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1章 反應

第1131章 反應

事情不出謝璞所料,沒過幾日,關於原本燕王府的侍衛蕭瑞改名爲朱瑞,正式被承認爲燕王親子、近支宗室子弟,還獲封爲永安郡王的消息,就在北平城傳開了。

蕭瑞的身份在許多人心裡本就不是什麼機密,他獲得宗室玉牒的認可,也是遲早的事,大家並不覺得這個消息有什麼令人驚訝的。他們更關注的,是他只被冊封爲永安郡王,而不是燕王世子的事實。

難不成皇帝不認可燕王的庶子成爲燕王府未來的繼承人,而更傾向於讓親生兒子過繼來做嗣子?

燕王府本來就有過繼皇子爲嗣的傳統,很多人一想到這一點,都覺得這樣的事情發展非常正常與合理。哪怕燕王是當今皇上的同胞兄弟,也不代表他就能例外不是?對皇帝而言,肯定是親生兒子比侄兒更親一些。能執掌燕地這等富庶強大的藩地,手裡還握有北方軍隊的指揮權,皇帝又怎會把這等好事便宜了剛剛纔認祖歸宗的侄兒呢?肯定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先交到自己的兒子手中了。

本來燕王世子之位,就是歸屬某位皇子所有的。哪怕燕王認回了一個兒子,皇帝也不會樂意到了自己嘴邊的肥肉就這樣溜走。

聽到消息的燕王府旁支宗室們,想到自己祖上先人們的遭遇,覺得燕王與他們瞬間成了同是天涯淪落人,哪怕是原本對燕王仍有些心結的,如今態度也緩和了許多。一樣是被皇室算計的人,就沒必要再跟彼此過不去了。都不容易!

接下來,燕王夫婦有選擇地在親近自己的宗室旁支那兒,透露了太后此行會帶來皇帝的恩旨,那些本該授封卻遲遲未能獲得朝廷冊封的宗室成員,有望獲得自己本該擁有的爵位與待遇了!一時間,一衆宗室旁支成員都喜出望外,對燕王更加親近了。

他們可不會覺得一向對自己不聞不問的皇帝會忽然那麼好心,那自然就是燕王替他們爭取的了。要知道燕王的兒子可是親自上京去了,要隨太后一同回來,這事兒肯定是他去辦的。就連先前蕭瑞隱瞞自己的行蹤,直到徐夫人一方掀起流言風波,燕王妃才坦言說出他的去向這件事,衆人也有了解釋,認爲這是燕王一家生怕消息提前走漏,會妨礙事情的順利進行,才故意隱瞞的。畢竟這麼多的宗室同時獲封,絕對不是小事。徐夫人那邊要是擔心燕王府把宗室們拉攏了去,還不定怎麼耍手段壞了大家的好事呢!消息保密得好了,阻力也會少些。如今看結果,就知道當初燕王府做出的一切安排都是合情合理的。

燕王爲他們做到這一步,倒也不枉他們在燕王府與徐夫人的明爭暗鬥中,選擇了站在前者這一方。如今他們終於得到了豐厚的回報。

宗室們一時間竟與燕王一家親近起來了,對外也開始說起了他們的好話。至於徐夫人,眼下已經沒多少人還有心情搭理她了。

居然在燕王府世代駐守的北平城裡放印子錢!真真是給她的婆母與夫主臉上抹黑!

皇帝過去的態度是冷淡了些,但現在能答應燕王的請求,示恩於冤死的長兄及其後人,便是大大的幸事了!大家這些年一直沒忘記死去的人,總盼着能爲他們求得一個說法,如今也總算實現了願望。還有什麼可抱怨的呢?

於是,中立的宗室對燕王府也生出幾分親近之心來,仍舊支持徐夫人一方的人,也開始勸她不要再與燕王一家對着幹了,那又不是她真正的仇人,何苦給自己添麻煩呢?她女兒在夫家過得不好,還得靠叔父嬸孃幫着撐腰呀!

聽說徐夫人十分生氣,還把自己一套心愛的茶具給砸了個稀巴爛。

前燕王世子雖然未能恢復世子的名頭,但有個郡王名號,其生母也能得個郡王太妃的頭銜,無疑是對故人極大的安撫。順義郡王僅僅留下一個骨肉,如今也受封爲縣主了,該得的榮耀都會有的,以後燕王也能以叔父的身份替她撐腰,這當然是大好事!

有了這些親近燕王一家的宗室居中傳話,那些原本傾向徐夫人以及立場中立的宗室也很快得了消息,都不由得蠢蠢欲動起來。他們想辦法去找人打聽自己是否在受封之列,轉了一圈還是要打聽到燕王一家頭上。本來以爲燕王絕不會讓他們這些愛與他作對的人得利,沒想到打聽到的結果,卻是他們當中也有人受封。

可等到有新的消息傳開,說皇帝這回讓太后帶到北平來頒佈的旨意中,不僅僅有衆位宗室的冊封諭旨,連前燕王世子的追封旨意都有,旁支宗室的圈子便再一次轟動了。

這回獲得冊封的人,並非以其與燕王一家的關係遠近來決定的,而是看他們與祖上的血脈關係有多親近。曾經的郡王之後,按照血緣輩份一層層分封承襲下來,該是什麼爵位,就得封什麼爵位,哪怕是曾經幫徐夫人給燕王夫婦添過堵的,也不例外。這是何等的胸懷!連當初那位冤死的燕王世子都未能給大家爭取到這樣的福利,叫人怎能不對現任燕王父子刮目相看呢?

