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2章 哭求

第1602章 哭求

寧王這次在太后面前的哭訴,似乎效果並不是很明顯。

太后一來是從不會駁回皇帝在政事上的任何決定,二來是心裡清楚皇帝爲什麼要如此敲打寧王,因此並不打算插手管這件事。寧王哭訴完就完了,她絲毫沒有去跟皇帝討論的想法。

哪怕是寧王請出了自己的親生母親和其他幾位太妃、太嬪幫忙說情,太后也仍舊是那句老話:“皇上定了的事,哪有哀家這個老太婆多嘴的餘地?”

於是太妃太嬪們都認清了自己也是“老太婆”,紛紛閉了嘴。

寧王的生母倒是私下去尋過謝慕林求她幫忙,謝慕林自然不會攬下這種麻煩事,只得委婉地表示:“聖旨還未下呢,事情不是還沒定麼?寧王殿下也不需要太過擔心了。”

可在當事人看來,正是因爲聖旨還未下,他們才需要擔心呀!要是聖旨都下了,他們也就沒法掙扎了!

寧王四處拜訪宗室裡的長輩們,求他們進宮爲自己求情。寧王妃也撐着重病的身體,親筆寫下奏摺上呈給太后娘娘,痛哭懺悔自己的多心,再三言道寧王與側妃都是極好的,從來沒有虧待她兒子的意思,是她自己犯糊塗了,纔會說錯了話,求太后垂憐,不要把她的胡話放在心上,云云。

寧王把妻子的奏摺送進宮來的時候,還透露給太后、永寧長公主與謝慕林知道,說是寧王妃的病情加重了,寧王夫婦的孩子們都在擔心自己的母親撐不過這個月。

然而,寧王妃病重將亡的風聲已經傳了很久了,哪怕是寒冷難熬的冬天,她都撐了過來。如今都已經是暮春三月,天氣和暖,寧王說寧王妃在這時候撐不下去,相信的人真的不是很多。太后看過寧王妃的奏摺,什麼都沒有多言,只囑咐寧王:“對你媳婦好一點兒,讓她能安安心心地休養,別總讓她爲了些亂七八糟的事操心!”

寧王應聲的時候,臉上的笑容比哭泣的表情更難看。他知道這出苦肉計的戲又是白唱了。

雖然她心裡不想看到兒子那虛弱的模樣,每每見到都會想起這個兒子已經重病難愈了,讓她忍不住傷心,可一想到兒子一旦死了,自己就再也見不着他,她又忍不住想要多看他幾眼。

大概也是因爲,皇帝如今身體虛弱,眼看着就撐不了多久了。太后一把年紀,便要承受喪子之痛,另一個兒子卻無法在她身邊久留。這樣的遺憾令她心中更添傷感,每每想起,都覺得痛徹心扉。

當年太后何嘗不是因爲在後宮之中被欺負得厲害,才豁出去地舍了小兒子給燕王府做嗣子,換取她和大兒子在宮中的地位?如今回頭看去,這個決定做得再正確不過了。她從備受欺凌的普通妃子,一躍成爲正宮皇后,大兒子也繼承先帝皇位,成爲了一國之君,捨出去的小兒子同樣是手握大權的強勢藩王,母子三人都是妥妥的人生贏家。

謝慕林也若有所思:“要是這麼說的話,寧王妃擔心自己去世之後,寧王會因爲寵愛新人,減少對元配所出嫡子嫡女的疼愛,讓幾個孩子受委屈,倒也不是空穴來風呢……”

永寧長公主嘆道:“都說爲母則強,寧王妃雖糊塗,但也是爲了自己兒子的前程着想。她其實也不容易。若是寧王有了這樣的想法,跟王妃商量着要把兒子送進宮中爲嗣,寧王妃難道真能拒絕麼?一旦她拒絕,就怕寧王心中不喜,將來她死了,她的孩子就不好過了……”

太后嘆道:“總歸是做父母的太過貪心,倒讓孩子受苦了。”她似乎想到了什麼,有些出神。

太后難受了好一會兒,謝慕林便與永寧長公主一起,安撫了她很長時間。終究太后還是緩過來了:“哀家沒事兒。如今哀家的兩個兒子都在宮中,還能陪伴哀家呢,就算要難過,也不是在這時候。”

然而,當初小小年紀就被迫離開父母兄長,前往陌生的北平成爲嗣子,還在少年時便開始帶兵殺敵、落下一身傷的燕王,就真的沒有受過半點委屈麼?哪怕是如今他已經功成名就,手握實權,他也依舊要長年鎮守邊疆,與母親分離。再位高權重,他也沒有與親人團聚的自由。這不但是燕王的遺憾,同樣也是太后心目中最大的憾事。

謝慕林看着這對母女的情形,隱隱猜到了事情可能跟燕王有關係。

說到這個,太后就決定要起駕前往西宮探望皇帝了。

永寧長公主大概能猜到太后現下在想着什麼,沒有多說,只是輕撫着太后的背,緩和着太后的情緒。

等寧王走了以後,太后還跟永寧長公主與謝慕林吐嘈道:“寧王妃若不是事先跟寧王商量好了,哪裡有膽子擅自提那樣的請求?!天下哪兒有做母親的無緣無故上趕着把兒子送給別人做兒子的道理?會有這樣的想法,定是有所求的!”太后是過來人,對這種事再清楚不過了,“更別說寧王世子還是他們夫妻倆唯一的兒子。沒有寧王點頭,寧王妃敢擅自決定世子的去處?!如今事情不成了,寧王倒是讓寧王妃出來認錯了。一旦哀家信了寧王妃的話,她一個重病之人又要如何自處?爲了向皇上請罪,她是不是要把自己的性命賠上才行?!在這件事上,寧王妃固然是糊塗,但寧王也不見得就是好丈夫了。”

