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7章 議論

第1267章 議論

李家人要怎麼選,暫時還不知道,但在鎮國將軍夫人來過燕王府後沒兩日,北平宗室官宦圈子裡,就開始流傳一則流言,道是她有意要把外孫女兒送給四皇子做妾,連臉面都不要了,爲的就是借四皇子的勢,讓親孫子成爲順義郡王的嗣子。

流言是怎麼來的,暫時沒人說得清楚。可鎮國將軍夫人前不久才帶着寡居的女兒與外孫女兒上了燕王府的門,這是許多人都親眼所見的。這似乎證實了流言,一時間,各種小道消息滿天飛,不但許多宗室人家開始鄙夷鎮國將軍夫人這種賣外孫女求榮的行徑,紛紛表示應該把她家的兒孫踢出嗣子候選行列,就連北平城本地望族大戶們,也開始議論李家行事不講究了。

倘若四皇子選妃,選到李家女兒頭上,那自然是李家的榮耀。可是上趕着送女爲妾,那就太不要臉了。再結合先前李家一度爲李三姑娘相看的那幾戶人家的背景,關於李家的負面評論就一天都沒停過。他家原本要正經議親的兒女,都被這些事耽誤了議親的進程。

李朱氏母子三人承受了巨大的壓力,幾乎天天都要哭着帶孩子回孃家去向母親求助。但鎮國將軍夫人氣得要死,卻又拿這些謠言沒辦法。她確實是這麼打算的,只是沒打嗣子的主意罷了。她家日子又過得不差,同樣有郡王爵位,憑什麼把親孫子送到另一家郡王府去爲嗣呢?順義郡王名聲再大又如何?他們家纔算是正統呢!

因爲自己心虛,鎮國將軍夫人沒有底氣去反駁外人的議論,不料家裡人都以爲她是在默認了,除了各房的嫡長孫以外,其他幾個孩子的父母都開始互相猜忌起來,想知道家裡老太太到底是挑中了哪個孫子去選嗣子?倒是女兒李朱氏,誤會母親真個是爲了孫子的前程,才選擇把她女兒送去做妾的,雖然是爲了救女兒才這麼做,但她心裡總覺得有些不是滋味。自傷自艾之餘,她跟母親的情份都打折了。

鎮國將軍夫人萬萬沒想到事情會演變成這個局面,不由得焦頭爛額,偏偏丈夫又不能體諒她,還要怪她多事,貪心,惹得全家名聲都跟着受累。公公婆婆雖然不說什麼,但也有幾日不曾給她好臉色了。她心裡懊惱不已,也有些手足無措。若不是這時候,給保定外甥女寫的信有了迴音,她只怕就要跑去找宗室裡那幾個嚼舌嚼得最厲害的婦人破口大罵了!

流言傳得最厲害的時候,燕王府上下自然都聽說了,消息還通過幾個送東西到燕王府來的慈寧宮女官之口,傳到了太后耳朵裡。事關寶貝小孫子,太后自然不可能輕輕放過,便打發人來問燕王妃是怎麼回事。燕王妃不敢怠慢,連忙鄭重打扮了,親自到紫禁城來向太后解釋。爲了有個人證能證實自己所爲,她還把新進門的兒媳婦謝慕林給捎帶上了。

燕王妃將事情的經過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太后,幾乎可以算得上是一字不錯的複述了鎮國將軍夫人與兩位宗室女眷,以及謝慕林當時說過的話。

太后聽了之後,就明白是怎麼回事了,倒也沒有埋怨兒媳和孫媳的意思,只是輕笑了一下:“看來,那萬家母女還真是開了個好頭。只因她們‘偶遇’了珞兒一回,那些宗室纔想到了還有珞兒這根高枝兒可攀。幸好我們快要走了,否則這樣的事只怕還會不停地發生。那些有心讓女兒攀附皇子的人家,只怕還覺得自己十分高明,既討好了貴人,又不會惹人閒話呢!卻不知道他們心中所想,我們早就看得分明,不過是當作耍猴戲的罷了!”

這話說得有些刻薄了,但想到四皇子今年才十二歲,就已經有那麼多人肖想他,想要借他謀個富貴了,作爲親祖母的太后又怎會不生氣呢?燕王妃頗有同感,謝慕林閉口不言,不打算爲那些利慾薰心的傢伙說什麼好話。

不過,太后罵過人之後,稍稍發泄了怒氣,也開始思考起事情本身會發生的原因了:“這個李三姐倒還罷了,雖然外祖母貪心,母親軟弱無能,但她似乎還算是個明白人,沒有跟着長輩胡鬧下去。倘若她懂事一些,等我們離了北平,就真個順着先前所言,找上你們說話,要在你們王府裡待上一年半載的,你便瞧瞧她是不是可造之材,略調理一下,給她說門相當的婚事吧。她弟弟的進學,你也讓人看着安排一下。不然孤兒寡母的,本家刻薄,長輩不慈,兩個孩子也是可憐。”

燕王妃連忙答應下來。

太后想了想:“照你們說來,那鎮國將軍夫人上門只是想給李三姐求一門親事,興許對珞兒有了妄想,是因爲受了徐氏調唆之故,但她從頭到尾都沒提起嗣子的事兒,被你婉拒後,連面上功夫都顧不得了,也不象是要謀嗣子之位的意思。外頭的傳言怎麼好端端的,就給她安上了圖謀嗣子的罪名呢?”