宗室,本地的世家望族,還有昔年服侍過先帝元配與長子的人,紛紛前去各大寺廟爲故人上香祈福,告知他們,曾經的冤屈總算得以洗刷了,失去的名譽、地位也能得到平復,他們可以瞑目了!

徐夫人的女婿還親自陪着妻子,在大寺廟裡做了盛大的法事,祭奠去世多年的祖母、岳父與岳母,期間表現得無比溫柔體貼,彷彿從來沒有對妻子有過不客氣的言行舉動。至於那真正的岳母徐夫人,他也客客氣氣地送了禮去賠不是。但是法事,他沒有邀請徐夫人來參加……

徐夫人的女兒仁和縣主也沒顧得上生母的感受。她已經被這場巨大的驚喜砸暈了頭,還在婆婆的勸說與陪伴下,難得地跑去燕王府,給燕王妃這位嬸孃請了安,雙方友好地坐在一起喝茶品點心,聊了聊先人往事。仁和縣主最終是眼淚汪汪地離開的,遇上別人,也說嬸孃對她很關心,她以前真是對嬸孃誤會太多了,云云。

據說徐夫人又一次摔壞了茶具,還把女兒女婿召到家裡訓誡。只是這一回,哪怕是她的親生女兒,也不再聽從她的指令了。

(本章完)

第1051章 情報 萬第110章 邀請第1620章 惱怒第475章 別居第1233章 安利第101章 回報第923章 打情第666章 異狀第236章 書信第1298章 安撫第1175章 客商第687章 商議第391章 安逸第617章 程儀第1027章 算計第608章 提議第1526章 不甘第305章 援手第818章 察覺第659章 寬慰第1638章 探病第716章 傳聞第149章 伴讀第1267章 議論第212章 端午(中)第614章 哀求第486章 次日第681章 敢想第834章 萬家第225章 強辭第710章 心思第1003章 雪來第919章 上門第1429章 算計第246章 善後第1014章 無依第49章 討論第1676章 閒話第1566章 雜亂第101章 回報第1472章 反擊第214章 友人第1146章 泄露第1403章 來客第245章 驚喜第1625章 惡化第1028章 後路第37章 利落第1041章 緣故第1130章 聽聞第880章 牆根第307章 太宗第1388章 路遇第166章 歸還第1414章 壽宴第877章 聽聞第1663章 安定第1053章 求見第926章 意圖第706章 忽悠第271章 算賬第391章 安逸第1037章 約定第799章 進宮第609章 商量第431章 會友第726章 相見第1565章 議定第1007章 大雪第36章 安頓第1138章 異樣第1369章 厚顏第1422章 擔憂第647章 分析第769章 方案第40章 清晨第1612章 騷動第196章 責任第1080章 辭行第558章 筆跡第883章 天定第1428章 成果第956章 返家第1036章 參贊第1446章 碰頭第942章 發現第981章 宴席第76章 作死第911章 母親第967章 立功第1187章 宴罷第1566章 雜亂第1598章 糾結第278章 閒話第705章 怒火第1146章 泄露第547章 失望第1086章 起意第984章 詢問第1426章 證據
第1051章 情報 萬第110章 邀請第1620章 惱怒第475章 別居第1233章 安利第101章 回報第923章 打情第666章 異狀第236章 書信第1298章 安撫第1175章 客商第687章 商議第391章 安逸第617章 程儀第1027章 算計第608章 提議第1526章 不甘第305章 援手第818章 察覺第659章 寬慰第1638章 探病第716章 傳聞第149章 伴讀第1267章 議論第212章 端午(中)第614章 哀求第486章 次日第681章 敢想第834章 萬家第225章 強辭第710章 心思第1003章 雪來第919章 上門第1429章 算計第246章 善後第1014章 無依第49章 討論第1676章 閒話第1566章 雜亂第101章 回報第1472章 反擊第214章 友人第1146章 泄露第1403章 來客第245章 驚喜第1625章 惡化第1028章 後路第37章 利落第1041章 緣故第1130章 聽聞第880章 牆根第307章 太宗第1388章 路遇第166章 歸還第1414章 壽宴第877章 聽聞第1663章 安定第1053章 求見第926章 意圖第706章 忽悠第271章 算賬第391章 安逸第1037章 約定第799章 進宮第609章 商量第431章 會友第726章 相見第1565章 議定第1007章 大雪第36章 安頓第1138章 異樣第1369章 厚顏第1422章 擔憂第647章 分析第769章 方案第40章 清晨第1612章 騷動第196章 責任第1080章 辭行第558章 筆跡第883章 天定第1428章 成果第956章 返家第1036章 參贊第1446章 碰頭第942章 發現第981章 宴席第76章 作死第911章 母親第967章 立功第1187章 宴罷第1566章 雜亂第1598章 糾結第278章 閒話第705章 怒火第1146章 泄露第547章 失望第1086章 起意第984章 詢問第1426章 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