太后要移駕,永寧長公主與永安郡王妃謝慕林自然都是要陪着的。

她們到西宮時很巧,正趕上皇帝宣了蕭寶林前去晉見。

皇帝打算見蕭寶林最後一面,指責她偷聽自己的話,又向三皇子泄露,還指使兒子來威脅自己,好謀奪儲君之位,這是後宮企圖干政,簡直不可饒恕!作爲懲罰,蕭寶林將會在冷宮待到死的那一日。不過,考慮到她伴駕多年,又曾誕育皇嗣,所以皇帝願意給她殉葬的恩典,也答應會讓新君追封她一個貴妃的頭銜。若是她乖乖接受了,還去說服三皇子不要再生事,老老實實做個閒王,那麼皇帝也答應,將來會給三皇子安排個好點兒的住處,讓他能一輩子過得富貴安逸,妻賢妾美,子孫滿堂,不受什麼大罪。

蕭寶林一聽這話,臉色都變了:“那件事不是臣妾告訴玏兒的!是臣妾嫂嫂說的!臣妾本來不知道!皇上開恩,饒過臣妾吧!臣妾會去勸玏兒的!玏兒也會老實聽話!皇上饒了臣妾吧!!!”

(本章完)

第1379章 憂心第728章 冤家第128章 相勸第1166章 計劃第1060章 風險第400章 請求第842章 新幕第980章 赴宴第735章 分道第1559章 野望第675章 用意第308章 永樂第1548章 疑惑第1437章 質問第878章 思路第1396章 基調第1215章 閒談第375章 猜測第118章 歡喜第1274章 怨氣第1501章 傳聞第1324章 追問第1575章 改建第926章 意圖第1080章 辭行第100章 失敗第855章 逃離第1449章 情報第973章 日程第696章 障礙第83章 變化第719章 客人第1431章 偷聽第1306章 織場第1072章 難處第1021章 初一第1603章 威脅第1522章 困獸第1209章 討論第264章 加醋第367章 圈套第1586章 主動第1369章 厚顏第1315章 婆媳第764章 仇恨第817章 邀請第1592章 抽薪第572章 葬送第285章 孝心第6章 書房第1621章 坦言第224章 驚慌第1477章 爭持第465章 反應第1200章 查問第449章 道謝第1671章 用心第465章 反應第410章 絆腳第710章 心思第1281章 解救第545章 獻計第656章 藍氏第1538章 分析第911章 母親第1319章 受教第628章 用意第400章 請求第856章 犧牲第1123章 疑慮第258章 複診第1248章 細問第1582章 矯詔第927章 尬聊第1438章 辯解第247章 颱風第359章 妥協第933章 追回第1491章 湄如第1183章 出嫁(上)第927章 尬聊第245章 驚喜第1174章 野望第1091章 謀劃第1546章 委屈第1163章 體貼第821章 反悔第765章 疑點第360章 離開第1545章 道賀第1418章 提醒第661章 點燃第83章 變化第1539章 忽然第1088章 謠言第1313章 家書第1255章 插曲第1578章 求助第1219章 勸母第507章 反應
第1379章 憂心第728章 冤家第128章 相勸第1166章 計劃第1060章 風險第400章 請求第842章 新幕第980章 赴宴第735章 分道第1559章 野望第675章 用意第308章 永樂第1548章 疑惑第1437章 質問第878章 思路第1396章 基調第1215章 閒談第375章 猜測第118章 歡喜第1274章 怨氣第1501章 傳聞第1324章 追問第1575章 改建第926章 意圖第1080章 辭行第100章 失敗第855章 逃離第1449章 情報第973章 日程第696章 障礙第83章 變化第719章 客人第1431章 偷聽第1306章 織場第1072章 難處第1021章 初一第1603章 威脅第1522章 困獸第1209章 討論第264章 加醋第367章 圈套第1586章 主動第1369章 厚顏第1315章 婆媳第764章 仇恨第817章 邀請第1592章 抽薪第572章 葬送第285章 孝心第6章 書房第1621章 坦言第224章 驚慌第1477章 爭持第465章 反應第1200章 查問第449章 道謝第1671章 用心第465章 反應第410章 絆腳第710章 心思第1281章 解救第545章 獻計第656章 藍氏第1538章 分析第911章 母親第1319章 受教第628章 用意第400章 請求第856章 犧牲第1123章 疑慮第258章 複診第1248章 細問第1582章 矯詔第927章 尬聊第1438章 辯解第247章 颱風第359章 妥協第933章 追回第1491章 湄如第1183章 出嫁(上)第927章 尬聊第245章 驚喜第1174章 野望第1091章 謀劃第1546章 委屈第1163章 體貼第821章 反悔第765章 疑點第360章 離開第1545章 道賀第1418章 提醒第661章 點燃第83章 變化第1539章 忽然第1088章 謠言第1313章 家書第1255章 插曲第1578章 求助第1219章 勸母第507章 反應