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僵持

但要想讓交易不斷擴大,就必須保障絲綢之路的安全,而這離不開各衛、各部、各國的支持,除了不能搗亂,還得出兵維持沿途秩序,因此利益均沾纔是穩妥之策。

眼見這夥人爭執不下,周秦川乾脆定了個調子,那就是根據各部能出動的兵馬和支援稅關可用之人的多寡,來確定各自在稅關的份額。

利益面前,誰甘落後,當下人人拍着胸脯地保證出兵,還承諾要剿滅境內盜匪,以利絲綢之路的通達。

又是一番吵鬧之後,總算根據各自實力確定了份額,其中瓦剌衛佔了一半,是絕對的大頭,這一點沒什麼人反對。

瓦剌衛實力超卓,所在的沙洲位置緊要,且這一半的份額中,還包括了沙洲衛和嶺北阿失帖木兒所部的利益。

雖然如今沙洲衛半推半就地併入了瓦剌衛之中,但畢竟沙洲是人家的故地,不能一點都不表示。

而烏蘇克所在位置對絲綢之路亦有威脅,他們沒有來人,但周秦川不能不爲之爭取。

其餘一半份額,自然是按着實力順序,由帖木兒帝國、東察合臺汗國、哈密衛和其餘關西五衛分了大頭,剩下一點蠅頭小利,則由幾個小部落和小汗國瓜分。

周秦川他們這邊的事兒解決的還算順利,但與朝廷的交涉卻進展不大。

那邊獅子大開口,要開支費用前整個稅關的六成收益,也就是說,朝廷什麼事兒都不幹,就要拿走六成收來的銀錢,剩下的四成在支付完各種費用後,才由周秦川他們按照各自的份額瓜分。

