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4章 哭求

第1264章 哭求

朱瑞雖然從小徐那裡得了第一手消息,但小徐在徐夫人心目中還稱不上信任的侄兒,頂多只能算是個能提供消息的工具人而已,這種內|幕,徐夫人才不會跟他坦白呢。朱瑞自然也就不清楚了。

謝慕林若想知道答案,還得想辦法去打聽。可她有這個閒情逸致嗎?反正如今燕王妃早有防範,徐夫人的圖謀眼看着就只能落空了,她也就沒有繼續關注。

只不過,沒兩天功夫,答案就自動送上門來了。

這一日謝慕林跟廚房與採買上的人商量好了宴席上所有食材酒水的採買清單,又去庫房檢查過宴席要用的桌椅帳幔擺設等物,確認沒有掉漆或損壞的,不需要進行加工,清洗整理一下就可以用了,便命人上好封條,轉頭去向燕王妃覆命了。

當她來到燕王妃居住的正院上房時,便看到有幾位客人坐在了那裡。

來的是幾位宗室女眷,還有她們的親眷。她們很客氣地跟謝慕林見了禮,誇她年輕美貌,又誇她孝順能幹,能爲燕王妃分憂,如此這般拍了半天彩虹屁,期間還不忘順道恭維燕王妃與永平郡主幾句。這個架勢,她們即使不是北平宗室中親近燕王府的成員,也該是眼下有求於燕王府纔來的了。

謝慕林拿不準她們的來意,只看燕王妃與吳姑姑眼色行事,客客氣氣地與幾位客人見了禮,見有個年紀還小的女孩子,也大方給出了見面禮,隨後便坐在燕王妃下首,沉默不言了。她剛新婚,還是靦腆的新媳婦,暫時沒到她出面去應酬宗室女眷的時候。她犯不着出頭,只需要跟着婆婆燕王妃,聽其號令行事就好。

不過謝慕林坐在一邊旁聽,聽着聽着,也聽出了幾位宗室女眷的來意。

這幾位夫人、太太、奶奶們其實都是爲了一件事,才結伴前來,求燕王妃幫忙的。其中年紀最長的一位,連燕王妃也要敬她是長輩的,乃是一位鎮國將軍夫人,恰好便是週三太太的那位舅母。她帶上了自己的女兒——一位穿戴素淨、面容愁苦的中年清秀婦人,還有年少的外孫女兒——正是得了謝慕林見面禮的那一位。

這個小姑娘姓李,行三,乃是北平城中望族之一李家的孩子。李三姑娘約摸十一二歲年紀,形容尚小,但五官秀美,皮膚白晳,舉止文雅,顯得很有教養。她打扮得不算富貴,只能說是端莊得體。她們母女倆的衣着打扮都是類似的風格,只是她穿着水紅色衣裳,她母親則穿月白衣裳罷了。對比她外祖母鎮國將軍夫人的雍容華貴,她們祖孫三代簡直不象是一家子出來的。

聽了她們的話,同行的兩位宗室女眷都跟着難過,幫着在燕王妃面前說項:“王妃娘娘,孩子太可憐了!我們宗室才得了大體面,這北平本地的大家子卻仍舊不拿我們當一回事,明知道孩子的曾外祖是誰,也還是沒把她放在眼裡,只知道欺負她。若是連王妃都不能替她撐腰,她還能指望誰去呢?!”

燕王妃面上也滿是難過的表情:“這樣的事,李家若是執意如此,我又能怎麼辦呢?到底李家纔是孩子的本家,若是王爺出面震懾,固然可以制止李家隨意將孩子許人,可若因此惹惱了他們,他們不肯給孩子議親,難道還能讓孩子一輩子不嫁人不成?!”

總之,都是身份上挑不出什麼毛病,但沒什麼好人家姑娘樂意去嫁,卻又有種種原因,必須要娶個出身不錯的好姑娘的對象。李家不捨得拿別的姑娘去填這些坑,卻又眼饞這幾個家族能提供的好資源,所以就盯上喪父的李三姑娘了。她雖然只是舉人之女,但母親是郡君,曾外祖是郡王,外祖是鎮國將軍,怎麼說也是宗室之後,身份很可以了,絕對拿得出手。只是在李三姑娘的母親與外祖母看來,孩子的身份有所提高,自然該尋個門當戶對、才貌雙全的青年才子,才稱得上是好姻緣,怎麼能隨便嫁給什麼克妻的男人或鰥夫呢?!

鎮國將軍夫人邊說邊流淚,一旁她的女兒李朱氏也是泣不成聲。李三姑娘雖然端莊矜持,但也忍不住紅了眼圈,顯然都是一肚子的委屈。

更糟糕的是,因爲李朱氏的女兒李三姑娘有了個做郡君的母親,身份有所擡高了,李家有些人反倒覺得她是個更有份量的聯姻籌碼,不再叫她屈就長房伯孃的孃家侄子這麼一個平平無奇的富家子弟,而是打算利用她去聯姻身份更高的人,好爲李家爭取更多的利益。

鎮國將軍夫人就以此爲證,向燕王妃訴苦,指責李家對她守寡的女兒太刻薄無情了!