燕王妃說不清楚,只能猜測:“興許是有人胡亂猜測?近日爲了順義郡王嗣子人選的事,宗室裡吵得挺厲害的,許多人家都有心要去爭一爭呢。鎮國將軍家說起來,論禮法是跟順義郡王關係挺近的,本來就是最有希望出嗣子的一家。旁人因此猜測他家圖謀嗣子之位,倒也合情合理。”

謝慕林在旁倒是有別的看法:“天知道這傳流言的人是安的什麼心呢?當初萬四姑娘攔了四殿下一回,關於她的流言雖然有,但一直沒怎麼流傳起來。如今李三姑娘不過是其外祖母與母親隱晦地上王府試探了一回,終究沒把話說明,流言便直接指明瞭她們的盤算,還把嗣子之事也捎帶上了,傳得這麼厲害,本就顯得很奇怪。傳流言的人是怎麼知道這件事的?爲什麼不說萬四姑娘,卻盯緊了李三姑娘不放呢?其實宗室裡指謫最厲害的不是送女爲妾,而是圖謀嗣子之位。而鎮國將軍夫人圖謀嗣子之位,卻是以她企圖送外孫女爲妾一事做佐證的。後者是事實,倒顯得前者也是真的了。可事實上,前者並不真吧?”

燕王妃詫異地看了她一眼:“你是說……這很有可能是其他有意於嗣子之位的人故意放出來的謠言,企圖混淆視聽,將鎮國將軍家的子孫踢出嗣子人選之列?”

謝慕林笑笑:“也有可能是有人不想順義郡王府過繼嗣子,所以趁機打擊所有可能中選的人家呢?比如徐夫人,當初建議鎮國將軍夫人送外孫女爲妾的,不正是她嗎?鎮國將軍夫人找到我們王府來,她真個不知情?”

(本章完)

第1228章 親迎第24章 南屋第1045章 醜事第1338章 週三第1467章 確認第432章 夜客第991章 勸說第795章 送行第62章 癢處第1480章 證物第1038章 燈會第753章 扭轉第1076章 小宴第1596章 當年第1100章 安排第1435章 發怒第140章 煩悶第1450章 提醒第76章 作死第474章 紅白第1469章 搜宮第446章 母女第373章 山雨第1325章 實情第1576章 閨密第1516章 說服第108章 往事(下)第1361章 夜談第1386章 蠢事第177章 噎人第1635章 異夢第936章 病危第349章 織課第1319章 受教第651章 開啓第348章 眼腫第1123章 疑慮第699章 建議第1456章 青紫第146章 任命第1408章 困惑第248章 平望第140章 煩悶第38章 先機第974章 臘八粥第173章 振作第848章 家宴第1455章 朝賀第1243章 小議第1142章 混淆第1671章 用心第378章 狠毒第284章 敲打第625章 責任第180章 諫言第1118章 情誼第829章 聊天第787章 爭吵第1487章 太后第823章 憤然第58章 撕破(推薦加更)第633章 苦心第1556章 各家第623章 告誡第384章 迴歸第1393章 計劃第864章 猛藥第1380章 請帖第644章 說服第279章 牽連第1027章 算計第507章 反應第927章 尬聊第803章 會面第712章 煩躁第1479章 耳語第1479章 耳語第1085章 察覺第1356章 直白第1357章 心驚第476章 不平第939章 相見第244章 意外第896章 提醒第874章 來訪第745章 勸說第876章 舊誼第697章 莫名第1525章 暗算第952章 八字第689章 弄璋第1492章 因果第77章 敗壞第951章 顧慮第1527章 揚州第1255章 插曲第514章 分道第1452章 憐愛第1427章 舊人1139.第1139章 中毒
第1228章 親迎第24章 南屋第1045章 醜事第1338章 週三第1467章 確認第432章 夜客第991章 勸說第795章 送行第62章 癢處第1480章 證物第1038章 燈會第753章 扭轉第1076章 小宴第1596章 當年第1100章 安排第1435章 發怒第140章 煩悶第1450章 提醒第76章 作死第474章 紅白第1469章 搜宮第446章 母女第373章 山雨第1325章 實情第1576章 閨密第1516章 說服第108章 往事(下)第1361章 夜談第1386章 蠢事第177章 噎人第1635章 異夢第936章 病危第349章 織課第1319章 受教第651章 開啓第348章 眼腫第1123章 疑慮第699章 建議第1456章 青紫第146章 任命第1408章 困惑第248章 平望第140章 煩悶第38章 先機第974章 臘八粥第173章 振作第848章 家宴第1455章 朝賀第1243章 小議第1142章 混淆第1671章 用心第378章 狠毒第284章 敲打第625章 責任第180章 諫言第1118章 情誼第829章 聊天第787章 爭吵第1487章 太后第823章 憤然第58章 撕破(推薦加更)第633章 苦心第1556章 各家第623章 告誡第384章 迴歸第1393章 計劃第864章 猛藥第1380章 請帖第644章 說服第279章 牽連第1027章 算計第507章 反應第927章 尬聊第803章 會面第712章 煩躁第1479章 耳語第1479章 耳語第1085章 察覺第1356章 直白第1357章 心驚第476章 不平第939章 相見第244章 意外第896章 提醒第874章 來訪第745章 勸說第876章 舊誼第697章 莫名第1525章 暗算第952章 八字第689章 弄璋第1492章 因果第77章 敗壞第951章 顧慮第1527章 揚州第1255章 插曲第514章 分道第1452章 憐愛第1427章 舊人1139.第1139章 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