這就過份了,別說其他人不樂意,就是周秦川也接受不了,一番討價還價之後,朝廷讓到了五成就再也不肯鬆口了。

就這還是景泰帝做的讓步,原來朝廷索要的六成收益中,有四成歸戶部,其餘兩成則歸內庫,讓出來的這一成,是景泰帝放棄的屬於他的那一成。

談判一時陷入了僵局。

周秦川閒着沒事,又去找了幾趟徐永寧和張懋等人,可憐張懋,才守完其祖母的孝,又得守孫太后的孝。

國喪期間,不敢尋樂,只能出城打獵,即便如此,進出城門之際也得藏好弓箭兵刃。

與這些小公爺小侯爺們來往,周秦川長了不少見識,吃喝玩樂就不說了,這些人樣樣精通,穿越而來的周秦川反而成了土鱉。

除此之外,還各有所長,也不全是些飯桶草包。

就比如說張懋和徐永寧罷,二人雖然身手不如周秦川,也沒有見識過真正的戰場搏殺,但對軍事還算熟悉,至少能紙上談兵。

多虧他二人不經意透露出來的相關訊息,周秦川才明白了戶部爲何要死咬着沙洲稅關的那四成收益不放,一點都不讓步。

問題出在軍制上,大明開國以來,一直施行的是衛所制,父子世襲,世代爲軍,戰時打仗,閒時除了訓練,更多的是種地。

這種非職業化的軍隊,在王朝初期尚能仗着建國餘威保持一定的戰鬥力,一旦戰事減少,父子之間再傳上幾代,戰鬥力就會直線下降。

加上衛所土地逐漸集中到將領手中,士兵淪爲佃農僱農,軍制就更加糜爛了。

正統年間的土木之變即是最好的例子,其後的京師保衛戰能取得勝利,不是明軍戰鬥力勝過瓦剌,而是策略、計謀、勇氣,加上使用火器的結果。

有鑑於此,一代人傑于謙從景泰初年就開始嘗試改革軍制,將以衛所爲代表的世兵制,逐步改爲募兵制,京師十團營即是初步嘗試的結果。

這比後世大多數人認爲的,明代募兵制始於戚繼光的改革要早得多。

只是將半兵半農的衛所兵,替換成職業化的募兵,錢糧上的壓力不是一般的大,僅京師十團營就讓戶部有些承受不起,遑論于謙下一步還想試水的九邊重鎮了。

沙洲椎場的賦稅收益一開始或許不會太起眼,但後續的發展空間卻是不可想像,相信朝廷諸公,尤其是于謙不會看不到,因此這四成份額怎麼也不肯讓步就說得通了。

想來於謙是打算拿着這筆飛來橫財,繼續進行募兵制的改革。

知道了其中因果的周秦川,雖說十分佩服於謙的高瞻遠矚,但卻無意用整個關西乃至西域的利益去幫忙,畢竟這不是他們瓦剌衛一家的事,瓦剌衛也不是他一個人說了算的。

沙洲椎場和稅關設置的談判雖然不順利,不過雙方沒有撕破臉,反正有四十九天的孝期,時間還長,就這麼僵持起來。

儘管開椎場,設衙門,徵賦稅等談判事宜沒有公開,雙方都是私底下接觸,但還是在京師上層人士中有了傳聞。

只不過關西被視爲化外之地,給人的印象甚至比九邊還要偏僻些,周秦川以爲不會掀起什麼浪花。

一開始也的確如此,以徐永寧、張懋爲首的這些小公侯們,雖然知道此事,卻也只有幾個好奇心重一點的人稍稍打探一二,剩下的,連問一下都欠奉。

只是沒過多久,周秦川就知道自己錯了,錯得很離譜。

時日不長,就有商人找上門來,想要搭上瓦剌衛的線,以便從中牟利,畢竟商人是逐利的。

這些人前來拜訪,初次見面也不多說什麼,都是各種宴請。

一開始周秦川還興致勃勃地赴宴,幾頓席面下來就厭煩了,頓頓喝大酒,酒量再好也受不了,全都推給蘇幼蓉和秦琪去料理。

秦琪以瓦剌衛公主的身份,接待這些人也不算辱沒對方,而蘇幼蓉則扮作大丫鬟,在一旁幫忙。

二女也不赴宴,都是客客氣氣地接待一番,再分門別類地記下這些人的名姓和從事的行當,以待後用。

只是沒想到有來頭之人越來越大,到了蘇幼蓉和秦琪也不敢怠慢的地步。

這日午後,周秦川正在後院打熬身體,李漆摸了過來,探頭探腦的也不說話。

“行了,李子,有事就說,有屁快放。”周秦川做完一組單腿深蹲,擦着身上的汗水發話。

第310章 條件第381章 大叔第307章 入關第122章 悶棍第295章 挖礦第222章 有敵情第293章 螳螂捕蟬第11章 狼皮第213章 誤會第17章 爲師第231章 大同第281章 沙洲衛第62章 掌摑第42章 幫手第144章 毀屍滅跡第398章 搦戰第64章 病發第52章 衝陣第76章 鴨舌羹第173章 鄰居第303章 礦藏第174章 託付第376章 急件第379章 各有盤算第308章 窺探第12章 求醫第115章 算賬第59章 獨行第349章 蘭室秘藏第300章 夜談第326章 西廠檔頭第197章 討厭第5章 小丐第212章 出氣第141章 胎記第307章 入關第258章 金刀第199章 春耕第280章 河套第352章 爭購第86章 留不留?第265章 讓弓箭飛第27章 三刀六洞第255章 遺失第214章 煩惱第29章 紛爭第29章 紛爭第270章 長史第44章 初遇人販第359章 人質第397章 叛軍第176章 心思第141章 胎記第308章 窺探第268章 鐵證第163章 發願第92章 小小懇求第205章 逃逸第314章 地頭蛇第250章 枯守第280章 河套第72章 聽書第43章 夜襲第216章 暗流第205章 逃逸第111章 擒賊擒王第41章 獨行第176章 心思第391章 鐘鼓第368章 朱幼塨第129章 計成第286章 烤魚第147章 關外形勢第195章 對練第233章 私章第13章 斷腿第184章 私心第216章 暗流第308章 窺探第12章 求醫第372章 鹽引第347章 藥王後人第240章 前程第243章 矛盾第121章 熟人第233章 私章第308章 窺探第28章 上架鴨子第190章 掃雪第228章 南下第202章 同行第148章 古北口第21章 缺藥第74章 救星第281章 沙洲衛第48章 再會明代的西域第292章 攻略第132章 動刀第263章 關西局勢
第310章 條件第381章 大叔第307章 入關第122章 悶棍第295章 挖礦第222章 有敵情第293章 螳螂捕蟬第11章 狼皮第213章 誤會第17章 爲師第231章 大同第281章 沙洲衛第62章 掌摑第42章 幫手第144章 毀屍滅跡第398章 搦戰第64章 病發第52章 衝陣第76章 鴨舌羹第173章 鄰居第303章 礦藏第174章 託付第376章 急件第379章 各有盤算第308章 窺探第12章 求醫第115章 算賬第59章 獨行第349章 蘭室秘藏第300章 夜談第326章 西廠檔頭第197章 討厭第5章 小丐第212章 出氣第141章 胎記第307章 入關第258章 金刀第199章 春耕第280章 河套第352章 爭購第86章 留不留?第265章 讓弓箭飛第27章 三刀六洞第255章 遺失第214章 煩惱第29章 紛爭第29章 紛爭第270章 長史第44章 初遇人販第359章 人質第397章 叛軍第176章 心思第141章 胎記第308章 窺探第268章 鐵證第163章 發願第92章 小小懇求第205章 逃逸第314章 地頭蛇第250章 枯守第280章 河套第72章 聽書第43章 夜襲第216章 暗流第205章 逃逸第111章 擒賊擒王第41章 獨行第176章 心思第391章 鐘鼓第368章 朱幼塨第129章 計成第286章 烤魚第147章 關外形勢第195章 對練第233章 私章第13章 斷腿第184章 私心第216章 暗流第308章 窺探第12章 求醫第372章 鹽引第347章 藥王後人第240章 前程第243章 矛盾第121章 熟人第233章 私章第308章 窺探第28章 上架鴨子第190章 掃雪第228章 南下第202章 同行第148章 古北口第21章 缺藥第74章 救星第281章 沙洲衛第48章 再會明代的西域第292章 攻略第132章 動刀第263章 關西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