哈密衛地位等同。

準秦博所奏,封原監察御史王越爲王府長史,封歸義漢人周秦川爲王府紀善。

此次秦博所部的兩千人馬,還有一道行動的陽和衛邊軍,因平逆有功,每人賞一身黃罩甲,賞戴一根天鵝翎,以示恩寵。

明代的西域第45章 打人打臉第217章 事泄第201章 求親第323章 小段有禮第317章 脫逃第319章 孃親第22章 換方第297章 協掌千戶第276章 賠償第184章 私心第341章 底細第257章 機密要事第52章 衝陣第69章 背鍋第179章 奶茶第44章 初遇人販第88章 留做夥計第302章 冬釣第54章 離去第100章 回家第299章 拜會第391章 鐘鼓第13章 斷腿第24章 故事第128章 誘餌第222章 有敵情第213章 誤會第147章 關外形勢第130章 火拼第130章 火拼第137章 泰安第221章 僥倖第160章 王八爺第294章 黃雀在後第253章 麻煩第214章 煩惱第347章 藥王後人第19章 爲丐第371章 商社第122章 悶棍第40章 失蹤第39章 契機第78章 血債血償第372章 鹽引第273章 驚鴻第173章 鄰居第271章 塵埃落定第170章 罷鬥第394章 反殺第2章 二哈?第287章 緩和第338章 衛生費第21章 缺藥第124章 逃亡第298章 見面禮第207章 苦鬥第192章 私白第220章 火起第219章 犯上第352章 爭購第183章 傀儡第148章 古北口第240章 前程第345章 染病第338章 衛生費第84章 甚都沒有第54章 離去第150章 屠殺第183章 傀儡第204章 追兵第97章 烤爐第290章 嘉峪關下第216章 暗流第122章 悶棍第340章 剋扣軍糧第58章 傻大個第351章 看戲第118章 晨忙第110章 收賬第70章 千里相送(四千字大章)第198章 詠雪第373章 新身份第27章 三刀六洞第214章 煩惱第293章 螳螂捕蟬第306章 絲綢之路第391章 鐘鼓第297章 協掌千戶第328章 再生變故第113章 高利貸第292章 攻略第252章 玉硯第165章 太師也先第100章 回家第197章 討厭第94章 又被傻了第323章 小段有禮第184章 私心
明代的西域第45章 打人打臉第217章 事泄第201章 求親第323章 小段有禮第317章 脫逃第319章 孃親第22章 換方第297章 協掌千戶第276章 賠償第184章 私心第341章 底細第257章 機密要事第52章 衝陣第69章 背鍋第179章 奶茶第44章 初遇人販第88章 留做夥計第302章 冬釣第54章 離去第100章 回家第299章 拜會第391章 鐘鼓第13章 斷腿第24章 故事第128章 誘餌第222章 有敵情第213章 誤會第147章 關外形勢第130章 火拼第130章 火拼第137章 泰安第221章 僥倖第160章 王八爺第294章 黃雀在後第253章 麻煩第214章 煩惱第347章 藥王後人第19章 爲丐第371章 商社第122章 悶棍第40章 失蹤第39章 契機第78章 血債血償第372章 鹽引第273章 驚鴻第173章 鄰居第271章 塵埃落定第170章 罷鬥第394章 反殺第2章 二哈?第287章 緩和第338章 衛生費第21章 缺藥第124章 逃亡第298章 見面禮第207章 苦鬥第192章 私白第220章 火起第219章 犯上第352章 爭購第183章 傀儡第148章 古北口第240章 前程第345章 染病第338章 衛生費第84章 甚都沒有第54章 離去第150章 屠殺第183章 傀儡第204章 追兵第97章 烤爐第290章 嘉峪關下第216章 暗流第122章 悶棍第340章 剋扣軍糧第58章 傻大個第351章 看戲第118章 晨忙第110章 收賬第70章 千里相送(四千字大章)第198章 詠雪第373章 新身份第27章 三刀六洞第214章 煩惱第293章 螳螂捕蟬第306章 絲綢之路第391章 鐘鼓第297章 協掌千戶第328章 再生變故第113章 高利貸第292章 攻略第252章 玉硯第165章 太師也先第100章 回家第197章 討厭第94章 又被傻了第323章 小段有禮第184章 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