可若真是什麼好姻緣,李家其他幾房的姑娘還沒出嫁呢,又怎會輪到沒有父親的李三姑娘頭上?因此,李家打算安排她去嫁的,不是死過兩三任未婚妻、頂着克妻之名難以議親的望族子弟,就是後母當家、親爹不喜、前途渺茫的嫡長子,還有妻子早亡、留下孩子但又對亡妻念念不忘,爲了有人照顧孩子才勉強答應再娶的高官兄弟。

雖說她丈夫得封鎮國將軍之後,女兒李朱氏身爲嫡出,也得了個郡君的爵位,死去的丈夫得以追封儀賓,該得的俸祿什麼的,也都得了。有了這些收入,李朱氏的生活過得寬裕了些,兒子想要上好一點兒的學堂,不必婆家出面也能爭取,女兒也能得一副好些的嫁妝。但對比李家其他同輩的堂兄弟姐妹們,兩個孩子的待遇依然不能比。

李朱氏是寡婦,還是十分本分的那一種,不象徐夫人交遊廣闊。讓她出面去給女兒說親,也是爲難她。就算她可以向孃家求助,萬一議定了婚事,李家卻攔着不許她女兒出嫁,她也同樣無計可施。

所以鎮國將軍夫人便對燕王妃道:“李家是認定了我們家沒辦法給外孫女兒撐腰,方纔如此傲慢無禮!唯有王妃身份尊貴,才能讓李家顧忌三分。不知能不能……請王妃收留這孩子些時日,哪怕只有一年半載的,只要能讓她頂了個王妃教養過的名頭,李家便不能隨意決定她的終身了!日後她要議親時,王妃也能幫着說句話。這樣的好事,李家是萬萬不可能回絕的!”

旁邊李朱氏也含淚幫口:“是呀,只要王妃點頭,我這就把孩子留在王府了,行李隨後就能送過來,必不讓王妃操心!”

燕王妃不說話了。謝慕林眨了眨眼,隱約好象明白了什麼。

(本章完)

第449章 道謝第1453章 簪子第1017章 怨氣第1250章 發飆第167章 頭痛第652章 離開第905章 相懟第19章 溫飽第1393章 計劃第956章 返家第253章 侍疾第1289章 請求第421章 猜測第1470章 栽贓第1342章 來信第1146章 泄露第719章 客人第546章 貴人第333章 勸誘第549章 山門第142章 相遇第1145章 迎駕第489章 閒言第216章 掩人第1413章 防備第892章 埋汰第1314章 談資第1343章 悔恨第354章 中秋第916章 示好第538章 賠罪第1015章 孝心第142章 相遇第784章 被抓第1035章 爲難第97章 失落第1380章 請帖第1245章 迷局第73章 察覺第385章 無視第743章 席面第117章 舊僕第1251章 回門第1541章 逆鱗第214章 友人第313章 春秋第1253章 傳授第1383章 防備第331章 城府第183章 怒火(加更)第93章 上香第100章 失敗第538章 賠罪第1132章 安慰第867章 顧慮第1057章 聽聞第1532章 插曲第1513章 抱怨第635章 回朝第203章 枷鎖第13章 透露第858章 遮掩第937章 推論第75章 情報第348章 眼腫第1167章 志氣第1353章 驚喜第420章 用意第1566章 雜亂第805章 行船第1602章 哭求第1586章 主動第961章 生氣第868章 表揚第673章 到達第677章 藥鋪第673章 到達第58章 撕破(推薦加更)第728章 冤家第321章 閨學第1241章 慈愛第1354章 獎勵第731章 同伴第967章 立功第1053章 求見第973章 日程第290章 團聚第576章 失望第729章 藍氏第187章 決心第1501章 傳聞第712章 煩躁第804章 戳穿第1137章 驚聞第293章 贏家第795章 送行第806章 相見第1663章 安定第326章 機宜第1578章 求助
第449章 道謝第1453章 簪子第1017章 怨氣第1250章 發飆第167章 頭痛第652章 離開第905章 相懟第19章 溫飽第1393章 計劃第956章 返家第253章 侍疾第1289章 請求第421章 猜測第1470章 栽贓第1342章 來信第1146章 泄露第719章 客人第546章 貴人第333章 勸誘第549章 山門第142章 相遇第1145章 迎駕第489章 閒言第216章 掩人第1413章 防備第892章 埋汰第1314章 談資第1343章 悔恨第354章 中秋第916章 示好第538章 賠罪第1015章 孝心第142章 相遇第784章 被抓第1035章 爲難第97章 失落第1380章 請帖第1245章 迷局第73章 察覺第385章 無視第743章 席面第117章 舊僕第1251章 回門第1541章 逆鱗第214章 友人第313章 春秋第1253章 傳授第1383章 防備第331章 城府第183章 怒火(加更)第93章 上香第100章 失敗第538章 賠罪第1132章 安慰第867章 顧慮第1057章 聽聞第1532章 插曲第1513章 抱怨第635章 回朝第203章 枷鎖第13章 透露第858章 遮掩第937章 推論第75章 情報第348章 眼腫第1167章 志氣第1353章 驚喜第420章 用意第1566章 雜亂第805章 行船第1602章 哭求第1586章 主動第961章 生氣第868章 表揚第673章 到達第677章 藥鋪第673章 到達第58章 撕破(推薦加更)第728章 冤家第321章 閨學第1241章 慈愛第1354章 獎勵第731章 同伴第967章 立功第1053章 求見第973章 日程第290章 團聚第576章 失望第729章 藍氏第187章 決心第1501章 傳聞第712章 煩躁第804章 戳穿第1137章 驚聞第293章 贏家第795章 送行第806章 相見第1663章 安定第326章 機宜第1578章 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